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田横与杨寡妇的私情

作品:《大宋:我武大郎,开局玩死西门庆

    有一天,窑厂下工后,他和几个年轻人去运河边看大船。


    却被树林中一个练功夫的年轻人吸引。


    别人都认真看船,看码头人来人往。


    田横却悄悄走进树林,看年轻人练功。


    应该是刚学不久,年轻人的动作很是笨拙。


    田横不觉笑出了声。


    “你是谁?敢取笑我。”


    “我只是看你这么笨,想劝你别练了。”


    说完,田横还拉开架子,练了一趟拳。


    年轻人不服,二人开始切磋。


    果然是田横更胜一筹。


    年轻人吃了亏,让田横等着,他去叫师兄。


    不多时,一个瘦小的中年人,跟着年轻人来到小树林。


    “这是你师兄?这么瘦这么矮,我怕打坏了他,赔不起。”


    有了刚才的胜利,田横表现出少有的浮夸。


    中年人倒是温文尔雅,抱拳道:


    “温雄奎。兄弟姓甚名谁?”


    “高唐州人氏,田横。”


    二人并不多说,都亮开了架子。


    走了几招,田横才发现,温雄奎虽然人很瘦,但拳脚很有力量。


    尤其是他使用的功夫,田横从来没有见过。


    腿法多变,回环转折进退顺畅。


    一个闪失,田横小腿骨挨了温雄奎一脚。


    酸疼无比。


    立即就感到下身无力。


    田横摆摆手,表示臣服。


    智奎长老曾告诉过他,如果遇到功夫长自己很多的人,不要硬拼。


    倒是要交友,向人家学习。


    温雄奎也不是喜欢斗狠之人,见对方服气了,也就准备回去。


    “温兄留步。”


    温雄奎站住,警惕地看着田横。


    “温兄的功夫,在下还是第一次见。能否交个朋友,我想学习。”


    “田老弟客气了。”


    “我这三脚猫的功夫,哪敢教人?”


    “会让左邻右舍笑死的。”


    “这样吧,如果你想学,往西八里,有个龙潭寺。”


    “这套腿法,是寺内住持昆仑大师所创。”


    “不过,昆仑大师能否收你为徒,还要看缘分。”


    “温兄如何学得?”


    “我做豆腐,每天去寺里送货。”


    “渐渐和寺里的僧人混熟了。”


    “没事的时候,就跟着练几招。”


    “但没有拜师。”


    “这么说,昆仑大师是位高人了?”


    田横来了兴趣。


    追问道。


    “昆仑大师原是后周名将,但在征战中为大宋军所灭。”


    “大师当即解散军队,‘自焚’隐身。”


    “其实是在龙潭寺隐姓埋名,削发为僧。”


    “昆仑大师身怀武术绝技,并且精通医术。”


    “恐其年久失传,即在龙潭寺内立门收徒以继传承。”


    “大师将武术、医术共溶一炉,合成一体,研创出内外两功并用的武术——潭腿。”


    “大师因见当时世上所习武功多重拳法,而失于腿法,为填补缺失,精心地研练出腿法传世。”


    “因本门派多重腿功、腿法,故用法上讲的是‘拳打三成脚踢七’。”


    “潭腿的‘潭’字是借用发源地龙潭寺的‘潭’字,故而称之为‘潭腿’。”


    听到这里,田横已经坐不住了。


    第二天,田横请了假。


    徒步八里,终于来到了龙潭寺。


    寺庙东侧果然有一水潭。


    常年积水,因水深,水色似墨。


    水中有一土埝,如龙戏水。


    传说暴雨期间水涨埝高,从不被水淹没。


    人们也称此潭为“黑龙潭”。


    龙潭寺找到了,但拜师并没有这么容易。


    因为学拳的人太多,寺里规定,每三个月举行一次拜师收徒仪式。


    一个月前,刚刚举办过一次。


    想要学习,只能再等两个月。


    田横是个急性子。


    返回临清,打听到温雄奎的地址。


    提着二斤点心,要拜师学艺。


    温雄奎只好答应。


    约定每晚在小树林见面,一起切磋技艺。


    但不敢说收徒。


    二人以兄弟相称。


    如果这样的日子延续下去,田横可能真的会在临清结婚生子。


    但明天和意外哪一个先来,谁也说不清。


    这天晚上,田横如约来到小树林,却没有等到温奎雄。


    等了两个时辰,不见人来。


    田横就去了温奎雄家。


    才知道因为宅基地纠纷,温奎雄被邻居家兄弟三个打死了。


    那三兄弟万万没有想到,一个素昧平生的人,当晚摸进他们家。


    一刀一个,三兄弟都命丧当晚。


    田横为温雄奎报了仇,但也知道犯了法。


    眼下唯有一条道——跑!


    田横回住处,换下带血的衣服,赶往码头。


    混在搬运货物的人当中,藏在船舱,逃离了临清。


    等被人发现,船已过阳谷,马上就要进入河南地界。


    进入河南,就等于一天天接近了东京汴梁。


    这对于杀人犯来说,是一种无形的压力。


    于是下船。


    想就近找个工作。


    听说李家庄正在招庄丁总教头,就赶去应聘。


    于是,就有了现在糊口的工作。


    至于他和杨寡妇纠缠不清的关系,还得从三年前说起。


    田横随李家庄庄主去祝家庄参加婚宴,巧遇王桂花。


    二人竟一见钟情。


    但当时的王桂花已经订婚。


    又不敢违背祝朝奉的意志。


    她许诺田横,可以在回祝家庄时和他私会。


    田横自然不甘心。


    于是,在王桂花成婚当日,跟着迎亲队伍来到阳谷。


    当晚,用飞针结果了欲要圆房的新郎倌的性命。


    当然,这件事王桂花并不知情。


    还以为这是命。


    于是,在守孝三年的这段时间,她时常回祝家庄,寻机私会田横。


    昨晚,她趁祝朝奉和武松喝酒正酣,溜出祝家庄。


    在两个村子中间的苇塘中,和田横完成了媾和。


    临走时,田横还带走了王桂花的红兜兜。


    当晚回去后,田横还和好朋友显摆,说他不久就要迎娶王桂花过门。


    但早上,他就接到请柬:


    祝朝奉邀请李家庄庄主,去祝家庄参加武松和王桂花的婚礼。


    这个消息无异于晴天霹雳。


    于是,田横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来了个银枪挡路,当众质问王桂花。


    还亮出了他和王桂花私通的信物。


    王桂花形象尽毁,跑回自己房中,哭得稀里哗啦。


    田横在门口等了两个时辰。苏丹小说网


    祝家大门紧闭。


    田横只好悻悻地回李家庄了。


    一段插曲告一段落。


    武松自然喜不自禁。


    他站在大街上,看了一会儿。


    再没人管他去哪里。


    真好。


    打听到了枣花家的位置,急急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