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6章 红旗直上天山雪

作品:《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伊塞克湖东岸。


    雪山脚下,雄阔海、罗成、伍云召几个安西牙兵,将刚勒刻好的碑文立起。


    石碑三丈高,由整块的青石凿刻成长形。


    “大唐司徒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安西大都护兼凉州都督武怀玉勒石”


    雄阔海念着大青石碑上的题额。


    这几位梨园孤儿出身的安西牙兵,看着碑上的武怀玉名字,就觉得格外的激动和自豪,武相是他们所有梨园孤儿的父亲。


    青石碑正面三十六行,每行百余字,背面则是突厥字。


    碑文内容就是武怀玉率安西军于大唐贞观十四年,率安西军和突厥仆从军,西征碎叶,斩杀叛乱可汗步真,攻破俘阿悉结两部,发兵越过千泉山,追入石国,破石国都城,将阿悉结两大俟斤擒俘,并将石国攻破,将大小国王擒俘而归,


    武怀玉设碎叶军镇、大宛都督府,以及他东巡热海,于热海道设立叶支城、贺猎城、冻城、热海城、赤山城等五城,最后巡至此处,在此定下热海城的位置,并勒石为碑纪功。


    此时寒冬里的热海城,仅只有一些临时搭建的小木屋,以及士兵们的帐篷。


    “哪天过年啊?”


    “明天就是年三十了,后天就是新年正旦。”


    雄阔海抚着大青石碑,“可惜今年不能回梨园跟弟弟妹妹们一起过年了。”


    “是啊,梨园的阿叔阿婶们也看不到了。”


    他们都是在梨园长大的孤儿,虽然是梨园中最优秀的一批孩子,如今也都很有出息了,但每年过年,只要人在长安,他们都会去梨园跟大家一起过年。


    会给梨园里的那些弟弟妹妹们准备礼物,也会给梨园里照顾孤儿的管事阿公和叔伯婶子们送节礼。


    但今年回不去了。


    “这西域的冬天是真冷啊,不知道长安今年冷不冷啊。”


    “应当还好吧,之前在高昌的时候,收到梨园家里来信,说挺好的,”


    罗成看着碑上那一个个名字,安禄山李克用石守信庞彦章辛獠儿,还有姜行本曹钦李海岸等,


    很是羡慕。


    “什么时候咱们也能够名字刻在这纪功碑上就好了。”


    这样的碑,其实安西不少。


    有一些是以前汉代在西域留下的,


    但更多是今年武相率唐军入西域后勒刻的,每攻下一城,或每征服一部,又或每建一城,


    武相都会让人勒石中碑,纪功叙事。


    高昌、可汗浮图城、轮台、弓月、伊丽、镞曷山西,碎叶、羯丹山,然后是热海、石国,


    还有千泉山、阿史不来城、怛罗斯城等。


    这些碑,代表着大唐安西军的一个?足迹,也代表着他们的血汗功勋,更代表着大唐的威严和主权。


    凡是立了安西军碑石的地方,都是大唐的属地。


    雄阔海笑道,“等咱们啥时候能成为中郎将了,也差不多才有资格上碑呢。”


    大唐的中郎将已经属于高级武官了,是正四品下,连郎将都是正五品上。


    而相同品级的文官是下州刺史,尚书右丞,诸司侍郎。


    五品郎将,对应品级的文官那都是中书舍人、给事中、长安万年县令,谏议大夫、国子博士、治书侍御史。


    雄阔海他们这些梨园子弟现在仅是武怀玉的牙兵,无官无职大头兵一个。


    别说四品的中郎将,就是五品的郎将,对他们而言,那都是遥不可及,


    他们羡慕的石守信,都要当国王、都督了,但原先也是游击将军的五品散阶,然后武职是右武卫中郎将,然后西征立功,武怀玉授他安西都护府西州蒲昌府折冲都尉,


    他们原先的顶头上安西牙军兵马使李克用,也是游击将军阶、中郎将职。


    “啥时咱们才能像那几位阿兄一样啊。”


    几年年轻人站在雪地里,都是充满着建功立业的渴望。


    “等明年吧,明年开春后,就要征山南三国,到时咱们向阿耶请求上前线,功名马上取,富贵险中求,咱们一直呆在阿耶身边做牙兵,哪有机会建功立业,还得是到前线去厮杀!”


    “万一勒疏三国到时请罪投降怎么办?”朱灿问。


    “请降也晚了,你以为阿悉结不想降,但你看武相答应吗?想反就反想降就降,哪有这么自由。


    咱们安西军初入西域,正是要立威的时候,谁跳的高,就要狠狠收拾谁。阿悉结十几万帐呢,十箭中最强的两部,但一而再的反叛,阿耶不就是要彻底灭了他们?


    区区山南三小国,也敢跟着反叛大唐,不灭他们灭谁?”


