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大周使团的消息

作品:《大夏第一太子

    朝堂之上,


    李,赵,雷三人学弟撕破脸皮,宛如菜市场吵架的大妈一样,披头散发,唾沫横飞!


    自然,朝会被他们这么一闹,已然是无法继续下去。


    夏皇身边的老太监气的脸都要变形了,尖声道:


    “侍卫何在?”


    “把这三人拉出去,杖二十!”


    一队禁军立刻冲进朝堂,将撕扯一团的三人拉了下去。


    片刻后,外面响起三人的惨叫,还有对杨旭和杨紫气的谩骂!


    夏皇面色难看,冷冰冰撇了杨紫气一眼,随之离去。


    一众朝臣也是诧异的望着杨紫气,随之叹气离去。


    说到底,赵,李,雷三人是杨紫气的心腹,三人当众出丑,杨紫气难逃其咎,难免沦为日后笑柄。


    这一次,他的声望和名气大打折扣!


    杨旭没有停留,正要转身离去,却被杨紫气叫停脚步。


    “大哥,请留步。”


    转身,杨旭看着脸色阴沉到极点的杨紫气,笑道:


    “二弟,何事?”


    杨紫气眸子盯着杨旭,宛如看待猎物般,冷声道:


    “大哥,你已经成功让我认真起来。”


    “我们走着瞧!”


    杨旭淡淡一笑,同样回以看到猎物的目光,嘴角勾起一抹倨傲道:


    “好,希望你不要让我失望。”


    两人目光迅速在空中交织,但又迅速分离,随即各自转身离去。


    但两人都知道。


    斗争,摆在了明面上!


    ……


    东宫。


    公孙肃摇着羽扇,脸上带着一丝不解道:


    “殿下,今日如果我在朝堂上,必然会拿出李奇暗中给我们的证据,揭穿二皇子等人结党营私,排除异己的作为。”


    “直接一棒子把二皇子打死!”


    “可您为何要放他一马呢?”


    杨旭不做理会,端起茶杯,轻轻吹拂热气,微微抿了一口。


    茶香浓郁,令人精神一振。


    “好茶,不错。”


    杨旭脸上带着淡然的神情,笑着夸赞道。


    公孙肃羡慕道:


    “那是,这可是最上等的铁观音,一两茶叶一两黄金,那可是被称为黄金茶的存在。”


    “据说泡开之后,具有浓厚的“观音韵”,品味起来可以感受到茶汤醇厚,甘滑鲜爽的滋味,回甘后蜜韵味无穷,灵妙鲜爽,唇齿留香。


    ”


    杨旭好笑的看了他一眼,道:


    “待会让吴大伴给你匀几两茶叶,这下满意了吧。”


    “满意,满意!”


    公孙肃赶忙回应。


    看到公孙肃迫不及待想要知道答案的眼神,杨旭才回复他刚才的问题:


    “公孙先生,你有没有听过一句俗语,名叫得饶人处且饶人。”


    公孙肃一愣,皱眉道:


    “殿下,我记得这句俗语的意思,和你的做法并不相同吧。”


    “我感觉你更像是放虎归山。”


    杨旭压压手,示意他先不要打断,解释道:


    “其实,得饶人处且饶人还有一层更深层次的意思。”


    “在我们得势之后,并不需要咄咄逼人,因为我们的步步紧逼很可能触发敌人的抵触,逆反,甚至是困兽之斗。”


    “举个例子,战争中,当一方将领率军把敌军包围的时候,并不会逐步缩小包围圈,反而是要放开一道口子。”


    闻言,公孙肃眼睛一亮,恍然大悟道:


    “殿下,我明白您的意思了。”


    “如果包围圈有一道豁口,那么敌人就会心存一丝逃生的希望,从而忘乎所以的抱头逃窜,变成一伙乌合之众,我们只需要在后面收割敌军生命即可。”


    “如果包围圈没有豁口的话,敌军极有可能做困兽之斗,战斗力大增,甚至逆转局面。”


    杨旭似乎回忆起什么事情来,满脸感慨道:


    “是啊,当普通人在陷入危机之时,能爆发出数十倍的力量。”


    “更何况是二皇子杨紫气呢?”


