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2章 这货没什么,这货他爹可不好惹

作品:《大唐:开局继承十万亩田

    皇宫!


    一夜未眠的李承乾,顶着一双熊猫眼,从东宫往宣政殿的方向溜达。


    就算李义府等人成竹在胸,也不见得真能把眼下的难关挺过去。


    计划跟现实情况是两码事。


    书院有底牌,难道弘文馆的人就没有底牌?


    该做的准备,还是要做!


    经过一夜的努力,他得到了一份名单。


    上边,全都是跟弘文馆有关联的人。


    头一个名字,就压得他有点喘不过来气。


    李纲!


    罗艺事件后,这个被柳白耍得团团转的老头,并没有丧失信心。


    整日不停的奔走,誓要将书院击溃!


    作为曾经的国子祭酒,他有着数不清的拥趸。


    自武德四年,弘文馆创建以来,不知有多少学子进入朝堂。


    甚至有不少人,都成了朝廷的中流砥柱。


    作为李纲的学生,李承乾很清楚,他这位老师并不像别人,怀着不可告人的目的,或是出于某种利益需要,才扛起对抗书院的大旗。


    李纲教学生的黑历史放在一边,单论品德,他绝对是没有瑕疵的一个人。


    仇视书院,也只是因为教学理念的不同罢了。


    老一派的学问人,总是这样。


    他们无法去接受新鲜事物,甚至无法接受任何的变革。


    除了李纲之外,还有好几座大山,难以翻越。


    孔颖达、蔡允恭、于志宁...


    单看官位和权力,这些人并不高。


    可怕的,是他们在士林之中的呼声。


    尤其是孔颖达,乃是圣人的第三十一世孙!


    这些人摞在一起,就算李承乾现在有监国之权,也不禁感到阵阵胆寒。


    来到宣政殿,里边已经有不少人,早就在等着了。


    这个时辰来的,都是自己人。


    “参见监国太子!”


    “参见监国太子!”


    这批人,一多半是六部的人。


    因为韩同和狄知逊两人的关系,工部和刑部的人,又占了其中的大半。


    李承乾将他们精心挑选出来的原因,在于他们都是值得信任的。


    首先,他们本就是太子党。


    其次,他们都跟弘文馆毫无瓜葛。


    落座之后,李承乾先问了问时辰。


    当得知,距离大朝会还有半个时辰左右,心情稍稍安定了一些。


    书院!


    不光是柳家的立身之本,更是他这个太子的立身之本!


    如果真有人动了书院,师生之谊什么的,都要往旁边让一让了!


    “都准备好了吗?”


    李承乾看向韩同和狄知逊。


    这两人,一个是工部侍郎,一个是刑部侍郎。


    若说抓人小辫子,整个朝廷也没几个,能比得上他们!


    刑部自然不用多说。


    相比之下,反倒是工部手里的‘小辫子’最多!


    因为工部有监察天下房屋之责。


    朝廷官员成千上万,稍微有点家底的,几乎都会放在自家的宅子上。


    这年头,谁的宅子没有点逾制的意思?


    只要不是太明显,皇家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可真到了万不得已的地步,李承乾并不介意将事情闹大。


    这已经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了。


    同样,也是给李义府等人,上一层保险。


    韩同和狄知逊躬身拱手,意思很明显。


    李承乾点了点头,略微沉吟一下,道:“是非成败都在今日,旁人的意志,本太子无可奈何,但还望在场的诸位,都予以支持!”


    “谨遵太子诏令!”


    还有点时间,李承乾干脆大手一挥,让尚膳监将早膳拿上来。


    现在过来的人,大部分都还饿着肚子,可不能让他们受了委屈。


    ...


    皇宫丹凤门外!


    乌央乌央的人,早已经将这里堵得水泄不通!


    除了正常来参加大朝会的朝廷官员之外,更多的,是来自书院,和那些曾经属于弘文馆的学生。


    皇家特许,今日只要是能够拿出身份证明的人,都能进宫!


    这是一场史无前例的辩论大会。


    哪怕对弘文馆和书院之争不怎么感兴趣的,也像进宫去见识见识。


    房玄龄坐在暖和的马车里,怀里抱着一个小巧的暖炉,正在闭目养神。


    耳边的嘈杂声,丝毫没有影响宰相大人的心情。


    同样的,还有杜如晦等人。


    三省的大佬们,都不像旁人那样激动。


    见惯了大风大浪的他们,并没有觉得,今日有多么的凶险。


    和他们一样的,还有一批军中大佬。


    尉迟敬德,屈突通等老帅,不屑于坐马车。


    正嘻嘻哈哈的围在一起,对外围那些学生指指点点。


    “怎不见李靖那厮?”


    尉迟敬德站起来。


    身高马大的他,不用垫脚,就能看的很远。


    扫量了一圈,也没见到李靖。


    要知道,这可是年前的最后一场大朝会。


    一年当中,年前后的两场大朝会最为重要。


    无故不到者,可不是罚一两年俸禄就能完事的。


    李靖是军方第一人,他不光要向监国太子,禀报一年以来的军事情况,还要述明来年的军备计划。


    没找到李靖,他倒是瞧见了,人群外围的儿子。


    尉迟家子嗣艰难,他总共就一个儿子。


    尉迟宝林和他爹一样,生来就五大三粗。


    虽说不是读书的料,还在家里的关系够硬,愣是把一个字都没认全的孩子,塞进了书院。


    好在,军事学院对学问没有多大的要求。


    勇武之力在课业上,能够起到很大的助力。


    “宝林!宝林!”


    尉迟敬德喊了几嗓子。


    跟一帮同学围在一起的尉迟宝林,赶忙抬头看去。


    比普通人高了不少的父子俩,顿时望了个正着。


    仗着体格,尉迟宝林强行挤了过去。


    学生们知道这厮厉害,被踩了一脚都不敢声张。


    到了近处,哪怕踩了当官的,也没人吱声。


    这货没什么,这货他爹可不好惹!


    走到近前,尉迟宝林给诸位叔伯行礼。


    尉迟敬德纳闷的说道:“怎么只有你们低年级的学生?”


    尉迟宝林憨厚一笑,道:“学长们最近总在会议厅待着,也不知去干什么了,我们都知道今日辩论会很重要,便都来瞧一瞧...”


    他回头看了一眼,道:“差不多来三成了,估计很快同学们都会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