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通真达灵元妙先生

作品:《回到大宋做直销

    赵佶解开了心中最后一丝疑虑,对待江北的态度自然也更加亲热起来。


    他从江北对面挪到了江北旁边,一把抓住江北的手,有些羞愧地说道:“道兄啊,仙界之事,朕……本王……本帝君已经不记得了,可否有劳道兄告知一二?”


    这货已经开始不知道如何自称了。


    看来中毒不轻!


    江北暗暗好笑,把“神霄玉清王”的那一套鬼话又重新讲了一遍。


    赵佶听得聚精会神,生怕漏过了一个字。


    听到妙处,更是喜得抓耳挠腮,哪有半分皇帝的样子?


    不过,赵佶还是觉得有些遗憾,自己这个“神霄玉清王”下凡,玉帝爸爸也不说派点天兵天将来护卫,太不上心了。


    江北听赵佶隐晦的埋怨了几句,不由失笑道:“帝君有所不知,那神霄府中的仙官原叫做‘褚慧’,早就下界辅佐帝君治国了。”


    “帝君身为长子,深得玉帝宠爱,下界的辅佐仙官共有800多名。”


    江北朝站在旁边的众人一指,:“那边的高俅本是左元仙伯,王黼是文华使,蔡攸是园苑宝华使,还有童贯等人,都是列仙班,他们原本就隶属帝君麾下。”


    被点到名字的几个人喜不自胜:自己竟然是仙官下凡,这回去了必须大肆宣扬一番!


    江北又招手唤来了林灵噩:“我这徒儿,也是神霄府褚慧,是和众仙官一起下界,前来辅佐陛下治国的。”


    林灵噩上前,向赵佶深深一礼,“林灵噩参见帝君!”


    “哈哈哈哈,不必多礼,不必多礼。”


    此刻,赵佶的心情美丽得不得了,好似在三伏天喝了一杯冰水,沁人心扉。


    “本帝君看你面善,心里十分欢喜,帮你把名字中的这个噩改成素,你看如何?”


    “林灵素,谢帝君赐名!”


    江北听到宋徽宗赵佶给林灵素,也是有些神情恍惚。


    虽然自己的穿越改变了一些事情,但历史的车轮,仍然在滚滚前进,大的方向还是没有改变。


    看来,自己还需要更加努力!


    给林灵素赐完名,赵佶转向江北,虽有些不好意思开口,但还是期期艾艾地问道:“道兄啊,不知你在神霄府中,是何身份呢?”


    如何回答,就很需要技巧了。


    身份高了,不合适,让皇帝成天对你恭恭敬敬的,那不是作死吗?


    身份低了,也不合适,对日后江北搞直销、建团队帮助不大。


    “贫道并非是神霄府中之人,以前,帝君向来唤我道兄的。既然帝君现在未能感应天机,说明时机未到,帝君不必介怀,只当贫道是个普通修道之人就好。”


    江北面带微笑看向赵佶,眼神清澈如水。


    貌似什么都没说,又好像什么都说了。


    这就是在打机锋了,意思就是:我不是你的下属,我的地位也不比你低!


    这特么怎么可能拿你当普通修道之人对待?


    赵佶一时有些语塞,他绞尽脑汁也想不到跟长生大帝君地位相当的神仙是谁。


    毕竟在北宋时期,道教的神仙体系还不是那么完善,很多神仙的故事还得慢慢编


    “那个…道兄啊,不如跟我去皇城同住,我俩抵足而眠,早晚论道,如何?”


    无奈之下,赵佶打算先把他请回去,慢慢套话,多积累点儿跟臣民们吹嘘的素材。


    但是江北不乐意啊!


    “毁了毁了,这下玩跳脱了,把自己都给搭进去了。”


    我要当的是种马小说的男主角,不是蛋美小说的男一号啊!


    而且,谁能保证是一号?说不定是0号呢


    江北干笑两声,对赵佶正色说道:“万万不可!弟之心意,兄心领了。”


    “你我二人乃是受天道差遣下界,你掌握世俗之力,我掌握信仰之力,革命分工不同,怎可入宫?”


    人一慌乱,连用词都出现了偏差。


    “何为革命分工?”赵佶有些不解。


    ……嘴瓢了,当我没说过行不行?


    “此乃天机,日后自然知晓。”江北赶紧把话题岔开,“如今之计,先要把安力建起来,给帝君治下臣民洗髓伐经、强身健体。”


    “可是那天书中所写安境保民、为国助力的安力?”


    看来赵佶对任飞记录的那张纸条中的内容印象很深刻啊,江北就等着他问这个事儿呢,坑都给挖好了。


    “天书?唉帝君贤弟不记得了么?”


    江北从怀中摸出那部“天书”,递给赵佶。


    全拼音版本的!


    赵佶一看之下,瞬间傻眼。


    “啊这,道兄……”


    是不是看不懂啊?我当然知道你看不懂啦,这就是拿来给你个下马威的!


    敢叫你“贤弟”,当然是有底气的。


    “这天书乃是我们下界之前商议的策略,一多半是贤弟的主意,愚兄只是查漏补缺而已。”


    赵佶一听,这竟然是自己在仙界的手笔,不由得又惊又喜,一股自豪之情油然而生。


    就好像后世的某位读者,偶然读到了一部阅读过亿、收订双千万的顶流网红小说,正在感叹“作者太特么牛掰”的时候,一群人非常奇怪地看着他:“大神,这不是你自己写的吗?”


    这飞一样的感觉,就是那么酸爽!


    赵佶爱不释手,翻来覆去地看了好几遍,虽然连一个符号都没看懂,但并不妨碍他自我陶醉。


    “道兄真是太谦虚了,既然是我们俩一同商议出的策略,何来查漏补缺一说?”


    看着赵佶笑得嘴都合不拢,江北觉得火候到了,一脸正色道:“贤弟,虽然你尚未感悟天机,但是现在情况有变,为兄为你诵读一番吧。”


    诵读什么?当然是他们俩共同署名的天书嘛。


    赵佶大喜,连连点头,却见江北的目光朝四周扫视了一圈。


    正支楞起耳朵想听天书的赵佶一愣,随即会意,大手一挥,着众人全部退下。


    倒是江北进言,又让他留下了今天正好伴驾前来的“神霄府褚慧”左元仙伯高俅、文华使王黼、园苑宝华使蔡攸。


    理由当然是,这几个是“自己人”!


    至于后来到底说了些什么,没有人知道。


    只知道傍晚时分,赵佶一脸严肃地走出了城隍庙。


    当着伴驾一众文武官员的面,令秉笔太监现场拟旨,封江北为中大夫、冲和殿侍晨。


    赐金牌,不奉诏亦可入宫行走。


    赐号通真达灵元妙先生、金门羽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