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2章 借兵

作品:《烟雨楼

    “不管怎样,小命第一。”


    房间中,临走前,葛丹阳伸手揭下了房门上的符咒,随手丢了过去,道,“送你了。”


    “多谢葛老。”


    李子夜接过符咒,笑道,“这玩意,我始终画不好。”


    “还是练得少,画符,老夫当初练了十年。”


    葛丹阳说道,“有空可以多练练,符咒这种东西,还是有不少的用处。”


    “好,听您老人家的。”


    李子夜微笑道,“没事就画一画。”


    “睡了,明天回去。”


    葛丹阳摆了摆手,旋即回了自己房间。


    李子夜看了一眼手中的符咒,旋即收了起来。


    有空照葫芦画瓢描几张。


    翌日。


    天方亮。


    葛丹阳早早起来,准备离开。


    侯府外,李子夜为老人准备了马车和银两,并且亲自相送。


    “走了。”


    葛丹阳上了马车,旋即坐车马车离去。


    李子夜看着马车远去,眸中淡有不舍。


    他知道,葛老的身体已十分虚弱,不能长期离开烟雨楼,此次不远千里来看他,回去后估计要休养许久才能缓过来。


    “侯爷对这些穷亲戚可真好啊。”


    侯府内,下人们窃窃私语道,“不仅没有嫌弃,还送了银子和马车。”


    “可能是侯爷也出身布衣的原因吧。”


    “这可不是什么好事,要是开了先例,以后,肯定会有不少人过来攀亲,侯爷这个送法,哪送得起。”


    “别乱说话,让侯爷听到就不好了。”


    “不错,都赶紧散了吧,少说话,多做事。”


    几人说了两句,旋即赶忙离开,各做各的事。


    府外。


    李子夜伫足片刻,很快,回过神来,没有回府,而是朝着罗刹王府走去。


    没过多久。


    罗刹王府外,李子夜走至,前来拜府。


    王府前堂。


    李子夜在下人的带领下走来。


    “都下去吧。”


    堂中,陶夭夭挥手,下令道。


    “是!”


    两位侍女领命,退了下去。


    “皇室知道我和李家的关系,我这里,你最好还是不要经常来。”


    堂内,陶夭夭看着眼前师侄,正色道,“以免引起寿安殿那位的怀疑。”


    “罗刹王对布衣侯有知遇之恩,而小师叔和仙子师父不和之事,又天下皆知,皇室不会太过在意此事。”


    李子夜平静道,“即便李家嫡子会三绝剑,世人也理所当然认为是梅花剑仙所授。”


    “总归要避嫌。”


    陶夭夭轻声道,“寿安殿那位,十分多疑,我为朝廷效命了这么多年,都不敢说一定能得到他的信任。”


    “君王多疑,于国,是祸非福。”


    李子夜一边煮茶,一边说道,“四王夺嫡的局面,持续这么多年,便是因为他的多疑,始终不肯立太子。”


    “帝心难测,暂不多说,你来,是有何事?”陶夭夭问道。


    “向小师叔借兵。”


    李子夜轻声道,“大皇子此次北上,所率领的青羽军已然大不如前,去年被漠北铁骑重创,如今,又换了主帅,而且,将帅之间,因为宣武王之事,又未必齐心,战力定然大打折扣,我觉得,还是带罗刹军北上,更顺手一些。”


    “要多少?”


    陶夭夭没有多废话,直接问道。


    “五千,都要骑兵。”李子夜说道。


    “好。”


    陶夭夭点头,应了下来,道,“这事,我来办,此次北上,是你能不能封王的关键,一定要赢,而且要赢的漂亮。”


    “我明白。”


    李子夜颔首应道。


    “再快些。”


    陶夭夭看着眼前师侄,叮嘱道,“尽快坐上我的位置!”


    “小师叔。”


    李子夜心中微震,道,“诛仙剑在李家,可以帮小师叔镇压命数,不如”


    “不必!”


    陶夭夭直接打断了眼前人的话,道,“我有我的路要走,你也专心做你的事,不要婆婆妈妈的。”


    李子夜沉默,片刻后,点头应道,“我知道了。”


    “你师父呢,还没消息吗?”


    陶夭夭看着开始沸腾的茶水,问道。


    “没有。”


    李子夜拎起茶壶,倒了两杯茶,应道,“自从上次师父主动写信回来,让我去南境帮小师叔,便再也没了消息。”


    陶夭夭闻言,沉默下来。


    应该是没机会再见了。


    也罢,徒增离别的伤感而已。


    不见就不见吧。


    “小师叔找师父,是有什么事吗?”


    李子夜看到眼前小师叔不说话,问道。


    “没有。”


    陶夭夭摇头,旋即站起身来,道,“跟我来。”


    李子夜面露不解,却也没有多问,起身跟了上去。


    后院。


    陶夭夭走到一间屋前,伸手推开了房门。


    房间中,竖着一个灵位。


    香炉、牌位一应俱全。


    李子夜看到灵位上的字后,心神一震。


    “跪下行个礼,然后上三炷香。”


    陶夭夭开口,提醒道。


    “是。”


    李子夜回过神,迈步上前,跪了下来。


    “师公!”


    灵位前,李子夜恭恭敬敬地磕了四个头。


    磕过头后,李子夜起身,点燃了三炷香,插在了香炉上。


    “我这一生,无牵无挂,只有一条必须要走的路。”


    一旁,陶夭夭平静道,“不过,如今有了你这个师侄,也算是半个传人,所以,我希望你不要走我和父亲的老路,三绝剑,是一条不归路,你若走不出全新的路,便不要再练。”


    “天无绝人之路。”


    李子夜轻声道,“我相信,事在人为。”


    “这一点,你很像你师父。”


    陶夭夭神色复杂道,“你师父比我活的洒脱,挺好,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路,不分对错,问心无愧便可。”


    说完,陶夭夭转身走出了灵堂,道,“走了。”


    “嗯。”


    李子夜点头,跟着一起离开。


    前院。


    陶夭夭看着眼前人,说道,“回去吧,没事不要再来了。”


    她要做的事,大逆不道,她不想他跟她走得太近,以免受她牵连。


    “师侄告退。”


    李子夜拱手行了一礼,旋即转身离去。


    陶夭夭看着前者的背影,目光十分复杂,既有欣慰又有遗憾。


    翌日。


    皇宫,寿安殿。


    商皇的桌上,多了一封奏章。


    来自布衣侯府。


    奏章的内容很简单,要兵。


    五千铁骑。


    而且,点名要罗刹军。


    “召罗刹王。”


    商皇放下奏章,开口道。


    “是!”


    一名内侍领命,快步离去。


    半个时辰后。


    寿安殿前。


    一抹美丽的身影迈步走来,身着石青色蟒纹服,气势凌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