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 第 116 章 第一百一十六章

作品:《开局先花一个亿[娱乐圈]

    “三亿七千万?!”


    跟【过星海】同期的选秀节目负责人们差点没把头发揪秃:


    “这是首播一天, 可不是首播一星期一个月,就算是重复账号重复点击,将近四个亿的播放量也太离谱了吧!”


    要知道, 华夏的节目播放量可是早在八年前就经过政府整顿过的, 当时的各类娱乐向节目为了吸引眼球各种作假叠加夸耀,甚至连几十亿播放量都吹得出来。


    最后吹的太过, 被国家明令叫停,于是后面的节目播放量瞬间回归正常水平, 就算是想要数据好看点的,也只敢背后自己买水军做点真点击。


    自从八年前过后, 各大节目原本浮夸的数据一夜真实, 点击量上亿就能被称为“业内排行前十”。


    注意, ↑指的是总点击量。


    如果在几个月前, 有人对这位负责人说,一档选秀节目首播头一天就有三亿七千万的点击量,他一定会哈哈一笑,然后迅速离这个有幻想症的疯子要多远有多远。


    而现在, 同期的【投票188】负责人季山已然在发疯状态:


    “这不是星芒头一次举办选秀节目吗?!就算是全息舞台,全国一共才多少年轻人, 怎么会有这么高播放量的?!”


    季山是知道无论是电影还是电视剧, 大家都会默契避开星芒同期出品,尤其是电影, 星芒定档后,本确定了上映时间的其余电影纷纷改期也不在少数。


    按理说,这次全息舞台星芒来势汹汹,他们公司应该尽量避免跟【过星海】同期才对。


    现在大家凑在一起,当然不是因为公司高层脑子进水了。


    ——虽然在负责人看来跟脑子进水了也没多大差别。


    高层单纯是想赌一把。


    众所周知, 星芒基本没有翻车过,头一次做舞台,就引得观众们纷纷期待无比。


    但,做过选秀节目的都知道,这玩意不是这么好做的。


    市场目前流行点,选手之间的镜头分配,越大的节目越难协调全场,不是把所有选手凑在一起表演一下就完事了的。


    一旦【过星海】翻车,同期的选秀节目就能吸纳大量观众,并且完美的进行一系列踩【过星海】捧自家操作。


    自然,这样做还是很冒险的,毕竟传闻盛泉往【过星海】里投了二十亿,二十亿啊,就算是个蚂蚁,都能打造成个蚂蚁巨人了。


    但利益动人心,总有人会想,万一呢。


    万一成了呢?


    她盛泉搞电视剧风生水起,搞电影霸榜几年,但她终究头一次踏入选秀行业,她盛董总不能样样做,样样好好吧?


    结果她盛泉竟然还真的样样能做好。


    而且,好出了所有人的预料。


    一想到即将而来的上司问责,季山就恨不得吸着氧叫个120去医院,打工人是这样的,做决定的时候没他说话的份,决定出错需要背锅了,就该他出场了。


    他还想抢救一下自己的职业生涯,干巴巴笑了一声,对着身边下属道:


    “首播点击量高是正常的,新节目,肯定一堆人来看热闹,第一天的播放量也说明不了什么,等第二天看看吧。”


    第二天,季山看着屏幕上显示的【过星海次日播放量四亿五千万】:“……”


    一时间,他不知道该去想“这节目看上去真的还挺好看的,要不我也追一下”,或者是去想“我是主动辞职还是被动离职”。


    当然,这些只是季山的瞎想,锅是背了,倒也不至于被辞退,只是在会议上挨了一通批,扣了奖金,又被发配到了另一个岗位。


    开完会,上司把他单独叫到办公室,拍着他的肩说了一堆安慰鼓励的话,大致意思是这次的事是什么情况大家心里都清楚,他的能力大家也都清楚,等风声过了,一定再把他调回来。


    季山还能说什么?当然只能笑呵呵的表示“好的好的我为公司生,我为公司死,为了公司我背锅背的无怨无悔”。


    等出了办公室,看着同事们或同情,或看戏的眼神,哪怕心中有再多愤懑委屈,也只能强行咽下,强笑着装出一副不在意的样子,有多失落心酸,也只有自己心里才清楚了。


    ——然后,突兀的,刚出了公司的他,就接到了一通陌生电话。


    听完电话的内容,季山脑子直接一片空白:


    “邀请我去参与过星海制作???你说真的?!!”


