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0章 让皇帝送饭,你的脸,还真是很大

作品:《大唐:开局继承十万亩田

    翌日,三省廷议!


    文武百官到了一半。


    出乎诸位三省大佬预料的是,剩下那一半的官员,竟然好像事先商量好了,集体请了病假!


    “许是今日压力太大,身子撑不住了...”


    多日不见的魏征,终于上朝来了。


    自李承诫之事起,他和李纲就被关在了天牢之中。


    五天之前才放出来。


    事实上,他们是自己想出来的。


    毕竟,当初也是他们主动提出来,把自己关进天牢的。


    想出来,自然就能出来。


    罗艺出现,李承诫之事尘埃落定,他们便自然而然的,洗清了嫌疑。


    李承诫再受人蛊惑,也终究是息王的亲生儿子。


    罗艺算什么?


    以魏征和李纲的咖位,罗艺根本指使不动他们。


    房玄龄环顾四周,淡淡的说道:“将没来的人,都记下来。”


    高士廉冷哼一声,道:“按照律例,就算身体抱恙,也要提前一日递条子,仅此一点,就足以将他们罢黜!”


    谁都没说话。


    高士廉说的,是老黄历了。


    当年李渊登基之后,对待百官极其严苛。


    后来政通人和,也就没人再细枝末节之上,过多约束百官了。


    三省的胥吏,将人名一一记下。


    有资格参加廷议的,都是五品以上的官员。


    算起来,人数并不算太多。


    很显然的一个道理。


    柳白本就受人忌惮,再加上,前几天将皇帝和皇后关了起来。


    那些人知道,柳白要举荐官员,不敢明目张胆的拒绝,便请了病假。


    在场之人,无不是在宦海之中,沉浮多年的老狐狸。


    昨天晚上,他们就已经想到了。


    好在,关键人物都来了。


    举荐官员的流程,并不是想象之中的那么简单。


    首先,举荐的人,必须要有足够的地位。


    科举制还未完善,九品中正制依旧大行其道。


    至少,在场的这些官员,没一个是从科举之中考出来的...


    柳白虽无实权,但一个中书令,一个大将军的头衔,完全拥有举荐官员的资格。


    其次,就要看朝中的实权人物们,究竟答应不答应了。


    最重要的,当然是皇帝。


    皇帝不在,便是三省的几位大佬。


    此外,还有吏部尚书、吏部左右侍郎、吏部职方清吏司的主事,以及礼部、民部的诸多主官。


    吏部备官身,礼部定伦序,民部则是负责,将被举荐人的祖宗八代都查出来。


    但凡有一点瑕疵,也不会允许其进入官场。


    朝堂之上,多的是权力倾轧。


    不愿意赵普进入官场的人,要么是看柳白不顺眼的,要么是墙头草,要么...就是之前那些,因为胆怯,从柳家逃走之人!


    他们并不担心皇帝,哪怕他们早就知道,皇帝和柳白的交情很深。


    他们怕的...是柳白会输给罗艺!


    柳白一输,柳家定然树倒猢狲散。


    擎天巨柱一道,和其一同生长的树木,顶多被砸了坑儿。


    可是依附在擎天巨柱之上的藤蔓,是必定活不成的!


    说白了,就算柳家到了,房玄龄他们照样有本事活下去。


    而小角色,就不一定了...


    房玄龄在柳白面前,就是个精明的小老头。


    可在朝堂之上,他却是手握实权的当朝宰辅!


    “他们不来,人倒是也够了,开始吧!”


    房玄龄面无表情的说道。


    三省的胥吏,开始念起了赵普的履历...


    ...


    道兴坊,柳家大宅!


    柳白坐在书房之中,翻看着赵普写下来的卷宗。


    “罗艺是个天才...”


    卷宗写的很详细。


    从中,柳白得到了这样一个答案。


    罗艺是个武人,天下人都觉得,武人粗鄙,只知道动用手中的刀枪。


    可实际上,能带兵打仗的,哪一个是蠢货?


    战场上,勇武只是一时的。


    历朝历代的名将,无不是智慧超群之人。


    三国时代,单打独斗的斗将传统,也只是维持了几十年而已。


    罗艺的手段,看起来很简单,却需要无比超绝的眼光!


    他很清楚,凭借自己的实力,不可能与大唐抗衡。


    因此,他蛰伏多年,一步一步,将皇家逼到死角!


    以至于到了现在,皇家,乃至朝廷,甚至都不敢对他出手!


    但凡一出手,就会落下皇帝残横暴虐,不放过息王一脉的证据...


    就像前隋的杨广一般,届时,天下风云渐起,硝烟弥漫...


    说白了,罗艺已经到了用自己的智慧,搅动天下大势的地步!


    对此,必须以症下药!


    “你觉得,罗艺此人如何?”


    书房之中,除了柳白之外,只有赵普一人!


    “回少爷的话,罗艺眼光毒辣,却刚愎自用,不足为虑!”


    柳白将卷宗放下。


    “看你写的,罗艺用了一百余人,冲入道兴坊,却被你区区二十几人打退了?”


    赵普毫不居功自傲。


    “回少爷的话,属下不善用兵之道,却也清楚,对付一群信仰异教之人,用肴肉砸他们,远比刀斧,有用的多...”


    柳白满意的点点头。


    “退下去吧,明日你便是长安县令,作为柳家第一个步入朝堂之人,罗艺便是你的第一份功劳!”


    “是!”


    赵普缓缓退下。


    他刚一走,就有人推门进来了。


    这个世界上,不提前通报,直接进入柳白书房的人,只有一个。


    那就是...李二。


    “那厮是谁?”


    柳白眼皮没抬,懒洋洋的说道:“是替陛下消灾解难之人。”


    李二手里端着一碗面条,放在柳白的桌子上。


    听见柳白的话,他眼睛顿时一亮。


    “你举荐他为长安县令,就是为了对付罗艺?”


    “那是自然。”


    柳白以为,李二端来面条,是给自己送饭的。


    哪知道,李二一把将面条搂了回去,鄙夷的看着柳白。


    “让皇帝送饭,你的脸,还真是很大!”


    说完,呼噜呼噜的吃了起来。


    柳白很想把桌子上,滚烫的茶水,泼他脸上。


    但最终还是打消了这个念头。


    当皇帝的第一要则,并不是高超的手腕,而是...不要脸!


    李二几口就把面条吃完了,抹了抹嘴,拿起桌子上的卷宗,津津有味的看了起来。


    “百余回鹘莽汉,冲入道兴坊...看来,罗艺跟西域那些国度,真是熟得很...”


    李二面上带笑,眼中却含着滔天的杀意!


    柳白把卷宗抢回来,将自己的纸笔,推到李二跟前。


    “举荐赵普,并非简单之事,陛下还是亲自写个条子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