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这,便是武安君

作品:《我白起,坑杀四十万,被周姐直播

    在一阵又一阵的惊呼声中。


    在陆仁的身旁。


    秦军将士面色大变。


    连忙飞奔而至赵丹和赵太子偃之身旁。


    片刻后。


    便是面色难看的抬起头来:“君上,赵王崩,赵太子亦薨……”


    面对将士之言。


    陆仁脸上的表情,却亦是平淡。


    仿佛所死的不是那赵王和赵太子。


    而是一个寻常之人一般。


    缓缓点头,便一摆手:“各以国君、王太子之礼,厚葬之。”


    说完。


    面色复杂的望得面前的邯郸城下。


    便见得那边。


    一道又一道的流光坠落。


    深呼一口气之后,便再复言:“坠亡之赵人,寻各家眷以领其尸首,若无家眷,便皆以其身份葬之。”


    沉思少许。


    再道:“皆葬于这邯郸城下吧。”


    这是陆仁,能给这些赵人们,最后的一个交代了。


    少时。


    将士皆领其命。


    而陆仁麾下之王龁、蒙骜、王翦等人,皆至陆仁身旁。


    此刻的他们。


    脸上并无丝毫攻克邯郸,灭得赵国的喜悦。


    望向陆仁的目光,皆是充斥着无比的焦虑。


    特别是王翦。


    紧紧的握着拳头,那脸上和目光中充斥着的茫然及悲色,足以证明此刻的他,心情到底是复杂到了何等的程度。


    “君上,何以至此……”


    王翦低头,声音已经近乎哽咽了:“赵王本不可能自绝于剑下……”


    王翦明白。


    甚至,在场大多数的人都明白。


    当赵丹以身躯,撞向陆仁手中之赵王剑时。


    在场大多秦军士卒,都已反应了过来。


    只是因为距离原因,而救援不及。


    而陆仁这个征战多年的武安君,自然不可能没有反应不过来的道理。


    然而当时。


    面对赵丹一心之求死。


    他却是根本没有选择躲闪。


    就这么直挺挺的高举赵王剑。


    直至王剑穿透赵王胸膛。


    面对王翦询问。


    陆仁只是轻笑摇头:“赵王怀必死之心,便无此次,不死于某之剑下,也必崩于咸阳宫中。”


    “既必死之人,某如何能止?弗如遂其心意。”


    王翦脸色愈加难看:“可是如此一来……”


    话还没说完。


    陆仁只是轻笑着点头:“某知。然大势如此,唯有某一力担之,方为大善之策。”


    陆仁又怎么会不知道呢?


    如果说。


    前面坑杀二十万赵军降卒。


    已然让他这个武安君,从此受千夫所指的话。


    那么此番,赵王死于他之剑下。


    不管是赵王自决,还是陆仁有意而为之。


    从此以后。


    他这个武安君,则必为天下之公敌。


    天下人,必起而伐之。


    然而正如他所说。


    如若此刻,白起躲开。


    赵王本就怀必死之心。


    此番故能止住赵王。


    然若此后,赵王崩殂于秦国,乃至是咸阳宫中。


    那么。


    便不仅仅是陆仁一人了。


    整个秦国,都将面临天下之攻歼。


    列国于秦国,便只有不死不休!


    绝物媾和之理!


    如此的代价。


    至少眼下的秦国,是绝对不可能扛得住的。


    而此刻。


    陆仁和王翦的一番对话。


    在他的身旁。


    周姐已经是眼眶通红。


    直勾勾的盯着面前的陆仁。


    想要说些什么。


    但是半晌,却依旧是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跟随在陆仁身边这么久了。


    她早已经不是当初那个什么都不懂的斗鲨女主播了。


    她自然是明白了。


    陆仁这一番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而在直播间中。


    观众们,也是因此而直接的沸腾起来。


    “这……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啊!?”


    “你们还不明白吗!?武安君他,这是在求死啊!”


    “如今,武安君他不仅是坑杀了二十万赵军降卒,更是灭了赵国,杀了赵王!如此一来,天下列国,都是要置武安君于死地啊!”


    “恐怕要不了多久,得知消息的诸侯国们,都要群起而攻打秦国了!”


    “不就是那其他五国吗!?怕个什么,武安君……武安君天下无敌,一定能胜的!一定能胜的!”


