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生死之际的赵国,最后一丝希望!

作品:《我白起,坑杀四十万,被周姐直播

    随着赵括的这一句之后。


    那副将也是深呼一口气。


    脸上也是带上了一丝为难之色。


    不过片刻,才是下定了决心,直接朝着赵括重重一拱手:“禀将军,据我东侧谷口之将士言及,那秦军在东侧谷口,共布置约有二十万之重兵!”


    仅仅是刹那。


    现场便已经是陷入了沉默之中。


    不管是赵括,亦或者是那其他的赵将们,是忍不住的瞪大了眼睛。


    “这,这不可能!?”


    赵括猛然起身,脸上满是不可思议之色,死死的盯着面前的副将。


    或许是太过激动。


    甚至整个人的脸上都已经是涨红:“这秦军兵力还逊于我军。在长平秦军兵力之后,也不过三十余万。”


    “若以你所言,还不用说秦军在山岭之顶布置之弓弩手、骑兵;断我粮道的数万大军!秦军光是在东西侧谷口之兵力,便已经是超过了四十五万!秦军如何能有这么多的兵力!?”


    很明显。


    对于赵括而言。


    身为赵军主将,自然是对于秦军的兵力了然于胸。


    眼下。


    仅仅是东西侧谷口之秦军,总数相加,便已经远远超过了秦军在长平的兵力总和。


    此事。


    已经是远远的超过了赵括的预料之外了。


    而这边。


    不过是片刻。


    赵括便是直接的抬起头来:“莫非,秦军的兵力不是三十余万!?而是超过了四十万!?此前隐藏了兵力!?”


    但说出此言之后。


    赵括便又是重重的摇了摇头。


    “不对!不对!”


    赵括咬紧牙关,因为激动,所以脸上的表情都已经是隐隐的有些扭曲了:“秦军若有此兵力,在前番定然会对我军大举进攻,而不必行此诈败之举!”


    深深的吸了一口气。


    随着深思。


    眼下的赵括,似乎已经明白了什么:“所以,这突然多出来的大军,乃是秦军援兵!?在此战之前,武安君便已经笃定了他能将我赵军,围困于这泫氏谷底!?”


    当分析出这一切之后。


    赵括的心情,却并没有因此而有任何的缓和。


    反而是愈加的沉重。


    因为如此。


    也就是代表着。


    身为赵军主将。


    在和白起这个秦军主将的对决中,已经是落入了全面的下风。


    对于骄傲的赵括而言。


    这是怎么也无法接受的。


    但是当血淋淋的事实摆在了面前。


    赵括也只能是接受这一切。


    缓缓的闭起了眼睛。


    旋即片刻,赵括便是紧紧我握住双拳,直接是一字一句道:“武安君,我赵括绝不认输!绝不认输!”


    而后。


    不过是片刻之后。


    赵括便是猛然一摆手:“传令下去!令将士们白日多做歇息,待到今夜,再行突围!”


    而后。


    赵括转头,目光幽幽的看着那面前的函图。


    似乎要从那函图之上,找出破解眼下赵军窘境的办法。


    然而不过片刻。


    却终于是幽幽一叹。


    再没有多说些什么了。


    不顾得疲乏至极的身体。


    便是伏案于前。


    在案上,那成捆成捆的竹简堆放在一起。


    不是别的。


    正是各种各样的兵书。


    当下。


    赵括便是展开竹简,细细的翻看起来。


    很明显。


    是欲从这茫茫多的兵书之中。


    找出那可能存在的破敌之策。


    在赵括的身旁。


    一干赵将见得赵括这副几乎是走火入魔的样子,皆是面带忧色:“将军,几番大战,将军已经是数日未曾合眼了。”


    “今夜便要突围,将军身为的军主帅,还是先歇息片刻吧。”


    然而。


    众将不过是话音刚落。


    这边的赵括便是猛然抬起头来。


    望向众人,缓缓的摇了摇头:“大敌当前,我军形势已危如累卵,我身为主将,如何能睡得下去?”


    说完。


    便是直接的摆了摆手:“你等不必管我,自去歇息吧。”


    赵括都已经把话说到了这个份上了。


    一干赵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虽然无奈,却也只能叹息一声,不再多说些什么了。


    于是乎。


    便是在如此的情况下,时间一点一点的过去了。


    随着大粮山守将的求援。


    很快。


    赵国都城,邯郸。


    赵王宫之中。


    赵王与赵国公卿大夫们,皆是在列。


    此刻。


    众人所商议的,自然便是远在长平的战事了。


    此刻。


    距离赵王命赵括接替廉颇为赵军主将,带着二十万援军以及数十万石粮食驰援长平,已经过去了足足一个多月了。


    前番。


    赵括传来捷报,言及赵军大胜秦军,已占领秦军之丹水西线壁垒,及光狼城。


    如此捷报,令所有的赵人,都是为之振奋!