    “本宫现在还不清楚他手中的底牌,因此步步紧逼的策略必然行不通。”


    说实话,杨旭对于杨紫气还是十分忌惮的。


    杨紫气竟敢在朝中肆无忌惮的扩张势力。


    他的依仗是什么?


    在搞不清楚此事前,杨旭针对他的任何动作都需要小心。


    公孙肃忍不住赞叹道:


    “殿下真是大才啊,在下佩服。”


    杨旭淡淡一笑,端起茶杯,对公孙肃示意一下,一饮而尽。


    公孙肃同样一饮而尽。


    两人正在商讨接下来计划的时候,吴总管突然面色凝重走了过来,随之在杨旭耳边小声道:


    “殿下,据消息,大周将会派遣使者团造访我大夏。”


    “可是我大夏刚刚败于大周,因此老奴怀疑他们是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您看…我们是否提前准备一下。”


    杨旭惊疑一声,随后陷入思考。


    总的来说,使者团无非只有三个作用。


    拉拢,挑拨,宣战!


    纵观大周和大夏边疆发生的摩擦,拉拢自然是不可能的。


    因此,或许是挑拨,或许是宣战。


    两者自然都不是好事。


    ……


    片刻后,杨旭突然眼睛一亮,喃喃自语道:


    “任何事情都有好坏两方面,本宫为何不换个角度看问题呢?”


    “大周使者团…本宫如果将其利用,化为本宫手中的一把刀。”


    “借刀杀人的刀!”


    “二弟啊,本宫再送你一件大礼啊!”


    ……


    是夜,


    未央宫,皇后寝宫。


    卫皇后扶着杨旭的头,满面欣慰道:


    “旭儿,你变了,比以前聪明多了,沉稳多了。”


    杨旭将脑袋靠在卫皇后怀里,找个舒服的位置,道:


    “如果不是母后的鼎力支持,儿臣哪里有现在啊!”


    卫皇后精致的脸颊微微红润,但也没有阻止杨旭这等“逾矩”的动作,只是拍着杨旭的手背,道:


    “听说你前些阵子向陛下建议组建内阁?”


    “对,但这只是儿臣散播出去的一个幌子。”


    杨旭如实道。


    卫皇后脸上露出一丝担忧,提醒杨旭道:


    “虽然是幌子,但执宰的心中必然会生出芥蒂的。”


    杨旭皱眉。


    在原太子的记忆中,他之所以能够称为太子,还是执宰据理力争,逼迫夏皇设立的太子。


    可是,原太子对于执宰的印象并不多,好像此人并不常在朝堂。


    杨旭询问道:


    “母后,你能仔细说说执宰吗?”


    卫皇后点点头,道:


    “说起执宰,就不得不说其他的另外一个名号。”


    “儒首!”


    “他乃是这天下儒生的首领,常年居于白鹿书院,钻研经义,传授经学,这也是他经常不在朝堂之上的原因。”


    “但是,大夏朝堂中,接近一半的官员都是他的学生,即使他常时间不处于朝堂之上,但他的影响力依旧十分恐怖。”


    “就连你的父皇,也对他忌惮万分。”


    “因此,执宰这才能身居白鹿书院,却依旧是大夏儒首的原因。”


    听完卫皇后的叙述,杨旭的神情逐渐凝重起来。


    天下儒首!


    要知道大夏以文治天下,独尊儒术。


    因此,儒家在大夏的影响力堪为一绝,没有人能撼动其一丝地位。


    如果他要是针对自己的话,恐怕……


    这时,卫皇后笑道:


    “倒也无妨,你姥爷乃是执宰的好友,本宫可以拜托父亲给执宰解释一下。”


    “他会给你姥爷面子的。”


    杨旭的姥爷,乃是当朝御史大夫,卫东!


    有他出面,到是可以化解两人间的误会。


    杨旭松了口气,连忙感谢道:


    “多谢母后相助!”


    卫皇后满脸溺爱的看着杨旭,点了点杨旭的脑门,道:


    “我是你的母后,我不帮你帮谁啊。”


    “母后真好!”


    ……


    翌日,


    一大早,吴总管传来一则坏消息。


    报纸出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