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6章 赏景

作品:《明月照冰雪

    文君宁旧案得反后的第三日,康夫人约了沈归舟去歌舞馆赏舞,两人在里面消磨了半日光阴,后又转道去了茶楼听书。


    近日京都大事颇多,茶楼里说书先生故事都说不完,茶楼里热闹得很。


    沈归舟几人也听得颇有乐趣,一坐就坐了半个时辰。


    说书先生中场休息时,康夫人亲手执壶给沈归舟斟了一杯茶。


    茶壶放下时,她起身,郑重向沈归舟行了一礼。


    沈归舟看向她,用眼神问她,这是何意。


    康夫人回道:“这一礼,是夫君让我代为转达的。”


    沈归舟明白了,“康大人客气了。”


    她推辞之语还未说完,康夫人又是郑重一礼。


    “这一礼,是吴大哥谢归舟的。”


    沈归舟伸手扶住她。


    康夫人温柔笑道:“他们说,等日后有机会,再来向你当面道谢。”


    沈归舟示意她坐下,没有接这谢意,“你也替我转告他们二位,不必谢我。此事,我们从一开始就说好,我们是合作,要谢就谢他们自己。”


    她说得没错,可是康夫人不完全赞成。


    “不一样的。”


    若是没有她,他们两人要想为恩师沉冤昭雪,恐怕不知要到何年。更甚者,这一辈子都不可能。


    沈归舟也拿起茶壶,给她添了茶水,“若是要谢,我应该谢谢你。”


    她放下茶壶,端起面前的茶杯,“今日我以茶代酒,敬你一杯。这段时日,辛苦你了。”


    康夫人连忙端起自己的茶杯,“归舟说的哪里话。”


    沈归舟浅浅一笑,和她碰了一下杯,先饮为尽。


    康夫人只好赶忙也将茶当酒喝了。


    茶杯放下,她想将刚才没说完的话给续上。


    沈归舟先她开口,“改日我再请你喝酒,我师父生前珍藏了一些好酒,如今都已是陈酿,味道很是不错。”


    一听她谈酒,康夫人的眼睛亮了,“陈年佳酿!”


    “是的。”沈归舟回想着那些酒的味道,“每一坛都极为难得,等我找出来了,一起共饮。”


    就是那院子里都被她挖了好几个坑了,剩下的应该没有多少了。数量不多,要找出来,怕是会有点难寻。


    康夫人上半身开始向前倾,两人就着这个话题聊了起来,刚才那些还没说完的话被康夫人给忘了。


    等此事聊完,康夫人想起正事,懊恼须臾,想到沈归舟豪爽的性子,犹豫片刻,放弃了再和她掰扯谁该谢谁,该不该道谢等问题。说书先生休息好了,重新开嗓,她便也继续安心同她一道听书。


    说书先生再次歇息时,康夫人想起其它的事情,询问她的意见,“我听我夫君说,应该用不了多久,若湘和那位夫人就可以从五城兵马司出来了。之前夫君答应过那位夫人,等这里事了,就会送她离开京都。昨日夫君去见她时,她说出来之后,想见一下那日将她送去我们那里的人,届时,你要不要见她一面。”


    沈归舟没有犹豫,“不用了。”


    若是她要见送她过去的人,那也不是她,而是云泽。


    认识她的是韩娘子,也不是沈归舟。


    当日韩娘子和她已经道过别,今日之后,又是别离,也就没必要再见了。


    康夫人不知她们到底是什么程度的交情,她说不用,她也不多问了。


    “好,她的事,夫君会安排妥当的,你不用担心。”


    “嗯。”


    这日的花费,康夫人坚持要出。听她说,这是她夫君的谢意,沈归舟也就没同她争了。


    隔了两日,柳惜惜和红云被五城兵马司释放。


    柳惜惜想去河西,看一看文君宁曾许诺过带她回去的故乡。


    红云也不想在京都久待,但她对河西也没有想法,就准备回江南。


    听到康松说,那日在客栈出手帮她,并给她引荐康松的人,不愿见她,红云也没有强求。


    隔日,她和柳惜惜惜别,康松给她准备了行囊,将她送出了京都。


    城门附近的一家酒楼里,沈归舟坐在窗边,摇晃着酒杯,看着人来人往。


    过了片刻,云泽进门,很快看到她,径直朝她走过来,恭敬禀道:“夫人,红云姑娘已经出城了。”


    沈归舟用鼻音回应了一下,表示自己知道了。


    她将酒杯里剩下的酒一口饮尽,放下酒杯,准备再给自己到一杯,眼睛看到一辆马车朝城门的方向而去。


    酒杯又在手里转了两圈,云泽欲要上前给她斟酒时,她放下酒杯,起身朝外走去。


    云泽见状,赶忙跟上。


    出了酒楼,她转向了城门的方向。


    云泽微微困惑后,问道:“夫人,您是要去送红云姑娘?”