    而如今。


    距离赵括大军压境,直取秦军第二道壁垒之老马岭,已然过去了好几日了。


    所以。


    在场众人,都是十分的关心赵军之战况。


    于是乎。


    便是在如此的情况下。


    很快。


    便是有斥兵,直接大步而来!


    在所有人的注视之下。


    那略显狼狈的斥兵,不带喘上一口气。


    这边。


    那早已经是按捺不住的赵王,便是直接望向斥兵,忍不住的询问道:“那前方战况如何!?”


    随着赵王的这一句询问。


    几乎是一瞬间。


    整个赵国朝会之上。


    所有的赵国文臣武将,都是将目光直接的望在了那斥兵之上。


    然而。


    让众人没有想到的是。


    迎着所有人的目光。


    那斥兵却是眼眶通红。


    径直的一声呼喊:“王上!我军前番大胜,赵括将军领四十万我军主力,西攻秦军壁垒老马岭而去!”


    “然而不过数日,便有数万秦军骑兵,自百里石长城后,突袭长平、故关!截断韩山与大粮山之练习!”


    “而我军主力之四十万大军,业已被秦军围困至泫氏谷!”


    一句之后。


    仅仅是瞬间。


    整个朝会之上。


    所有人都是瞪大了眼睛。


    那赵王更是面色大变,径直起身,目光死死的盯着面前的斥兵,脸上满是惊骇之色:“你说什么!?四十万大军,皆被围困!?”


    说着这话的时候。


    赵王几乎浑身都是在轻轻的颤抖着。


    一面是不敢置信的摇着头:“何以至此!?怎会如此!?”


    很显然。


    当得知这堪称是末日一般消息的时候。


    即便是赵王。


    也是怎么也不能接受的。


    要知道!


    那可是四十万大军啊!


    乃是赵军赖以立足中原的资本!


    若是一个不好。


    这四十万赵军,亡于泫氏谷。


    这也就是代表着。


    整个赵国。


    恐怕离灭国之日,亦不远矣。


    是故。


    赵王一时之间,是怎么也不愿意接受所听到的这一切。


    然而这边。


    那斥兵亦是满脸苦涩,声音都是带上了哭腔:“王上!此事千真万确!怎敢欺瞒我王啊!?”


    “赵括将军渡过丹水,于秦军交战后。秦军前方乃是诈败。其目的,是诱我深入!我军中计,方有今日之困局!眼下,秦军业已切断我大粮山与我军主力之联系,我军粮草辎重皆无法补给。我大粮山无法获悉赵括将军之军令,故先遣在下,前来邯郸禀告我王!”


    一句之后。


    那赵王本就是难看的脸色,更是彻底阴沉了下去。


    整个人都已经是摇摇欲坠。


    他遣赵括统赵军,为的是要让赵括以赵军之强大兵力,一举挫败秦军,结束这持续多年的战局。


    确未曾想。


    也就是此举。


    竟然是让他们赵军陷入了更的危机。


    而这边。


    在群臣之中。


    见得明显有些失神的赵王。


    一人连忙上前,直接拱手道:“大敌当前,我赵国形势危如累卵!我王身为赵国之支柱,切不可慌乱!”


    此人不是别人。


    正是赵王之王叔,也是在整个中原都大名鼎鼎的平原君赵胜。


    听得赵胜之言。


    赵王这才是如梦初醒。


    深呼一口气,似乎是在安慰自己一般,不住的点着头:“王叔所言甚是,寡人不能慌,不能慌!”


    而后。


    再一次的将目光望向那面前的斥兵:“你是说,在那韩山,尚有我军之守军?”


    那斥兵点了点头:“启禀王上,赵括将军追击秦军之时,于我韩山及大粮山,尚有三万大军,留守于此。”


    赵王勉强的点了点头。


    沉思片刻,便是焦急的一摆手:“如此,尔等守军传寡人之令,看我主力从何处突围,尔等便里应外合,同赵括将军一同出战!”


    赵胜听得赵王之言,无奈的摇了摇头。


    片刻之后,便是直接出列:“启禀王上,眼下我军被诈,赵括将军必是令我军轻装出击!粮草必不齐备,此刻被围于泫氏谷,我王需尽快派出援军支援!否则,我四十万大军,饿殍遍地,皆死于泫氏谷也!”


    然而。


    赵王确苦笑一声,颓然的低下头去:“我赵之兵力,皆在长平。哪里还有兵力,驰援赵括?”


    赵胜咬着牙,也是无奈的闭上了眼睛:“王上,臣知道,臣都知道……”


    “但是,此诚我赵国危急存亡之秋也,若不驰援,我赵亡矣!”


    片刻之后,便又是深深的拱手:“既无兵力,那便再征!”


