第452章 秘辛

作品:《大夏第一太子

    “此乃鸳鸯阵!”


    “顾名思义,便是互相配合,取长补短!”


    “讲究以长制短,以短护长,长短结合!”


    ”而你们方才都已经见识到了鸳鸯阵的厉害!“


    话锋一转,又道:


    “但是!”


    “仅仅有这个阵法,不足以抵挡倭寇。”


    “你们知道,还需要什么吗?”


    站在点将台上,杨旭扫视众将士,声音铿锵有力!


    一名将士回道:


    “不能抛弃队友!”


    “没错!”


    杨旭表示认可,又道:


    “但并没有说到精髓!”


    众将士皆是面露沉思,思索杨旭口中的精髓究竟是什么。


    一旁的金刚想要说话,但被杨旭一个凌厉的眼神吓回去了。


    有些东西,只有自己去领悟,才会有更好的效果。


    终于,有人大声喊道:


    “严格的军纪!”


    杨旭望向声音源头,开口道:


    “说的对!”


    “但本宫问你,为什么需要严格的军纪?”


    方才开口的士兵回道:


    “因为我们不只是一个鸳鸯阵组成的,而是由无数的鸳鸯阵组成,从而组成抗倭之师!”


    “只有拥有严格的军纪,才能令行禁止,全军联动,而不是一盘散沙!”


    “虽然鸳鸯阵可以对付倭寇,但一个鸳鸯阵绝对无法对付大量的倭寇,只有上下拧成一条绳,才可以战胜倭寇。”


    啪啪啪!


    杨旭带头鼓掌!


    很快,全军响起热烈的鼓掌声。


    将方才说话的人请到点将台上。


    是一个年纪不大的青年。


    杨旭询问道:


    “叫什么名字?”


    “回殿下,属下名为庞不战。”


    “读过兵书?”


    “属下从小就喜欢兵法,只是没钱购买兵书,只能每日偷偷去听说书人讲三十六计和孙子兵法。”


    ”因为天天听,所以也就有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点点头,杨旭认可道:


    “不错!”


    “你觉得倭寇如何?害怕不害怕?”


    嗤笑一声,庞不战略显稚嫩的面庞浮现一抹不屑,朗声回道:


    “他也是人,我也是人!”


    “他有一把刀,我也有一把刀!”


    “殿下为何不去问问倭寇,他们是否害怕我?”


    还不等杨旭回答,一旁的金刚率先叫好道:


    “说的好,对俺的胃口!”


    愣了金刚一眼,杨旭当即道:


    “知道我大夏的军队编制吗?”


    “知道!”


    庞不占不假思索道:


    “十人为一旗,五十人为一总旗,一百一十二人为一百户所,一千一百一十二人为一千户所,五千六百人为一卫!”


    露出满意的笑容,杨旭道:


    “本宫封你为千夫长!”


    “有没有把握提一千个倭寇的头颅见本宫!”


    当然,并不是庞不战一人杀一千人,而是连带他的手下一共杀一千倭寇。


    看着是一千人对一千人。


    但想要全部杀光一千倭寇,可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


    然而,庞不占短暂思考后,毫不犹豫道:


    “回殿下,属下有把握!”


    “好,下去吧。”


    从一个大头兵上来,下去之时,已然是千夫长!


    望向庞不占的目光,大多都是羡慕的。


    但也仅仅是羡慕罢了,毕竟众人亲眼所见。


    人家确实有这个才能。


    小插曲之后,杨旭又重新制定了军队的奖赏制度。


    士兵们的兵饷一个月一两银子。


    并不算多,甚至种一年地也就是这个数字。


    但重磅炸弹在后面!


    只要杀死一名倭寇,便奖励三十两银子。


    并且这三十两银子,可以按照功劳的大小再有鸳鸯阵小队划分。


    毕竟不同的位置,需要付出的努力不同。


    就说一下最前面的盾牌兵,需要抵挡住倭寇的进攻,直面倭寇,压力都在他的身上。


    就算是死,也是盾牌兵第一个死的。


    因此,盾牌兵的功劳自然要大一些。


    按照功劳大小,由小队内部自己分配。


    当杨旭颁布这条规则之后,不仅是守备军,就连杨旭的亲卫都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恨不得今天就去剿灭倭寇换银子。


    一个头,三十两银子啊!


    尤其是杨旭还举了几个例子。


    半个倭寇,便是一辆马车!


    一个倭寇,便足够娶一个老婆!


    三个倭寇,便是一套青砖黑瓦的房子!


    十个倭寇,一家人不愁吃不愁喝!


