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第 61 章 第六十一章(二合一)……

作品:《开局先花一个亿[娱乐圈]

    宁洲相关的事务已经完成了七七八八, 至于项目成员这些,盛泉说不参与就是一点都不参与。


    虽然他社交能力为负数,但宁洲的专业领域还是很让人放心的。


    她暂时将注意力移到了其他的学生项目上。


    虽然一开始就是冲着宁洲来的, 但盛泉也确实有在认认真真的在这大把大把项目里挑选。


    当然不是她自己选, 而是她邀请的专业人士分析挑选。


    哪怕自己也在参与分析,但王老师每次看到一个他比较看好的项目时,还是忍不住感慨:


    “哪怕是在我们学校, 学生们在校时能得到的科研机会其实还是不够多。”


    虽然是学校派来陪同大老板的,但这段时间的相处下来,王老师已经把盛泉看作半个晚辈, 自然也愿意说几句真心话。


    “不光是实验室资源有限, 导师也不够用, 即使学生自己去做项目, 一个还没出校又没名气的学生, 项目经费首先就是个大问题。”


    他看着手里的项目书叹气:“像是这份项目书,一看就知道这学生做足了功课, 底子扎实,成功的几率绝对很高。”


    “但是就算是这样, 除非她已经打出了名气,或者导师很有名, 不然基本不会有人愿意投。”


    盛泉表示理解,这是肯定的。


    哪怕人人都知道年轻人是未来的希望,但是论投资, 比起白板一个的学生, 大部分人肯定是选择已经有成果有经验的。


    投学生,就代表着做好了将所有钱都亏损的打算,谁会这样干呢?


    就算是超级富豪们想做善事, 也会更倾向于直接捐款或者建学校,至少学校建起来了,那是明明白白放在那的,确保能用上的。


    科研呢?他们也许是很愿意直接捐款给c大的,但直接将钱花在学生项目上,那几乎不可能。


    因为这钱是真的会打水漂。


    大把大把的钱撒下去,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最后一场空,对于搞科研来说可太常见了。


    如果投给学生,就相当于是本来只有百分之六十的几率一场空,直接蹿升到百分之九十。


    别看几位老师总开玩笑说,一个亿的大投资,他们都心动想抢。


    但实际上,但凡是明白学生做科研窘状的老师,都知道这对于在校学生来说是一次多么难得的幸运。


    这可是彻头彻尾的公平竞争,只要是学生,都能有机会参与。


    虽然也是竞争力度也很大,但至少,这是专属于他们的机会。


    盛泉接过王老师手里的项目书,放在了【待终审】那一摞:


    “情况不会一直都这样的,c大二十年前仪器还紧缺呢,现在不也是只要是已面世的c大都有吗?”


    她半开玩笑半认真的说:“您且看着吧,c大多天才,只是缺个机会,如果这些天才因为我的投资一飞冲天了,到时候来投学生的企业绝对多到您招待不过来。”


    这话说的确实没错,企业跟学校合作当然还是为了盈利,如果盛泉投资在学生身上的钱能双倍三倍的返回来,看到有人吃到甜头了,自然多的是人效仿。


    王老师可没盛泉那么乐观:“话是这么说,但科研这种事,谁说得准呢。”


    他们当老师的自己都有可能做个七八年项目也拿不出成果,如何又能对学生产生太多的信心,毕竟科研就是这样,不是努力了就能百分百拿出成效的。


    作为老师,他希望学生们能够有多多的亲自上手实践机会,越多越好。


    但作为自己,他是很欣赏盛泉的,难免担心她血亏,一点本都回不了可怎么整。


    这样一个支持科研,愿意花费金钱去培养学生的良心企业家,要是为了做这些好事而产生巨大损失,他心里也不是滋味啊。


    “我怎么会血亏呢?”盛泉倒是基本没担心过这个:“您是不是忘了,我的公司是干什么的了?”


    ***


    “大消息!”


    一个年轻女孩冲进宿舍,兴奋的告知舍友们:


    “你们知道盛泉为什么要在我们学校的学生项目里挑选几个投资吗?”


    听到盛泉的名字,本来还只是有点好奇的舍友们瞬间来了精神:


    “不是说她跟我们学校毕业的一个大佬认识,然后大佬推荐来的吗?”