    ***


    “您可以来【过星海】总部面试,对,我是吴瑛。”


    盛泉提着咖啡进了总负责人吴瑛的办公室,她轻轻敲了敲敞开的门,正打着电话的吴瑛见到是她,有点惊讶,连忙一边打电话一边比划了个k的手势。


    “邢老师可是跟我大力推荐您,具体的您可以到了现场再谈,好,我马上把地址发过去。”


    等电话挂断,她放下手机,接过盛泉递过来的咖啡:“盛董,怎么是您送咖啡?”


    “我刚好也在茶水间,就顺便帮小章跑跑腿。”


    小章主要负责的是节目组各种琐事,像是给工作人员送咖啡这种活自然也属于他的工作范围。


    自从节目正式开播,盛泉眼睁睁看着小章送咖啡的时候从原本的一袋一袋的送,转为一推车一推车的送。


    现在,这个年轻的小伙子已经进化到了推着放满了整整齐齐咖啡的几辆推车一起送。


    ——可见【过星海】全部工作人员压力有多大了。


    要知道,这两天只是节目的预热,相当于只开了一个小小的头,就引来了这么多人的关注,俨然有成为历代选秀节目顶梁柱的意思。


    因为比预期的要好太多,很多原计划的点都需要改,工作量也瞬间涨了两倍,以吴瑛为首的节目组工作人员们,几乎每一个都忙的脚不沾地。


    所以,得紧急招人了。


    吴瑛将季山的资料转到盛泉那边:


    “季山能力出色,性格也比较稳妥,我已经跟他约好了面试时间,大概下午就能敲定下来了。”


    和季山资料一起被推到盛泉面前的,还有另外几个人员资料,基本都是能力出众,有实力配合协调好这种大型项目的。


    盛泉笑着看了几眼:“你负责就好,我相信你的眼光。”


    吴瑛心里顿时一暖:“谢谢盛董信任,我会尽量安排好新增重要岗位人员的。”


    实际上,【过星海】项目在计划的时候,盛泉拍板的工作人员人数就一度让大家觉得太多了。


    这个项目虽然大,但实际上最多的选手人数也不过就是六百人,哪里需要配那么多的工作人员。


    不过在星芒,盛董说话一向是最管用的,所以虽然不少人觉得这样有点浪费资金,但反正正式开始了也可以削减,所以最终这个方案还是顺利通过了。


    结果,现在人数不光不用削减,竟然还需要再加人。


    吴瑛嘴上从来不讨论这些,心底却对盛泉是越来越佩服了。


    她的很多朋友同学都羡慕她的工作薪资待遇和发展空间,但实际上她心底却觉得,自己最幸运的点在于工作的老板是盛董。


    别看盛董平时很少管公司运作,但到了真正做决策的时候,她却从未出错过。


    盛泉:不,其实我只是有钱任性罢了。


    她性格是略带谨慎的,准备工作做多了总是没错的,但往往需要用到时,多的准备工作总能派上大用场。


    既然她现在有二十亿可以支取,工作人员人数多十倍都发的起,那么做多得准备,自然很正常啦。


    当然,盛泉做的多手准备,也不会只体现在人数这一点上。


    ***


    “这么多摄影师?!”


    “这么多灯光师?!”


    “这么多化妆师?!!!”


    季山参观节目组的过程中,基本就没停下过震惊的眼神。


    他算是知道为什么【过星海】里几乎每一个选手都状态好到炸裂了,被这样全方位的精心打造着,别说是本来就优秀的选手了,就算是来个普通人,也能打造出小帅的架势啊!


