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好机会

作品:《大夏第一太子

    “什么事情?”


    停下脚步,杨旭看向陈宝民,开口询问。


    “回太子殿下,小人在县衙待的这段时间,因思念兄长,便多次前往我兄长生前最喜爱的假山处。”


    表情变得十分凝重,陈宝民低声道:


    “小人偶然间发现了兄长留下的一句话。”


    “什么话?”杨旭皱眉。


    “整个宁县都被倭寇腐蚀透了,就连我想要将消息透漏给朝廷都没有办法,我该怎么办?”


    “殿下,这是兄长留在假山上的一句话,小人不敢有丝毫隐瞒。”


    眸子缩起,杨旭陷入沉默,并未说话。


    说句实话,一个将死之人没有必要留下谎言。


    可他为何留下这样无奈的话。


    是他真的有这般经历?还是夸大了事实?


    来到宁县这么长时间,杨旭确实感受到倭寇的影响力,但也没有陈宝民说的那么严重。


    连消息都没办法传出去!


    显然,目前没他自己有感觉到的。


    这时,陈宝民正要继续说下去,杨旭突然挡在他前面,沉声道:


    “好了,本宫知道你的诉求了,这便送你回家侍养双亲。”


    话刚说完,陈宝民来不及反应,一颗脑袋便从外面探了进来。


    “太子殿下,下官突然想起来一件事,需要向您汇报。”


    来者正是宁县县城梅忠贞,满脸谄媚走进来。


    只是眸子扫过陈宝民身上之时,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阴冷。


    点点头,杨旭淡声道:


    “不着急,等会再给本宫汇报。”


    “本宫先派人把他送出城。”


    后者意会杨旭的意思,赶忙道:


    “草民多谢殿下。”


    梅忠贞在一旁干笑着,并未多说什么。


    挥挥手,杨旭唤来一名亲卫,吩咐道:


    “去把他送出城。”


    说着,又在亲卫耳旁小声说了几句话。


    随即,待到陈宝民收拾好行装,便由侍卫带着他出城。


    没有阻碍,他便被送出了城。


    县城外,陈宝民对着亲卫拱手谢道:


    “多谢大人相送。”


    亲卫淡漠的点点头,翻身上马,临走前留下一句话:


    “殿下让我转告你,宁县这潭水你就不要掺和了。”


    “你兄长的事情,他会彻底调查清楚的。”


    陈宝民猛地一愣,急忙追问道:


    “大人,我兄长的案子不是被查清楚了吗?”


    “莫非,背后还有隐情?”


    亲卫拉住缰绳,骑在马上居高临下道:


    “殿下让你如何做,你便如何做!”


    “他们已经知道你的身份了,接下来很有可能对你不利。”


    “你只是个小人物,殿下不可能专门派人保护你的安全。”


    “走,是你最好的选择。”


    “你好自为之吧。”


    说罢,亲卫调转马头,很快便消失在陈宝民的视野中。


    愣在原地很久很久,陈宝民摸着胸口,这里面有一张五百两的银票,足以让他在绝大多数地方过上好日子,甚至盖房娶亲也完全可以。


    身为死去县令的弟弟,并且为了调查亲哥哥的死因,只身一人前往宁县装神扮鬼,只为引来注意,好调查清楚兄长冤死的真相。


    倒也没有白费力气,他成功引来了杨旭,并且对他兄长的案情展开调查。


    他已经尽力了。


    同时,他也明白,他只是个小人物。


    事情已经发展倒了这一地步,已经不是他可以掺和的了的。


    因此,离去便是他最好的选择。


    少许,他对着杨旭的方向磕了几个头,向上提了提包袱,转身离去。


    与此同时。


    县衙。


    杨旭坐在太师椅上,面前是殷勤的梅忠贞。


    “殿下,倭寇最近有动作了。”


    “听下面人的汇报,鹅县便出现了不少倭寇,抢走了不少东西。”


    小心看了杨旭一眼,补充道:


    “好像足足有四艘倭寇船,最少也要有三百倭寇!”


    “已经算是一伙不小的倭寇了。”


    杨旭皱眉,询问道:


    “鹅县在哪里?”


    赶忙拿来一张地图,梅忠贞指着宁县下面的一处县城,开口道:


    “殿下,便是这里。”


    “距离宁县也就二百里。”


    “您看要不要派兵支援?”


    目光从地图上移到梅忠贞脸上,缓缓打量着,看的后者心底生寒。


    后者小心翼翼道:


    “殿下,怎么了?”


    “怎么了?”


    杨旭冷声道:


    “身为一县县丞,竟然问本宫怎么了?”


    “二百里的距离,若是一只轻骑,的确可以一天即可到达。”


    “可若是一只步兵军队,需要一天一夜,甚至是接近两天。”


    “就算咱们去支援了,等到地方了,倭寇早就跑到海上了!”


    闻言,梅忠贞尬笑两声,回道:


    “可是,他们毕竟是咱们的临县,若是不做支援,岂不是伤了感情。”


    闻言,杨旭从椅子上站起来,难以置信望着梅忠贞,开口道:


    “按照你的意思,你觉得应该派多少兵马前去支援?”


    小心陪笑着,梅忠贞回道:


    “就按照殿下方才说的,若是派步兵的话,到地方倭寇早就跑了。”


    “所以下官想的是,殿下的亲卫不就是全军骑兵吗?”


    “若是殿下愿意派出部队,哪怕仅仅五百骑,星夜奔驰,绝对可以打倭寇一个措手不及。”


    说着,梅忠贞指着地图,解释道:


    “殿下,你仔细看。”


    “鹅县距离海边还有几十里的距离,因此这群倭寇想要回到海上也需要一段时间。”


    “再加上他们还要带上劫掠的物品,甚至是被抓的百姓,想要回到海上便需要更长的时间。”


    “因此,殿下完全可以让您的亲卫在倭寇的毕竟之路上拦截,届时所获战功必然不在少数。”


    表情变得凝重,杨旭仔细看着面前的地图。


    一旁的梅忠贞弯着腰侯在一旁。


    今日宁县的天气有些阴沉,县衙正堂略显昏暗。


    在杨旭眼角的余光里,梅忠贞脸上的笑容逐渐变得阴冷,最终消失在面部的阴影中,以至于看不清他的神情。


    少许,杨旭放下地图,沉声道:


    “确实,你说的不错,这是个机会。”


    赶忙露出谄媚的笑容,梅忠贞笑道:


    “殿下英明,您看?”


    站起身来,杨旭当机立断道:


    “既然打,便要将倭寇打服,打怕,将他们的胆子打碎!”


    “本宫这次直接派遣七百铁骑,一股将鹅县的倭寇剿灭!”


    激动的跪倒在地,梅忠贞连忙道:


    “殿下英明!”


    “我大夏先帝便是这般,不出手便是不出手,一出手便一定将敌人打服,打怕!”


    “昔日,先帝领兵数十万,便是将海边的倭寇打服打怕了!”


    “现在,殿下必将重现先祖之威风!重展先帝之英姿!”


    嘴角扬起一抹弧度,杨旭看着头死死抵在地上的梅忠贞。


    脑海里突然想起了一句话。


    便是方才陈宝民复述陈县令的话。


    整个宁县都被倭寇腐蚀透了!


    连消息都难以送到朝廷。


    心中冷哼一声,杨旭亲自将梅忠贞扶起来,笑道:


    “还需要梅县丞多多支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