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章 朱厚照玩阴谋

作品:《朱厚照:朕的庙号最次也得是圣宗朱厚照

    江彬飘了,江彬疯了,江彬动手了。


    正德十九年三月末,朱厚照拿到了东厂的上报。


    赵电用接连几次奏报,都在末尾给了他的感受。


    是真的能看出来,江彬被宗亲们这么一架,已经开始趋于疯魔。


    他开始大肆缉拿京中北迁的江南士绅,然后给他们扣帽子下狱,然后搜罗来大量罪证。


    接着江彬四个儿子,各领千余人再一次杀回江南。


    这一次动手,就连地方塾师都抓。


    什么牵连白莲教、弥勒教、真空教,要是还不够,那就发明一个教,反正你就是意图颠覆大明。


    江南士绅被江彬派出去的缇骑,吓得瑟瑟发抖。


    好在江彬脑子清楚,没有对县官、军官下手。


    不过吏员这边,好不容易补上一半,却被江彬下了一半。


    朱厚照看完始末,一言不发。


    “陛下!臣恳请陛下下旨缉拿江彬!”


    “陛下!江彬祸乱天下,不得不除啊!”


    行宫外,内阁朝臣正在请求皇帝出来见一面。


    赶紧让江彬停下来。


    再放任江彬再继续搞下去,鬼知道后边会发生什么?


    天下震荡!


    朱厚照再不出面,各种阴谋论,可就要落在皇帝头上了。


    他们这些内阁朝臣都知道,朱厚照只是视若无睹,任由江彬骚乱,至于后边会有什么后果,无非就是杀江彬以谢天下,然后再花点小钱,安抚民心。


    至于江南士绅格局会如何,无所谓。


    因为江南士绅会因为江彬这一次的肆虐,彻底被根除。


    再也没有敌人。


    也不会有人反对摊丁入亩了。


    朱厚照现在还有点失望,刚才就应该将官绅一体纳粮、一体差役都发出去,江彬闹腾,他就取消差役,到时候一体纳粮和摊丁入亩就搞定了。


    顺道还能解决掉江彬这个在锦衣卫内尾大不掉的家伙。


    失策,失策。


    “陛下!”


    张品安抚着他们无用,赶紧进来:“陛下,朝臣……”


    “啧……”朱厚照眯着眼睛,突然想到了一个好办法,唇角泛起一抹冷彻:“你去与外边的朝臣说,江彬的事情,晚点再说,朕明日准备看看承德的春耕,让朝臣也陪着朕去看看。”


    “这……是!”


    张品只能出去,将此事告知。


    毛澄急了:“此刻国中江彬祸乱超纲,陛下怎又心神的处理这般玩闹?”


    “劝农也是要事。”杨廷和只能按住毛澄,“烦请张公公,告知陛下,明日我等一定应命而来。”


    “是……”


    张品回去告知了皇帝,朝臣的表情。


    愤怒居多,失望不少,但更多的是冷漠。


    显然,朱厚照这些年的所作所为,已经引得朝臣们彻底不满了。


    或者说,利益勾连之下,他们可没有多少热忱,一切以自己的利益优先。


    冷漠就对了。


    朱厚照淡笑,冷漠就意味着,他们需要为自己利益考量。


    “去,把陈英招来。”


    “是。”


    张品应了一声,不过觉得奇怪。


    陈英,皇后娘娘身边的太监,找他作甚?


    不多时,陈英来了。


    一个老太监。


    年岁不下六十,不过身如黑塔,高大异常,一点都不像是个太监,要不是面无须,真的就以为是普通人了。


    “明个儿叫几个好手,暗中潜伏,然后拿弩刺杀朕。”


    朱厚照一说,陈英吓得磕头:“陛下,奴婢不敢!”


