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1 章
作品:《清穿之顺治废后》 孟露骤然离去而难过, 天亮了,帝后要来请安,孟露强迫自己放下心里的悲伤, 端坐妆台前让。
“再多上些粉吧。”孟, 叹了口气道。
阿木尔于是又拿起粉盒, 。
不多时, 外头太监进来传话, 说皇
外头天还黑着, 皇帝和皇后必然是已经先去过慈宁宫和咸安宫的,这么算来,这两个孩子昨天晚上怕是连一个时辰都没睡够。
孟露这边还需要一会儿, 便吩咐道:“让皇上皇后先去正殿坐等,阿木尔, 你赶紧准备一些点心茶水之类的,让他们先垫垫肚子。”
阿木尔领命去了,那斯图以及其余宫女手下的动作加快了下。
正殿里, 玄烨听完阿木尔说仁宪太后马上出来后, 便坐在了一旁的椅子上,十分自来熟地拿起一块点心填进嘴里, 随即双手一拍,拍干净手上的点心碎屑。
皇后看得目瞪口呆。
都说宫里规矩一重又一重, 连走路先迈哪只脚都有一定的讲究,她还是头一次见皇上如此地随心所欲。
方才在慈宁宫,太皇太后也让人准备了点心, 可皇上在那边就吃得极为规矩,吃完还伸着手等着下人来替他擦手。
玄烨不知道皇后心中所想,他嚼着点心, 又喝了一口茶,见皇后还站着,便道:“你坐下啊,皇额娘还没出来呢。”
皇后略略一笑,一脸为难,心道这不好吧,他们是作为小辈来给太后请安的,四平八稳地坐在这里大吃大喝算是怎么回事?
玄烨这次看明白了她的表情,他起身走向皇后,按着她的肩膀强行让她坐下,接着温声道:“皇额娘这里一向不怎么注重这些虚礼,你往后到了慈仁宫,也不必战战兢兢的,怎么自在怎么来就行。”
“……会不会冒犯皇额娘?”皇后心中还是不安。
“没事,你以后慢慢就知道了。”玄烨一时也说不来,只拿了一块点心递给皇后,“你怕也饿了,先垫垫肚子。”
皇后连忙伸手去接,玄烨却一躲,示意她直接来咬。
皇后心中羞涩,红着脸就着玄烨的手咬了小小一口,然后震惊地发现玄烨将剩下的糕点放进自己嘴里。
皇后的脸越发地红了,仿佛能滴出血来。
小夫妻间甜蜜的举动,被刚到的孟露看个正着,她难掩笑意道:“倒是让你们久等了。”
玄烨忙带着皇后起身,等孟露在上位坐定,夫妻二人一同给孟露行了大礼。
孟露笑着让她们起身,接着就让人拿出了准备给皇后的见面礼,一对绿的晶莹剔透的翡翠手镯。
玄烨瞧着这对镯子有些眼熟,便问道:“皇额娘,这不是儿子登基那年,缅甸进贡的那块翡翠原石?”
孟露点了点头 。
玄烨道:“那原石也不大,内务府工匠耗时半年才做出这么三对镯子来,珍贵无比,您还是自己留着吧。”
皇后原本就瞧着这镯子非同寻常,一听玄烨说总共才三对,她更不敢收了,忙谢恩道:“皇额娘抬举儿臣了,这么贵重的东西,儿臣实不敢收。”
孟露莞尔一笑,伸手拉过皇后的手腕,二话不说就拿起一只镯子往她手上套,嘴上道:“我在皇姑庵时,曾经将这对镯子在佛前放了三天,是让皇姑庵的大师开过光的,日后无论谁带着它,它都能保佑自己的主人平平安安,无灾无祸,宝珠你安心收着就是了。”
皇后心下感动,悄悄看了玄烨一眼,皇额娘都这样说了,她收还是不收。
玄烨心里也暖洋洋的,他对皇后点了点头,皇后便福身谢恩,甜美道 :“儿臣多谢皇额娘赏赐。”
孟露看着她腕上松垮垮的镯子,道:“不过你如今太瘦了,这镯子有些大,等你再胖些带着正合适。”
说到这,孟露又想起了玄烨那小鸡啄米的饭量,她对皇后道:“宝珠,玄烨这孩子的胃口不怎么好,每餐几口就饱了,你如今入了宫,日后玄烨的饮食,可就都交给你了。”
皇后再次躬身领命:“皇额娘放心,儿臣会照顾好皇上的。”
孟露含笑点头,这样她就放心了。
眼看天快亮了,孟露也没再留他们,就说:“时候不早了,你们今日为着请安起了个大早,回去再睡个回笼觉吧。”
玄烨道:“是,等儿臣带着皇后去给额娘请过安后,我们就回去休息。”
孟露微微一愣,道:“咸安宫,你们还没去?”