    他甚至看到了不少业内眼熟的牛逼人物,那个摄影师,不就是出了名难请的王小姐吗?


    还有那几个化妆师,可都是大牛级别的人物,现在竟然正凑在一起讨论舞台妆容怎么化才更能凸显出选手优势。


    季山看来看去,完全理解了【过星海】前所未有的爆火了:星芒这是完全是在用打造电影的质量,来打造一档选秀节目。


    观众又不是瞎,自然会捧场了。


    只是他不明白,星芒到底是怎么做到的,竟然能将娱乐圈各行各业的顶尖大佬都凑在一档选秀节目里。


    这简直比奇迹还要奇迹。


    吴瑛全程都很淡定,直到季山赞叹了一大圈,连路边种的树都夸了一遍上镜有格调后,才掏出了早就准备好的合同。


    季山还在犹犹豫豫:“我现在对于跳槽还有些拿不准,可能还需要考虑一下……”


    吴瑛笑着表示:“没关系,季老师可以慢慢考虑,合同您先看一下?”


    季山接过合同,看着看着,目光就定住了。


    薪资这是多少……卧槽这么多!!!


    吴瑛继续道:“季老师,您看这份合同怎么样?有哪里还不满意的话,我们也可以商量调整。”


    季山:“……”


    他缓缓的,缓缓的,咽了口口水。


    季山:终于知道为什么这么多大佬都愿意来这了。


    他轻咳一声:“咳,挺好,挺好的,那我就先走了。”


    “看得出来咱们节目组还挺忙的,我现在就去公司办好离职手续,晚上立刻过来上班。”


    “我心里有个想法,路上会做好发到您邮箱,咱们争取把咱节目组做上六个亿的播放量!”


    ***


    选手们并不知道节目组正在大力招人。


    六百人分为两天,一人表演了一分钟,就被安排进了宿舍休息,初始宿舍是四人间,谁跟谁同住节目组早就划分的明明白白。


    一切看上去都很正常,如果不是他们离开场馆和临时住所,前往宿舍的路上时,见到了乌央乌央的一堆摄影师的话。


    没见过世面的选手们兴奋激动,有性格活泼的还对着摄影师做出各种动作,曾经参加过其余节目的选手们则始终处于震惊中。


    “我参加过【飞跃歌声】,他们那么大的节目组,摄影师一共也只有二十个。”


    选手明琴忍不住不断去看路两边和前方的摄影师,小声跟身边舍友说:


    “现在我们一路走过来,至少已经看到四十个摄影师了,这还只是路上的。”


    舍友也是个眼尖的,瞄了好几眼后,啧啧称奇:


    “他们用的摄影机是i,这款摄影机可是出了名的好用但贵,我全部身家加起来都买不起一台,【过星海】的摄像师竟然人手一台诶。”


    另一名舍友听得云里雾里,连忙问道:“那这是好事吗?”


    “当然是好事了,这摄影机拍摄人功能好到爆,你再看这些打光师,看他们的站位和人数,拍摄出来效果绝对好。”


    要知道,他们来参加节目就是想要镜头,这么多人用心的拍摄,还担心没有镜头吗?


    明琴点头表示赞同:“对对对,我作证,打光真的很重要。”


