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大婚前夕,再来一首

作品:《姨娘稳住!女儿给你挣诰命

    风铃嘴角微微扯了扯,来到元锦意的身边回禀情况。


    “小姐,刚才您让奴婢抓的人,奴婢问过了。


    她说自己是丽姨娘身边的婢女。


    想跟着您打探一下情况。”


    丽姨娘?不是被关起来了吗?还不安分呢。


    元锦意轻轻点头,脑中又思索起教训她们的办法来。


    老侯爷真是老当益壮,都六十多岁了,还有这么多小妾。


    有些比她才大几岁,元锦意想想都觉得恶寒。


    只是做人小妾就要有做人小妾的自觉性,平白无故生事,这就不对了。


    元锦意想着,大步往侯府回去,她前脚刚回府,后脚展曜送的布匹就来了。


    好在展曜的人有脑子,没直接说是他送的,只说是元锦意之前在布庄定的。


    看着送一匹匹流光溢彩的布都进了元锦意的院子,元锦欣站在拐角处,气的牙齿直痒痒。


    好啊,魏夫人掌管中馈后,就是这样偏爱自己女儿的。


    到底还有没有一点规矩了。


    凭什么元锦意能有这么多精美的布匹,她开春就才做了两身衣服呢。


    元锦欣气的直跺脚,旁边的银翘扯了扯她的袖子,“小姐,我们还是先去看望老夫人吧。”


    元锦欣冷哼一声,头上的步摇使劲晃动,攥着帕子愤愤不平的开口。


    “看什么看,不看了。


    都是一群偏心鬼,势利眼。


    等我姨娘好起来后,有她们好果子吃。”


    她愤怒的目光瞪着元锦意的院子,好一会儿才扭头离开。


    淮安侯府上下都已挂上比那新娘胭脂还红的绸缎,就连门口的石狮子都没放过。


    洒扫的下人将所有屋子里里外外都清扫了好几遍,该摆放的花草和盆栽都已经摆放好。


    距离元锦潇大婚就只剩最后一天。


    好些元氏的远客已经住了进来,侯府上下热闹非凡。


    不仅如此,侯府还将周边的大小客栈包了下来,以备其他客人不时之需。


    元彻已经向陛下告了假,在府中布场和待客。


    元锦潇屋中,各房各家七姑八姨齐聚于此,都在给她传授着婚后经验。


    元锦潇红着一张脸被围在中间,不停的点头回应,满面含羞。


    大夫人坐在元锦潇身边,脸上的笑容都要僵了。


    她旁边就是魏夫人,只是大夫人穿着打扮看上去不如魏夫人,看着老气横秋,生生像一个陪衬一般。


    大夫人麻木着一张脸,碍于自己女儿新婚之喜,她不好意思发作。


    屋中明眼人也能看出魏夫人和大夫人之间不和。


    屋中热热闹闹,屋外叽叽喳喳。


    元锦意被祝庭彦追的满院子的跑,裙摆飞扬,步伐急促。


    她一边跑一边叫,小嘴撇的厉害。


    “表哥,我真的不会作诗啊。”


    怎么能这么缠人呢,非要拉着她作诗。


    祝于漪在身后捂着肚子哈哈大笑,“大哥,你别追了。”


    没看到表妹都要被他烦死了吗?


    祝庭彦一脸狂热,崇拜的跟在元锦意身后。


    “表妹不要谦虚,算表哥求你。


    再作一首吧,你的劝学诗我简直要佩服得五体投地了。


    你就再作一首,圆了我的心愿吧。”


    就再作一首,他好回苏州显摆去啊。


    到时候人人都知梁安城的小才女是他表妹,那不得被羡慕疯啊。


    “我不会,我不会啊。”


    她也是靠抄,她不会作诗啊。


    元锦意都要被祝庭彦给缠死了,直接往院子外跑去。


    早知道她一首诗都不写给祝庭彦了,好狂热的小迷弟。


    刚出院子,元锦意迎面就和人撞上。


    “哎哟。”


    元锦意猛地往后栽倒,祝庭彦心肝一颤,赶紧停下脚步。


    “瞎跑什么呢。


    也不知看着路,小心磕着你,又要哭鼻子。”


    好在元彻眼疾手快,扶住了元锦意的肩膀,无奈的责怪道。


    元锦意赶紧站好身子,对来人露出娇憨笑容,“嘿嘿,父亲,姑姑。”


    “这是做什么?庭彦?”元湘灵疑惑的在两人身上打转,怎么把锦意急成这样。


    祝庭彦摸摸脑袋,脸上挂着羞愧的表情,上前两步。


    “对不起,舅舅。


    我就是想再问三表妹要一首诗而已,没成想差点害她摔跤。”


    祝庭彦直率的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元彻摆摆手,宽厚一笑,“无事,无事,小心些就好。”


    元湘灵哑然失笑,看了自己儿子一眼,尽心叮嘱道,“庭彦,好生跟表妹往来,别吓着她。”


    这么乖巧懂事的小姑娘,她只恨不是生在自己肚子里。


    元锦意趁机就要开溜,元彻一把揪住她的衣领子,将她逮回来。


    “去哪里?


