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永给带着侍女,给皇帝换了一身衣服。


    这些侍女,都是附近高门大户买回来的女奴,当然大明没有奴隶,他们都是大户人家的义女。


    明代的规制很清楚,不准人蓄奴,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没有正规途径蓄奴,那就用义子义女的办法来处理。


    男奴女奴买进来,挂个名,赐个姓,那就是自己子女。


    在这个以孝治天下的时代,父母对子女拥有生杀大权,所以只要挂在户册下的义女形如女奴,也没什么区别。


    朱厚照没带侍女随行,但接下来的场面,又怎么能不亮皇帝身份呢?


    所幸张永带来的太监中,也有几个去观摩过宫中嬷嬷对宫女培训的事宜。


    于是临时挑选了一批女奴,充作宫女,回头是带上还是就地放出去,另论就是。


    不过确实有几个漂亮的小心翼翼的在给他换衣服。


    朱厚照扫了一眼,不多说废话。


    这几个漂亮的女人,不是大户的小妾,就是女儿,姿色肯定不差。


    还有几分少妇气息。


    确实很对明武宗的胃口。


    但对于朱厚照来说,他在现代,各种邪术加持之下的图都见了无数,女人什么的,哪有搞事业来得更让人激动。


    否则,他也不会在三十岁生日来临之前,准备将公司上市了。


    现在,女人只会影响他拔刀的速度!


    男人,当醒掌天下权。


    朱厚照看着镜中的自己,摆出冷酷的表情:“走,朕要在万寿节前,给这个死气沉沉的世界,带来革新。明为旧邦,岂不维新?”


    张永心头一颤,但多年狗腿子经验,还是让他配合朱厚照捧哏:“皇爷说得对,那群掉书袋的家伙,定然会在皇爷面前,匍匐追随的。”


    “不!朕要的是,一群心怀野心的年轻人。朕需要他们成为刀子,将腐朽陈旧的肉切除,拔走跗骨之蛆,重新弥合伤口,焕发生机。若是跟不上朕脚步的人,朕会毫不犹豫抛弃。大明等不了他们成长了。”


    朱厚照推门而出。


    张永小心翼翼的跟着不说话。


    因为他听到了皇帝的话,跟不上脚步,就会被抛弃。


    那他呢?


    跟得上吗?


    看来……得紧紧跟着了。


    ……


    校场。


    去稍作休息回来的正德十五年首批录科弟子,正怀揣着兴奋和登科的喜悦,有点意气风发。


    虽然录科和别的科目不一样,但他们被赐宴了。


    要知道在京城科举成功的两榜进士,才有琼林宴。


    而朱厚照居然给他们弄来了斌双宴。


    这就很……很爽!


    “原来斌双是这两个字。”刘昂看着斌双宴的横幅,不由得感慨起来,“文武双全之意,久闻陛下喜好武事,没想到居然是真的。”


    “原来如此,若是陛下真的定下了入阁的规矩,文官要历州郡和兵事,才能入阁的话,那岂不是说,录科子弟,也能入阁?”


    岑溪此言一出,余者皆露向往之情。


    入阁。


    这可是大明文臣的另一个大追求。


    “我倒是觉得陛下意图复古。”有人点出了想法,“自古以来,除了宋代,汉唐子弟无不身佩宝剑,驾驭战车,横行千里。而今之大明,北有鞑靼,东南倭寇,西南土官,内有国贼,并不安宁啊!”彡彡訁凊


    刘昂听到这个说话的家伙,操着不怎么流利的官话,不由得好奇问道:“阁下两广人士?”


    “福建布政司,泉州府秀才杨光。”


    这人不大好意思的搔了搔头:“在下只是经商至此,本无意科举了。不想今日居然成了进士。”


    “原来如此。”不少人闻言,稍稍退了半步。


    商人,那可没有多少愿意接触的层级。


    刘昂倒是不在意,西南地界,商人可得罪不起,毕竟没有他们,西南可买不到盐甚至其他物资。


    “在下刘昂,字信然。广西思恩军民府人。”


    “在下岑溪,字明资。广西思恩军民府人。”


    杨光看两人如此了当介绍自己,赶紧也回答:“在下杨光,字微云。福建泉州府人。”


    “微云兄。”


    “微云兄。”


    “不敢,信然兄、明资兄,今后也请多指教便是。”


    三人笑成一片,都有登台的喜悦,更有交好的心思。


    朱厚照还没来的这段时间,就是给新科士子们寒暄交流的时间,如此就能在很快时间,就能分出一个个小团体。


    有了小团体,就能一口气往外安排任务了。


    所谓一人计短,众人计长嘛。


    小团体,也如朱厚照所愿,很快形成了。


    “陛下驾到!”