    “武安君是厉害,但秦国现在,已经打不起了啊……同韩、赵两国为了一个上党,大战了三年……国力空虚,士卒疲惫……而其他列国,休养生息,兵强马壮。即便是武安君,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拿什么来抵挡!?无粮可供,无兵可用……”


    “我明白了!我明白了!如此一来,武安君等于是将抗杀降卒、灭赵,杀赵王的责任,都一并揽到自己的肩上!如此一来,如果诸侯来攻,秦军不敌……只待武安君一死……那他们,就再没有攻打秦国的理由了……”


    “我不信!我不信!天下诸侯国又怎么样!?武安君是战神!武安君不会败的!不可能会败的!”


    “呜呜呜,武安君那!你这是何苦啊!?”


    在这么一瞬间。


    整个直播间的弹幕,瞬间便是炸开了锅。


    所有的人都明白了。


    为何先前,陆仁这个武安君会在冒着天下之大不韪的情况下,毅然决定坑杀降卒。


    为何会灭赵,为何会在明知赵王不能死的情况下,却依然选择送怀着必死之心的赵王上路。


    如果说。


    先前赵王之死、赵括之死。


    是在为赵国和赵人铺路的话。


    那么现在的武安君,却也是如此……


    说来可笑。


    不同立场,不同身份的几个人,却同样怀有相同的信念。


    并毅然决然的选择了做相同的事情。


    可以说。


    在场众人明白此事则,无比动容且感叹。


    “战争这种东西啊……从来便没有对错……”


    “赵人如此,秦人如此。赵括如此,赵王如此,武安君他……又何尝不是如此……”


    “我好像,慢慢的了解武安君了。他们这天下,列国伐战不休,今天是赵国,那么明日便会有韩国、燕国、魏国、楚国、齐国甚至是秦国!如此反复,这个天下,到底还要死多少人!?只有一统!才能止战!以杀而止杀!以暴而至仁……天下至仁者,莫过于武安君了……”


    “可是天下太平了,那武安君呢!?那武安君呢!?那武安君呢!?他心疼这个天下,就一点也不心疼自己呢?”


    “舍此生而成大业,古今成大事者,莫过于此了……”


    “真千古一将!天下为将者,武安君当为首!”


    “仅仅是一个秦赵之战,便是如此的精彩,我真的,我真的很想看看,他的一生,到底是如何的波澜壮阔?这风起云涌的战国,又是一个如何的模样?又该以什么样的方式终止?”


    “大家先别看了!快看,武安君幕出土发布会!快!”


    正在感慨间。


    忽有无数弹幕,突然疯狂闪动。


    无数人的注意力,都是被吸引了过去。


    而在与此同时。


    现代华夏。


    如先前所说。


    两个多月后。


    武安君墓挖掘考察工作结束。


    华夏考古研究所联合华夏官方,开启了一处声势浩大的发布会。


    面向全网、全世界,同步开始直播!


    无数专家学者、知名大拿,政界大要,亲自前往。


    与此同时。


    铺天盖地的宣传之下。


    又因为周姐直播间此前两个多月的发酵。


    不仅仅是华夏人民。


    在这一刻。


    几乎全世界所有的目光,都是聚集了过来。、


    作为考古研究所的所长,以及此次武安君墓考古工作的带头人。


    王铭院士面向全世界的观众,向着大家介绍其了期盼已久的武安君墓的一切。


    “诸位,此次展出,我们面向社会,共展出武安君墓中文物一万四千三百余件,各种文献九百余篇,其中……”


    “更借由其中文献,我们于华夏西山省一处,发现数个大型尸坑,其中出土了大量的尸骨,目前仅仅侦别的便不下十万具,还有大量刀币、布币、半两、箭头、带钩等文物……”


    “……”


    “如此,足以证明,传说中的秦赵长平之战,并非虚构,而是真实存在的一场,来自战国时代,一场由秦、赵两国发起的一长,动员兵力近百万的大战!”


    虽然年迈。


    但是今天的王铭院王,却显得极为的兴奋。


    口若悬河,有滔滔不绝之势。


    足足说了有三四个小时。


    最后。


    王铭院士顿了顿。


    便是沉声道:“而其中,最具价值的,便是出土自武安君墓主棺中的一捆竹简,其中详细的记载着关于武安君……”


    说着这话的时候。


    王铭似乎是想到了什么,脸上带上了一丝的复杂之色。


    片刻后,才是整理了思绪,直接一字一句道:“关于武安君白起之身平!”


