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迟迟不攻,李牧意欲何为?

作品:《我白起,坑杀四十万,被周姐直播

    很快。


    随着时间一点一点的过去了。


    偌大的函谷关下。


    以白淑这个秦军主将之令。


    四十万守关之秦军将士。


    严阵以待。


    厉兵秣马。


    准备应对着随时可能攻袭而来的列国联军。


    时秦庄襄王二年,九月己亥日。


    秋去冬来之际。


    列国联军,终究是到了。


    然而。


    正当所有秦军将士,都是严阵以待,准备迎接联军之猛攻时。


    预料之中的进攻,却并未到来。


    而正是在此刻。


    李牧眯着眼睛,望着远处经过复修之后,比之此前愈加坚固的函谷关。


    缓缓的眯着眼睛,不由得缓缓摇头:“这便是函谷关么?不愧为天下之奇关,果真巍峨壮观!”


    “背靠山原,面临大河,易守难攻!兵家必争之地啊……”


    李牧一字一句的说着。


    而这边。


    身旁的韩将、魏将及楚将。


    则已经是来到了李牧的身旁,朝着李牧缓缓的拱了拱手:“启禀将军,眼下时候开始进攻函谷关?”


    虽然所有人都明白。


    正如李牧先前所说。


    函谷关乃是易守难攻之地。


    便是以联军此番的兵力,想要攻下这偌大的函谷关,也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但是无论怎么说。


    他们此来。


    便是为了攻入秦国。


    而若欲攻得秦国。


    则必先攻之眼前的函谷关。


    正当众人期待着李牧这个主将下令之时。


    谁也没有想到。


    李牧却是轻笑一声,缓缓的摇了摇头:“攻函谷?”


    “为何要攻得函谷?”


    仅仅是一句之后。


    面前的众人。


    别说是其他的韩将、楚将、魏将了。


    便是对李牧几位熟识的庞煖,此刻也都是瞪大了眼睛。


    很明显。


    李牧这一番言语。


    他们根本不明白,这到底是什么意思。


    不攻函谷?


    虽然此前。


    在此番合纵而攻秦,到底该以何处为主攻之地。


    众人都是各持己见,而僵持不下。


    然此番。


    李牧这个主将。


    带领着他们这联军主力,前来了此函谷关。


    以他们之见。


    看来李牧还是如同列国此前几次攻秦一般,选择先攻函谷关。


    到了现在。


    兵临函谷关之下了。


    李牧这个主将,却说不攻函谷关?


    这却是什么意思?


    正当众人疑惑之际。


    便见得这边。


    李牧踏上前来,望着前往那凛冽的秋风。


    以及在那凛冽的秋风下,已然是一派肃杀的函谷关:“眼下,四十万秦军于函谷关上,严阵以待而备我联军。”


    “诸位以为,吾等要付出多少代价,足以攻得函谷关?”


    仅仅是一句话。


    便是让在场众人,皆是陷入了沉默之中。


    半晌,才是沉声道:“那以将军之见,吾等眼下,该如何是好?”


    面对众人的询问。


    只见得李牧这边。


    将目光望向远处的函谷关。


    而后,再将目光望向帅账之中的舆图。


    于是乎。


    不过是片刻之后。


    当李牧将自己的想法,皆是公诸于众的时候。


    现场几乎所有的人,全部都是瞪大了眼睛。


    “以将军之意,欲绕道蒲阪!?”


    所有的人,是怎么也没有想到,李牧的想法。


    以李牧之意。


    大军先与秦军对峙于这函谷关下。


    然后。


    暗中绕道蒲阪,南渡大河。


    只是。


    众人怎么也没有想明白的是。


    李牧为何会选择这个路线。


    要知道。


    绕道蒲阪,渡过大河。


    固然可以迂回而绕过函谷关后,可以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然而。


    问题是。


    便是绕过了函谷关。


    然而联军要面对的,却是那几乎是漫无边际的秦岭。


    人道古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然而事实上。


    此番在通往外地的蜀国栈道的连接下。


    蜀道虽险峻,却也不至于是无路可走。


    然而此番。


    以大秦目前的情况下。


    在通往关中的各处重地,都是为秦国重兵所把持的情况下。


    想要翻越秦岭,奇袭关中。


    其难度,并不亚于蜀道之难。


    即便是绕过了函谷关。


    然而,想要在根本没有道路的情况下。


    越过秦岭,从而前往关中,直至咸阳城下。


    也是一件几乎不可能的事情。


    便是在如此的情况下。


    在所有人的注视下。


    李牧却依旧是面色平静:“诸位放心,此事吾自有计较。”


    于是乎。


    足足三月。


    寒冬加持之下。


    这无数列国联军,和白淑所率领的函谷关秦国守军便是在这函谷关前,足足对峙三月。


    这边。


    副将桓齮终于是坐不住了。


    见得远处的列国联军,整个人的脸上,满是疑惑之色:“足足三月,这列国联军仅仅是和我军对峙于函谷关前。”


    “既不发兵,也无任何撤退的迹象,到底是在做些什么!?”


    说实在的。


    别说是桓齮了。


    便是此刻。


    白淑的直播间中。


    直播间的观众们,也满是不解。


    “那对面的列国联军,到底是在做些什么!?”


    “是啊,为什么足足三个月的时间,一直是和白淑还有秦军对峙在函谷关下,根本不发动任何的攻击。”


    “这不是白白浪费粮食吗?白淑不是说,那位赵国的李牧将军,乃是当世之名将吗?李牧身为联军的主将,为什么还不明白麾下将士,发动攻击!?”


    “是啊,既不进攻函谷关,也没有其他的行动,这不是白白浪费联军的粮食吗!?”


    “莫非,那李牧在使用什么计策?”


    很明显。


    对于李牧既不进攻函谷关,也没有其他行动的举动,直播间的观众们,是怎么也不明白李牧的用意所在。


    便连处于上帝视角的观众们都是如此。


    就更别说。


    桓齮这些当局者了。


    听得桓齮之言。


    在他的身旁。


    李信也是微微的皱着眉头。


    看着远处,依旧是一动不动的列国联军。


    满脸皆是疑惑之色:“这李牧,到底是意欲何为!?”


    便是在如此的情况下。


    时秦庄襄王三年,一月。


    距离众人所在的函谷关不过十余里的联军帅账。


    李牧转头,见得面前的众将:“情况如何?”


    随着李牧的一句询问。


    这边。


    那众将士,皆是点头拱手:“麾下将军,皆听从将军之调遣!”


    随着众将士之言。


    一时之间。


    整个帅账之中。


    联军已经是战意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