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6章 全天下加起来,该是多少银子?

作品:《大唐:开局继承十万亩田

    与其说,太子大婚是一场仪式,反倒不如说,是一场祭祀。


    外族人总说,唐人没有信仰。


    即便自诩为道祖后人的李家,也不见他们对老子如何尊敬。


    需要的时候,是自家祖宗,成天宣扬道法自然。


    不需要的时候,一脚踢开,滚他娘的蛋。


    街边要犯的乞丐都知道,李家跟道祖连丁点关系都没有,只是找个由头而已。


    刘邦还说有条龙,给他爹戴了绿帽子。


    也没见他长出鳞片和大犄角。


    信仰这东西,是很重要的。


    没有信仰的族群,注定不长久。


    所以,唐人是有信仰的。


    大部分唐人并不信仰所谓的神佛。


    他们信仰的,是自己的祖宗。


    这种信仰,往前几千年,往后几千年都适用。


    大街上瞎溜达的时候,随便找一个人,不管他信的是什么教,若是把玉皇大帝,如来佛祖之流骂个遍,他顶多回敬几个白眼。


    若是敢骂他爹娘,骂他祖宗,免不了一顿拳脚相加!


    在唐人朴素的是非观之中,天大地大,都大不过娘老子的一根脚指头。


    别人家的神佛打过来,自家祖宗当然会出马。


    这么多年的纸钱,可不是白烧的!


    他们充分的想象力,足以让自家祖宗,战胜任何开天辟地就存在的神佛。


    因此,在真正重要的场合,皇家从不去拜道祖。


    李家真正的血脉先祖,是不可不拜的。


    宏大的祭祀活动,从白天一直到黄昏。


    数不清的人,才热热闹闹的,涌向皇宫太极殿!


    接下来,就是所谓的‘拜堂’了。


    李承乾换了一身衣服。


    就在刚才,将三位太子妃从承恩殿之中请出来,可废了老鼻子劲了。


    看一旁的马周,就知道‘战况’是何等惨烈!


    马周已经没人样了...


    走路一瘸一拐,头发乱得像鸡窝。


    身上挂着的零碎,诸如玉佩之类的,全都被人抢走。


    李承乾可以换衣服,他却不能换。


    他越惨,越能体现,皇家对三位太子妃的重视。


    李承乾左右瞧瞧,没看见柳白的踪迹。


    摸了摸怀里的某张纸,


    心头却是格外的温热。


    这份新婚贺礼,份量大得吓人。


    也不知,柳大哥是怎么搞来的。


    “吉时已到,太子觐见!”


    在太极殿门口等了一会儿,刘瑾站在大门口,高声宣道。


    李承乾看了一眼,站在自己侧后方的武顺。


    以及站在武顺后边的侯氏和苏氏。


    他深吸了一口气,道:“儿臣接旨!”


    说罢,他大步上前。


    走的...是大殿中线上的金阶!


    这条台阶,只有皇帝能走。


    在李承乾真正登基之下,他只有这一次机会能走。


    代表的,也并非他个人。


    而是李氏皇族的血脉传承!


    踏踏踏——


    一步步,走进太极殿。筆趣庫


    李二和长孙皇后,外加上四位正堂贵妃,都穿着最为隆重的朝服,端坐其中。


    刘瑾跟在李承乾身后,朗盛道:“太子到!”


    李二今天的心情格外好。


    他站起来,走到李承乾身前。


    看着这个,几乎和自己一般高的儿子,目光之中充满了欣慰。


    自玄武门之变后,他就失去了对皇家未来,能平和发展的希望。


    这个坏头,八成会世世代代传下去。


    好在,李承乾他们兄弟,并没有走自己的老路。


    他帮着李承乾,整理了一下衣冠。


    李二没说别的,只是在李承乾的肩膀上,重重拍了几下。


    长孙皇后早已泪眼模糊,受她的感染,四位贵妃的眼圈,也红红的。


    李二看了刘瑾一眼。


    刘瑾微微低头,道:“陛下有旨!”


    李承乾缓缓跪伏在地,道:“儿臣接旨!”


    “朕近而立继位,今已逾不惑,自登天宝,十载春秋...太子承乾者,丰姿岐嶷,仁孝纯深,赐字高明,主礼、工二部...”


    这道圣旨,真正有份量的,并非让李承乾主政礼部和工部。


    而在于,赐字!


    唐人二十岁及冠之时,才可有自己的表字。


    这代表着,他可以开门立户,独当一面。


    李承乾今年满打满算才十八岁。


    这意味着,他已经有了自主命官的权力。


    以后礼部、工部、东宫所属,从四品以下的官员,他有


    着绝对的自主任命权。


    看似平常,实际上,这种权力在古往今来的太子之中,已经是独一份了。


    “儿臣叩谢陛下!”


    李二罕见的把他扶起来。


    “也不知柳白跑到哪里去了,父皇知晓他在你心中的份量,无论如何,莫要因此误了今晚的盛事。”


    李承乾嘿然一笑,道:“儿臣自然是知晓的。”


    他想起怀中那张地契。


    若是被父皇知道,恐怕就不是他劝自己,而是自己劝他了...


    ...


    太子大婚,当然要全天下的老百姓,跟着一起热闹。


    从天南到海北,无数的老百姓都在欢呼。


    什么大赦天下,什么君民同乐,都是扯淡。


    有切实的好处,才是正理。


    他们才不管太子娶了几个老婆。


    真正让他们关心的,是皇家给全天下的老百姓,免了一个月的赋税。


    这几年的税,虽然算不得多,但蚊子再小也是肉。


    以往,皇帝最大的魄力,也不过是给某个柳姓的庄子,免了税而已。


    全天下加起来,该是多少银子?


    从幽州,到蜀中,从陇西到岭南,官员们也跟着乐呵。


    放假了!


    这不年不节的休沐,可是大唐立国以来的头一遭。


    不在长安的官员,即便去山间湖中游玩,都要特意抽个空,感谢一些皇恩浩荡。


    或许,大唐的所有官员之中,只有两个人不高兴。


    那就是,远在岭南的柴令武和张顗...


    李承乾在长安拜堂的同时,柴令武和张顗站在大唐最南端的海岸上。


    依稀可以看见,在很远的地方,有几道模糊的船影,正在渐行渐远。


    柴令武气急败坏的说道:“这个李承乾,闲着没事,为何要今日成婚?!就让他们这么跑了?”


    张顗的脸色,也没好看到哪去。


    他目露凶光,恶狠狠的说道:“等过了子时,我就追上去,到不了天亮,就让他们全都去喂鲨鱼!”


    两人身后,冯盎猛地打了一个哆嗦。


    “两位,不过是几船海盗而已...”


    柴令武和张顗倏然回头,看向冯盎的目光,充满了不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