    皇帝如时间抵达。


    众人一听,赶紧兴奋的上前,然后按照规制,跪在地上:“臣等恭迎陛下。”


    朱厚照看了一眼他们,虽然科举考试卷不赢高门大户和擅长做题的家伙们。


    但他们一个两个中,不少人都是熟悉大明社会运作的人才。


    有放弃科举出来行商的,也有早年读书,后来跑去当医生的家伙。


    吃过生活的苦,多少也懂得民生的苦。


    不奢求他们一定能为国为民,但只要听话,能帮自己按着那群正科登科的家伙们,进入竞争,那就成了。


    “斌双宴意为祝诸卿,为我大明文武双全,出将入相名臣之未来!


    录科不问出身,不问样貌,不问品德,只问才能,望诸卿自勉。若是犯法,自然有法去治,朕只要尔等为我大明万民,祛除痼疾。为苍生抱薪,踏出前路。”


    朱厚照看着众人坚毅的面庞,无声笑了笑,又有多少人会在滚滚大势之下,被一点点淘汰?


    但能做事,比混日子,更有用。


    大明的官,太舒服了。


    得让他们看看什么叫做鲶鱼的搅扰!


    朱厚照重新严肃了表情:“诸卿当清楚,为何朕要取录科。


    究其原因,大明病了!


    养士百年,明明人丁滋生,流民遍地,可是地方的官员,为了他们的帽子,报喜不报忧。


    劣绅从官场退下,回乡就兼并小民土地,区区百年,仅淮安一府之地,便消失了十万亩的田土。江南之地,本就是我大明赋税重地,却经年累月的少了岁入。


    卿等,今日登科,却是录科,正科两榜进士之外的第三榜子弟。


    你们的出现,也会被那些占据地方的劣绅们视为对手。


    所以,想要官、想要财、你们唯一的路,就是跟着朕去维新,去变法,去把这天下利益,重新分配。


    今日之录科,能否成为明日之正科,仰赖诸卿勉励了。


    而为了保护你们,朕接下来,会调整地方官制,设乡镇于县下。


    乡镇之中吏员,将分为五级,录科每年一录,尔等出只能为地方吏员。但尔等为同进士出身,便是三级吏员。


    从今往后,胥吏将从大明被一点点废黜,官吏将彻底一体!


    淮安府,就是大明新制的起点。如果你们做得够好,朕会在五年内,将正科子弟,一并拉入地方吏员起点,最多,就是比你们高两级。


    正科出京就任,同进士出身者,起为三级吏员,进士出身者,起为四级吏员,进士及第者,为乡镇署长或主簿。


    新制官员,年功核赏,三年内,两年殿者汰、两年平者迁、两年最者升。


    新制,不要你们摇头晃脑,读书皓首。要的就是你们查找问题,制定计划,解决问题!朕要为大明去敌。而此敌,不在大漠,只在我华夏子民生养之地!诸君,可为朕之骠骑将军否?”


    朱厚照的声音落下。


    刘昂等录科进士,纷纷震声:“誓死追随陛下!”


    “好!卿等以国君待朕,朕必为诸卿保驾护航。我们还有敌人,而这个敌人,便在朝堂,在民间。他们占据天下半数土地,把控天下九成官位,控制天下舆论和民心。开了这个录科,录取了诸卿,朕必然会遭受无数自诩君子这攻讦。”


    “但朕不怕!因为朕知道,诸卿和万民,都站在朕的身后。”


    “朕非独夫。”朱厚照将每个人的面庞记下来,露出了轻松的笑,“朕有你们这些明日之星。”


    “陛下!臣等誓死以报国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