    如果要给c大近日热词排个排行榜,盛泉的名字绝对位列榜首。


    还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关于盛泉的各种信息八卦就已经传遍了整个校园,她有多有钱,人脉有多广,背景有多深厚。


    别以为c大学生们就不八卦了,无论智商或成绩如何,他们到底都只二十出头,其中还混杂了一些不到二十的,八卦起来一个比一个上头。


    尤其,这可是大金主啊!


    这个年纪的学生,大部分都精力充沛,学习越努力的,越想干出一番事业出来。


    但可惜,大学就相当于是一个预告中的小型社会,在拿着大喇叭告诉他们,都想错了,钻研项目认真学习努力实践什么的,设想的是很美好,但【没钱】一切都不成立。


    搞科研没钱,你怎么做项目?怎么实践?怎么学习?


    贫穷让这帮雄心壮志的学生们不得不止步于此。


    他们只能苦哈哈的去各种找老师,努力表现,要不然就是去结交师兄师姐们,求他们带自己一起做项目,或者抓耳挠腮的写论文,求神拜佛的希望能够发表。


    然后,在这样的情况下,一笔巨款从天而降。


    那手握这一笔巨款的大金主,能不被学生们视若神明吗。


    “虽然但是,神明什么的,也太肉麻夸张了吧?”


    “夸张?这算什么夸张,别说一个亿了,就是给我一万块,本信女都愿意早晚给大老板上香祷告,求她平平安安天天发财。”


    旁边一妹子见他们跑题了,心里好奇,赶紧把话题扯回来:


    “所以那个大消息是什么?是盛泉来我们学校投资的原因吗?”


    “哦对对对!!”年轻女孩兴奋的亮着眼:“你们都知道吧,盛泉名下有个星芒娱乐,《人生路》和《修者》都是她投的,不过这不是重点,重点是,星芒娱乐最近在筹备一个大制作。”


    “据说题材是星际科幻,然后!咱们院里一个师兄已经签了,附带项目里就有制作拍摄电影用的道具,说是道具,其实和真的也差不多了。


    这依旧不是最大的重点!最大的重点是!!因为大老板很看重那师兄的项目,再加上附加项目太多了,所以经费直接给他们五千万!”


    “五千万?!!!”


    几乎所有人都震惊的睁大了眼。


    “五千万,我做梦都不敢这么做……这师兄做什么项目?还要人吗?还能申请加入吗现在?”


    年轻女孩很满意大家的反应,因为刚听说时已经震惊过一轮了,所以她现在就表现的相对淡定:


    “你们别光顾着五千万啊,要听重点啊!大老板给用在剧组的附加项目加钱说明什么?说明她很可能会倾向选那些出了成果能直接用在剧组的项目啊!”


    她的视线落在坐在书桌前,还沉浸在“五千万”思绪的长发女孩身上:


    “舒月,你的项目不是机器导盲犬吗?你投了没?我觉得这个就挺符合电影拍摄的,说不定能中。”


    被称作舒月的女孩一愣,第一反应就是觉得不太可能:


    “研究机器人方向的太多了,听说还有已经做出一点成果的师兄师姐也投了,我应该是希望不大了。”


    舍友安慰她:“也不一定,你不是拿着这个项目去问过了吗?不都夸你这个项目有很大可做性吗?”


    古舒月被这么一说,也忍不住的冒出了些许希冀。


    她就是王老师说的那种,没名气,没导师带,家境一般,也称不上是天才但又踏实学习的普通学生,如果不是这次盛泉广撒网,她可能会一直等考上研究生,找到一位导师后,才能敢肖想一下跟别人的项目。


    如此积累一两年,如果运气好跟的项目有一两个成了,她才有一点可能成立自己的项目。


    哪怕她从初中开始就一直在关注机器导盲犬方向,一点一滴也积攒了大量的知识经验,有信心现在着手的话,半年内就能稍稍得出些成果。


    可没用啊,机器人技术是公认的烧钱,但也是大热门,人家要投也不会投给古舒月这种一个奖项还没拿的普通学生。


    所以,能够碰上这次这个机会,哪怕古舒月嘴上说“中的可能性很低”,可心里却始终是暗暗期盼着的。


    不光她期盼,舍友们也期盼啊。


    古舒月还怕期待太高会落空不敢太高期待,舍友们却是恨不得一天在心里念八遍希望她能中。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古舒月觉得自己普通,她们却觉得她很厉害,毕竟才大三,她竟然都能立项了,而古舒月是愿意带着她们一起做项目的。


