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0章 宗正卿柳白

作品:《大唐:开局继承十万亩田

    大约两个时辰后,老嬷嬷带着人回来了。


    一同来的,还有宫中的一位副总管太监。


    柳白正在花厅里,跟房玄龄等人喝茶聊天。


    对于房玄龄等人而言,柳白这一回来,便等同于大局已定。


    或许,之前他们还有些担忧。


    可看到柳白的沉稳之后,这点担忧也就随之烟消云散了。


    他们对于柳白的了解,并不比李二差。


    眼瞅着那位副总管太监,还要假模假式的,来场面上那一套,柳白实在是一点耐心都没有了。


    “直接宣布吧!”


    柳白的话,打断了副总管太监的话。


    这个今年已经过了五十岁的老太监,是李二的心腹之一。


    听说,身手只比怀恩差一点。


    也是在战场上,救过李二性命的牛人。


    如果没有刘瑾的话,等怀恩‘退休’之后,成为总管太监的人,该是他才对。


    好在,老太监一生对李二忠心耿耿,没有因为自己的前途,对什么人怀恨在心。


    “是...”


    老太监陪个了笑,将手中只盖了皇后大印的懿旨,轻轻放在柳白身边的桌子上。


    “娘娘说,朝中的事情,她管不着,可是关起门来说自家话,娘娘还是李氏皇族的当家大娘子,皇族的事情,就算陛下不在,她同样可以做主,因此...柳公子便是新的宗正卿!”


    老太监说着,又掏出一本金色的册子。


    “皇族金册在此,请公子过目!”


    这本金册,记载着所有皇族子弟的姓名。


    翻开了看第一页,便是李氏皇族的祖先,老子李耳。


    也不知,李家的族谱是怎么算的。


    自老子之后,记载的模模糊糊,一直到了李虎,才真正的完善了起来。


    怪不得,李家的族谱,也就是这本金册,被朝廷列为绝密。


    完全是因为,里边关于李氏血脉的来源,说的不清不楚...


    柳白笑道:“总说娘娘是巾帼不让须眉,现在看来,朝中九成九的大好男儿,都比不上娘娘的气魄。”


    他又拿起懿旨。


    顶着满朝文武,以及诸多李氏皇族成员的压力,写下这份懿旨,不知要付出多大的勇气。


    纵观古今,也没有几个女人,能做到这一点。


    这意味着,无论柳白做出什么事情,都由皇后来承担责任。


    “娘娘说,对柳公子您,她完全信得过,您只需施展拳脚便是。”


    老太监说完,连同老嬷嬷一起走了。


    柳白冲房玄龄等人,扬了扬手中的金册。


    “看到没有?现在,胜算如何?”


    房玄龄端起茶杯了喝了一口,眉梢微微上挑。


    萧禹和高士廉相视一眼,同时笑了笑。


    虞世南从袖口之中,掏出一百贯的票据,交到满脸怡然的杜如晦手中。


    魏征,却是满脸的古怪之色。


    他坐过去,拿起懿旨,左右翻看了老半天,摸着脑袋啧啧出声。


    到最后,他才慨然而叹,道:“娘娘就是娘娘...怪不得息王得不了天下,莫说当今陛下,恐怕他连娘娘都比不过。”


    说完,将懿旨放下,看向柳白。


    “有了宗正卿的官位,你柳公子便有了插手皇家内务的资格,息王的后代是生是死,全在你一念思量之间,希望你看在天下的面子上,善待其一二...”


    柳白意味深长的看着魏征。


    这个老家伙,从一开始就有心维护李建成的后代。


    不然的话,也不会以身犯险。


    还引蛇出洞?


    毫不夸张的说,在李建成那位子嗣的眼中,魏征恐怕连个鱼饵都比不上。


    和他接触,也不过是看在多年之前的情分上。


    “好。”


    柳白只是淡淡的回了一句,就已经让魏征欣喜若狂了。


    在这件事上,柳白的话,恐怕比陛下的话,还要好使上几分。


    “老夫等人就不多留了,由你出面,挺好...”


    房玄龄等人笑呵呵的告辞。


    和来之前的惆怅模样,大相径庭。


    ...


    宗正卿在朝中,是一个极其特殊的官职。


    说到在治国方面的权力...可以说是丁点都没有。


    可是,对于皇族而言,这几乎是一个拥有全部权力的衙门!


    皇族婚丧嫁娶,连礼部都管不着,由宗正寺的各署联合负责。


    最重要的,还是登记入册。


    宗正卿的手中,掌管着记载所有皇族宗亲的金册。


    譬如皇子王子娶亲,公主郡主下嫁,都要经过宗正卿的肯定。


    如果宗正卿反对,连李二都无可奈何。


    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宗正卿完全就是李氏皇族的话事人,甚至,可以说是族长!


    世上只有一件事,让皇帝无奈。


    那就是,典制!


    宗正卿掌管皇族宗亲一切,是典制上,最为重要的一句话!


    自李唐创建以来,已历经四任宗正卿。


    最为有名的,便是新兴老郡王李德良。


    关系再远,也要由驸马担任。


    而柳白这个,和皇家一不沾亲,二不带故的人,担任宗正卿,完全是头一遭。


    这便是长孙皇后的厉害之处。


    是个人就能看出来,让柳白这个非皇族成员担任宗正卿,会引起皇族成员的强烈反对。


    皇后能顶住这种压力,除了女中豪杰之外,无法用任何词汇来形容。


    柳白来处理息王后代这件事,唯一欠缺的,只是一个由头罢了。


    面对那支差点成为皇帝的血脉后裔,‘中书令’的名头,似乎都有点不够看。


    现在,由头终于有了!


    经过郑观音的牵线,新任的宗正卿柳白,即将会见息王的后代!


    端午节后三天!


    泾阳县柳家大宅外,围满了乱七八糟的人。


    嗡——


    大门打开,柳白出现的一刹那,人群瞬间躁动了起来。


    “柳公子,不可去啊!”


    “柳公子万万不可涉险!”


    “一支精兵便可将敌人擒获,柳公子何须如此?”


    “...”


    来的人,有两种。


    一种,是朝中那些,站在柳白一方的人。


    房玄龄等人,赫然在人群之中。


    只不过他们知道,事不可违。


    哪怕危险再大,柳白也必须去!


    除了朝中官员之外,更多的,还是关中的那些商贾。


    庞春带着一众长安城的行首,跪在柳家大门前,苦苦哀求。


    最不愿意柳白出意外的,就是他们。


    柳白站在门槛外,拱了拱手道:“诸位,长安动乱,需要由平息风波之人,柳某不才,却是唯一合适的人选,这...便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