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3章 只要能为百姓干些实事,天下就算换了姓,又能如何?

作品:《大唐:开局继承十万亩田

    “参见陛下!”


    不知道守卫在档案室门口的老供奉,是怎么认出李二的。


    他明明戴着面罩,只露出一双眼睛。


    看着这个脸无二两肉的供奉,柳白有些好奇的问道:“为什么每一次都是你?不用换班吗?”


    供奉木着脸不说话,好像谁欠他钱似的。


    李二哈哈一笑,道:“你也太小看宫里的供奉了!”


    听完了李二的介绍,柳白大为惊奇。


    原来宫里的供奉,并不一定都是武艺高强之人。


    他们之中大多数出身贫苦,是从小被上一代供奉收养,训练出来的。


    由于自身条件的不同,他们的发展方向也存在差异。


    比如说有武学天赋的,自然要刻苦练功。


    宫里的供奉,并不缺高手。


    几乎九成以上的供奉,都有好身手。


    剩下的那一成,才是精华。


    他们或许没有强大的身手,但是在某一领域,绝对有所建树。


    比如站在柳白面前的这位老供奉。


    六七十岁的年纪,是前隋时期就待在宫里的人,伺候了好几位皇帝。


    他的身手很强悍,放在军里也能称为好汉。


    除此之外,他还有一双刁钻的眼睛。


    以前在宫里的时候,专门帮助掖庭局的总管太监,来进行巡视检查。


    皇宫之中制度森严,不光皇帝每天吃喝什么有讲究,连各处宫殿的摆设,都很有说法。


    宣政殿里该摆什么盆景,该挂什么画,那都清清楚楚的写在典制上!


    由此,也就造成宫里的宝贝流动性极大,今天放在宣政殿里的名画,可能明天就画到紫宸殿去了。


    以前总有太监,宫女的手脚不干净。


    自从这位老供奉出现之后,就再也没有出现过类似的事件。


    有他在档案室外边守卫,李二完全放心。


    这里头的东西,实在是太珍贵了。


    朝廷官员可以进,书院的学生可以进。


    只要拿到了皇帝的手书,以及院长的许可,普通老百姓照样能进去。


    事实上,拿到这两样东西并不是很难。


    用不着专门跑到宫里去苦苦哀求。


    只要从


    官府拿到证明,在书院里就可以办理所有手续。


    当然,任何人都不能把里边的资料拿出去。


    想要誊抄也是可以的。


    不过那需要办理其他的手续,审批起来比较严格。


    而异族人是严禁进入档案室的。


    包括李二和柳白在内,任何人都不认为异族能够从方案式的数据中分析出什么。


    因为里边的数据实在是太庞大了。


    书院的数据库,从来都不会记录一个军队的粮草究竟有多少。


    而是从侧面反映这些数据。


    他们不相信异族人能有分析数据的智商。


    但是,谁知道会不会有例外呢?


    前一段时间,吐蕃大相禄东赞,三度叩阙,想要进入档案室一观。


    折子还没递到李二面前,就被三省黜落了。


    理由很简单。


    异族在大唐境内没有人权。


    柳白和李二走进吐蕃大相禄东赞,做梦都想进的档案室内。


    有一段时间没来了,书院的数据库又扩充了不少。


    “看样子,你没少忙活。”


    柳白从角落里,抽出来一本,像账目一样的东西。


    纸页都有些发黄了,不知道是哪年塞进来的。


    打开一看,原来是当年的隐太子李建成,与官员的往来记录。


    不用说,这份记录,肯定来自于李二登基之前的天策府。


    “王师跟朕说,既然想建立一座天下最大的数据库,那么就一定要囊括影响天下走向的所有消息,朕干脆把整个天策府都送给书院。”筆趣庫


    说话间,李二的脸上露出几分得意的表情。


    这一点还是很让柳白佩服的。


    李二是封建王朝四百多位皇帝之中,唯一对天下人敞开心扉的皇帝。


    他从来都不会向天下人隐瞒自己做过的任何事情。


    甚至于他还要求子孙后代不能隐瞒天下人。


    所以,后世对于唐朝历史的研究,甚至要超过满清。


    只要史料齐全,几乎没有秘密可言。


    《起居注》可以说是史料之中最简单直白的了。


    它记录了皇帝平时的言谈举止,和衣食住行等琐事。


    李二想要看一看自己的


    起居注,都被颜家人损了好几句。


    连玄武门之变这种事情,都搞得人尽皆知。


    坦然到如此地步,真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其实如果李二想要遮掩一些东西,简直轻而易举。


    但是他没有那么做,反而大加鼓励是史官们的硬骨头。


    早年间的天策府,不知还藏着多少秘密。


    里面甚至还藏着,李建成跟当时的大臣们,,相互沟通的密信!


    “朕从来都不希望大唐能创下万世基业,周朝存在了八百年,有一半的时间都被阿猫阿狗骑在头上拉屎撒尿,这已经是王朝的极限了,两三百年,能传个十几代人,朕就已经心满意足了,只要能为百姓干些实事,天下就算换了姓,又能如何?”


    柳白把卷宗放下,很严肃的看着李二。


    “凭这句话,你李家就能多传一百年!”


    李二哈哈大笑。


    “被你拍马屁,实在是一件舒服到极致的事,不过当务之急还是要先找到咱们需要的资料!”


    李二熟门熟路的从柜子里拿出登记本。


    一看就知道他经常来。


    档案室里的数据实在是太多了,光登记本就有上百个。


    李二随手拿出来的,却恰好登记着他们需要的资料。


    没有别人可以使唤,让皇帝去搬梯子又有点扯淡。


    柳白干脆自己把梯子搬过来。


    按照登记本上的位置,在某一个书架的顶层找到了一本落满了灰尘的画册。


    放在原来的历史之中,这本画册本应该每天都放在李二的龙案上,时时翻阅。


    这本画册的作者名叫玄奘!


    上边不仅记录了玄奘前往天竺的路线。


    更重要的是,还记录了某些,在从前不为人知的神奇国度。


    只不过,书院有了更加精确的绘图工艺。


    在西域的地形上,精准程度远超《大唐西域记》。


    这本画册,也就渐渐被遗忘了。


    “能被皇帝惦记到如此地步,他也算是三生有幸了。”


    柳白似笑非笑的说道。


    李二嗤嗤一笑,道:“能被你惦记到如此地步,才叫三生有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