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王者之师

作品:《大夏第一太子

    大周帝国!


    井上十四郎竟然取得了大周帝国的支持。


    这样杨旭是意想不到的。


    甚至,大周帝国还将黑火药这般利器给予井上十四郎。


    或许,也正是因为黑火药的存在,井上十四郎才坚信大夏帝国必败,从而不断劫掠沿海之地,甚至将目光放在杨旭身上。


    而大周帝国研制出了黑火药。


    这是个令人头疼的地方。


    根据时间来看,恐怕边疆的战斗已经开响了。


    万一大周帝国来的出其不意,将黑火药埋在大夏帝国城池的下方。


    结果会是如何,可想而知。


    反应不过来的大夏是必败的。


    在商业上有句话,市场往往会给予打破规则的人浓厚的汇报。


    放在这里也是可以的。


    冷兵器战斗便是规则。


    现如今,黑火药参与进来,便是打破了规则。


    大周帝国必然会取得极大的优势。


    想到这里,杨旭不由得有些紧张。


    需要加快些速度了。


    在海岛上修养一个月,待到重伤将士们可以勉强承受舟车劳顿后,众人便乘坐海船,带着被俘的倭寇,解救的百姓返回宁县。


    此时此刻,已然是十一月中旬,气温骤降,甚至夜晚会接近零度。


    回来之时,众人穿上了厚衣服。


    “老大,快到宁县了。”


    “您说,梅忠贞那群人会不会堵咱们?”


    站在船头,金刚询问道。


    沉默片刻,杨旭回道:


    “若是他们不傻的话,早就逃走了。”元宝小说


    “为啥?他们手中可是有五千守军,咱们不一定是对手。”


    嘴角扬起一抹笑,杨旭淡淡道:


    “五千守军?”


    “那是我大夏的守军,不是他梅忠贞的守军!”


    “本宫只需要振臂一呼,便会有无数将士倒戈。”


    “这便是我一直不屑于对他出手的原因。”


    眼角闪过一抹不屑,继续道:


    “本宫压根就没把他放在眼中。”


    “再者,宁县发生这么大的动静,必然会引起四方的关注,我大夏先祖在海边设二十万备倭军。”


    “虽然之前被调到了京城,但后续逐渐的回归沿海。”


    “五千的守军,翻不了风浪的。”


    金刚若有所思的哦了一声。


    今日是顺风,因此海船的速度很快,仅是一个时辰,众人便看到了海岸。


    正是一月前处决倭寇俘虏的地方。


    而不出杨旭所料,果然有人来处理这批倭寇的尸体。


    跳下海船,杨旭重新踏到地面,熟悉的感觉又回来了。


    将部队整理好,杨旭第一时间朝宁县行军。


    金刚在一旁小声提醒道;


    “老大,路上有梅忠贞的人,似乎在监视咱们的行踪。”


    淡淡一笑,杨旭平淡道:


    “无所谓,本宫之所以这般大张旗鼓前往宁县,便是要告诉他们,本宫回来了。”


    嘴角扬起一抹冷笑,又道:


    “而不是井上十四郎回来!”


    说罢,杨旭加快速度,平常需要两个时辰的距离,此刻只用了一个时辰。


    熟悉的宁县城墙出现在众人面前。


    城墙下,一行人侯在城门外。


    正是以梅忠贞为首的宁县官员。


    看到杨旭,急忙迎上来。


    梅忠贞率先跪倒在地,高呼道:


    “下官梅忠贞,贺殿下凯旋而归!”


    翻身下马,杨旭走到他面前,居高临下望着,眼神中满是睥睨。


    “本宫让你失望了吧。”


    声音不大,可落在梅忠贞耳中,却是响亮无比。


    他哆哆嗦嗦回道:


    “回殿下,下官不敢有非分之想。”


    “不不不,你敢,而且你还敢做!”


    “和井上十四郎合作的不错啊。”


    豆大的汗珠顺着梅忠贞额头留下,他硬着头皮回道:


    “太子殿下,下官不明白你说的是什么意思。”


    此时此刻,无数百姓自发聚集在宁县城门处,好奇的望着杨旭和梅忠贞的方向。


    他们本来是迎接王者之师的,却看到这一幕。


    似乎太子殿下正在问责县丞梅忠贞。


    “咋回事啊?太子殿下好像和梅大人不对付?”


    “我听在官府当官差的亲戚说,就在一个多月前,太子殿下和倭寇在城外激战,梅县丞一点忙都没有帮。”


    “真的假的,其中会不会有隐情啊!”


    “什么隐情!就是梅忠贞是个坏种,不想看到别人得意,也不见不得咱们过上好日子。”


    议论声不绝于耳,一传十,十传百,有关梅忠贞的传言被任何人所熟知。


    自然,百姓们纷纷向他投以质疑的目光。


    而这边,杨旭嗤笑一声,笑道:


    “不明白是吧。”


    “好,本宫给你一些教训,你便明白了。”


    “太子殿下,我大夏先祖曾立下祖训,刑不上大夫。”


    “我乃是朝廷评选出来的县丞,你不可对我用刑!”


    说句实话,梅忠贞知道杨旭没有证据说他私通倭寇。


    毕竟他不傻,不会留下破绽和把柄。


    就算他和倭寇勾结的做法很明显,但只要他不承认,别人也拿他没有办法。


    最多便是治他支援不及时的罪,大不了脱掉


    这身官服,回家种田便是。


    而一但被落实私通倭寇,便是满门抄斩啊!