    很多选秀节目刚开始压根不在意给普通选手们打光,妆造也不用心,只往几个早就有名气的选手身上努力,导致他们直接变为衬托。


    明琴不出名,参加过两次节目,都是负责衬托人的那个。


    当然也难受过,但这圈子就是这样,你没出头,怎么样都是该的。


    这次【过星海】他报名的时候也只是想露个脸,能够上这样的节目,对他来说就已经很足够了,也做好了再一次负责衬托中心选手的准备。


    结果没想到,进了节目组后,他首先震惊于【过星海】的化妆师人数竟然有这么多。


    其他节目里,一般都不会安排很多化妆师,这就导致了一个化妆师可能要化几十个选手,手下的妆容难免就会有点敷衍和发挥失常。


    所以那些本身就有名气的选手才会更容易出现在观众的视野里,因为他们往往都会自带化妆师,压根不用其他选手共享。


    而普通选手们因为脸上的妆容而在上镜时各种“畸形”,也是常态了。


    但【过星海】却做到了每个选手都能得到充足的化妆时间,在明琴上台前,看着镜子里那个光彩照人的自己,明琴眼泪都差点掉下来。


    ——然后他就和化妆师一起紧张的将卫生纸小心翼翼贴在眼下,吸走了可能会导致花妆的泪水。


    上台前,化妆师都还在努力的帮他调整细节,尽可能让他以最好的状态上去。


    明琴没有辜负化妆师,他确实以最好的状态表演了一分钟。


    那一刻,没有手机的他不知道弹幕上正有不少人发着【这是明琴吗?感觉他变好看了】,也不知道自己那粉丝量少到可怜的微博上,正一点点增加着新增粉丝。


    他只是很庆幸,庆幸自己来了这个节目。


    而此刻,看着一路上人数巨多的摄影师和灯光师,这种庆幸感简直要到了顶峰。


    “话说,我们下一步要做什么?”


    一直沉默的最后一个舍友开口了:“在导师的指导下学舞。”


    “三天后,我们会第一次上全息舞台,观众也会第一次投票。”


    明琴看着这个认识后就一直沉默寡言,但只站在那就吸引到很多人视线的舍友涂竹,心里还有点受宠若惊。


    这可是涂竹啊,虽然他黑粉多,但他们三个加在一起名气也没有他大诶。


    明琴虽然颇有种“我见到名人了”的快乐感,但他还是鼓足勇气,对涂竹发出邀请:


    “那我们四个一会一起练吧?”


    要是换在别的节目,他可能还不会这样主动邀请,毕竟节目里就是抢镜头,跟一个长得比自己好看又比自己有名气的选手凑在一起,基本没啥好事。


    但节目组公平的对待,让他也放松下来了。


    没有不公,自然很难产生不忿等负面情绪,面对明显比自己优秀很多的涂竹,他也愿意伸出自己友好的爪子。


    涂竹看着面前邀请自己的舍友,有点不太敢相信。


    他上次参加选秀节目的时候,明面上大家都是友好相处,但私底下,那种隐隐约约的排斥与不喜,还是被涂竹敏锐察觉到了。


    明明只是第一天见面,敌意却始终存在,那段时间,除了在舞台上,其余时候,他总会有一种“我是不是很讨人厌”的隐约想法。


    而这种想法,在他从巅峰跌落到低谷后,一日比一日重。


    可此刻,他却发现,自己的三个舍友望向他的视线,都充满了善意。


    涂竹有些胆怯,又有点高兴。


    要是以前,他肯定会犹豫着不太想答应,但此刻,想到在海选时,盛董笑着欣赏的视线。


    涂竹微微垂着眸,点了点头:“好。”


    “好!那我们走吧!我跟你们说,我扒舞很牛的!不过我学的慢,你们可不要嫌弃我啊!”


    “真的?!太好了,我扒舞不行,带我带我!”


    四人中最活泼的舍友直接站在中间,把手臂艰难搭在另外三人肩头:“不是我吹,我扒舞也很好的!一会我们比一比怎么样?”


    “好啊!比比!!”


    少年人的友谊总是突如其来又热情无比,更何况盛泉还专门给涂竹安排了三个爱说爱笑的舍友。


    三个社牛凑在一起,话题很快就从“比赛”到了“换衣服”再到“什么裤衩面料最好”再到“最好吃的火锅是哪一家”。


    涂竹站在边边,被带着一起往前走,听着耳边舍友们轻快的语调,他沉默的没有插话,只跟着走。


    少年跟在舍友们身边,那总是沉沉的眸子里,也带上了一些这个年纪该有的点点亮光。


    慢慢的,慢慢的。


    他的脚步,也不由自主的,渐渐轻快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