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黑衣老僧

作品:《大夏第一太子

    翌日,


    杨旭睁开眼,便看到如小猫般蜷缩在自己怀里的陈思思。


    微微一笑,杨旭正要唤宫女服侍穿衣。


    突然,陈思思似乎被惊醒,坐起身来,揉着惺忪的双眼。


    要知道,昨夜两人酣战一夜,来不及梳洗便沉沉睡下。


    自然,当陈思思坐起来的时候,春光乍现,宛如上帝杰作的身材在杨旭面前暴漏无疑。


    雪白如牛奶的肌肤,纤细如束素的腰肢,平坦的小腹,以及高耸的胸脯。


    杨旭心中一阵火热,把陈思思搂入怀中,下一刻就要作怪。


    “殿下,啊哈哈。”


    “殿下好坏啊,但是思思好喜欢。”


    陈思思娇羞的缩在杨旭身下,一双能透光的眼睛满是崇拜,深情的望着杨旭。


    这种眼神下,杨旭愈战愈勇……


    日上三竿,杨旭才唤来宫女穿衣洗漱。


    穿上一身便装,杨旭乘马车驶出皇宫。


    出了皇宫,驶入外城,乃是京城普通百姓住的地方。


    不同于内城的宁静和整洁,这里充满喧闹声,路边的摊贩卖力吆喝,街上的行人络绎不绝……


    好似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


    马车继续往外走,这美好的场景逐渐远去,已经到了京城的最外围,这是京城地理位置最差的地方。


    肉眼可见,墙角堆积如山的乞丐和流民,衣衫褴褛,蓬头垢面,只有微弱的呼吸还能够证明他们还活着。


    仅是一小片区域,杨旭至少看到上百名乞丐!


    此刻,这个数字还在增加。


    不断有拄着破木棍,拖着孩子的流民进入这片区域。


    他们大多人是没有口粮的,只能用树皮,草根,甚至所谓的观音土来充饥。


    因此,他们有个共同的特征,大肚子。


    面黄肌瘦,肚子却鼓胀胀的。


    这个令人心悸的场景,原因在于流民吃的食物肠胃无法消化,也拉不住来,全都堆积在肚子里。


    终有一天,他们会因此而死。


    可难忍的饥饿却又驱使他们去扒树皮,挖草根,甚至分食路边的尸体。


    杨旭面色沉重道:


    “吴大伴,这些人是什么情况?”


    吴总管小心翼翼的回道:


    “殿下,初春时节,最容易出现大旱,倒春寒等灾害。”


    “老百姓遇到灾害,庄稼无法成活,就会流落他乡,沿街乞讨。”


    杨旭眼中闪过一抹担忧,道:


    “本宫记得前些阵子京城还没有这么多流民,不过几天时间,数量竟增加如此之多。”


    “莫非,其他地方出现了灾情?”


    吴总管一噎,不知作何回答。


    似乎是意识到什么,杨旭面色一冷,道:


    “这群狗东西,竟然扣押各地奏章!”


    “吴大伴,传本宫命令,三品以上官员在太极宫召开临时朝会。”


    “胆敢推卸者,按失职罪处理!”


    吴大伴赶忙道:


    “奴才遵命。”


    马车继续晃悠悠往外走,逐渐来到一座寺庙前,名为明山寺。


    在拓展人脉中,有一个词,叫做拜冷庙。


    香火鼎盛的寺庙往往因为香客太多,神佛无暇顾及到所有人。


    你去烧香,不过是众香客之一罢了,你有事求神佛,神佛也只是以平常待你罢了。


    可冷庙就不一样了,里面的菩萨长时间无人献香,无人献礼,你若是很虔诚的烧香,自然会被神佛在意。


    同烧一柱香,冷庙的菩萨会认为这是一个天大的人情,你的事,他会尽心尽力的去办。


    哪怕有朝一日冷庙重新变的火热,你也会得到神佛的特殊相待。


    杨旭今天就要拜访一个人,大夏前宰相,姚天际!


    他是先皇留下来的辅政大臣,因为手中权力过大而被当今夏皇猜忌,最中沦落为京城外的明山寺的一名和尚,也因此被朝中之人冷落。


    因为其常穿一身黑袈裟,故被称为黑衣老僧。


    明山寺就是一座冷庙,和尚不过两手之数,房屋四五间,这边是明山寺的全部了。


    杨旭走进这座古寺中,走向佛堂,看到其中坐着一众和尚正在诵读佛经。


    为首的,正是一位身穿黑衣的老者。


    他慈眉善目,面色淡然,老僧入定般坐于蒲团上。


    杨旭没有贸然打扰,在佛堂外静静的等候。


    大概一柱香后,


    黑衣老僧睁开眼睛,指着屋外迎风飘扬的佛幡,问道一众和尚:


    “这是什么在动。”


    一众和尚纷纷答道:


    “师父,是幡在动。”


    “师父,是风吹动了佛幡,因而造成幡在动。”


    “师父,其实什么都没有动,这一切都是虚无的。”


    黑衣老僧笑着摇摇头,没有令他满意的答案。


    这时,杨旭笑着走进去,淡笑道:


    “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而是心在动。”


    话音刚落,一众小僧纷纷惊叹。


    “嘶~妙啊,这位施主的回答太妙了。”


    “心动,原来是心在动!”


    “这位施主好深的佛缘,天生慧根。”


    ……


    黑衣老僧也把目光转向杨旭,笑着点头道:


    “施主,好回答。”


    “依老夫看,施主有慧根,与我佛有缘,不如昄依佛门,遁入西天极乐世界。”


    杨旭笑着摇摇头,盘膝坐道黑衣老僧面前的蒲团上,笑道:


    “惭愧,惭愧。”


    “佛门讲究一个缘字,我与佛的缘站到门槛就已经是缘尽。”


    “真经,求佛皆不是我能够悟到的,不如做一个求真悟道的半吊子。”


    “不谈天命,不取真经,不信因果。”


    “红尘中,不受欲望牵绊。”


    “处事而又超脱世外,入应命之境。”


    黑衣老僧仔细品读杨旭的话后,对杨旭行了个佛礼,淡笑道:


    “施主年纪轻轻,竟能认清自己,不凡,不凡!”


    杨旭赶忙起身,回礼道:


    “其实今日拜访大师,只为讨一个心安。”


    而黑衣老僧似乎早已料到杨旭心中所想,笑着点点头,伸出手,请道:


    “施主,这边请。”


    两人来到一处僧舍,相对而坐。


    杨旭开口道:


    “大师,当今夏皇的秘密是什么?”


    黑衣老僧笑了笑,望向杨旭,淡淡道:


    “长生。”


    杨旭眸子猛地一缩,心中的许多疑问顿时化为乌云。


    他起身拜谢道:


    “感谢大师解惑。”


    黑衣老僧姚天际笑着点点头,行个佛礼,淡淡道:


    “今日缘尽,施主请回吧。”


    走出明山寺,杨旭拍拍手,一命暗卫立刻从暗中走出。


    杨旭吩咐道:


    “给明山寺奉一千两香油钱,每月准时前来上香。”


    “属下遵命。”


    杨旭举高临下看着远处的京城,嘴角勾起一抹嗤笑:


    “长生,呵呵。”


    “二弟,原来这就是你的最终底牌啊。”


    眸子微缩的杨旭,他眼中满是精光,那是对权力的野心和渴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