玄烨道:“按规矩,儿臣应该先来慈仁宫的。”
孟露原本都已经起身打算回自己寝殿了,闻言又坐了下去,斟酌着道:“虽说规矩如此,但咸安宫就在慈宁宫后头,慈仁宫却是远在东边,以后你们若是请安,先去过咸安宫再来这吧,省得折腾来折腾去的。”
玄烨这次没答应,他道:“儿臣知道皇额娘不在乎这些,可长幼尊卑之序不可废,旁的儿子都可以答应您,只这一条,儿臣恕难从命。”
当年皇阿玛偏宠孝献皇后,后宫福晋格格每日去给孝献皇后请安而不去给皇额娘请安,玄烨就深觉不妥。
尊卑颠倒的事,玄烨不会容忍。
倒也并不是他认为自己的额娘就低人一等,只是事实摆在那,皇额娘当年是皇后,自己的额娘只是皇阿玛的一个福晋。
因此玄烨认为,请安时先去慈仁宫,再去咸安宫,是天经地义的道理。
孟露见玄烨态度强硬,便也没再与他相争,只道:“既然如此,那么皇后以后就跟你一样,每逢初二十六来慈仁宫请安就行,不必天天来。当然了,宝珠平日若是闲着没事,皇额娘也欢迎你来慈仁宫做客。”
皇后几乎受宠若惊地再次给孟露磕了头,孟露笑着受了,“快去咸安宫吧,慈和太后该是等急了。”
帝后二人便即告退离开。
此时的咸安宫,慈和太后在正殿几乎已经坐了快一个时辰。
玄烨大婚,她昨夜高兴地几乎一夜没睡,天不亮听到前头玄烨和皇后去给太皇太后请安时,她就赶紧洗漱准备,在正殿坐着等儿子儿媳来给自己磕头。
可两人迟迟未来。
慈和太后打发青怜去打听:“去看看,太皇太后那儿还没放人吗?”
青怜回来时低眉垂眼,脸色难看,慈和太后问道:“怎么了?”
青怜低下头,小声道:“皇上和皇后,往东六宫那边去了。”
慈和太后听后脸色一僵,嘴角原本期待的笑意也渐渐消失,她眼神冷漠,淡淡道:“哦,玄烨先去给仁宪太后请安了,那咱们就等等吧。”
她说着话的语气没有丝毫的起伏,青怜便知道自己主子是生气了,□□上皇后没先来给自己请安。
青怜也万分不解,咸安宫就在慈宁宫后面,明明先到咸安宫是顺路的事,可皇上却非要带着皇后先去慈仁宫,真是半点不给主子面子。
最后是天已经大亮时,外头的人才进来传话,皇上和皇后到了。
这时慈和太后久等不到,已经被青怜劝回日常起居的暖阁先歇着了。
慈和太后歇倚在塌上,有几个宫女正在为她按揉酸痛的四肢。
她原本是想让他们在正殿多等上一会儿的,可转念一想,玄烨也在,这孩子每日事物繁忙,实在辛苦,她还是早些出去的好。
慈和太后到了正殿,就看见皇后正坐在一张宽大椅子上,满面含笑也不知在跟玄烨说什么话。
她左侧的玄烨也是笑容溢满了整张脸。
慈和太后脸色不自觉的一冷,随后又很快恢复笑容,款款走了进去。
“倒是让你们久等了。”
玄烨听到声音,便即带着皇后起身,“儿子与皇后来给额娘请安,等上片刻也是应该。”
话落便与皇后走到中间,一同再给慈和太后行礼。
等他们行完礼,慈和太后笑着让他们起身,随后也让人拿出了给皇后的赏赐。
一支精美的银镀金嵌宝石花簪,虽不如孟露的那双翠玉镯子珍贵,却也是宫中难得的佳品。
皇后噙着甜美的笑容,上前一步细声道:“多谢额娘赏赐。”
慈和太后笑着道:“你是玄烨的皇后,亦是本宫的儿媳,在本宫心里,你就如同本宫的女儿一般,以后在这宫里,咱们婆媳需得一条心,顾好自己,不让玄烨有后顾之忧。”
皇后再次福身:“儿臣谨遵额娘教诲。”
之后慈和太后又留二人在咸安宫用早膳。
席间,青怜上前想要替慈和太后布菜,慈和太后摆摆手道:“不用你伺候了,本宫自己来就行。”
说这话时,慈和太后有意无意地看了皇后一眼,皇后也立时会意,起身走到慈和太后身侧,笑着道:“额娘,儿臣替您布菜。”
慈和太后笑盈盈道:“真是个孝顺的孩子,那便有劳你了。”
皇后也笑着回应:“孝顺额娘,是儿臣应该做的。”
一旁的玄烨看着,倒是也看得出来额娘是有意让皇后替她布菜,不过在他看来这也的确是无伤大雅的小事。
婆媳间就合该如此相处,且看皇后的样子,也没见她有什么不满。
玄烨心里对皇后的好感又多了几分。
他对皇后的要求不多,其中有一条便是皇后需得孝顺。
以后他亲政以后,空闲的时间会越来越少,照顾额娘的担子,难免要落到皇后身上的。
等用完了早膳,慈和太后拉着小夫妻两又闲话几句,期间话题自然而然地也就转到了子嗣上头。
“本宫上次给你的送子观音,你可带进宫了?”
皇后低着头,脸色绯红:“回额娘,带进了。”
如今还正压在她的嫁妆箱里,看来她一会儿回去就得找出来摆上。
“那就好,那送子观音,是本宫从皇姑庵请回来的,听说很灵验,你每日拜一拜,一定能早日为皇上生下皇子的。”
生下皇子什么的,皇后觉得慈和太后怕是要失望了。
她成亲前,额娘也派人教了她生孩子是怎么回事,可昨夜皇上却对她说,他们年纪还小,现在不宜生孩子,于是让她恐惧了好几天的圆房一事到底也没发生,要生孩子,怕是生不出来。
可这话她似乎不能跟慈和太后直说……
皇后为难的功夫,玄烨开口替她解围:“多谢额娘关心,不过儿臣问过太医,皇后和儿臣都还小,因此您抱孙子的事,怕是得再等几年。”
慈和太后顿了顿,继续道:“本宫生你时十四岁,皇后再有两年就十四了,如此看来,倒也不需要等太长的时间。”
玄烨:“……”
太医说,最好等皇后满十八岁再生子,算起来还有六七年的时间。
这话就没有必要与额娘说了,他便随意敷衍了两句,又陪着额娘说了会儿话,这才找了个借口带着皇后告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