    这几人也算是武家子弟,在梨园长大,后来因表现出众,还被选到武氏族学城南曲江书院读书,之后又选为武怀玉部曲随征,再又补选进安西军,成为牙兵。


    他们是武氏孤儿中的代表,百里挑一。


    看问题也是看的比较透彻,


    明年安西军肯定要征讨山南三国,这不仅仅是因为他们跟着阿悉结反唐,更重要的是,他们占据的位置,以及他们本身国小民寡,但处于丝路天山南道上,十分富有。


    今年武相在西域一连串的军事行动,主要不是在天山东和天山北,打通了从伊吾一直到碎叶、石国的天山北道和北新道。


    但丝路天山南道,还并没有涉及。


    这次疏勒三国与阿悉结反叛大唐,那无疑是大唐插手山南最好的理由了。


    疏勒三国送到嘴边来,岂有推出去的道理。


    “要不我们干脆就请求留在赤山城吧,赤山城也要人留守,这里是热海道东头,明年征三国,这里首当其冲。”雄阔海提议。


    “要留我们兄弟伙一起留,如何?”罗成道。


    伍云召伍天锡兄弟也愿意。


    最后大家望向尤俊达和朱灿,两人也点头,“咱们兄弟,当然得一起,”


    兄弟几个去找武怀玉,当面说了想留在赤山城堡。


    “赤山城现在还只在地图上,那里现在还什么都没有。”


    “我们知道,我们可以做为赤山城前哨,修一座木屋就可以先住着,”雄阔海几个提议要留下看守勃达岭山口。


    “你们可想好了,留守赤山,条件简陋,虽然马上过年了,但离开春还有很长时间,物资补给也得等开春后了,”武怀玉挺欣赏这几个年轻人,他们的名字都是自己取的,从小也是在武家的梨园孤儿院长大的,


    自己虽没收他们为义子,但他们却都是从小喊自己阿耶的,


    这些孩子是真正值得放心的可靠之人。


    武怀玉对他们不仅有养育之恩,也还有教导之恩,甚至现在还提携他们进了安西军,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安西牙兵。


    他们想进步,这是好事,年轻人有干劲,也许加以时日,他们也会成为李克用安禄山宇文成都石守信等义子一样的才俊。


    “请武相放心,我们都是安西牙兵,是武相一手带出来的,爬冰卧雪我们也不惧,就算没有补给,可我们也能打猎和捕鱼,总不能饿着。”


    “是啊,勃达岭山口这么重要,总得有人看守。”罗成也道。


    看着这些充满激情的年轻人,武怀玉点头。


    “好,那我就给你们留下二十人,暂编为一个下戍。


    雄阔海,授你检校戍主,罗成,你为副戍主。”


    “伍云召你为一伙伙长,朱灿为副伙长,尤俊达为二伙伙长,伍天锡为副伙长。”


    “好好干,如果你们能够坚守到明年开春,到时给?们转正。”


    唐军的一个下戍,是不满三十人,下戍主也仅正九品上,相当于府兵队头。


    戍副就相当于队副。


    而伙长副伙长,是不入流的。


    他们六兄弟,现在都只是牙兵,没有阶衔,


    安排他们留守此地,暂编一戍,授予临时戍主等职,也是在给他们铺路。


    熬几个月,到时就可以转正,甚至提一级都不是问题。


    雄阔海的紫脸膛激动的更紫了,“谢武相。”


    罗成几人也纷纷大声感谢。


    “好好干,你们自己去挑十六个牙兵,凑满二十人。再去领相应的钱粮器械等,等返回路过赤山,我会让人帮你们一起建几个木屋,你们就留守戍防在那。”


    武怀玉看着这几个年轻人,“你们是我从小看着长大的,如今你们想要展翅高飞,我很欣慰,


    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我送你们一人一件东西吧。”


    武怀玉给雄阔海一条八棱紫金殳,此兵器长一丈二,有棱无刃,两端套有铜帽和铜?,殳身还有多道铜箍。


    这种武器在先秦时代主要是车载武器,后来也成为士兵击打类武器,以竹木制成,而武怀玉送雄阔海的这根,却是铁棒铜箍有八棱,这就需要膂力特别大的人使用才能更好发挥威力。


    而紫面雄阔海天生力大,用这个倒挺合适。


    “谢大人。”雄阔海很喜欢这件武器,这支八棱紫金殳,本来是武怀玉的仪仗礼器,却也是货真价实的精良武器。


    “好好干。”


    “罗成,知道你擅用枪,那我这丈二支龙胆亮银枪便送你了,”


