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修耕植以畜军资

作品:《三国:摊牌了,我是曹操

    曹操纳降了三十万黄巾军。


    短短的时间,这一则情报传遍了大汉的每一个角落。


    一时间,天下震动!


    ……


    邺城。


    &ld;曹操他疯了么?&rd;


    袁绍眉头紧紧的皱起,严格意义上讲,曹操如今是依附于他的。


    至于曹操的作用,在袁绍心目中就是一个&ld;工具人&rd;,帮他守好南大门,让他可以安心的平定北方!


    可是现在,曹操竟然自作主张的纳降了三十万黄巾军,在袁绍看来,这无异于取祸之道!


    &ld;曹阿瞒呐曹阿瞒,你脑子被驴踢了吧!&rd;


    袁绍连连摇头,大有一股恨铁不成钢的既视感。


    &ld;我举荐他去做东郡太守,他谋取兖州,也算是有些本事。可是?纳降三十万蛾贼?真是晕了头了…兖州?贫瘠之地?平白无故多了三十万张嘴,粮食怎么可能跟上!何况,这就是一群毫无忠义可言的叛贼!&rd;


    &ld;主公,我看未必…&rd;


    袁绍麾下的谋士沮授,发表了不同的见解。&ld;这三十万蛾贼的涌入,虽然也会短暂的增加兖州的负担,可从长远来看,他们在内可以帮助生产,在外可以骁勇作战,实乃曹操崛起的一大裨益!若是任由曹操发展下去,怕是未来都有可能威胁到咱们冀州呀。&rd;


    唔?威胁冀州?


    听到这四个字,袁绍的脸色一下子就沉了下来。


    袁绍是谁?四世三公名门之后?曹操什么玩意?太监养孙?


    小时候,袁绍跟曹操一起玩,那是抬举他,他也配威胁到冀州?威胁到自己?


    一旁的另一位军师郭图,察觉出袁绍表情的变化,当即开口。


    &ld;曹操,不过是主公安插在兖州的一条狗,他的作用是帮主公看守南大门!嘿嘿,还从没听说过,狗敢咬主人的道理!沮授大人怕是想多了吧?&rd;


    &ld;主公,曹操此人胸怀大志,腹有良谋,岂是屈居于人下之徒?若是如今,趁其弱小将兖州收入囊中,夺下这三十万黄巾军,发展生产,开垦荒田,不出三年,天下将再无人是主公的对手,主公三思呀!&rd;


    沮授继续劝道…


    &ld;哼!谁纳降这三十万蛾贼,谁就是自取灭亡。&rd;


    哪知道,袁绍一扬手,语气一点不客气。&ld;何况,不用三年,现在的天下,已然没有人是我的敌手!&rd;


    &ld;主公英明神武!&rd;郭图像一个舔狗一样,连连附和道…&ld;一统天下不过是时间问题!&rd;


    &ld;主公…&rd;沮授还想劝,袁绍冷冷的瞪了他一眼。&ld;休要再提!曹操,我从未放在眼里!他既然纳降黄巾自取灭亡,那更证明他是一个蠢材,不足为虑的蠢材!&rd;


    一言蔽,袁绍大步走出了大帐。


    &ld;唉…&rd;


    沮授无奈,唯独长长的叹出口气。


    不住的摇头。


    &ld;纳降黄巾,若是处理不好那是大麻烦,若是处理好了,怕是兖州,怕是曹操将会迅速成长为一个庞然大物呀。到那时候,即便是四世三公的袁家,怕是也未必能与他匹敌!&rd;


    一想到这里。


    沮授整个人变得黯然神伤。


    ……


    ……


    兖州,陈留郡衙署内!


    哈哈哈…


    声震瓦砾的大笑接踵响起。


    荀彧在笑,夏侯惇、夏侯渊在笑,曹仁、曹洪也在笑,还有新加入曹操阵营的几位将军李典、乐进均在大笑…


    似乎,他们在谈论颇为有趣的事儿…


    &ld;神了,神了!&rd;


    一边笑,夏侯惇不忘开口。


    &ld;孟德,你真是神了呀!你怎么就知道咱们兖州的土地都是无主之地?你又怎么知道,这三十万黄巾贼自带耕牛、农具?你怎么还能算到,这些黄巾军会积极响应咱们组建的青州兵呢?&rd;


    一连三个问题,包括夏侯惇在内,所有兖州的文臣武将均是对曹操佩服的五体投地。


    哈哈…


    曹操笑笑,不做解答。这没法解答呀…总不能说,是一个酒肆掌柜告诉我的吧?


    没曾想。


    曹操这般故作神秘的样子,反倒是让众人更好奇了。


    &ld;主公大才呀。&rd;荀彧拱手一拜。&ld;这么棘手的问题,没曾想,主公巧妙的化解,将这三十万的大麻烦变成了三十万助力,此番谋划,我荀彧佩服的五体投地。&rd;


    面对荀彧的称赞…


    曹操拱手回拜一下,其实他心虚呀。


    这个棘手的问题哪是他解决的呀,人家易小天一早就安排了个明明白白,他不过是执行一下罢了。


    &ld;先生缪赞了。&rd;曹操一缕短须,笑笑算是回应。


    &ld;孟德,你就是这些问题都不回答,那你必须得告诉咱们?怎么这群黄巾军从入兖州起就对你佩服的五体投地?&rd;


    夏侯惇一肚子疑窦,他的性子又暴躁一些,藏不住事儿,故而合盘问出。


    &ld;让他们耕地,一个个兴高采烈;说要征募青州兵,那些精壮的男人各个响应,一副要为你出生入死的样子!这个,我夏侯惇实在搞不明白呀。&rd;


    &ld;元让…&rd;曹操笑着回答…


    倒是没曾想,他还没开口,荀彧倒是抢先帮他回答了一番。


    &ld;元让将军,你岂不闻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主公处处想着他们,为他们的生计安排,让他们吃饱肚子,穿暖和的衣服,纵然是铁石心肠也会被感动,何况这群黄巾军,不过是有血有肉的农民罢了?&rd;


    荀彧一扬手。&ld;主公真心带他们,他们自然也会真心对主公。所以我才说,主公此举既安百姓,又得人心,还发展了兖州,一举三得,主公天纵奇才,荀彧佩服无比呀!&rd;


    又是被一番称赞…


    曹操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毕竟,说起来,这头功应该给易小天哪…


    &ld;好了,好了!&rd;


    曹操急忙喊停了他们,继而眼光转向荀彧,转移了话题。&ld;军师既然能看出这些,自然也会对咱们接下来的方略有所图谋,还请军师赐教…&rd;


    唔?赐教?


    荀彧一摆手。&ld;主公胸怀韬略,怕是早就想好了主意。主公,你我均将所想的方略写在纸上,咱们一同亮出可好?&rd;


    &ld;如此甚妙。&rd;曹操点了点头。


    曹仁急忙取来笔墨,竹简。


    曹操与荀彧分别转身撰写。


    一众文武均仰着头,试图去一窥究竟,他们也好奇,接下来曹操要做什么呢?


    不多时,两人书写完毕。


    转过身来,同时展开…


    曹操这边写的是易小天提出的一句——&ld;修耕植以畜军资!&rd;


    荀彧写的却是简单明了,两个字——&ld;屯田!&rd;


    霍…异曲同工!


    曹操一喜,所谓英雄所见略同。


    他、荀彧,还有易小天,在下一步兖州发展上的想法上如出一辙——屯田,储粮,练兵,以待局势变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