    你表哥回来一趟不容易,你们二人正好可以好好交流一番课业。”


    庭彦在苏州也是有名的才子,学识渊博,为人谦虚,锦意应该好好学学才是。


    “哦!”元锦意笑的比哭还难看,装作乖顺的点点头。


    她好不容易从宫里回来可以休息休息,结果不是今日跟着元彻去见人,就是明日跟着魏夫人去待客。


    终于空闲了呢,还要被祝庭彦抓起来作诗。


    她的清闲命啊,一下子就没了。


    祝于漪偷笑两声。


    几人又重新坐回院子里。


    祝庭彦期盼的眼神紧紧盯着元锦意,桌上笔墨已经准备妥当,一副随时要大展身手的模样。


    “三表妹,你别搭理哥哥,咱们出去逛街吧。”


    祝于漪对自家哥哥嫌弃不已,书呆子,一点人情世故都不懂。


    人家三表妹摆明了不想搭理他,还要纠缠人家。


    若不是两家是亲戚,恐怕都被三表妹赶出去了吧。


    祝庭彦轻嘶一声,纳闷的看着自家妹妹。


    “逛什么街啊,以后有的是时间,你回苏州慢慢逛。”


    怎么还胳膊肘往外拐呢。


    明明自己也想看三表妹的诗,合着坏人全都被他当了。


    祝于漪被看的羞赧不已,连忙低下头。


    元锦意坐在凳子上抓耳挠腮,就是想不起来作什么诗合适。


    好些诗句都不一定符合她的心境和时代,必须反复斟酌才行。


    屋子里又传来一声声大笑,元锦意目光扫过院子里的一切事物。


    直到她看到墙角一簇悄然盛放的桃花,心中有了主意。


    “表哥,我们可说好了,最后一首。”


    元锦意看向祝庭彦,摇晃着自己的手指头,目光坚决。


    她可不想再让祝庭彦一直缠着她啊。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祝庭彦一拍巴掌,肯定的回答。


    他怕再来一首,三表妹都直接不见他了。


    “既然明日是大姐姐出嫁,我就作一首跟新婚有关的吧。”


    元锦意敲敲桌子,眼神明亮璀璨,嫣红的小嘴缓缓道出心中所想。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祝庭彦摇头晃脑的放下笔,双目已经成了星星眼。


    “表妹,你真厉害。


    这一首桃夭简直绝了。”


    生动形象,如梦似幻,浑然天成呐。


    他就是再生一个脑子,也写不出这样的诗句来。


    祝庭彦对着元锦意开始无脑吹,就差没跪下直接拜元锦意为师了。


    “表哥别这么说,我也只是突然有感而发。”


    元锦意嘴角扯了扯,其实厉害的不是她,她只是一个搬运工。


    祝庭彦是没有见识过唐诗宋词,不然绝对不会这样说的。


    毕竟读书时期,要背诵的诗句足以让人脑袋炸裂。


    祝于漪目不转睛的盯着桌上的诗句,“三表妹,你是真的厉害啊。


    以后我成亲,你也为我作诗一首吧。”


    祝于漪今年已经十五了,再有一年也要成亲。


    看着元锦意写下的诗句,她目光中满是赞叹,毫不害羞的请求道。


    元锦意挑眉,眼珠子转动一圈,笑眯眯的点头。


    “这个这个,


    若是我能想出更好的诗句,肯定第一个写给漪表姐。”


    先忽悠吧,忽悠多久算多久。


    夜幕降临,元锦意躺在自己床上,摩擦着空间玉牌。


    绿酒飘在元锦意头顶,手里拿着元锦意给她烧过去的香蜡吃食,小嘴一直就没停歇过。


    屋外的红灯笼高高挂起,些许红光从窗纱间隙渗透进来,照在绿酒毫无血色的脸上。


    听完绿酒说丽姨娘那边的事情,元锦意眼神有些微妙。


    这几日,她们一直不怎么安分。


    虽然被关起来了,但是吃穿用度,她们一直要求魏夫人必须给她们最好的。


    原本魏夫人只想按照府中规定供给,但是老侯爷横插一脚,非要让魏夫人先供应他的爱妾和庶子庶女。


    为此,元彻又和他大吵了一架。


    这些元锦意都不知道,魏夫人估计是怕她担心,没有告诉她。


    重点是,她们还想在明日元锦潇出门时闹事。


    绿酒吃完东西,在舔自己的手指头,长长的舌头耷拉着,“三小姐,要教训教训他们吗?”


    元锦意嘴角露出一丝坏笑,对绿酒轻轻颔首。


    “那是当然了。


    不仅要教训她们,还要吓得她们再也不敢待在侯府。”


    这群人在侯府多待一日,老夫人和魏夫人就一日不得安宁。


    为了避免侯变得府乌烟瘴气,这个恶人还得元锦意来当。


    老侯爷和元彻发生不愉后,最近几日一直在外面寻花问柳。


    那怕次日就是元锦潇的新婚大喜,他还是喝的难醉如泥,被两个小厮费劲儿的搀扶回了侯府。


    大晚上的,丽姨娘被小厮吵醒,有些不悦,但不得不从爬起来服侍老侯爷。


    等她忙完,看着躺在床上如死猪一般呼呼大睡的老侯爷,心生厌恶。


    不过想着自己还是得靠着他,丽姨扭曲的面容闪过一丝挣扎。


    罢了,罢了,反正老东西也活不了多久,她还是抱紧侯府这棵大树吧。


    丽姨娘刚准备去吹灯,一股阴风飘来,屋子里所有的灯尽数熄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