    曾经,他也想过逃跑。


    可他能逃走,家中的双亲,家中的妻儿子女跑不了啊!


    这一个月内,他便不断思考,想要寻找一个脱身之法。


    思来想去,还是嘴硬算了。


    毕竟,朝廷要按规矩办事,尽管他只是一个从七品官,但只要是正式编制,便要按照大夏律法办事。


    似乎早就预料到他会这样回答,杨旭摆摆手,如同扇走一个苍蝇般,道:


    “朝廷确实要按规矩办事,但本宫的锦衣卫除外。”


    “因为大夏王朝便是我杨家的,我杨家便是最大的规矩!”


    “在我杨家的疆域里,你妄想杨家的规矩保护你,真不知道你是聪明,还是蠢?”


    说罢,两名锦衣卫当即上前,三下五除二将梅忠贞五花大绑。


    至于他身后的官员,亦是难以逃罪。


    全部都以嫌疑人的身份扣押。


    直到经过锦衣卫的调查,证明某些人没有问题之后,才可以将他们放走。


    做完这些事情后,杨旭这才率大军入城。


    宁县万人空巷,全部围在街边,满眼期待望着这一支王者之师。


    杨旭没有辜负他们的期望,从木匣子中取出石灰包裹着的,井上十四郎的头颅!


    将其高高举起,杨旭环视一圈百姓,朗声道:


    “乡亲们,对于这颗头颅,想必你们心中已经有了答案。”


    “但是你们不敢说出他的名字!”


    “那本宫便替你们说出来!”


    “你们猜的不错,这就是井上十四郎的头颅!”


    “经过我大夏众将士齐心协力,鏖战足足月余时间,终将井上十四郎极其手下所有倭寇打败!”


    “如果你们其中有人见到过井上十四郎,一定记得他脸上的伤疤!”


    因为需要防腐,所以头颅上满是石灰。


    但一道伤疤依旧极其明显,从额角一直蔓延至下巴,宛如一只蜈蚣攀附在脸上,狰狞且恐怖!


    所有人的目光齐刷刷望着杨旭手中的头颅!


    这个头颅的主人。


    劫掠沿海足足两年之久,近七百天!


    洗劫村子多达四十九处,进攻县城高达三十二次,其中破城达二十次!


    抢劫金银多达两千多万两,劫走的百姓足足三千多人,男人两千名,女子一千名!


    劫走大夏商船三百多艘,抢走货物几十吨!


    手下倭寇近万人,沿海霸主!


    大人闻之色变,小儿闻之夜半止啼!


    甚至很多百姓已经习惯被井上十四郎的阴影所笼罩。


    因此,当看到这颗头颅被杨旭高举在手中之时,一时间竟是感觉有些恍惚。


    似乎就跟做梦一样。


    作恶多端的大魔头,就这么死了?


    就在这是,人群中爆发出一阵苍老的控诉:


    “就是这道伤疤,井上十四郎化成灰我都认识他!”


    “一年前,他劫掠我的村子,杀了我三个儿子,两个孙子,还有我那怀孕的儿媳妇更是被那群畜生糟践了!”


    “天苍有眼,苍天有眼啊!”


    一名年过半百的老汉跪在地上,望着天空,高举着颤抖的双手,放生痛哭!


    下一秒,人群中接连爆发出无数道控诉:


    “没错,就是他,这道伤疤我永远都忘不掉,就是他杀害了我的老父!”


    “脸型,伤疤,全都对上了!”


    “我曾经见了他一眼,他的容貌一丝一毫我都记在心里!”


    终于,人们相信了这个事实!


    太子殿下率领的这支军队,剿灭了倭寇,剿灭了残害他们已久的魔头!


    他们终于可以忘掉曾经提心吊胆的日子,终于可以放心的出海捕鱼!


    与此同时,大街上的百姓们,他们将手中的鸡蛋,白面馍,自家中的青菜,纷纷向亲卫手中递。


    杨旭并没有让将士们拒绝,毕竟,这是百姓们的好意。


    若是不接的话,他们心中或许会过意不去。


    几乎就是一猛子,将士们身上便被塞满了东西。


    手里提着新鲜的牛肉,怀里揣着鸡蛋,胳膊夹着大白菜,脖子上再挂一串大蒜。


    可这还不行,百姓们争先恐后的挤上前,将家中仅有的好东西送给亲卫军。


    实在是拿不了,众将士只好婉拒。


    这不成,百姓们不愿意。


    当即回家做饭,就算拿着碗筷喂,也要把将士们喂饱。


    至于杨旭的话,则是陷入了大妈大娘的包围。


    嗯~


    不是那个样子。


    而是介绍对象。


    “太子殿下,我家闺女年方十八,乃是十里八村有名的俊姑娘。”


    “只要您开金口,我现在就给你送过来。”


    “就你家那个!腰宽膀粗的,给太子殿下提鞋都不配,还是我家闺女俊,刚好二八年纪,正是漂亮的时候。”


    “可得了吧,我家闺女才是十里八乡最俊的!”


    在杨旭无奈的眼神下,一个个大妈竟是因为这个事情大打出手,场面一时间混乱至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