    斗志,瞬间就被杨旭点燃了!


    将士们一个个激动的嗷嗷叫,举着手中的兵器,大吼道:


    “剿灭倭寇,娶老婆!”


    “剿灭倭寇,盖房子!”


    呼声响彻震天。


    公堂里,杨旭面前站着新任县丞张顺和主簿李德。


    杨旭吩咐道:


    “将本宫今日展示的鸳鸯阵,以及新制定的奖惩制度,告知沿海所有驻军!”


    “告诉他们,本宫一言九鼎,答应的奖励绝对不会食言!”


    “另外,准备对倭寇进行反击。”


    “本宫希望在明年,听到倭寇被肃清的捷报。”


    看着二人,杨旭凝重道:


    “将本宫的意思传达到位。”


    “另外,我也要让你二人起到监督作用,敦促其他州县及时整改!”


    “若是有人不想执行本宫的决定,你们可以给本宫写信,我亲自去收拾他。”


    二人连忙点头,道:


    “我等遵命!”


    摆摆手,让二人退下。


    杨旭伸个懒腰,忙了一天,总算是告一段落了。


    相信有了鸳鸯阵和新的奖惩制度。


    倭寇之患该平息了。


    当然,这不是杨旭白日做梦,自吹自擂。


    而是经过实践的检验和历史的证明。


    没错,杨旭所用的鸳鸯阵正是大明王朝戚家军所使用的战术。


    那个令倭寇闻风丧胆,打得倭寇落荒而逃的军队。


    不论那个时代,倭寇都是一样的。


    鸳鸯阵绝对会起到作用。


    这时,金刚走进来,面色有些低沉。


    换个舒服的姿势,杨旭端起茶杯,笑道:


    “怎么了?跟本宫欠你钱似的。”


    “老大,俺得知一件事。”


    “什么事?”


    “您知道吗?很多倭寇其实是咱们的百姓,他们迫不得已才去当倭寇的。”


    “所以呢,你想为他们求情。”


    点点头,金刚没有隐瞒自己的真实想法。


    深吸一口气,杨旭望着房梁片刻,随即坐直身子,道:


    “你要明白一件事情,本宫看事情的角度,一定是站在大局上看事情。”


    “你说的不错,有些百姓是因为海禁而走投无路,才去当倭寇的。”


    “朝廷确实有责任。”


    “但你要知道,这只是一小部分而已。”


    “更多的是一些不法商人,他们伪装成倭寇,走私商品,谋取巨额利润。”


    “还有的便是一些海外势力,看准大夏沿海这块肥美之地,也伪装为海盗,掠夺资源!”


    ”海禁,不让沿海的百姓参与贸易,便是为了将这些毒瘤抵挡在海岸线外。“


    听到这里,金刚有些懵逼。


    他本就是觉得沿海的百姓不容易,可万万没有想到,事情的背后竟然这么复杂。


    然而,杨旭的叙述还在继续,后面的话更是让他震撼的无以复加!


    “最隐秘,最忌讳的一个秘辛,本宫本来并不想给你说。”


    “既然话已经开头了,本宫便说下去吧。”


    “众所周知,倭寇乃是东瀛的武士,在东瀛生活不下去了,这才一路流浪到我大夏,烧伤劫掠!”


    “或许最开始死这个样子!”


    “但是到了现在,海上倭寇势力过万人,甚至是三万,五万这般放在大夏也是一股极其强横的势力,你觉得他们还仅仅是流浪的倭寇吗?”


    金刚已经彻底懵逼了。


    下意识问道:


    “老大,你的意思是?”


    “他们背后其实有东瀛国的支持!”


    ”这也正是海禁的必要性!


    冷笑一声,杨旭满眼凌冽道:


    “据本宫所知,东瀛国地盘狭小,资源贫瘠,还大多都是山地地形。”


    “最重要的是,东瀛国内争斗不断,存在许多所谓的大领主互相抢夺地盘,人口。”


    “但是,他们本土资源匮乏。”


    撇了眼诧异至极的金刚,杨旭淡淡道:


    “自然,抢夺便成为他们国内各大领主取得胜利的法宝。”


    “他们需要不断的通过海上劫掠,来获得维持战争的钱粮于经费。”


    “你仔细想想这些倭寇,从他们的规模,行动,纪律来看,他们的一举一动根本就不像是简单的倭寇,背后明显有强大势力的支持。”


    瞪大眼睛,金刚攥着拳头道:


    “老大,你之前不是说过,东瀛国实力很弱吗?”