    先前不是说不去,现在怎么突然就改变主意了。


    沈归舟没有答话,脚步方向依旧。


    云泽跟着走了两步,自己很快想通。


    眼前的人是夫人,她一会一个主意也没什么稀奇的。


    想通之后,他紧步跟上,也不再多问。


    昨晚,柳惜惜和红云聊了一晚上往事,得知她这两年一直在找当年她送还给那个负心汉的孩子,却在三个月前得知了孩子在五岁那年急病而死的消息,心疼她也是个苦命人,和她约定好等她从河西回来,她也回江南,两人以后结伴度过余生。


    今日,康松带着夫人去送她,柳惜惜也跟着一起来了。


    他们将红云送到了城外十里亭,柳惜惜和红云话别,再次提起了昨日所做之诺。


    红云一一答应,两人又聊了一炷香左右,最后怕耽误康松时间,才不舍分别。


    看着他们的马车离开,红云脸上的笑容落了下来,眼里只剩下沧桑。


    在原地站了一会,直到彻底看不见康松他们的马车,她才转身走上马车。


    马车在官道上飞驰,车夫正准备提速时,有人拦停了马车。


    红云掀开车帘,拦路的人开口,“夫人,我们家主子想请你过去聊两句。”


    请她?


    红云顺着他所指的方向看过去,见到了路边停着的马车。


    马车看起来有些豪华,和她所乘的简单马车截然不同。


    红云不认识拦路的人,也不认识马车,更想不起,除了刚才送自己的人,这京都城里还有她认识的人?


    难道是那日将她送到康松那里的人?


    不,若是他,或者是他的主子,答应见她,不需如此。


    她问了对方名姓,拦路之人不肯告知。


    她还从他的语气神情中,看出了自己没有拒绝的余地。


    她识时务地下车,跟着走了过去。


    马车里下来一个面相端庄秀丽的妇人,气质温柔。


    红云确定自己没有见过她。


    她谨慎打量对方时,对方开了口,“你叫红云?”


    红云放低了视线,她认识她!那就不是找错了。


    “正是。”她小声询问:“不知夫人是哪位?”


    “你不认识我。”


    对面的人开口声音轻柔,却让人颇有压力。


    红云将头埋得更低,心中腹诽,她要是认识她,还会问她。


    “那夫人拦我,所为何事?”


    “你别怕,我就是想向你问几个问题。”


    红云稍稍抬头,生出疑惑,“我?”


    对方将一张一百两的银票放到了她手上,“放心,不会耽误你赶路的。”


    红云看着银票,没敢收也没敢推回去,“您想问什么?”


    “你认识康松康大人?”


    听到这个名字,一头雾水的红云,似乎明白什么了。


    她瞄了一眼,在旁边守着的两个带剑护卫,迟疑些许,回道:“是。”


    “是来京都之前认识的,还是来京都之后认识的。”


    “京都之后。”


    “那你是怎么认识他的,又是怎么找到他的?”


    “……在城里找人打听到的。”


    “哦,是吗?”


    “是。”


    “不是通过什么人引荐的?”


    “……不是,就是找人问到了康大人,我便自己找了过去。”


    端庄的妇人停了问话,眼睛直视着她。


    明明是很温柔的眼神,落在红云身上时,红云却心里有些发毛,很是不自在。于是,她将头又埋得低了些,以前那阻挡她的眼神。她不开口,她也不多说一字。


    半晌,端庄妇人重新出声,“那你可认识,俞夫人?”


    “俞夫人?”红云听都没听过,“不认识。”


    对方的眼中,温柔之下,又添了一分犀利。


    红云畏惧谨慎的神情中,又带着坦然。


    “沈归舟呢?”


    还是没听过。


    “也不认识。”


    那人又不说话了,只是盯着她看。


    红云清楚,她是在判断她话语真假。


    可她说得是实话,她说的这两人,她都不认识,也未曾听过。


    良久,对方朝侍女伸出手,侍女递给她一卷画轴。她将画轴打开,展示在她面前。


    画轴上画着一位年轻女子,妇人装扮。


    红云乍一看,有点眼熟。


    “认识她吗?”


