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3章 越州刺史,第二道圣旨

作品:《大唐:开局继承十万亩田

    越州城,重隆绸缎庄!


    细川御镜坐在后院,总有一种坐立不安的感觉。


    仿佛周围有无数双眼睛,在时时刻刻盯着她一般。


    这次来到越州,高向玄理并没有跟着。


    细川御镜只带了两三个随从。


    从小受到的训练告诉她,周围存在着许多未知的危险。


    “走!”


    细川御镜猛地站起来,对身边的两个侍女说道。


    侍女不敢有所微辞,连忙收拾东西,很快,三人乘着马车,离开了重隆绸缎庄。


    街拐角,徐振南从阴影了走出来。


    砸吧砸吧嘴,喃喃道:“这个女人,实在是不简单...”


    泰记的情报人员,受过严格的训练。


    来到越州的,更是精英之中的精英。


    以往的任务,从来没有被目标发现,亦或是警觉过。


    这一回,实在是蹊跷得很。


    沈威从重隆绸缎庄的房顶上跳下来,走到徐振南跟前,道:“看来,只有去越州刺史府了,咱们在这里,根本得不到任何有用的消息。”


    徐振南点了点头,道:“她并没有察觉到咱们的存在,只不过是一种天生的机警而已,我敢肯定,这个女人就是为了刺探情报,卧底潜伏,专门培养出来的。”


    说话间,徐振南打了一个奇怪的手势。


    一瞬间,无数道身影从四面八方,围拢了过来。


    这些,都是他们安排在重隆绸缎庄周围的暗桩。


    其中,甚至有几个在里边工作的小伙计。


    “都撤吧,细川御镜是不会再回到这里了。”


    重隆绸缎庄,必定是倭国人付出了极大代价,才得到的。


    不得不说,细川御镜的手段很高超,心思也不是一般的果决。


    众人瞬间作鸟兽散,徐振南和沈威,则是向着越州刺史府的方向走去。


    ...


    越州,是李泰的封地,也是他爵位的由来。


    按理说,越州刺史勉强算是他的属官。


    不过,所有人都知道,李泰是指挥不动越州刺史的。


    封地多,是皇帝的恩宠。


    可任何一位王爷,胆敢插手封地的政务,那就是等同于造反的罪过!


    他们只不过是在名义上,掌握着土地的所有权,实际上连收税的资格都没有。


    越州的繁华程度,不下于关中的几座大城市。


    而每年李泰能拿到手的收益,也就堪堪比他的俸银多一点罢了。


    况且,他现在还没有成年,这些银子的来龙去脉,恐怕都无法考证。


    换句话说,泰记顶着李泰的名头,去越州刺史府,不仅办不成事,说不定还会被越州刺史府的人轰出来。


    所以,沈威他们才会去找李二,讨要圣旨。


    皇帝的嘴再碎,也终究比柳白的话好使几分。


    若是柳白自己在越州,也只有通过三省,给越州刺史府施压。


    强龙不压地头蛇,就是这个道理。


    越州刺史府!


    “朕膺昊天之春命...”


    越州刺史薛荣,躬身站在下首,满脸的莫名其妙。


    这个五十多岁的老官员,在官场上沉浮了一辈子,前隋年间,就已经迈过了四品的门槛。


    越州虽富庶,但却位于沿海之地,距离长安足足三千里。


    朝廷对这里的控制力很强,却很少有人能想的起来。


    四品官算得上高级官员了,上一个台阶,就能够被称之为朝廷重臣。


    九寺的正卿,也不过从三品罢了。


    按理说,这样的官员,应该经常出现在李二的视线之中。


    可薛荣的名字,只有每三年一度的吏部考核,才会有人提起。


    年年都是中评,让早就绝了再进一步的心思,这种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位置,实际上是最令人舒坦的。


    听起来很不可思议。


    自从成为大唐官员以来,薛荣是第二次接到圣旨。


    头一次,便是任命他为越州刺史的圣旨。


    还是和官员告身、官服等物,一同送来的。


    突然来了两个没名堂的人,拿出圣旨,让自己配合着做一些隐秘的事情,放在谁眼中都会纳闷。


    “臣薛荣,领旨谢恩!”


    他把腰板放的更低了一些,双手捧过圣旨。


    看了一眼,是皇帝的玉玺,没错。


    “两位上使还请入后堂休息!”


    薛荣陪着笑,跟这两个年轻的使者客气。


    沈威笑道:“薛大人,我等此来可不是享福的,陛下有要事差遣,耽搁不得分毫!”


    “上使说的是,不知有何吩咐?”


    沈威让他把所有人都叫走,等大堂之上,只剩下他们三个之后,才开口道:“想必,薛大人已经听说江南道最近的动向了。”


    薛荣有些尴尬的说道:“不瞒两位说,江南道的局势,早就到了人尽皆知的地步,薛某想不知道,恐怕也不行...”


    他的确不想知道。


    老死在越州刺史任上,是他最大的愿望。


    他巴不得越州风平浪静,最好连个吵架都没有。


    朝廷突然把目光投向江南道,近日来,也总有华族的主事人过来拜访他。


    鬼知道,朝廷为什么会突然看上江南道的土地...


    陇右、陇西、岭南,甚至关中靠近秦岭的地方,都有大片未经开垦的土地,又为何要舍近求远?


    薛荣心里明白,朝廷是要拿江南华族开刀,只是自己心里不想承认罢了。


    这么多年,身为当地主官,说跟江南华族没点私底下的联系,薛荣自己都不信。


    江南华族一倒,谁也说不好他这位越州刺史的结局。


    沈威和徐振南的眼力,比泰记其他人都要好。


    两人看得出来,这位薛大人是一个十分安于现状的人。


    说白了,也就是比较好控制。


    当然,江南华族控制他,恐怕也容易的很...


    “我等需要借阅越州的一些资料,还请薛大人行个方便!”


    沈威的语气很客气。


    在不明敌友的情况下,还是尽量不要让薛荣感到不自在的好。


    “好说好说,两位上使太客气了!”


    薛荣松了一口气。


    他最怕的,就是两人上来就让他去对付那些华族。


    当下,他叫来刺史府的司库,旋即亲自领着两人,向后堂盛放资料的库房走去。


    “这么多年,积压下来的资料恐怕有几千斤,若是方便的话,薛某可以找一些人手,帮两位上使一同查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