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做出解释

作品:《大夏第一太子

    翌日。


    杨旭从寝宫走出,神清气爽。


    “殿下,姚大人,胡大人都在外面候着。”


    吴总管走上前,躬身道。


    点点头,杨旭走进堂厅,姚天际,陈杰,胡宗宪等一众军机大臣连忙起身行礼。


    “太子殿下万福金安。”


    “诸位免礼。”


    杨旭压压手,随即坐到首位,凝声道:


    “诸位大人今日前来,想必是开科取士试点工作已是做好准备了吧。”


    姚天际点点头,道:


    “不出殿下所料,开科取士的考试范围,考试内容,考试场地,考试生源,主考官等,皆已是准备完毕。”


    “现如今,只剩下殿下盖上太子宝印,通报天下即可。”


    杨旭忖度下巴,问道:


    “此事可有泄露?”


    姚天际回道:


    “开科取士一事乃是机密,皆是由我们几人暗中操作,并无一丝泄露。”


    点点头,杨旭嘴角扬起一抹冷笑,抬起眼帘望向远处。


    一瞬间,世间万物仿佛都安静了下来。


    如若说,


    组建军机处是和儒首的第一次正面交锋。


    那么开科取士便是对儒首的正式宣战!


    京城换防时,儒首和九皇子要联合搞死杨旭,而开科取士便是杨旭搞死儒首的开始!


    同样,杨旭弄死儒首的决心…也非常坚定!


    并且,这也是杨旭在儒首和九皇子换防前的


    一次主动出击!


    不知过了多久,杨旭冷漠的声音响起:


    “好,本宫就在京城换防到来之际,先给此事添一件彩头!”


    吴总管捧来太子宝印,杨旭接过,重重盖在了旨意之上。


    ……


    太极宫!


    “奉天承运皇太子诏曰,本宫闻成周之制,取才于贡士,故贤者在职而其民有士君子之行,是以风淳俗美,国易为治,而教化彰显也。”


    “然山东奸佞横行,官不为民,民不信官,已然纲常混乱,民不聊生!”


    “故今年六月为始,特设科举,分经义,算术,策论,务实四科,选举山东之怀才抱道之士。其中选者,本宫将亲策于庭,观其学识,第其高下,而任之以官。钦此!”


    诏书声音落下,朝廷一片哗然,满朝文武交头接耳间满是诧异之色。


    朝廷突然就要在山东开科取士!


    此事他们竟毫不知情,连一丝消息都不曾收到。


    这意味着什么?


    不少大臣把隐晦的目光投向了最前端站立的儒首和王传道二人。


    恐怕这是一场太子和儒首的权力交锋!


    众人瞩目下,儒首直立前方,背影挺直,浑然不在意众人隐晦的注释。


    直至杨旭的目光放在他身上时,他终于是站了出来。


    满朝文武屏住了呼吸。


    “殿下,我对开科取士并无意见,只是这件事为何内阁之前从未收到过任何消息,为何从未有人和内阁商量?”


    “莫非,内阁成为了虚设,又或者是某人的一言堂?”


    一句话,毫无退路可言!


    儒首冷冽的目光直逼杨旭,偌大的宫殿更是陷入安静,所有人惶惶不安的眸子在杨旭和儒首二人间来回徘徊。


    杨旭毫无怯意,对峙儒首,淡淡道:


    “莫非儒首认为本宫此举不妥?还是认为山东的官员并未腐烂到骨子里?或者是认为山东府上空飘浮的冤魂还是不够多?”


    话里藏刀,二人针锋相对。


    但凡说错一句话,后果都可能是无尽深渊!彡彡訁凊


    下方文武大气不敢喘一下,目光紧盯着脚尖,仿佛哪里有强大的吸引力,只能最大程度的竖起耳朵倾听前方传来的对话。


    二人的目光在空中交织,儒首忽而一笑,儒淡淡道:


    “殿下误解了我的意思,我并未对开科取士有何不妥,相反我还很欣赏这个政策。”


    笑着笑着,他的语气渐渐阴冷,寒声道:


    “我想说的是,如此重要之事,为何内阁和满朝文武从未听到任何消息?”


    “殿下,请问内阁和满朝文武存在的意义何在?”


    只是瞬间,满朝文武就站在了杨旭的对立面。


    杨旭微微前倾,居高临下盯着儒首,沉声道:


    “怎么?必须要本宫给出解释?”


    儒首低下头,不曾多说,淡淡道:


    “恳请殿下做出解释。”


    王传道冷眼望着杨旭,站在儒首身后,大声道:


    “此事关及天下,关及大夏江山社稷,请殿下解释!”


    同样的,依附于儒首的一众墙头草皆是站出朝臣队伍,齐声道:


    “如若殿下不解释,朝廷危矣,江山危矣!”


    “请殿下做出解释!”


    “请殿下做出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