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4章 咱们书院出来的人,怕过谁?

作品:《大唐:开局继承十万亩田

    “听宫里那位的意思,李义府前往瀛洲会途径河东,太子赐予他秘密手书,顺便解决河东贪墨一案!”


    长孙无忌皱了皱眉。


    “没有其他消息了吗?”


    长孙冲不说话。


    无论是在长孙无忌眼中,还是在他眼中,这种消息都称不上有价值。


    即便不靠其他人,光凭长孙家自己的眼线,也能够打听到。


    花费巨大的代价,把那位送进宫里,效果实在是差强人意。


    长孙无忌冷冷的哼了一声。


    “顺便解决?就算是魏征去了,也会头疼,何况区区一介黄口小儿?”


    长孙冲担心自家老爹太过轻敌。


    在长安城的纨绔子弟之中,是有无数圈子的。


    毫无疑问,长孙冲处在最核心的圈子之中。


    能与他相提并论的,也只有柴家兄弟、程家兄弟,以及窦家的几个孩子。


    年轻人更了解年轻人,长孙冲虽然不在书院,但通过他的那些朋友们,也能知道,李义府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学生。


    “爹,李义府此人不可小觑,当初就是他给太子出主意,生生把卢氏逼得造反,最后被满门处斩!”


    长孙无忌摇了摇头,道:“卢氏自取灭亡,这一点,朝中上下早就看的清清楚楚,李义府再有心机,也逃不过年轻人的痴妄,此人不足为虑!”


    他转过身来,又道:“你亲自去一趟河东,会一会李义府,若力有不逮,便去并州城找河东黜治大使唐闵,请他坐镇,想必足以将河东那些门阀,调动起来!”


    “是!”


    长孙冲不再多言。


    他并不想在这个关头,触自家老子的霉头。


    同样,他也相信,李义府再有心机,也不可能是自家老子的对手。


    ...


    说一千,道一万,整治官场是一项极其艰难的任务。


    就算李承乾成了监国太子,也只能另辟蹊径。


    让文官练武,让武将读书,终究是为了他们好。


    可一旦李承乾触及到他们的权力,定会遭受到强烈的反弹。


    长安的官员,还是比较好搞定的。


    而地方官场,却是一块极其难啃的骨头。


    可惜的是,李承乾身边的可用之人,实在是太少。


    若房玄龄、杜如晦他们那些贞观老臣出马,随便一个,就能轻而易举的震慑住河东那些官员。


    但李义府他们毕竟太年轻。


    没有办法,李承乾总不能让韩同和狄知逊他们出马吧?


    在送李义府等人离去的时候,李承乾千叮咛万嘱咐。


    这些人,可都他未来的班底。


    但凡有一个人折损,他都承受不了。


    地方上那些官员,天高皇帝远的,胆子大的吓人,谁知道会做出什么事来?


    长安城北!


    李承乾先是送走了前往清河的马周。


    他距离最近,而且崔氏覆灭之后,清河已经没有任何阻碍。


    这一趟,马周的任务难度,反倒是最低的。


    临走前,李承乾想给他配几个玄甲军当护卫,却被马周严词拒绝。


    无奈之下,李承乾只能与他挥手作别。


    看着李义府等人,李承乾苦笑道:“别告诉我,你们也打算孤身上路...”


    李义府笑着拍了拍李承乾的肩膀,道:“这么多年了,你还不了解我们吗?咱们书院出来的人,怕过谁?”


    李承乾叹了一口气,道:“我着实担心你们的安危...”


    李延寿是个直来直去的性子,和他的老师颜师古一样,年纪越大越古板。


    他做不喜欢的就是做儿女态。


    “大不了就是一死,咱们兄弟谁是胆小的孬种?”


    包括李承乾在内,所有人都白了他一眼。


    上官仪哼哼了几声,抹了一把脑门上汗,道:“延寿说的也没错,少搞点虚头巴脑的东西,等咱们都回来之后,承乾你可不能小气,少说也要给六品官当当。”


    李承乾耸了耸肩膀。


    这群人,看起来都是人精,可实际上,一个比一个倔强。


    他们决定的事,天王老子来也改变不了。


    作为整肃官场的第一步,他们所去的地方,就是第一批试点。


    同样,也是最为艰难的一个步骤。


    此行意义重大,为的,就是把地方官场,牢牢的控制在手中。


    以打点围援的办法,将长孙无忌逼入死角!


    为了自己的前途,同样也为了大唐的未来,或许,他们早就不在乎自己的死活了。


    李承乾勉强挤出笑容来,道:“六品官算什么?等父皇回来,我说什么也要给你们争取几个爵位!”


    众人哈哈大笑。


    “说好了,可不许反悔!”


    李义府笑着,登上了马车。


    其他人也纷纷动身。


    一直到看不见任何踪影了,跟在李承乾身后的席君买,道:“太子,他们都走了。”


    李承乾点了点头,忽然落寞了许多。


    低头闭目片刻,他深吸了一口气,道:“长孙家有什么消息?”


    席君买看向身旁的黄巢。


    黄巢笑呵呵的说道:“宫里的那位,倒也不是吃干饭的,早就给长孙府送信了,长孙府家的大公子,一个时辰前就动身去河东了。”


    李承乾的眼中,闪过一抹寒芒。


    他故意把李义府等人去外地的消息吐露出去,就是想验一验,宫里那位‘高级密探’,究竟有多大的本事。


    看样子,那位已经在宫里埋下了不少钉子。


    “走,回宫!”


    李承乾翻身上马,带着几人回到皇宫。


    韩同等人在休息了一夜之后,已经回到武德殿待命。


    可李承乾,并没有去武德殿。


    而是去了蓬莱池旁的含凉殿。


    早年间,这里曾是万贵妃的居所。


    直到李二登基,万贵妃便搬走了,把含凉殿让给了李二后宫之中,地位仅次于长孙皇后的杨妃。


    作为李恪和李愔的生母,杨妃在宫中的地位极高,只是向来性格恬淡,不喜欢与旁人打交道。


    平常深居简出,过得比修道之人还清净。


    李承乾在门外,等着宫女通报。


    不多时,杨妃亲自迎了出来。


    “见过监国太子!”


    杨妃微微一福,给李承乾行礼。


    李承乾连忙侧身,苦笑道:“您这是折煞死我了,儿臣该给您请安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