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郑国使秦

作品:《我白起,坑杀四十万,被周姐直播

    仅仅是这一句之后。


    瞬间。


    整个现场,又是为之一滞了。


    所有的人都是没有想到。


    这郑国竟然会说出这样的话。


    当下。


    便是连韩然都是忍不住的起身,望向面前的郑国:“你便不问,到底去往何处?也不问到底有何危险,便是如此草率的答应了?”


    面对韩然的询问。


    郑国之是笑着摇了摇头:“郑国不必问,也不用问。”


    “王上所请,必是有益于我韩国。”


    “而郑国为韩人,更为韩之吏,世受王恩。”


    “若能屈身以报韩国,报得王上,乃郑国之所愿也。固有一死,亦无怨也。”


    简简单单的一句之后。


    所有的人,都是静静的见得面前的这个郑国。


    他的身材,并不高大。


    甚至有些矮小。


    长期的水利工作。


    让这个韩国的水工,整个人皮肤都是黝黑。


    佝偻着身子。


    身上着的粗麻衣服。


    若放到大街上。


    就不过一个普普通通的老汉罢了。


    然而现在。


    在所有人的眼中。


    郑国的身躯,却是那般的高大。


    高不可攀。


    身上那刺眼的光芒。


    让众人都是有些睁不开眼。


    “郑国,真义士也……”


    也只有这句。


    也唯有这句。


    众人此刻。


    竟然不知道该用什么话去形容面前的郑国。


    于是乎。


    在这样的情况下。


    整个大殿之上。


    都是直接的陷入了沉默。


    韩然亦是如此。


    堂堂韩王之尊。


    此刻见得面前的郑国。


    叹息一声。


    如果郑国乃是韩国之贵族。


    做出这般的举动。


    韩然可能还没有此刻这番的感触。


    然而。


    郑国不是。


    他只是一个小小的水工。


    一个从来没有被韩王然,看在眼里过的人。


    甚至。


    今日若不是此事。


    韩然会从来没有听说过的他名字。


    也从来不会和郑国有着如此的交集。


    而眼下。


    便是这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小人物。


    他只是无数韩人中的一个。


    却依旧能为了韩国,奋不顾身。


    韩然这个韩王。


    以及张平这些韩国的贵族们,有着一种想要顶礼膜拜的冲动。


    当下。


    韩然以韩王之尊。


    而一步步至得郑国面前。


    高傲的王,终于是低下了他高傲的头颅——对着一个,微小得不能再微小的郑国。


    “郑卿义举,我韩国没齿难忘也!”


    “请受韩然一拜!”


    随着韩王的这一个举动。


    仅仅是瞬间。


    整个现场。


    众多韩臣也是和韩王一样。


    朝着郑国直接的低头。


    深深一拜。


    整个大殿静悄悄的。


    众人久久,都没有回神。


    于是乎。


    便是在如此的情况下。


    郑国没有犹豫。


    这个普通的韩国水工。


    便这般。


    随着韩国使臣一道。


    径直的踏上了前往秦国的道路。


    便没有回头。


    而与此同时。


    咸阳宫。


    “微臣吕不韦,拜见我上。”


    随着面前的吕不韦朝着嬴政缓缓一拜。


    嬴政只是起身,亲自将吕不韦扶了起身:“相邦为我秦国劳心费神,殚精竭虑。乃寡人之支柱也,不必如此。”


    嬴政的语气缓和,不疾不徐。


    那态度,仿佛当真是在对着一个德高望重的长辈一般。


    吕不韦也是一脸的“感动”,忙是摆了摆手:“王不必如此,不韦为秦相,先王托臣以持国兴复之职,不韦敢不竭力?”


    当是时。


    君贤而臣忠。


    若是不知情的人。


    当自感慨。


    然而不过片刻。


    嬴政亦是朗声大笑:“寡人听闻昔日魏有信陵君,楚有春申君,赵有平原君,齐有孟尝君。皆世之君子也,皆下士喜宾客以相倾。今相邦招致士,厚遇之,麾下食客三千之众。以我秦之疆,当远迈此四君者。”


    “又闻诸侯多辨士,如有荀卿者,著言立书而布之天下;今相邦乃使麾下宾客著其所闻,集论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二十余万言。以为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然无有一人能为之。故以相邦之才,亦迈于荀卿也。”


    “有名而望于天下,有才而胜于天下有识士;相邦之名,遍于大秦,遍于天下,寡人亦是叹服。”


    仅仅是一句之后。


    这边。


    吕不韦的额头,却已是冷汗密布。


    嬴政是在夸他吗?


    是,却也不是。


    人皆言盛极而衰。


    吕不韦自然明白。


    当一样东西和一个人,到达顶点之后。


    等待着他的不是福报,而是灾殃。


    见得面前依旧是满脸笑意,悉如寻常的少年秦王。


    吕不韦第一次感受到了深深的寒意。


    这是在先王嬴子楚身上,从来未曾感受到的东西。


    仅仅是瞬间。


    他便想到了昔日之嬴子楚临终之时,对着他所说的那句话。


    嬴异人是吕不韦的朋友。


    所以,可以忍受吕不韦的任意妄为。


    然而。


    秦王嬴政,却是他吕不韦的朋友……


    除却君臣之名。


    便再无他物。


    无根之萍,便一时盛开。


    然及后?


    不过如昙花,转瞬即逝。


    枯萎之后,那能复得昔日之盛景?


    深深的看了面前的嬴政一眼。


    吕不韦惨笑一声,缓缓拱手。


    于是乎。


    便是在如此的情况下。


    不过一月。


    经过一路的颠簸。


    郑国随着韩国使团一道。


    便是来到了咸阳。


    偌大的咸阳宫中。


    嬴政坐在王位之上。


    见得面前的韩国来使。


    那目光中,并无一丝一毫的波澜:“贵使何来?”


    随着嬴政的一句询问。


    便见得郑国这边,直接是拱手朗声道:“启禀秦王,外臣此番,为事秦而来。”


    一句之后。


    现场秦臣们眯着眼睛。


    脸上的表情,却皆是闪过一丝淡漠。


    很明显。


    所有的人都并不相信。


    此番真如郑国所言。


    郑国这个韩使,是为了所谓的事秦而来。


    毕竟。


    赵国的前车之鉴,已经是在眼前。


    便是数年之盟。


    只要秦国想。


    便是一句话的事情。


    说解便解。


    便是为盟又如何?


    说攻打,便会攻打。


    根本没有所谓的盟约一事。


    毕竟。


    依旧是那一句老话。


    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


    只有永远的利益。


    而这列国相交,便更是如此。


    只有那永恒的利益。


    根本就没有所谓的盟约不盟约。


    那列国而言。


    那所谓的盟约。


    恐怕还根本没有一纸空文来得实际。


    于眼下的情况而言。


    所谓的盟于不盟。


    其实已经是没有任何的意义了。


    在如此的情况下。


    嬴政不过轻笑一生。


    淡漠的目光,直刺于郑国的身上:“先生,当真是为了事秦而来?”


    “先生欲于事我秦国?或韩国欲事我秦国?”


    仅仅一句之后。


    郑国这边,依旧是拱手:“郑国欲事秦,而韩国,亦欲事之秦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