    罗成接过这枪,兴奋的手在发抖,抚着枪爱不释手。


    给伍天锡抱月昆铁镗,给伍云召的是丈八蛇矛,给朱灿的是青龙掩月刀,给尤俊达的是五股托天叉。


    六人的这武器,一个比一个名头响亮,质量确实都很不错的精品。


    不过最后武怀玉还是又给每人送了两匹俊马,以及校尉级明光甲一套,黑漆马槊一支。


    武怀玉在热海东岸并没有呆太久,立了块碑,圈了一圈,随暾沙钵可汗去走访了几个拔塞干冬牧场,还去山里温泉泡了泡。


    返程的时候天空下着大雪,地上的积雪很厚,呵气成冰,热海却依然波光粼粼,


    经过未来赤山城位置,停了一天。


    派人帮忙伐木,为雄阔海他们二十人的赤山戍,修了个木头的小寨子,几栋木屋,一圈木栅,还有箭塔,给他们留了粮草,还有一些箭矢等器械,还给他们伐了些树劈了些柴。


    一天后,东巡的人马踏着积雪西归碎叶,


    留下了雄阔海他们二十人戍守。


    经过半个月跋涉,终于回到碎叶,


    此时已经正月十五元宵节都过了,


    刚回到城中,武怀玉就收到好些消息,受风雪影响,这些消息都严重滞后了,


    第一个消息,去年副大都护庭州刺史刘德敏与宇文成都率军东征契?部的行动成功了,他们渡过大碛在沙州与刺史郭孝恪的人马汇合后,直奔凉州。


    契?部挟持了契?何力,八千帐人马北迁,拖家带口行动很缓慢,这让刘德敏郭孝恪他们成功追上,双方在凉州北面展开了一场战斗,


    安西军拦住契?部去路,然后宇文成都率五千步军背水列长矛方阵。


    刘德敏和郭孝恪则率骑兵在另一面的山坡上部署。


    契?军选择进攻背水列阵的五千步军,


    可是任契?部的轻骑如何一次次的冲击着宇文成都的步军长矛阵,结果硬是冲击了两个时辰,死伤无数,都没能把唐军这五千人赶下河喂鱼,


    反倒是他们在长矛阵前,死伤无数,丢下了一地的尸体。


    契?部本以为以骑对步,怎么也能赢,却不料唐军不仅是展开密密麻麻的长矛,在那长矛后面还有秘密武器,那就是三眼火铳和各种掌心雷、震天雷,甚至是毒烟球、火油弹等,


    这些东西对契?骑兵很克制,虽杀死不是很大,但惊扰恐惧效果极强。


    近距离时也有很强的杀伤力。


    从早到冲到午后,契?部终于冲不动了。


    而这时,一直在远处山上的唐骑,看到契?部的疲态后,终于杀了过来。


    战前,契?人还在嘲笑刘德敏和郭孝恪无能,把步兵放到水边送死,骑兵在旁看戏,还猜唐军将领可能是内讧了,要么就是骄狂自大。


    等唐骑掩杀过来时,他们才明白,原来唐军早就谋划好了,料定他们攻不破这背水列阵的步兵阵。


    可后悔已经晚了。


    养精蓄锐的唐骑掩杀,契?军却是人困马疲,士气低迷,被这一冲,直接就溃败了,


    唐军步骑展开追击,契?部一溃数十里,青壮精锐一溃,后面的妇孺老弱也就再无力抵抗,


    而唐军包围俘虏了契?部的妇孺老弱等后,


    溃散的契?战士,最后也只得前来归降。


    这一仗唐军大获全胜,契?何力和他老母也都被救出,契?部在何力的带领下,重新归附大唐,而带着部落北投薛延陀的族中贵族们,大多被擒获,押送长安。


    契?部八千帐,大部份都又带回了原来安置的贺兰州。


    这还是年前的事情,大约也就是在他到达碎叶时的事吧。


    再看下一封信。


    皇帝年前欲巡洛阳,命皇太子监国,右仆射高士廉辅佐,结果车辇到了温汤,卫士崔卿、刁文懿夜间向行宫射箭,有五支箭落到了皇帝寝宫庭院。


    事发后,百骑迅速逮捕了两人,并连夜审讯,可两人一口交定只是因为厌烦行进之苦,希望皇帝受到惊吓后能够停止巡行,并非是要行刺皇帝。


    这个结果百骑司并不相信,但却查不到他们谋逆的证据,也查不到其它人牵扯其中。


    百骑司欲加大审讯和调查力度,皇帝降旨,将二人以十恶中的大逆罪处死,此案就此结案,不再追究。


    武怀玉凭直觉,感觉这个案子没这么简单,


    没有哪个侍卫说不愿意跟随皇帝巡行,觉得太苦,就敢向皇帝寝宫射箭,这可不是什么谏止,


    这就是谋逆行刺啊。


    能当皇帝侍卫的,可都不是一般人,那都是经过严格审查的,换句话说,皇帝侍卫一般都是勋贵、品官子弟,


    这两人又有一个姓崔,总感觉不是那么巧合。


    但皇帝这么快就结案,越发说明可能有隐情。


    但能让皇帝都匆匆结案,不让往下查,难道这个崔卿是清河崔或是博陵崔的五姓子?


    如果真是这样,那皇帝不让继续查,绝不是怕了这两个五姓门阀,反而可能是在谋划一波更狠的反击。


    相距万里之遥,


    现在也不知道这事进展如何了。


    长安啊,


    这个新年肯定也是万国来朝,八方进贡吧,长安的上元节,花灯应当很漂亮吧。


    家里的妻儿们应当也还好吧,带着几分思念之情,武怀玉找到了妻儿们寄来的家书。


    泡一壶茶,


    一封封慢慢细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