    换句话说,她就是全宿舍的希望。


    全宿舍的希望被大家安慰了一阵,正好手机铃声响起,她起身去阳台接电话:


    “喂,妈,吃过了,钱够花,怎么不够花,我们学校食堂便宜,学习也不累,你们在家里还好吧?那就好,放心,我过得好着呢。”


    又说了几句,问了问彼此的情况,那边才挂了电话,古舒月看着通讯录名单上写的【妈妈】二字,原本有些疲惫的面容又坚定下来。


    正打算去继续看书,她的手机短信突然叮咚响起提示。


    现在各种垃圾信息很多,但苦逼的大学生们是不敢错过每一则短信的,毕竟虽然现在是网络时代,可倔强的学校通知事务还都停留在群发短信上。


    比如说这次的“一个亿”,就是学校先发了提示短信给学生们,然后再由学生自行去学校官网查询具体。


    古舒月一边想着一会要不要去图书馆坐坐,一边随意的点开短信。


    然后,她的呼吸在这一刻都暂停了。


    “舒月,我去洗衣房,你有没有衣服要带……你怎么了?傻了?”舍友推开阳台门,正要去够放在外面的衣服,见到古舒月呆滞的面容,疑惑无比。


    古舒月张张嘴,用了好几秒才找回自己的声音:“我,我中了……”


    “什么中了?看你这样……”舍友说着说着突然反应过来:“中了?!!!你中了?!!!盛泉选中你了?!!”


    古舒月完全不知道该说什么了,只是激动的连连点头,她甚至觉得自己都听不清楚舍友们在说什么了,只依稀知道她们高兴的又叫又笑。


    直到舍友递过来纸巾,她才发现自己竟然哭了,而且还是满脸眼泪的那种。


    古舒月后知后觉的开始有点不好意思,倒是舍友们比她还兴奋:


    “能理解!能理解!妈妈呀!我都要激动哭了!这至少能有个一千万经费吧!一千万啊!!!”


    “我就知道!!我就知道!!网上早就说了,说盛泉只看能力,不看别的,舒月!你好好干!说不定也能像是那个师兄那样加钱呢!!”


    在舍友们的簇拥下,眼眶红红的古舒月也跟着一起笑了起来。


    这个来自小城市,但又有自己梦想的年轻女孩头一次觉得前路是如此的清晰,她清楚的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当项目正式开启,她将会遇到数不清的问题与难题。


    但至少此刻,她并不害怕。


    古舒月握紧了手机,就好像是握紧了美好的未来一般。


    遥远的小城市里,知道女儿一切都好,古妈妈放心的放下电话筒,拿起自己的东西出门。


    一出门,碰上邻居也推门出来,她动作停下,让对方先走。


    “诶呀,月月妈,你出去买菜啊?月月爸呢?”邻居没走,而是好奇的问起了她。


    古妈妈面向她,笑着说:“他今天加班,就是我去买了,反正就在楼下,也都是熟人,不怕人家坑我。”


    “今天楼下车有点多啊,咱们一块去吧,正好我也要去菜市场。”邻居挽住古妈妈手臂,热情的邀请着。


    “好啊。”古妈妈没有拒绝她的好意。


    她将自己的伸缩型导盲杖拉出来,又戴好墨镜,小心的将钱包放进内荷包,确定没什么遗漏了,才笑着说:


    “我们走吧。”


    ***


    ——同一时刻,刚从实验室出来的一名学生疲惫的活动了下脖子,拖着丧尸一般的步伐,一边缓慢挪动,一边掏出手机看信息。


    先看飞信,再看q群,最后拉开短信看一看,今天也没什么……嗯?!!!


    “我靠!!我靠!!我靠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一名学生带着第一次来这边的师妹路过,见到该学生在走道上狂笑的场景,啧了一声:“又疯了一个。”


    “没事,不用管,搞科研的哪有不疯的,习惯了就好了。”


    这一天,许多人都“疯了”。


    因为那一条提醒项目通过的短信。


    原本预计的三个项目,变成了三十几个项目。


    虽然有二十几个都是需要经费低于一百万的,但是盛泉依旧没有将这算在那一个亿里面,而是额外加投了三千万。


    ——因为研究所没花钱,盛董手头还是很宽绰的。


    也就是说现在的情况是,一个亿,三个大项目分。


    宁洲分五千万,古舒月分三千万,还有一个叫程琦行的学生分剩下的两千万。


    额外加投的三千万,三十个小项目分。


    那三个包揽了一个亿的大项目负责人是如何想的,这些小项目负责人不知道,他们只知道,自己快乐疯了!


