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3章 为何请太上皇出面?

作品:《大唐:开局继承十万亩田

    自皇帝御驾亲征之后,便将玉玺,交给了皇后看管。


    名为,监国!


    意思是,皇后可以代替皇帝,行使皇帝才拥有的权力。


    大部分事情,皇后是没有资格插手的。


    朝廷的三省,做出的大部分决定,莫说皇后,恐怕李二在长安,都不能轻易推翻。


    不过,任命一位宗正卿,还是隶属于皇后的职权之中的。


    当家的大娘子,在家主离开的时候,是有权力任命以为代理家主的。


    当然,这已经是长孙皇后,能够尽到最大的努力了!


    皇宫紫宸殿!


    长孙皇后端坐在中央,到了用午膳的时辰。


    往日最喜欢的美食,摆了一桌子,她都没有心情去享用。


    简单的喝了几口粥,便挥手让人撤了下来。


    “明日不可再这般铺张。”


    长孙皇后吩咐完,打算起身去外边透透气。


    往日宽敞的紫宸殿,今日压抑得令人无法忍受。


    她没有用紫宸殿外的銮驾,只是让几个贴身的嬷嬷宫女跟着,漫无目的的转悠了起来。


    不知不觉间,走到宣政殿周围。


    原本曲江池子周围,才是景色最为宜人的。


    可长孙皇后不敢走太远,生怕错过什么消息。


    巧合的是,杨妃和阴妃,正在结伴在宣政殿后的百花园里,采摘新鲜的芍药。


    芍药是一种常见的药材。


    尤其是对妇人而言,有着极大的好处。


    经常泡水喝,不仅仅有美容养颜的效果,还能清热解渴,明目醒神。


    杨妃和阴妃,总喜欢在粥里,填上几样东西。


    除了功效之外,也为了好看。


    “今年的芍药,开得格外多...”


    阴妃笑吟吟的迎上来。


    正所谓有子万事足,这两位除了长孙皇后之外,天下最尊贵的女人,早就放下了心中的担子,打算以后好好为自己生活。


    在得知有一伙人,对皇族下手之后,两人都没有丝毫慌张。


    跟在柳白身边,安全是根本都不需要去考虑的问题。


    长孙皇后羡慕的看着两人手中提着的小竹篮。


    “你们倒是惬意的很,留我一人在紫宸殿中担忧...”


    杨妃和阴妃相视一笑。


    “我们还不是知道了你出来,所以特意在此地等候?”


    长孙皇后也勉强一笑,道:“总归是放不下心来,柳白去见那人,但凡出现一点差池,任何人都无法承担后果...”


    杨妃往南边看了一眼。


    仿佛想穿过城墙,看到天香楼之中的场景。


    “皇后若是想看,不如一同走上一趟?”


    长孙皇后摇了摇头,道:“陛下不在,咱们又有什么资格插手?男人的事情,总是要让男人们去解决。”


    阴妃将自己摘下来的芍药花,倒出来一大半,让自己的贴身宫女,送一些给长孙皇后身后的嬷嬷。


    “既然没有办法插手,那就没必要去琢磨,有时间,倒不如想一想等陛下回来之后该怎么办,皇家的事情,没人能说得清。”


    长孙皇后再次勉强一笑,和两人告别,转身回紫宸殿去了。


    看着长孙皇后的背影,杨妃和阴妃,满脸的担忧之色。


    李祐和李泰,从树林子后边钻出来。


    李泰冲着阴妃和杨妃,欠了欠身,道:“多谢两位母妃!”


    阴妃道:“一家人不说两家话,青雀儿,你这个法子不灵,皇后的心结,怕是一时半刻难以解开。”


    李泰苦笑一声,道:“母后刚强了半辈子,有时候父皇都做不了她的主。”


    杨妃有些奇怪的问道:“柳白为何要让你想法子,请皇后出宫?”


    李恪走过来,接过阴妃和杨妃手中的篮子,道:“柳大哥跟我们说,李家人的事情,还是必须要由李家人出面来解决,我们这一代还小,没有资格,上一代...又着实没有几个中用的,父皇不在,也只有母后了...”


    李泰叹了一口气,继续李恪的话题,道:“不过现在看来,母后怕是避之不及,又怎么会出面呢?”


    阴妃想了想,道:“为何请太上皇出面?”


    李泰和李恪相视苦笑。


    “我们才从大慈恩寺出来...”


    ...


    大慈恩寺!


    李渊在大雁塔上,住的时日不短了。


    除了万老贵妃,每日会带着巴陵和长乐,给李渊送饭。


    外人,他一律不见。


    而送的饭,也从没有吃过。


    只是找个由头,看看老头子的身体情况而已。


    道信成了李渊的门神,提着长棍,威风凛凛的站在大雁塔下。


    莫说外人,就连寺中的其他和尚,都不可以靠近。


    一旦太上皇在大慈恩寺出了意外,整个佛门都会受到牵连!


    不可不小心!


    玄奘穿着一身锦斓袈裟走来。


    “道信师兄...”


    道信双手合十,“见过主持!”


    玄奘问道:“道信师兄,方才可有人来过?”


    “方才蜀王和越王来过,逗留不足片刻,便离去了。”


    玄奘双手合十,宣了一声佛号。


    “蜀王和越王无功而返,必定去了皇宫,不过,皇后娘娘同样不好请,那么,便会有更多的大人物,接连来我大慈恩寺...届时还请师兄,守好塔门!”


    道信淡淡一笑,道:“住持放心。”


    玄奘双手合十着欠了欠身。


    就在要转身离去的瞬间,一阵破空之声,忽然传来!


    玄奘没有什么身手。


    不过道信,却有着佛门第一高手的美称!


    可是...晚了!


    一道黑影飞出,直冲玄奘的面门!


    眼瞅着,那黑影就要撞在玄奘身上,在玄奘的身后,一个黝黑干瘦的老和尚,忽然暴起!


    他的动作极快!


    竟然用一只手,硬生生攥住,那支从远处射来的箭矢!


    这是手弩上的箭矢,没有尾羽!


    证明,刺客离得并不远!


    老和尚甩开弩箭,正要去追。


    玄奘突然道:“戒贤,莫要去追了。”


    戒贤和尚,一语不发的默默走回来。


    玄奘深吸了一口气,也不打算走了,干脆直接盘膝坐下大雁塔下,闭上双眼,一遍一遍的念起了,才译好没多久的《观音心经》。


    身旁,道信和尚与戒贤和尚,警惕性提升到了极点。


    他们的眼神总是有意无意的瞥向,院墙角落,那个正在扫地的白眉老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