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黄金之铭

作品:《崩坏:逐火工作室

    不要试图填满生命的空白,因为音乐就在那空白的深处。——泰戈尔


    星期五,工作日的最后一天,也是放假的日子。


    煌国的标准工作时是做五休二,也就是工作五天休息两天,同时《劳动法》中也规定每周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


    逐火工作室倒没什么特别严苛的规矩,工作日照常上班,周末凑你爱留不留,留的话给你加班费。工作日请假需要向负责人报备,而负责人请假需要向伊甸报备。


    伊甸本身其实并不是特别在意工作室的营收。毕竟哥几个一年的薪水加起来也不够她喝一瓶酒,但老板大人倒蛮享受这种其乐融融的氛围。


    有点事干,但不至于有什么压力。就好比亿万富翁的独生子参加高考,考上就读书,考不上就继承家业。(某个地狱笑话就不在这里提了。。。人家其实报考了四次)


    打开电脑,我先看了一下今天的日程安排,除了基本的工作之外,还要写一份关于本周工作的报告,另外下午三点的时候要跟伊甸请个假,去参加格蕾修的家长会。


    轻喘了口气,我打开手机的摄像头,调整为了自拍模式,借助镜子般的功能仔细打量了一下自己。


    男人五官精致,俊逸中透出文雅,彬彬有礼。皮肤细腻而富有光泽,仿佛晶莹的玉石,一双深邃含蓄的墨色眸子射出柔和温暖的光芒,鼻梁挺直,带着好看的弧度,唇形丰润,唇色如缨。


    身穿的衣物并不华贵,只是简单的白衬衫外加一件黑色西装外套。身上的饰物也并不抢眼,除了腕上佩戴的一款造型精致的“phyllis”手表。


    衣着装束简单利落,显得漫不经心。但是偏偏就是这样寡淡的形象,浑身却隐然透出一股大道至简的气质,低调温华而富有魅力。


    应该不至于给格蕾修丢脸吧。?


    我理了理头上的短发,突然发现手机的屏幕里多了一张慵懒而熟悉的俏脸。


    手指一抖,不小心就按到了快门键,把这略带着暧昧的一幕拍了下来。


    “舰长,你有自拍的爱好?”


    温婉空灵的声音在耳边响起,好似白鸽飞过万里无云的湛蓝天空。


    我转过头,伊甸伏着丰满


    的上身,柔荑搭在我身后的椅子上,螓首蛾眉,红唇微扬,灿烂的黄金瞳中带着浅浅笑意。


    无奈地摇了摇头,我把手机放回桌上。


    “只是手指头被老板大人惊艳到,自顾自地按下了快门。”


    抿嘴一笑,伊甸不置可否地轻轻甩了甩披散在腰际的柔顺长发,然后轻启朱唇。


    “真好。”


    。。。。?


    轻灵的声音似乎直接在心底响起,拨动灵魂的丝弦。


    看着我困惑的表情,伊甸笑着没有回答,她伸出微凉的柔荑,轻推着我的脸庞,让我重新转过头去,然后把小手放在我的头顶上,温柔地帮我理起了短发。


    “想做一个什么造型?”她突然问我。


    “嗯……成熟一点的?”


    “好。”


    “伊甸……不需要摩丝之类的东西吗?况且前面也没有镜子……”


    “舰长是在担心,我会把你的头发理得乱糟糟的?”女人的话语中带着几分调侃的味道。


    “这个……倒是不担心。我相信伊甸的审美。”


    “还请放心,雅致的发型并不搭你的气质,简单一点的会更好。另外的话,虽然没有镜子……但舰长的样子,我还是能够记住的。”


    “被大艺术家记住,我可以说这是我的荣幸吗?”


    “哦?舰家的大少爷又要开始折煞我了?”伊甸手上稍加了几分力道,似乎是在威胁《再乱讲就要拔我的头发》。


    “伊甸哪里的话……我现在可不是什么舰家的大少爷,就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上班族。”我连忙解释道。


    “那……我现在也不是什么大艺术家。”


    伊甸的声音顿了顿。


    “舰长,可以把《大艺术家》改成《伊甸》,再说一遍吗?”


    “唉?”


    “怎么了,不行吗?”


    “当然可以,就是有点……奇怪。”


    “舰长,爱莉有一句口头禅,《请多夸夸我吧》。和她一样,我也是喜欢被人夸奖的女孩子嘛。”


    我沉默了一会儿,刚才……伊甸的动作僵了一下。这个微动作对别人来说可能很正常,但伊甸……可是钢琴专业宗级的大师。


    ……………


    我转过头来,看着那双璀璨如黄金的眸子。


    温和,优雅,明朗,澄澈


    那是伊甸的眼睛。


    ……………


    黄金为什么


    会值钱?


    这是黄峥问巴菲特的问题,老头是这么回答的,because值钱,so值钱。一句经典到极致的废话,也是经典到极致的经济学底层逻辑原理。


    值钱的原因是共识,而稀缺就值钱并不是原则条件。


    而伊甸的艺术也同样如此。


    究竟什么是艺术?


    在主义理论的框架下,艺术首先是一种社会现象、社会事物,属上层建筑中的社会意识形态,它以自身独有的方式能动地认识世界。


    而在中西方古代社会,艺术一词指向各种技术活动。这种技术,乃是以人的道德目的为导向,根据对物之正确、理性、真实的知识而进行实践生产的一种独特形式。


    现在普遍流行的艺术观念,则是采用了欧洲18世纪以来的分类,即以“美”的范畴统摄各门类,指绘画、雕刻、建筑、诗歌、音乐、舞蹈等活动。


    所谓艺术,就是“美学”。


    最近似乎比较流行一句话:“艺术”的价值由观赏者来决定。


    看似经典,实则屁话。


    不妨打个比方。


    假设我是一个拥有亿万财富的富翁,我取了一张白纸,然后在上面吐了一口痰,待痰晾干后,我称之为“画”。


    然后我将其流入市场,并且立下保证,会以高于10kw的价格回购此画。


    在价值意义上,这幅画毫无疑问达到了10kw,超过市面上绝大多数的艺术作品。


    但“我”真的懂“艺术”吗?


    “我”不过是一个用资本玩弄“艺术”的恶俗烂人。


    以“鉴赏者”为艺术描绘的坐标,既不精确更不客观,因为艺术的价值无需外界刻意投射,艺术的价值在于它自身丰富的内涵。


    倒不如说,将“价值”这个词与“艺术”相联系,都会显得俗气无比。


    为什么将伊甸的音乐称之为艺术?


    beautybecauseofbeauty.


    待世人领悟美学的价值后,一场浩浩荡荡的艺术革命就会到来。


    古代的皇帝喜欢以自己的名字作为国号。


    ……………


    当悠扬的华章奏响,自由的飞鸟展翅,


    世人会明白,


    这个时代的艺术,应该名为“黄金”。


    ……………


    “能够被伊甸记住,这是我的荣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