    什么叫意外之喜!这就是意外之喜!


    尤其是,这件事被媒体采访后,盛泉是这么说的:


    “本来是只有三个名额的,一开始跟学校沟通的时候说的也是三个,但是c大学生的优秀超出了我们的预估,不少项目确实是太优秀了,真的舍不得就这么放弃,所以就选择了加投。”


    “对,我手里有个讲星际时代的剧本,看的时候特别羡慕,恨不得睡一觉就到了未来,能见见未来的高科技,但是当我看到这些优秀学生的项目书,一个个看过来他们的研究方向的时候,我突然就意识到了,我不用去羡慕未来了,因为他们正在创造未来。”


    又说了一些这些项目如何天马行空又如何让人感到期待成果后,盛泉最后总结:


    “以后应该还会继续采用这种方式投资,说实话,这些学生给了我很大的惊喜,我很期待下一次的合作。”


    短短的一个采访,却看的c大不少学子热血沸腾。


    【我就说怎么回事,明明一开始说只投个位数项目的,结果光我知道的就有十几个项目中了,原来是这么一回事啊】


    【我校藏龙卧虎啊!科研项目竟然能优秀到盛泉宁愿加投也舍不得放弃的地步!!】


    【我参与的项目就是那三十个之一,其实说起来也很惭愧,当初加入进去就是为了混个履历……但是看到盛泉那么认真的说我们在创造未来,三千万这么多钱,她应该也是考虑了很久才决定加投的,我下次再也不混了】


    【我们的项目也在里面,我们二十几个人发誓,绝对不会辜负盛董的信任!】


    【收到短信的时候真的有激动到哭,看到新闻又激动了一遍,真的谢谢盛董,我们一定会努力的创造未来的】


    【盛泉真的很好啊,我上次还看到她在逗学校的花学长,还买吃的给花学长】


    【逗学长???】


    【楼上,花学长是只三花猫,经常在实验楼那边转悠的】


    一开始,这个新闻热度并不高,只是被c大的学生们互相流传,他们讨论时也基本都是在校内贴。


    但架不住这个新闻实在是太符合主流媒体审美了。


    首先,企业主动去投资学生项目,鼓励学生在校内自建科研项目,这是正能量。


    其次,学生们踊跃投项目,因为项目太多优秀的无法抉择,企业方最终决定加投足足三千万,这也是正能量。


    最后,学生们受到鼓舞奋发上进,简直满满正能量啊。


    有情怀,有感动,还能展现一下年轻学生的优秀,鼓励其他企业家共同开创科研界美好的未来,简直完美。


    盛泉之前捐款一个亿那事,都没有这件事更受主流媒体的欢迎。


    当为首的几家知名媒体转载后,剩下的媒体抓紧风向,立刻跟着报道。


    《盛泉:我加投三千万,是因为我看到了他们正在创造的未来》


    《xxx点名表扬盛泉,企业家也可以关注科研工作》


    《她将一亿三千万扔去“打水漂”,**却为她喝彩》


    仿佛一夜之间,盛泉又活跃在了各个热搜页面。


    同行们:“……”


    本来还说星芒娱乐最近在筹备新电影,应该未来一年内不会有什么大动作,结果盛泉就突然来了这么一出。


    就有人觉得离谱:“她怎么跟大学搞校企合作都能上新闻?”


    而且上的还是那些正规新闻,不是娱乐八卦什么的。


    娱乐圈内对于正规媒体有多向往呢,这就好像是被突然盖了公章一样,要是有明星艺人被正规媒体夸了那么一两句,他们的粉丝绝对能把牛皮都吹上天。


    为什么?


    物以稀为贵,因为正规媒体很少会夸娱乐圈相关。


    结果怎么这规律到了盛泉身上就跟不存在一样呢。


    一些人酸完了,还要自我安慰一下:“她又不上电视,就算是被夸成这样,她旗下的艺人什么的也沾不上光,那一亿三千万要是只用在这上面,那可不划算。”


    “对啊,盛董还是爱出风头,一些报纸的夸奖而已,现在谁还看报纸,正能量是正能量了,也就维持一时的热度罢了。”


    然后,这件事就上电视了。


    中央新闻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