    而后。


    王铭侧开身体。


    向在场和直播间所有的观众们,展示着这一捆竹简。


    以及相关的译文。


    【白起者,郿邑人,楚太子芈建裔也。事昭襄王,善用兵。


    昭襄王十三年,以起为左庶长,击韩之新城。


    时穰侯相秦,举为汉中守。


    秦盛,王欲东击三晋。


    来年,以起为左更。


    是时,韩、魏两联于东周,兵盛,倍秦。


    起先败东周于崤函。复击韩、魏,没敌二十四万于伊阙,虏魏将犀武,克五城,迁国尉。后渡河,夺韩安邑以东,至乾河。韩、魏惧起威,献城割地而媾。


    后岁,升大良造;攻魏,拔城大小六十一。


    翌年,与客卿错攻魏,拔垣城。


    后五年,攻赵,破敌三万,夺光狼城。


    后七年,伐楚,拔五城。先取邓之地、后引长谷水,入长渠,自西而东,灌于鄢,楚人溺毙者,数以十万计。


    及来年,伐楚,夺郢都,焚王陵,东进竟陵,南至云梦。楚王骇,乃弃郢,迁陈。


    起因功拜武安君,复夺巫郡之地,设黔中。


    昭襄王三十一年,伐魏,拔两城。


    昭襄王三十四年,伐魏,克华阳,毙敌十三万,虏三晋之将,芒卯败逃。战赵将贾偃,溺赵卒三万于河。魏惧,献南阳而媾。


    昭襄王四十三年,攻韩之陉城,夺五城,毙敌五万。


    翌年,攻太行道,绝上党。


    四十五年,伐韩之野王。野王降秦,上党道绝。韩王欲献上党之地,其守冯亭弗受。与民谋曰:“今郑道已绝,韩必弃之上党。秦兵日进,王不得应,不若献赵。赵应,则秦必怒而伐赵也。如此秦、赵之盟解,必而近韩。韩赵一体,纵秦强,为之奈何?”


    是故,亭遣而告赵。赵孝成王迟之。询于平阳、平原二君。平阳君曰:“受之,则大祸至矣,弗若勿受。”平原君曰:“无故而得一郡,当受之。”赵王便受,因封冯亭为华阳君。


    四十七年,秦使左庶长王龁攻韩,取上党。上党之民不乐为秦,奔走至赵。赵屯长平,受上党民。


    四月,龁攻长平。廉颇统赵军拒之。赵军犯秦斥兵,秦斥兵斩赵裨将茄。


    六月,克赵,取二鄣,虏四尉。


    七月,廉颇筑垒壁而守之。秦又攻其垒,取二尉,败其阵,夺西垒壁。廉颇坚壁以待秦。秦数挑战,廉颇不出。


    秦赵皆困顿,赵王数以斥令,廉颇不受。


    而秦相应侯又使人行千金於赵为反间,曰:“秦之所恶,独畏马服子赵括将耳,廉颇易与,且降矣。”


    赵王既怒廉颇军多失亡,军数败,又反坚壁不敢战,赵寡丁而少粮,而又闻秦反间之言,因使马服子括代廉颇将以击秦。


    秦闻赵括将,乃阴使武安君白起为上将军。而王龁为尉裨将,令军中有敢泄武安君将者斩。


    赵括至,即出兵而击秦军。秦军诈败而走。张二奇兵以劫之。赵军逐胜,追造秦壁。壁坚拒不得入。


    而秦奇兵二万五千人绝赵军后,又一军五千骑绝赵壁间,赵军分而为二,粮道绝。


    而秦出轻兵击之。赵战不利,因筑壁坚守,以待救至。秦王闻赵食道绝,王自之河内,赐民爵各一级,发年十五以上悉至长平,遮绝赵救及粮食。


    至九月,赵卒不得食四十六日,皆相残杀食。来攻秦垒,欲出。为四队,四五复之,不能出。其将军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卒二十万人降秦。


    武安君计曰:“前秦得上党,上党民不乐为秦而归赵。赵卒反覆。非尽杀之,恐为乱。”


    乃诈于赵卒,尽坑之。遗其童卒二百四十人归赵。


    前后斩坑赵军四十五万。赵人大震。


    十月,秦复定上党郡。秦分军为二:王龁攻皮牢,拔之;司马梗定太原。


    韩、赵恐,使楼缓厚币说秦相应侯曰:“武安君灭赵军于长平乎?”曰:“然。”


    又曰:“欲攻邯郸乎?”曰:“然。”


    劝曰“赵亡,则秦王必王之天下。秦王为帝,则武安君必为三公也!武安君为秦攻城略地,陷七十余城,南定鄢郢、汉中,北灭赵军!虽周吕望之功,亦不加于彼。”


    ”今赵亡,秦王帝之,武安君为三公,君愿安居于武安君之下乎?君虽无欲为之下,固不得之矣。秦尝攻韩邢,困于上党,上党之民皆乐而归赵。故见,天下之民,不乐为秦民矣。”