    好像在哪里见过。


    她仔细想了一会,陡然想起了一张脸。


    韩娘子!


    对,是她。


    她们当年初见时,她差不多就是这个样子。


    后来,她没再见过她脸上干干净净的样子,可那日的她,让人印象深刻。


    可是……眼前这人怎么会向她问起她。


    “……不认识。”


    拿着画的人有些意外,“你确定?”


    红云又仔细看了几眼画像,肯定道:“我真的不认识她。”


    对方眼里的凌厉浮在了温柔之上,提醒她,“你看仔细了。”


    这……她已经看得很仔细了。


    红云屈服,又盯着那张脸看了一会,“看仔细了,我从未见过她。”


    她话出口,明显感觉到周围的气氛有了变化。


    她不仅是心里发毛,手上也有了起鸡皮疙瘩的架势,下意识又将头埋低了些。


    “今日你若是说谎,你。”


    拿着画的妇人话未说完,官道上响起了一阵马蹄声。她止了声音,朝声音来源处看去。


    十里亭的方向有人策马而来,红衣飞扬。


    红云也好奇地抬头看了过去。


    这里只有这一条道,那人朝着她们的方向而来。


    马的速度很快,拿着画的妇人还没生出躲避的想法,已经可以看到马上女子的身影,隐约觉得有点眼熟,潜意识想要看清些。


    眨眼之间,那一人一骑又靠近了不少,那张脸也清晰起来。


    红云微诧,这不就是刚才画上的人。


    定了两息,她的视线挪回到那张画上。


    被她这么一看,拿着画的妇人也醒过神来,将画给收了起来。


    马上的人也看到了她们,靠近之后,放慢了马速。


    画轴刚刚卷好,马停在了她们旁边。


    沈归舟动作利落的翻身下马,朝着她们走了过来。


    侍从想要阻拦,被马车旁的妇人用眼神阻止。


    沈归舟见到妇人面露微讶,给她问礼,“见过梁王妃。”


    看到沈归舟,梁王妃也有些许惊讶,“俞夫人!”


    红云听到沈归舟对旁边妇人的称呼,愣神了好一会,还没反应过来,又听到后者对沈归舟的称呼。


    梁王妃抬手让她不必多礼,先问道:“你怎么也在这儿?”


    红云的目光在两人身上来回了一圈,她赶忙往后退了一步,惊恐道:“梁……梁王妃!”


    正要开口的沈归舟止了话,注意到了红云,视线扫向她。


    梁王妃偏过视线对着红云轻柔一笑,示意她不必惊慌,给人一种亲和之感。


    安抚后红云后,她又将视线回正,看向沈归舟。


    沈归舟视线也跟着收回,回道:“我听说隔壁县里今晚有难得一见的庙会,我闲着无事,准备去凑个热闹。”


    梁王妃观察着她的神色,“原来如此。”


    “让王妃见笑了。”沈归舟顺便反问:“不知王妃,这是……也要出城?”


    梁王妃神色未改,“不是。予今日来郊外散心,本已准备回城,走到此处,见此处风景颇有萧瑟之美,就忍不住又驻足观赏。”


    都走出十里亭了,那这心散得有点远啊。


    “这样。”


    昨日是霜降,现在到处都是萧条秋景。


    沈归舟环视一周,看着四向都找不出一片绿叶的景,心里笑了笑,附和道:“空山不见叶,西风独愁起,的确是有一番肃杀萧条之美。”


    她话说得简单,言语神情都很是真诚。


    梁王妃有些动容,“确实如此。”


    沈归舟浅笑,识趣道:“既然王妃是在此赏景,那。”


    我就先不打扰了。


    她话未说完,被梁王妃截断。


    “要是予早知道俞夫人也能懂这秋冬之美,予今日就邀你一同前来了。”


    “谢王妃错爱,我也就是随口一说罢了,这种风雅之事,王妃若是邀我,只怕会破坏了王妃和友人的兴致。”


    “俞夫人自谦了。”


    梁王妃听到她的话,仔细注意了她的眼睛。


    片刻过后,梁王妃没有看出什么,就顺着她的话将话题转到了旁边的红云身上,“俞夫人认识这位夫人?”


    沈归舟目光转向红云,似是不解她为何突然有此一问:“不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