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商议江赣之事
作品:《手握空间,回到古代搞基建》 皇上拿着赣州刺史李龙的奏折,说道:“各位尚书大人,为何赣州刺史李龙的奏折会被押后处理?”
几位尚书大人没有想到是这件事情爆发了,纷纷低下头,保持沉默。
丞相伍祖启说道:“陛下,赣州刺史在四月五月六月都上了同样的奏折,微臣等觉得他的奏折言过其实,危言耸听怕污了圣听,所以才会押后处理,只是没有想到江赣一带的粮食价格会在三个月内上涨了五倍,引起恐慌!请陛下恕罪。”说完便跪下请罪。
其他六部尚书看到丞相请罪也纷纷跪拜请罪。
皇上也没有办法,只得说道:“各位爱卿平身吧!现在事情已经发生了,我们要想办法解决此事,不知各位爱卿有何良策?”
各位大人各归各位坐下,低头冥思苦想起来。
皇上说道:“墨温,户部现在还有多少庫银?”
墨温赶紧起身说道:“陛下,春季的税收刚刚收完,现在还有700万两银子,不过九大边疆的军饷已经半年没有发放了,大约需要580万两,剩下的120万两是准备今年中秋佳节和太后千秋佳节之际所要的费用。”
皇上听后也没有言语,看向各位尚书大人,说道:“不知各位爱卿可有何良策来应对九江大堤即将崩塌和粮食危机?”
墨温说道:“为今之计只有加大商税的力度,自古以来商人的银钱是最多的,我们可以在这上面做文章。”
礼部尚书谢凤仪出言反对道:“商人多狡诈!他们一定会想方设法的提高自己的地位的,尤其是现在它排在末位,如果我们妥协了,提高商人的地位,那么以后再想压制就难上加难了!”
吏部尚书萧寒卿说道:“墨大人的想法是没有错的,商人是整个经济流动起来的纽带,如果没有商人我们将无饭可吃,无衣可穿,适当的提高商人的地位也是让朝廷更加的稳固。”
。。。。。。。。
看到大家争论的焦点都变了,皇上赶紧说道:“众位爱卿,先别管商人的地位是否提高,而是我们将如何利用商人来化解九江大堤即将崩塌的危机。”
众位大人停下争论,又开始低头思索了起来。
丞相伍祖启说道:“陛下,老臣认为此事朝廷先要派一位德高望重的大臣前去主持工作,压制粮食持续上涨,再就是运送大量的粮食前去抵制粮价上涨。”
众位大人也纷纷点头表示认可。
皇上听后说道:“众位大人觉得谁可担此重任?”
工部尚书钱策说道:“微臣觉得镇国侯可担此重任。他在民间的声望极高,况且镇国候世子一直驻守东南,离江赣一带非常近,如果有什么民怨也可就近镇压!”
兵部尚书公孙御说道:“不可!镇国侯世子虽驻守东南,但是不能轻易离开,现在东南边疆的倭人十分猖狂,几次上岸烧杀抢掠!一旦主将离开,东南危矣!微臣觉得承恩侯可担此重任,他是皇后生父,在文人中声望极高!由他去主持江赣一带的事情十分妥帖,江南多士子,有他们的帮衬应该足以完成此次危机。”
墨温也说道:“公孙大人说的没错,江南士子多,前去安抚的人一定要在文人中有声望,承恩候世代文人,出过三位臣相,在坐各位谁有承恩侯家的文学底蕴深厚!”
。。。。。。
看到大家都认为承恩侯是最佳人选,皇上说道:“那就让承恩侯前往江赣一带主持大局,我们再来商议如何运送粮食前去抵制粮价吧!”
众人一阵沉默,在这青黄不接之际,谁也没有太多粮食可以用来抵制已经上涨了五倍的粮价啊。
刑部尚书赵国轩说道:“现在估计也就墨家能够解决此事了。”
墨温赶紧起身说道:“陛下,我墨家三房虽然是大玉第一商人,但是在此青黄不接之际我墨家也拿不出那么多的粮食来抵制已经高达五倍粮价的粮食啊!还请陛下另择贤能吧!”
工部尚书钱策说道:“如果墨家都没有办法,试问大玉还有谁有此本事?萧家吗?”
吏部尚书萧寒卿说道:“陛下,我萧家虽然是有粮行,但是我萧家是以铸造兵器和漕运起家的,更加不可能有这么多的粮食啊!”
皇上点了点头,说道:“此事还真是难以决断,各位爱卿先回家想办法吧!朕先让承恩侯先去江赣一带稳住局势吧!明日早朝再议吧!”
众位大人纷纷跪拜告退出去了,来福端着一杯新茶走了进来,换好茶水,说道:“陛下快到晚膳了,您先休息一下再去贵妃娘娘那里吗?”
皇上捏了捏鼻梁,说道:“来福你先去请承恩侯来见我,然后告诉贵妃朕今日有事,改日再去看她吧!”
来福领命下去了,皇上喝了一口热茶,自言自语说道:“如今真是多事之秋,朕也不能强势的处理这帮欺上瞒下的大臣。”
承恩侯长孙礼正在与福康长公主说话。
福康长公主说道:“礼儿,现在江赣一带危机四伏,你很有可能被派去主持大局,你有什么想法吗?”
长孙礼拱手道:“母亲,孩儿知道事情非常难办,但是我长孙家世代深受皇恩,现在又是皇后母家,许多人都在看着孩儿,孩儿不得不作出一些牺牲来稳固皇后的地位。”
福康长公主点了点头,说道:“江赣一带的事情说简单也简单,无非是破财免灾!但是现在镇国侯府隐隐有相争之意,加上前太子余孽的推波助澜,所以这次很有可能血流成河!”
长孙礼说道:“母亲,孩儿一定多加注意,把母亲给我的公主卫也悄悄的派过去,如果孩儿还是遭遇了不测,还请母亲主持大局,让世子能够尽快成长起来,否则承恩侯府危矣!”
福康长公主拉着长孙礼的手,眼中隐隐有泪光,说道:“礼儿,青州刺史梅光杰的大儿子梅子玉现在是衢州郡守,你去找他,相信梅大人一定会相助于你的。”
长孙礼点了点头,说道:“母亲,孩儿一定会平安归来的,您老人家还请宽心!”
正在这时,亲随走进来禀告说宫中有天使来访,还请侯爷赶紧去书房迎接。
长孙礼赶紧拜别母亲,往书房走去。
一看是天子近侍来福,赶紧说道:“原来是来福总管,不知陛下有何吩咐?”
来福赶紧行礼说道:“侯爷多礼了!还请侯爷赶紧收拾一下随咱家一同进宫见驾吧!皇上有重要的事情要与侯爷相商。”
长孙礼回后院换上朝服随来福进宫见驾去了。
承恩侯夫人见侯爷面色不佳,换上朝服就让她赶紧收拾行李,他要出远门一趟。
承恩侯夫人心急火燎的去福康长公主的福寿堂。
福康长公主知道她一定会来问个究竟,便吩咐大丫鬟直接让侯夫人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