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倭寇

作品:《大夏第一太子

    倭人!


    大夏王朝的领域北至虎牢关,南至南海,东至东海,西至剑门关。


    东海再往东,便是大海茫茫。


    而在大海中,有着一众小岛,上面生存着一些部落,姑且称其为国。


    其中一个较大的便是东瀛,也被称为倭人。


    他们的发型便是那名里长表述的那般,中间没有,两边留着,头顶顶着一个朝天小辫。


    称为月代头。


    看似杀马特,实则就是杀马特!


    自古,东瀛便是大夏国的藩属国,每年要向大夏王朝纳贡,其政权更迭也需要经过大夏王朝的认可和册封。


    不过,他们中的一些通缉犯或者流浪汉会乘坐海船,漂流到东海沿岸,和当地的海商勾结在一起,共同劫掠沿岸百姓,作恶多端。


    东瀛之人被称为倭,作恶的海商被称为寇,勾结在一起便成为了倭寇。


    而山东省东边便是东海一侧,常常受到北上倭寇的劫掠。


    七十年前,大夏开国皇帝发兵十万,战船千艘,以摧枯拉朽的方式击溃猖獗至极的倭寇,灭敌三万余,残余的一些倭寇只能躲在一些不为人知的小岛上才得意逃命。


    杨旭眉头皱着,万万想不到,这一次散播谣言的,竟然是倭人。


    虽然不知道倭寇是否卷土重来,但他知道一点,这群人绝对是野心不死。


    对你阿谀奉承,点头哈腰满脸笑意的时候,心里想的绝对是有朝一日弄死你!


    注意到杨旭表情的不对劲,吴总管低声道:


    “殿下,莫非您知道了对方的身份?”


    点点头,杨旭沉声道:


    “倭寇。”


    嘶~


    吴总管倒吸了一楼凉气,险些失声道:


    “殿下,怎么可能是倭寇?”


    “他们不是被打服了!”


    表情凝重,杨旭皱着眉头道:


    “是之前被打服了,几十年下来,他们早已积蓄实力,只待窥视道大夏衰弱的一天。”


    “内部积忧,必来外患!”


    “他们想要咬我大夏一块肉下来啊!”


    一旁的里长们早已是面色愕然,倭寇这个词使得他们头脑发懵。


    毕竟在大夏,有一条罪名便是通倭罪,死罪!


    因此,懵逼之后,便是浑身冰冷,心中惶恐万分。


    好在杨旭适时为了他们拂去了压力,道:


    “不知者无罪,本宫不治你们的罪。”


    “只是记好,回去之后一定要擦亮干净,若是再发现这种人,一定要汇报给本宫。”


    听到这般话如听天籁,他们一个个赶忙道:


    “是是是,小人记住了。”


    这下子,知道造谣的人极有可能是倭寇后,他们倒也不敢再讨要公道,只求不要牵扯到他们。


    毕竟,与其相信凶名满贯倭寇,不如信任杨旭。


    这一点他们还是能拎得清。


    这时,杨旭的目光放在正在喝酒吃饭的百姓中,眸子闪烁着冷意。


    少许,  将一片肉送入口中,杨旭淡淡道:


    “大伴,群众中有坏人啊。”


    眸子猛地一冷,吴总管径直起身,便要唤人。


    “不着急,本宫向来宽容,等这群人吃完饭再出手吧。”


    “也好让他们记住,最后一顿饭,是本宫请他们的。”


    脚步一滞,吴总管弯腰低头,候在一旁。


    ……


    约莫两柱香的功夫,杨旭放下碗筷,擦擦嘴,淡声道:


    “开始吧。”x


    “遵命!”


    ……


    刚开始,看到吴总管率兵之时。


    众人还是一副看热闹的样子。


    可逐渐的,和杨旭坐在一桌的里长们牙齿都在打颤,已然如同惊弓之鸟般战战兢兢。


    至于里长们为什么战战兢兢,原因在于吴总管审问和抓人的时候有些吓人。


    完全是抱着宁错抓千人也不放过一人的势头去的。


    数百太子亲卫将众人包围的严严实实,皆是身披坚甲,手持利剑,表情冷峻的仿佛一只苍蝇都别想飞出去。


    审问有三重,初审,复审,终审。


    只有经过三重审问后,才可以逃过一劫。


    若是心里没鬼,那么必然可以通过,可若是心里有鬼,就算你的嘴能说出花来,必然还会有漏洞。


    有漏洞,简单。


    继续审问,直到你的漏洞越来越多,招架不住为止。


    自然,某些坏人承受不住审查,纷纷露出马脚。


    满脸冰冷,吴总管持着利剑,架在一个人的脖子上,冷声道:


    “名字叫什么?”


