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梦很美不如早点睡。

作品:《抽卡种田:我靠收购火龙果拯救世界

    如何瞒过大河村的村民?


    办法很多,其中最稳妥的,就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换句话说就是,明面上让镇子里给大河村建立电塔,实际上换成主脑的能量塔。


    具体怎么操作,齐辞也已经胸有成竹。


    她先联系了陆红娟,让陆红娟告诉陆晨风,齐三妞要申请拉电。


    齐辞家一直没有电线过来,她家也没有电用,在村里不少人家都有电视,村长家甚至还有洗衣机的情况下,齐辞连电灯都用不上。


    这也是有些说不过去。


    何况齐辞掏得起拉电的费用。


    陆晨风膝盖不好,很多事情他已经不会自己跑,而是让陆红娟去办。


    这就给了齐辞太多的操作空间。


    陆红娟这边申请给大河村建立新的电塔,另一边,齐辞托苏阳把这份申请压了下来,只派工人来看了一圈。


    之后齐辞找了些零工,让他们过来挖山,搭结构。


    她也不怕零工们和村民交流,反正村民也听不懂到底在盖什么。


    如此一来半个多月过去,山挖得差不多了,齐辞趁着半夜,到了定好的位置,让栾执把能量塔放了下来。


    主脑做事也稳妥,齐辞在系统图纸上看到的能量塔是颇为现代化的款式,等扔下来,插到山头的时候,就是大河村附近最常见的电塔样子。


    当然,只是样子像,里面还是主脑系统的能量塔。


    用的是清洁能源的一种,具体是什么,齐辞也搞不懂,她也不需要搞懂,用就是了。


    有了能量塔,齐辞也终于用上了电。


    她收起了十八个珠的手电筒,打开了提前装好的电灯。


    洗衣机、电视这些东西,也都安排了进来,洗衣机放到院子里,电视放到齐楚房间里。


    最重要的是,齐辞还拉了电话进屋。


    这是她唯一正经申请的东西。


    在没有无线电话的时代,没有这么一根电话线,这么一个电话筒,齐辞纵使拥有栾执,也没办法监听和控制其他人的通话。


    这很不利于开展工作啊!


    大河村目前除了卫生所和村委,就只有齐辞家装了电话。


    一时不少姨姨婶婶都来串门,又摸洗衣机又摸电话。


    齐辞笑着一一招待,还特意炖了一锅鱼汤,招待来串门的姨婶们,落了个好名声。


    这些姨姨婶婶们回去了,还念叨:“这齐三妞真是不错,发达了也没忘了人情,可比她妈强多了。”


    “老苗竟然没来蹭三妞的东西,可真不像她。”


    “不敢吧,三妞多彪的,说掏枪就掏枪,苗翠花最惜命了。”


    “我看啊,以后齐家就三妞这支过得好,老齐家不行了,他家老大都不回家了吧,跟陆家的上门女婿一样。”


    “也真是的,三妞是丫头,回不回家无所谓,反正以后嫁了人也是离家的,齐家老大怎么那样。”


    “不过咱们村的陆村长,怕已经是陆红娟的陆了。”


    “哎人都是一家的,女承父业也没办法,谁叫是这个时代呢。”


    “幸好红娟是个厚道人,我看齐家老大是个有福的。”


    “就是要有个孩子就好了。”


    “谁说不是呢。”


    一帮人碎着嘴,这些都是村里最近在八卦的东西。


    不管是姨姨婶婶们,还是村里的老少爷们,都已经潜移默化的确定了两件事。


    一件是大河村的村长接任者肯定是陆红娟。


    陆大勇自从被齐辞贴脸射了一联子弹后,一直老实到了今天,或者说颓废到了今天,也不去民工队了,队里现在每天都在训练,他也不去,就在家里看电视,喝酒,还记得照顾陆晨风已经算是陆大勇最后的良心。老爷子主要还是靠女婿齐经,齐经再不想干,也不得不干,因为陆红娟天天出去跑商,早出晚归,他又不敢说陆红娟什么,再说了,她还会往家里带东西,好吃好喝的不说,齐经和陆大勇还没开春,就都备上了克什米尔的大衣,这在村里都是头一份。


    齐经也只能老老实实做上门女婿,伺候老丈人和大舅子。


    完全不管自家的老爹老妈。


    第二件就是齐辞在做对村里很有益的事。


    带着村里的姨姨婶婶跑商是一件,新建电塔是一件,还有一件就是铺路。


    原本村里根本没有所谓的路,都是走的人多了,用脚踩出来的土路。


    一到下雨的季节,就到处坑坑洼洼,都是泥巴。


    齐辞找人把村里所有的主路都铺了,现在都是平整干净的柏油路。


    分路虽然没用柏青这么奢侈的东西,但却也都铺了水泥砖,每家每户现在推开院门,外面就是砖路,下雨也不怕,干干净净的。


    而且铺砖的活还是从大河村找的工,家里有能干活的都上,给自己家铺路,众人自然是更用心,铺的更好。


    费用是村里拿一部分,齐辞拿一部分,毕竟主路是直接铺到了齐辞家门口,她家在山下面,离村人聚居的地方还有两三里地呢。


    村民们也没反对,反正每旬交给村里的东西,他们也不知道都干了什么用。


    起码铺路,是真的落实在每个村民头上的好处。


    有了这些,在大河村的村民心里就有了个等式。


    齐辞大张旗鼓做的事等于对村里好的事等于他们没有必要反对等于跟着齐辞做就是了还能捞到好处。


    这当然是齐辞潜移默化想达到的结果。


    她不是真正的领导者,陆红娟也不是。


    在村子里想统领众人,靠的只能是利益。


    在没出事之前,靠蝇头小利。


    等出事之后,众人自然要依附强者获得活下去的资格。


    齐辞现在已经树立好了威望,让大河村村民知道谁是强者。


    接下来,她要做另外一件大事。


    就是增田增产,建立商品交换中心。


    商品交换中心,同时也将是大河村的系统核心。


    现在大河村的种田方式,是按照镇里要求,统一的AB分区,一家三十田分到两区,每七天交替种收一次。


    也就是说十四天内依旧是三十块田的产出。


    想靠这点产出的物资就把周边的商品流动盘活,齐辞只能说梦很美不如早点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