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家里的人才不少,偏偏没有一个当官的料

作品:《大唐:开局继承十万亩田

    门房老吴也是个人精,每天迎来送往的都是大人物,再笨的人,也练出几分眼力了。


    因此,从老魏一进门,也就摸清了老魏的心思。


    不就是想抱上自家少爷这条大粗腿吗?


    少爷曾教过他,自家就是生意人,有钱不赚,那属于背叛祖宗教诲。


    因此,他二话不说,就把玉佩收了。


    见老吴这么痛快,老魏又是高兴,又是心疼。


    高兴是因为,他找到门路了,心疼,则是因为那块玉佩,实在是太贵重了。


    给个门房,终究感觉有点不值。


    老吴嘿嘿一笑,揽着老魏的肩膀,“老哥哥,不是做兄弟的说你,当初韩老哥在的时候,你就应该好好表现一番,现在韩老哥走了,也不知要多花费多少力气。”


    “吴老弟说的是...”


    老魏干笑着说道。


    老吴清了清嗓子,“当初韩老哥向少爷表忠心的时候,俺老吴就在跟前,对于我家公子而言,最重要的就是忠诚,其次,就是能力!”


    他巴拉巴拉的说了一大堆话,殊不知,已经练完字,来到腊梅树下喝茶的柳白,将这番话听得清清楚楚。


    柳白越听越无语。


    与其说老吴在教老魏如何表忠心,倒不如说他在自夸。


    从一开始智斗裴元都,到崔家,再到最近发生的事情,老吴都添油加醋的说了一遍。


    可偏偏,县尉老魏听得很认真。


    老吴每说一句话,他就应和一句。


    到最后,柳白实在是听不下去了。


    奉承的话太多,他都觉得脸红。


    “咳咳...”


    柳白轻轻咳嗽了几声,蹲在大门口背对着院子的两人,顿时不说话了。


    他们这才发现,柳白就在他们身后不远处!


    老吴急忙站起来,捅了捅老魏的腰眼,道:“俺就说的这里,都看老哥哥你自己的本事了!”


    说着,冲柳白讨好的一笑,‘呲溜’一声钻进了门房里。


    老魏急忙上前,“参见公子!”


    他想要躬身一礼,正想站直了,却发现,柳白正在似笑非笑的看着自己。


    老魏老脸一红,知道自己的心思被柳白看穿了。


    他干笑几声,“公子,这...这,两位神医明日就要比斗了,既然是在咱们县里,下官应该好好准备一番,特意听听公子的意见。”


    “比斗的事情,你不用操心,倒时候让衙役们,维持好秩序就可以了。”


    他也听说,好多人都从外地赶来,想要借神医比斗的机会治病。


    倒时候肯定人满为患,要想不出乱子,还真要泾阳县出面才行。


    老魏连忙点头,道:“都已经安排好了,属下还特意从华阴和三原县衙门,借来了上百衙役,到时候定可高枕无忧!”


    柳白点了点头,没有说话,而是端起茶杯喝了一口。


    见柳白分明是端茶送客的意思,老魏顿时慌了。


    他好不容易找到一个机会,登门拜访,错过这一次,还不知要等到何年何月。


    他眼珠一转,忽然计上心来。


    “韩大人临走前,命下官好好听从公子的吩咐,如果还有其他事情,公子尽管开口,下官风里来雨里去,绝对不皱一下眉头!”


    柳白淡淡一笑,“如果有事,柳某自然会派人前去拜访魏大人,今日府中还有些杂务,就不多留了。”


    笑话!


    当初收韩同,是因为韩同交了投名状,可以获得柳白完全的信任。


    而且,韩同也向柳白,证明了自己的能力。


    魏文亮又算什么?


    他一个连七品都没到的芝麻官,凭什么让柳白看重?


    若不是看到韩同一跃成为工部侍郎,恐怕这老魏,也不会上赶着来柳家拜访。


    眼见再不走,柳白估计就要赶人了。


    老魏只能在心里长叹一声,起身告辞。


    临走前,门房老吴又悄悄跟上来,拍着老魏的肩膀,道:“老哥哥千万不要气馁,当初韩老哥可是费劲了千辛万苦才得到少爷信任的,来日方长!”


    老魏勉强一笑,道:“多谢吴老弟了!”


    ......


    柳白独自一人坐在腊梅树下。


    心里寻思着,既然韩同去了长安,的确是需要有一个本地官员,来给他打下手。


    一些场面上的事,终究还有官员出马,才显得体面。


    不过,老魏明显不是很好的选择。


    跟韩同差了八条街!


    别看韩同也一副很好糊弄的样子,可人家在大是大非上,从来都不含糊。


    脑子笨点没关系,还可以用忠心来弥补。


    “是不是可以从家里挑一个出来...”


    以柳白现在的地位,举荐一个县令,不过小事一桩,随便给房玄龄他们几个写封信,就能办妥。


    不过柳白思前想后,还是没有想出好的人选。


    家里的人才不少,偏偏没有一个当官的料!


    王守仁或许还不错,但他远在陇右,鞭长莫及。


    就在柳白发愁的时候,一架破旧的马车,从长安方向,缓缓向泾阳县城驶去。


    ...


    到达泾阳县的时候,已经是深夜了。


    “夫人,下来走走吧,在马车里坐久了,对孩儿不利。”


    一个三十多岁,留着短髯的男子,把妻子从马车上搀扶了下来。


    看得出,他们的家境并不好,虽然有马车,却没有马夫,只能由男子亲自牵着前行。


    而他的妻子,看肚子起码有七八个月的身孕了,却没有人伺候。


    妻子走下来,唉声叹气的说道:“陛下钦点夫君为泾阳县令,却不派人随同保护,这大半夜的,若是出了岔子,该怎么办?”


    男子呵呵一笑,“这也是陛下对为夫的信任,咱们这不是安全到泾阳了吗?”


    妻子无奈,只能任由男子扶着,慢慢向城门走去。


    “来人止步!”


    守城的兵丁早就看见这两人了,见他们靠近,立刻持枪上前。


    男子将妻子扶到车帮上坐下,从包袱里翻出官凭,正要上前亮明身份。


    忽然,他的马长嘶一声,猛地向前一窜!


    妻子惊叫一声,从车帮上跌了下来。


    男子脸色大变。


    “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