    “我大夏明明可以灭掉他们,为什么不行动,而是眼睁睁看着东瀛的倭寇劫掠我大夏百姓。”


    倚靠在椅子上,杨旭面露回忆之色。


    少许,他回答道:


    “一百年前,先祖率领数十万大军平息倭寇之患,将倭寇赶出大夏领土。”


    “随后,先祖告诫东瀛使者,让他们不准在大夏海域上劫掠。”


    “但是东瀛不仅不听,反而变本加厉,就算不在大夏的土地上劫掠,也要在大海上抢夺大夏的商船,甚至和商人合作走私货物。”


    “鉴于这一点,大夏先祖便要征讨东瀛。”


    “可后来被人劝阻,最终打消了这个念头,将东瀛列为不征之国。”


    “随后设海禁,禁止百姓们出海经商,彻底断绝和倭寇之间的联系。”


    淡淡看了金刚一眼,杨旭说道:


    “因为海禁,有些百姓丧失了谋生的路,但损失更大的是倭寇和那些走私的商人。”


    “甚至在大局上来看,海禁对于平息倭寇很有效,保护了大夏的百姓。”


    “当然,也有坏处,便是有些百姓走投无路之下,选择当了倭寇。”


    胳膊垫在脑袋后面,杨旭叹道:


    “有些东西,你不能只看到他坏的一面。”


    “既然有这个政策,便有他的理由。”


    “它不是非黑即白的,这个问题很复杂,你说不清,本宫也说不清。”


    点点头,金刚皱着眉头道:


    “老大,你知道先祖为何打消了征讨倭寇的念头吗?”


    眸子缩起来,杨旭沉声道:


    “本宫并不知道实际原因,但隐隐能猜到一些。”


    “再者,不仅是我大夏先祖打消过征讨东瀛的念头,曾经的大元之祖也曾有过这般念头,不过最后也打消了。”


    “原因估计是两点,其一便是难度,征讨代价太大。”


    “东瀛国距离我大夏数千里,其中是茫茫大海。”


    “大海上变数太多,不确定因素太多,稍有不慎便是船毁人亡。”


    “而东瀛说到底,最多也就只能派些倭寇劫掠,不足以造成严重后果,没必要废大气力去解决他们。”


    金刚连忙问道:


    “老大,第二个原因呢?”


    “第二个便是。”


    眯起眼睛,杨旭表情凝重道:


    “东瀛这个国家,有些邪乎。”


    “数百年前,大元之祖曾两次征讨东瀛国,但都由于飓风作怪,使得征讨计划破产失败。”


    “两次飓风出现的时机实在是太巧合了。”


    “都是在大元即将胜利之时,就突然来了一阵飓风,让元军损失惨重,东瀛从而绝地求生,逆风翻盘。”


    “这两股飓风,在东瀛国,被成为神风。”


    一旁的金刚听的瞪大眼睛,诧异道:


    “老大,真的有这么邪乎。”


    “圣人说过,子不语怪力乱神,这种事情,谁能说的清楚。”


    金刚哦了一声,挠着头道:


    “连老大都说不清楚,看来这东瀛国确实邪乎。”


    杨旭笑骂道:


    “本宫不清楚的事情多了去,并不代表它就是真的邪乎!”


    “放心吧,等本宫将局势稳定下来,第一个解决的就是东瀛。”


    认可的点点头,金刚道:


    “确实,这群狗日的真是没有一点人性。”


    “你待会去告诉兄弟们,这几日就要离开宁县了。”


    ”至于你说的事情,本宫会酌情考虑的。“


    “老大,俺明白了。”


    应了一句,金刚便离去了。


    杨旭亦是离开县衙,朝客栈走去。


    回到房间,又是熟悉的场景。


    张氏笑着走上来,帮杨旭脱掉衣服,脱掉鞋子,轻柔的帮杨旭按摩肩膀。


    攥住张氏的手,杨旭正色道:


    “本宫这几日打算离去了。”


    霎时,张氏的笑容一僵。


    美眸中闪过一抹慌乱。


    因为她是燕,是个用美色骗人的女骗子。


    甚至身上还有命案!


    这样的成分,当朝太子殿下,会带她一起回到泰安城吗?


    就算杨旭带她去,她真的能去吗?


    路上随便拉住个人,都知道大夏律法规定,读书人不可娶下九流者为妻妾!


    若是娶了,不仅触犯大夏律法,还会在人生蒙蔽污点。


    因此,若是被有心之人利用的话,绝对会给太子殿下带来无尽的麻烦。


    望着杨旭,张氏低下了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