    ”今攻赵,赵虽亡。列侯必奋起击秦,秦何以独战诸侯乎?故此,赵虽亡,赵北之地乃入燕,东地当入齐,南地入楚、魏,则秦所得不一几何。故不如因而割之。勿与武安君再建其功。”


    于是应侯言秦王曰:“秦兵劳,请许韩、赵之割地以和,且休士卒。”


    王弗应,疑之:“贵使且待数日。”


    及起攻邯郸,欲使河水而灌之邯郸,赵王哀,出而降武安君,撞剑而亡。赵太子偃亦亡。平原君携臣奔走邯郸,上卿蔺相如,赵人数千皆坠亡。赵人恸哭,彻日不绝。


    平原君奔走于魏。


    昭襄王四十八年,一月。列国使春申君及魏公子将兵百万以攻秦,以廉颇、乐毅、晋鄙等为将。


    秦军多失亡。


    居三月,诸侯攻秦军急,秦军数卻,使者日至。


    秦昭王与应侯群臣议曰,起而谏曰:“我固当死。长平之战,赵卒降者数十万人,我逆王命,诈而尽坑之;又戮赵王,大逆也,是足以死。王当罪白起,杀之以谢诸侯!”


    秦王弗应,再谏,亦不应。


    武安君引剑将自刭,曰:“白起死,我秦当定天下也。”


    遂自杀。


    秦王、秦人皆恸,伏尸大哭者多矣。


    武安君之死也,以秦昭王四十八年,四月。死而非其罪,秦人怜之,乡邑皆祭祀焉。


    白淑曰:鄙语云“人无完人,必有所短”。然武安君料敌合变,出奇无穷,声震天下。其功可堪,前无来者,后亦难及,望之生叹。百战百胜,攻无不克。独却六国,所屠百万。国难当头,舍身为国。何也?非为秦也,皆为一统。为将者,若居如此,可堪千古。】


    当整个记载着武安君白起生平的竹简,还有其译文展现在众人面前的时候。


    所有的人,都是瞪大了眼睛。


    经过直播间的宣传。


    别说是华夏的观众了。


    其实全世界其他国家的人,也都或多或少的了解到了武安君。


    但是当所有武安君的生平,展现在眼前的时候。


    他们已经是彻底的沉默了。


    “武安君!千古!”


    “武安君!千古!”


    “武安君!千古!”


    在整个发布会的直播间中。


    此刻再不见得丝毫的其他弹幕。


    所有的观众,此刻都是疯狂的用着这一句话,抒发着此时此刻他们的心情。


    别说是华夏的观众们了。


    此时,便是那些外国的观众。


    在这铁一般的事实下。


    也是为之震撼!


    “oh


    “何为一统?由上古,及三皇五帝,至夏商周三朝。威加四海,扫清六合,荡平八方;华夏蛮貊,罔不率俾!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天下无争!此,即为一统!”


    “纵某兵败而身死,我大秦亦有后继。父及子,子及孙。子子孙孙,身虽死,而其志不渝!故此后,扫清六合,席卷八荒!一统天下,而复盛世者,唯我大秦!”


    “白起可信!


    “如此,这些降卒死前,便见不得我军将士的脸。死后,也只记得我白起一人。若有黄泉,日后路上,好来与我寻仇。”


    “这……这一战,咳咳,是你赢了,你你们秦国赢了。但是,但是以后,你!还有秦国!你们的下场……会比寡人,会比,会比我赵国,惨上百倍!千倍!”


    一幕幕的画面,此刻却是在上空中一一的浮现。


    有些众人不曾见得。


    但是有些,却是那么的熟悉。


    而随着这个一变故。


    本就是爆炸的网络,更是直接陷入了沸腾之中!


    没有人再去怀疑直播间是否是伪造了。


    他们也并不知道。


    这一幕幕的画面,到底是出自何方,又是如此跨越这漫长的两千多年,来到这两千多年后的现世。


    所有的人愣愣的看着面前的一切。


    不由得喃喃自语:“这……便是武安君,这便是两千多年前的华夏么?”


    这一刻。


    也不知道为合。


    一股难以言说的力量,逐渐的从每一个华夏人的心中沸腾开来。


    那是源自于血脉最深处的一些东西。


    说不清,道不明。


    却又是那么的清晰。


    这一刻,便连他们的胸膛,也挺得更直了一些。


    而就在这个时候。


    几乎所有人都没有发现的是。


    便在那已经出土的记载着武安君生平的竹简上。


    一些改变,正在悄然发生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