    “回老爷,小人名叫李九,就是个卖鱼的。”李九眼神飘忽不定,贼溜溜转来转去。


    冷哼一声,吴总管问道:


    “老实交代,是谁派你们来的!”


    “回老爷,小人真的是海边打鱼卖鱼的渔民,什么都不知道啊!”李九喊冤道。


    “一个海边打鱼的来我们泰安城干什么?”


    “还什么都不知道?谣言倒是传的挺欢啊!”


    吴总管嘴角一狞,手中力度加大,下一秒,一声惨叫响起,竟是一道血痕出现在李九的脖子上。


    后者的眼眸中更满是惶恐之色,就在方才一瞬间,他整个人宛如从鬼门关走过一样,冷汗打湿后背。


    眯着眼睛,吴总管其中闪烁着杀意,冷冰冰道:


    “再给你一次机会,是谁派你们这么做的?”


    感受过死亡的气息后,李九再也不敢狡辩,赶忙道:


    “回老爷,小人是金老爷的奴仆。”


    “说名字,谁敢在殿下面前称爷?”


    李九惶恐道:


    “金老爷就是金文华,是宁县最大的海商,管着所有出海生意。”


    “对了,他还是朝廷破格赏赐的六品官员。”


    按照大夏律法,商人不得为官。


    但是为了赏赐一些有巨大贡献的官员,便会破格赐予他们官带,也就是官员穿的衣服。


    吴总管又望向其他被抓到的奸细,冷声道:  “你们也都是金文华的人?”


    其余众人犹豫一下,对视一眼后,纷纷点头道:


    “对对对,我们都是金老爷的人。”


    点点头,吴总管嘴角扬起一抹冷笑道:


    “来人,将他们分开审问,看看他们口中的金文华是否是一个人。”


    “若是不一样,呵呵呵,等死吧!”


    霎时,刚才还纷纷点头的人都傻眼了,愣在原地不知所措。


    可根本不给他们后悔的机会,几个虎背熊腰的军士立刻走上前,将他们拉走。


    下一刻,凄厉的求饶声响起!


    杨旭坐在椅子上,漠然看着这一切。


    还是那句话,他只要结果,至于过程如何,他不在乎。


    吹掉茶杯上的热气,杨旭缓缓抿一口茶水,霎时齿留清高之香!


    清高,指的是茶性清香高爽,久留鼻尖,属于茶叶比较嫩,新鲜,制工比较好的一种香气。


    约莫饮完这杯茶之后,耳旁的惨叫声也逐渐趋于平息。


    稍许,吴总管捧着一份名单走过来,冷声道:


    “殿下,奴才审问出一些人。”


    接过名单,从上往下扫视,入眼便是金文华的名字。


    后面是他的介绍,与其说是最大的海商,不如说是最大的渔霸。


    他霸占鱼市,渔民出海都要回来都要给他喜钱。


    美名曰讨喜。


    实际就是抽成,几乎是渔民所获的三成收入。


    另外,想要出海做贸易的商人也需要定期给他上交保护费,若是交了,出海便可无忧。


    可若是不交的话,出海遇到倭寇的可能便极大。


    明眼人都知道,他绝对和倭寇有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


    只是因为他势力太过于庞大,这才没人敢将这件事捅出去。


    除了金文华,还有苗大河,钱益等九人。


    不出意外的是,这些人都是当地有名的海商。


    看完,将名单放到桌子上,杨旭声音平静道:


    “看来,在朝廷看不见的地方,有些蛀虫已经侵蚀到了骨子里。”


    “本宫的亲卫,是时候活动一下筋骨了。”


    熟悉杨旭的人都知道,他遇事越是平静,就说明他的心中越是愤怒!


    侯在一旁的吴总管身子一颤,沉声道:


    “殿下,需要换唤李虎和刘瑾回来吗?”


    “不必。”


    摇摇头,杨旭表情凝重道:


    “本宫猜的,这一次的对手不止倭寇一个。”


    “毕竟。”


    “这群倭寇还不足以除掉锦衣卫布置在各地的暗桩。”


    “再者,他们也偷不走本宫修建水力磨坊的账册。”


    面色猛地一变,吴总管低下头,沉声道:


    “奴才明白了。”


    ……


    之后,杨旭也将前来讨公道的百姓劝退后,又嘱咐姬墨等人继续打造水力磨坊,不必担忧其他的事情。


    回到泰安城,杨旭直奔衙署,找到李浩然,吩咐后者向整个泰安城发布一则告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