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2章 谁乐意被人一直打压下去?

作品:《大唐:开局继承十万亩田

    柳白接过信来,看了不到一半,气已经消得差不多了。


    等完全看完之后,脸上浮现出一种很古怪的表情。


    “不愧是大名鼎鼎的人猫啊...在玩弄人心上,他才是真正的祖宗...”


    柳白的声音很低,袁守城只能听见‘人猫’、‘祖宗’之类的字眼。


    “妖怪吗?!”


    老道士大为惊恐,往背后一摸,却摸了个空,这才想起来,回到终南山的时候,已经把剑放下了。


    人猫?


    他脑子里幻想出一副,人身猫脑袋的怪物形象。


    而且,还是活成祖宗辈的人猫妖怪!


    柳白鄙视的看了他一眼,道:“对,有妖怪,就在你被窝里,快去抓吧!”


    说完,也不管袁守城如何,把信仔细的叠好,收入怀中。


    回到斗姥殿,打算和李恪他们,一块分享一下信里的内容。


    太有教育意义了!


    不得不承认,李义府的鬼心眼,连柳白都要甘拜下风。


    什么叫坏得冒泡?


    什么叫老谋深算?


    李义府满打满算还不到二十岁,竟然能想出这种办法!


    不愧是历史上,真正帮助武则天扳倒世家的人。


    李恪他们围着桌子,将信上内容看了一遍。


    “皇兄疯了吗?这种时候,竟然还要给卢氏封赏?”


    柳白恨铁不成钢的说道:“同样是一个寝室的同学,做人的差距,咋就那么大呢?”


    他指着信上的某一行,道:“看仔细点,不是卢氏,而是卢氏南祖房!”


    李恪他们几个,依旧像天真宝宝一样,眨巴着大眼睛,满脸好奇。


    柳白无语了。


    李愔和李祐他们不知道,也就算了,毕竟年纪好小。


    可李恪的史书,全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


    李义府的法子并不复杂,而且前人用过。


    推恩令!


    西汉之时,诸侯坐大,汉武帝为巩固中央权力,在主父偃的建议下,实行推恩令。


    将长子继承诸侯国,改为长子、次子、三子共同继承。


    结果,原本足以威胁到中央的诸侯国,越来越小,越来越分散,到最后,不攻自破!


    李义府用的,就是主父偃的旧智。


    卢赤松出身卢氏北祖房,千年之前,南北两房地位相当,因为它们本就是两个亲兄弟建立的。


    后来北祖房人才辈出,将南祖房打压得抬不起头来。


    只怕,南祖房比任何人都要恨他们这一房,千年前的亲眷。


    毕竟,双方早已经没有了任何血缘关系。


    谁乐意被人一直打压下去?


    而在李义府的建议下,太子上书,请陛下封赏卢氏南祖房长子长孙卢玄成,为范阳侯,就等同于,在卢赤松他们家后院,狠狠的点了一把火!


    李义府选择这个计策的珍贵之处,在于时机的把控。


    要知道,卢赤松被软禁在长安,却偷偷指挥范阳当地,聚集兵力。


    正是范阳最混乱的时候!


    这时候,忽然冒出一个范阳侯来,卢赤松能不狗急跳墙?


    怪不得他不惜代价,强行从长安城中逃了出去。


    若是晚上几天,估计范阳的大权,都要被卢玄成抢走了!


    柳白把这封信背后隐藏的含义,仔仔细细讲解了一遍。


    最后做了总结陈词。


    “人呐,最忌讳的就是猜忌,都姓卢,把大权交给南祖房掌管几天,又能怎样?卢赤松的小心眼,将会葬送整个卢氏的根基...”


    李恪三人似有所悟。


    低头琢磨自己的心事。


    柳白很满意他们的反应。


    这封信的教育意义,就在于让他们知人善用,一来守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二来,要和亲眷搞好关系,不要让人用同样的方式,逐个击破。


    柳白感觉,自己从前倒是小瞧了李义府。


    这一手,不仅让卢氏后院起火,而最重要的是,狠狠的敲打了一下其他三家。


    而且,卢氏本来就跟他们不对付,若是在股票的争抢之上,被三家击败,反倒省银子了。


    如此一来,就等同于把卢氏,从‘战场’之中踢了出去。


    等其他三家玩完之后,对付一个半残废的卢氏,简直轻而易举!


    “看来,一个九品小官,的确太埋没他了...”


    柳白决定,回去之后,帮李义府走走门路。


    “好了,课先上到这,收拾收拾,咱们吃了午饭,就回家!”


    ......


    告别了满脸复杂的袁守城,一大家子老老少少钻进马车,慢慢往长安城的方向走。


    五百金吾卫,照旧化整为零,隐藏在暗处偷偷保护。


    本来,这一长溜的豪华马车,就够扎眼的了。


    若是再多五百傻大个,肯定会被人当猴看。


    天气不错,阳光充足,却并不算很刺眼。


    柳白骑着自己的大白马,走在队伍的最前头。


    神经病才跟李恪似的,骑着马跟在最后边。


    等到了长安城,他能吃进半斤土去...


    刚进蓝田县界,李恪骑着马跑到前头。


    “柳大哥,皇爷爷说他累了,让咱们在蓝田县歇一歇。”


    柳白眉头一皱。


    这一路走来,玩固然是玩的不错,他最担心的就是老人们的身体问题。


    若非有孙思邈和李时珍跟着,他才不会冒险带着李渊出来。


    问了之后才知道,李渊昨晚喝大了,加上这一路的颠簸,吐了好几次。


    手头没有合用的药材,两位神医也只能是用针灸的方法,暂时缓解罢了。


    当下,他大手一挥,转道向蓝田县城走去。


    在城里找了家客栈住下,让腿脚利索的伙计去买药,众人也临时休息了一会儿。


    “娃娃们莫要担心,老夫无碍,休息片刻便能接着走!”


    李渊很为年轻人着想,吐得脸色蜡黄,还知道安慰别人。


    李时珍坐在旁边,为他诊脉,旋即对柳白道:“太上皇饮酒过甚,伤了脾胃,不可在舟车劳顿,最好是休养上一天再走!”


    柳白一听,小事而已。


    要不是李承乾信上的话里话外,满是幽怨,他本来也不想太早回家。


    索性就在蓝田县住上一宿便是。


    正好也能在这里逛一逛。


    去年因为收农田的事,来过蓝田县不止一次,可从来没进城溜达过。


    也可以趁机买点土特产,安慰安慰李承乾那颗哀怨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