    听得此言。


    那赵国上卿蔺相如便是叹息一声。


    拖着病体,直接是拱手道:“王上,平原君,我国十五岁以上之男丁,业已征辟至军中。便是十四岁甚至十三、十二岁之童男,在前番赵括将军出发之时,皆有大半征于军中……”


    “我赵国,已无可征之兵了……”


    此时此刻。


    蔺相如早已经不复当年完璧归赵之时的意气风发。


    抱病在身的他。


    已如此时的赵国一半,如同风中残烛,暗淡无光。


    而此刻。


    听得蔺相如之言。


    现场所有赵人,皆是面带绝望之色。


    要知道。


    各国征兵之策。


    皆征十六岁以上之青壮男丁。


    若非紧急。


    必不会征得十六岁以上之童男。


    童男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希望。


    若连这些人都亡于战场,也就是证明一个国家没有了未来和希望,离灭亡之日不远了。


    而现在。


    别说是十六岁以上之男丁了。


    此刻赵国甚至是将十五岁的男丁都是征辟一空,十三四岁甚至是十二岁的孩子们,也大都投入了长平的战场。


    这已经是征兵还是不征兵的问题了。


    十二三岁甚至更小的孩子。


    即便是上得战场,也是根本没有丝毫战斗力可言。


    放得他们上战场,也不过是送死而已。


    再征辟他们,已无任何意义。


    “这……这可如何是好……”


    那赵王痛苦的抱着头,已经是在不住的喃喃自语着。


    而这时。


    平原君赵胜深深的看了赵王一眼。


    而后,直接上前一步:“王上,我尚有仆从三千,门客八百,皆原舍身而救我赵国!”


    一句之后。


    那赵胜深呼一口气。


    将锐利的目光,望向了在场的众赵臣。


    而后。


    在所有人惊骇的目光下,朝着众人是深深一拜:“诸位,自晋而起,我赵国立国,已一百四十余年也。此值我赵生死存亡之际,我赵胜,恳请诸位,救我赵国!”


    一句之后。


    赵胜以赵君候之尊。


    竟然是直接长揖到地。


    朝着众臣行得大礼。


    仅仅是瞬间。


    众臣皆是眼眶通红,连忙侧身避开。


    便连赵王,都是直接面色一变,呼喊中已经隐隐带上了哭腔:“王叔,何至于此啊!?”


    赵胜不应,直接缓缓的朝着赵王摇了摇头。


    而后。


    朝着众人再次两拜:“恳请诸位,救我赵国!”


    堂堂平原君,能为了赵国做此此处。


    一干赵臣,没有恻隐之心,自然是不可能的。


    况且。


    他们也知道,他们身为赵臣,既食赵禄,和赵国的关系,乃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是故。


    众臣连忙以同样大礼,还至赵胜。


    而后。


    将赵胜扶起。


    那蔺相如首当其冲,便是直接沉声道:“平原君,我尚有仆从一千,门客百人。至今日始,皆从君候之调遣。”


    而后。


    老将廉颇也是重重的一拱手:“末将麾下,尚有一千五百人,皆为百战之卒,皆从君候之调遣!”


    很快。


    在场众赵臣皆是你一句,我一句。


    最少之人,也直接将麾下之仆从、门客,调拨五百以赵胜。


    很快。


    便已凑齐两万人之众。


    要知道。


    在现在这个时代。


    仆从、门客,皆是众卿私有之物,国家并无调遣之权。


    做至如此。


    足以证明。


    此刻赵国,到底是到了何等危急之时。


    而后。


    那赵王也是深深的呼了一气,一咬牙,便是直接朗声道:“王叔,本王尚有侍卫军忧一万五千人,皆归王叔之调遣!另外,王叔再在邯郸之中,多征散兵,尽快驰援赵括!”


    说完。


    似乎是想到了什么。


    那赵王更是一摆手:“对!还有粮草,将国库、王宫中所有余粮,皆交于王叔之手!”


    听得赵王之言。


    在场所有人皆是面色一变。


    要知道,赵王此举,可就是将自己的最后一点家底,都是彻底的掏空了。


    若真是如此。


    那堂堂一个赵王,身边将再无一个侍卫军,亦无一粒粮食。


    恐怕。


    王宫中所有人包括着赵王在内,都要以野菜为食了。


    正想要说些什么。


    但是这边。


    赵王却是直接的一摆手:“诸位不必多说了,诸位能为了赵国而做至此处,寡人身为赵国之王,岂有坐视之理!?”


    说完。


    那赵王更是亲至赵胜面前。


    满脸激动的拉住了赵胜之手,便连眼眶都已经是通红:“赵国之存亡,皆系于王叔之手也!”


    赵胜同样是一脸的郑重。


    朝着赵括深深的一拱手:“定不负王上诸位之信任!”


    而后。


    不过是一日。


    一支两万人之大军。


    便是带着赵国最后一丝之希望。


    在平原君赵胜的带领下。


    朝着长平极速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