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0章 居治而忘危,醉生梦死罢了

作品:《大唐:开局继承十万亩田

    哗啦!


    细川御镜被柳白这个眼神,盯得头皮发麻,下意识的就起身站了起来,因为动作过大,椅子直接向后翻到在地。


    但她却毫无所觉,双眼看着柳白,腿肚子都有些发抖,几乎忍不住要立刻站起来逃出去!


    但她还是强忍着心中的恐惧,咬着牙道:“柳公子,倭国一心所求,只是大唐的拂照,您为何对我倭国,有如此深的敌意?”


    作为倭国的使者,细川御镜知道的不会太多,也绝计知道的不会太少。


    她是个长袖善舞的人。


    在长安之中,与各方大佬多有走动。


    无论是谁,随便透漏一点口风,都能推敲出很多东西。


    譬如,柳白对待倭国的态度。


    柳白对待倭国的态度,就是李承乾的态度、李二的态度,乃至整个大唐,对于倭国的态度!


    汇总各方面的消息,细川御镜得到了一个,令倭国无法接受的现实。


    那就是,柳白打算将此次倭国之兵,悉数斩杀,一个活口都不留!


    这是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消息。


    虽说细川御镜所代表的舒明天皇,和山背大兄王并不对付。


    但死的终究是倭国人!


    是倭国的发展力量和有生力量!


    倭国的人口并不多,壮丁就更少了。


    死了这群人,短时间内倭国的元气恢复不了。


    这也是细川御镜,一力促成和柳白合作的原因。


    归根结底,她们不想让自己人死太多。


    柳白冷冷的盯着细川御镜。


    他总觉得,自己对这个女人,已经有足够的重视了。


    泰记的人手,无时无刻不跟在她身边。


    倭国的情报网,也悉数在泰记的掌控之中。


    那么,风声究竟是从哪里透露出来的?


    一个个猜测,在柳白的脑海之中闪过。


    东海舰队的主力,正在缓缓向岭南靠近,这一点,朝中知道的人并不多。


    兵力的部署和武器装备的规格,都是机密之中的机密。


    而若是不知晓兵力部署和武器装备,细川御镜又是从哪里得知,东海舰队有全歼倭国敌军的打算?


    无论从哪个角度想,某人有意或者是无意的,向倭国吐露机密,是不争的事实。


    桌子上这份国书,就是最好的证明。


    若非如此,细川御镜为何执意要让柳白,在国书上签名?


    无非是想为倭国人的安全,上一层保险。


    “细川姑娘,莫非在你看来,柳某的几个字,比朝堂之上颖颖诸公的承诺还重要?”


    “柳公子,大唐官员都是爱惜脸面的,就连大唐陛下,也把天可汗的名头,看得比战争胜负都重要得多,可您不同,国书上若是没有您的名字,我皇寝食难安!”


    “你是在说,柳某不要脸吗?”


    说这句话的时候,柳白的脸上,终于恢复了以往的笑容。


    细川御镜却是心头一紧。


    她发觉,柳白似乎已经有了应对之法。


    “柳公子总自称是商贾,商贾重利轻义,莫非不是圣人之言?”


    柳白摇了摇头,笑道:“细川姑娘还真是把我大唐人的性子,拿捏的精准...”


    说完,他拿起笔,在国书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细川御镜一怔。


    她没想到,柳白竟然这么轻易,就签了?


    “柳公子可知,您背弃国书的代价?”


    柳白收起笔,轻轻吹了吹国书上的墨迹。


    “商人重利,柳某当然清楚其中得失,以一人之名,为两国邦交背书,就算柳某的身份再高,也会被朝中群臣攻讦,方才细川姑娘说的清楚,我朝陛下不是很看重‘天可汗’的称谓吗?”


    细川御镜更加疑惑了。


    在她的认识里,柳白可不是会妥协的人。


    可白纸黑字写得清清楚楚,柳白还能有什么办法?


    若是大唐水师真的把倭国兵丁屠杀殆尽,柳白承受的代价,将无法想象!


    苦思良久,细川御镜都猜不到柳白的心思。


    “那妾身便先告退了,预祝大唐雄师,在对我倭国的战争之中,旗开得胜...”


    柳白起身相送。


    “那就借姑娘吉言了。”


    ...


    有人里应外合,没有人再把倭国的袭击当回事。


    将近一个月过去了,很多人甚至已经将倭国将袭的事情,忘得干干净净。


    岭南的生意,依旧在有条不紊的推进着。


    冯盎依旧住在货栈里。


    冯智彧似乎已经开始着手掌握冯家的势力,整日进进出出的,就数他最忙。


    朝廷的八千大军,毫无阻隔的进驻春州城。


    城北的大营之中,柴令武和张顗也很忙。


    几天之前,柳白就想回去了。


    算算时间,长安城中的风头已经过去。


    这时候,只有蠢货在会再次提起,柳白把满朝文武都坑了的事情。


    如今,朝廷的主旋律是威加海内,造福四方。


    顺便,将大唐的恩德传播到异域之中。


    不过,柳婉儿她们,似乎并不怎么想回去。


    没人认识,少了很多俗礼,她们过得都很自在。


    可不回去不成了。


    才回到长安没多久的李二,一连下了好几道圣旨,强行勒令柳白回去。


    估计,是不想让柳白过得比他快活。


    随着最后一道圣旨来的,是一个令柳白很意外的人。


    这人知道,柳白不怎么喜欢给陛下面子。


    特意没有摆传旨的排场,通禀了一声,独自一个人来到货栈中,柳白的房间外。


    在许褚的带领下,才得以进去。


    “想不到,柳公子还有读史书的习惯,这本《晋书》,老夫也曾随同编撰过,柳公子可有疑惑?”


    魏征把圣旨,放在柳白的桌子上,自顾自的坐到了一边。


    这老家伙沉寂了很长一段时间,什么事情都没插手。


    听说,这回还是主动请缨,跑到岭南来召柳白回去的。


    柳白和魏征的关系,说不上好,也说不上坏。


    双方有过合作,也有过矛盾。


    他们都保持着一种,各自安好的默契。


    柳白早就知道来人是魏征了,他放下书,颇有些疑惑的问道:“柳某读《晋书》已经有半旬,发现司马氏虽多昏庸之辈,国力却依旧强盛...可为何连年对外战败,甚至造成了五胡之乱?”


    魏征洒然一笑,道:“此问足以一言述之,无非就是,居治而忘危,醉生梦死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