    “又不是叫你真刺杀,明日朕行走田间,身上会背大量血袋,你安排的暗子,从左右朝文武和朝臣冲杀射击,反正场面一乱,朕自己取跟箭刺破血袋就成。”


    朱厚照淡淡的抬起头:“事成之后,你也收拾一下,准备出海,尽快探明郑和旧路是否可用。当年通外的太监中,也就剩下你这个再传还活着。


    你要是没了,朕对海外的事情,还得从头到尾的探查,太过浪费时间了。


    所以,你的任务相当重要。顺道,试试看朕给你准备的海军陆战队,到底猛不猛。”


    “是……”陈英一听,便不再多言。


    他并不是三宝太监的徒弟,而是副手之一,杨庆的徒孙。


    朱厚照搜罗旧宫,找到了半天,就在南京太监堆里,找到了陈英。


    作为杨庆的再传,他手中有很多旧时宫闻,以及大量的海外藩国志。


    自从将他从南方带回来三年,很多旧藏,都是陈英找回来的。


    后边,朱厚照看他勤勤恳恳,就开始将远洋舰队的海军陆战队事宜交给他训练。


    这批海军陆战队,半数是破落宗亲,半数是太监,没有任何一个士绅团队的人。


    等陈英一走,朱厚照吩咐张品准备血袋,接下来要搞大事。


    他朱厚照中箭,为了“掩盖自己无法理政”的行为,于是下旨强令推行官绅一体纳粮、当差制度,接下来就是各家搏一搏,看谁玩得过谁。


    至于江彬,已经开始做了,还想要跟文官缓解?


    呵呵,他只能一条路走道黑。


    “对了,对外传出一条新闻,就说宫中传闻皇后肚子发尖,头胎必定是皇嗣。”


    朱厚照要给整个大明社稷,各种牛鬼蛇神好好上一课。


    就算他朱厚照现在驾崩了。


    大明,也得按照他规划好的路子走。


    因为朝中文武的利益,基本上都在北方了,就算有在南方的,那也只是三两个人。


    于大局而言无用。


    掌握枪杆子的人,才有话语权!


    ……


    第二日。


    朱厚照车辇出现在承德外的乡间,南方三月,北方四月,才开始准备春耕。


    有人翻耕土地,有人开始育秧,还有一辆辆马车,从隔壁的粮行拉来陈粮,带去做了米粉,正在霜雪消融的阳光下,晒着。


    “这些粮食,都是什么年头的?”朱厚照带着朝臣,来到了米粉店,发现工人正在忙碌,就问匆匆赶来的监工说。


    “回万岁的话,这些都是五年以上的陈粮,近来从关内运抵,喂牲口又不舍,咱们供销社有福建来的吏员,提议说做米粉,还能多存一年。


    并且配合羊肉汤做浇头,一碗能卖一毫,蒙古来的小贵族,天天来吃,还供不应求哩。”


    米粉,正在草原上兴盛。


    虽说北方吃面比较多,但最近一段时间,粮行接管府库旧仓腾换入新仓,很多压在库内底层的旧粮,放着也是浪费,虽然对于此时人而言还能吃,但吃多了也不好。


    朱厚照就让他们运到关外,准备当成饲料喂牛算了。


    但这些毕竟是粮食,百姓也舍不得,容易偷偷吃。


    可是有些霉变的,吃了会中毒。


    于是,吏员提议米粉也是再加工,比较不容易中毒,又因为比麦面便宜,配合浇头作料好吃,开始从承德兴盛。


    最近留在承德的蒙古贵族们,尝鲜之后,也更是常常来吃。


    好吃嘛。


    “嗯,再加工也是好事,不过一旦发现霉变,处理掉,不能流入其中。”朱厚照叮嘱道。


    “奴婢省得,所有同批次的米粉出产,都要用死刑犯喂食,他们吃了没事,我们才往外卖,米粉还是咱们供销社的高端货,一斤就是三厘,万万不能砸了招牌。”


    “好。”朱厚照满意的颔首。


    然后又问了一下这七日的营收,效益不错。


    接着,朱厚照带着群臣逛,但却没有让群臣从后边上前来,有大量兵卫阻隔。


    这就让内阁朝臣一肚子怨气和无奈。


    直到,进入了宽阔的农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