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Chapter34(一更)

作品:《博物学家,专业暴富[综名著]

    chapter34

    「古有农夫与蛇,现有鲁滨逊二世vs美男鱼」,「论地中海的美人鱼存活可能性」,「虚幻与真实的距离有多远」、「你被恩将仇报过吗?」……

    随着《地中海异闻录1》的销量节节攀升,花式社评在各国报纸上似雨后春笋般冒出。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所有的点评达成了统一观点。

    兰茨先生笔下的美男鱼是虚构角色,不管地中海有没有人鱼,反正笨狗号是没遇上。这仅仅是一则编造的故事,旨在让人们提高警惕心,不是随便什么东西都能往船上救。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恰与珀尔所著书籍的阐述核心思想有关,神秘怪诞之物终能归因于科学解释。

    所有古怪事件撞上了珀尔,都能揭开它的人为作乱真面目,也就不存在真的遇上美人鱼。

    爱德蒙对于花样百出的八卦言谈,除了沉默还是沉默。

    他强烈怀疑珀尔在搞角色设定时是内涵了马耳他水手杰夫,但有口难言,只能把真相往肚子里咽。

    难道要登报发表评论世上没有美·打劫爱好者·男·忘恩负义·鱼,有的是伊夫堡监狱在逃冤案受害者·挨刀替身·投资人角色扮演默瑟先生。

    以怨报德不存在,恩已经报了。而且主动送上门被宰,花了两千英镑买了左旋海螺。

    事情不能细想,一想全是坑。

    也怪不了珀尔,都是他自己定的角色,而出于种种不得不的理由往里面跳进去。

    有时候,真相注定成为秘密。

    不只是马耳他水手的往事不要再提,还有另一件事也别多谈。

    就在很多人认为兰茨先生很科学时,一则很不科学的小道消息也不胫而走。

    珀尔·兰茨,那位上帝偏宠的幸运儿,真是有点好运在身上的。

    消息源头来自佛罗伦萨的里奇庄园,说请兰茨先生往那里一站就能百邪退散,让罪犯束手就擒。

    友情提示,“幸运加成器”搭配“罪犯吸引机”使用,效果更好。

    肯定有人好奇谁是罪犯吸引机?

    爱德蒙远赴美国,发现八卦在飘扬过海后失了真。

    庆幸的是如今消息传递速度不够快,而投资人默瑟的离谱绰号暂时无人发现。

    这个世上,除了写故事的珀尔与被内涵的当事人,也还有十一人知道部分内情。

    笨狗号停泊在了马赛港,大卫船长与十名有志于航行大西洋的水手,暂别地中海,接受了珀尔的雇佣前去伦敦汇合。

    尽管这次远行美国乘坐别人的船只,但先了解一下航线,说不定再过两年就珀尔就会买横渡大西洋的船了。

    雇员福利之一,人手一本被赠送了签名版的《地中海异闻录1》。哪怕不喜欢,卖出去换些零花钱也行。

    大卫船长等人还是把书看了,也不全为讨好雇主,而是本来就对兰茨先生笔下故事感兴趣,也好奇他们会被改编成什么摸样。

    然后,深感文学作品与现实生活的鸿沟之深。

    暴风雨之夜,被救上船的不是美男鱼,而是异常粗犷的头发胡须长到看不清脸的可疑水手。

    这种现实与故事的差异,让知道事发经过的人如何想呢?

    反正,笨狗号的十一人有几个晚上没睡好。

    有时候写书人的笔触太逼真也不好,容易对读者的精神状态造成一定冲击。

    从今之后,大卫船长与十位船员再也没有对美人鱼的美好幻想了,甚至对传说里其他漂亮妖怪也都免疫。

    他们都不同程度地梦到抠脚壮汉大胡子变身成了金发碧眼的大美女,又是一个人鱼尾巴将海船掀翻了,将他们全部拐到深海人鱼宫殿去做苦力。这种离谱剧情叫人头皮发麻。

    始作俑者已经身在伦敦,以全新角色去卖宝石原料。

    珀尔给出版社的唯一留言,把读者来信都保存好,等她返回欧洲时再去取。她也好奇,马耳他水手杰夫会不会寄匿名信来控诉?

    或者,来信的会是投资人默瑟先生。那位是提前知道美人鱼出场的,是否满意这种推陈出新的桥段?

    拆信,最快应是明年的事。

    今年前往美国,应该会在那里待上一段时间门。

    主要有三件事,一来寻找海盗打劫的目击者维尔登,二来找一找赚钱机会,三来去找到新买素描画的画者,说不定能开启一场跨时代的投资。

    素描画的落款,有一串奇怪代码「--

    ---

    ·-·

    ···

    ·,1836年1月」。

    在珀尔曾经生活的21世纪末,日常生活中已经很少使用此类代码,只在少量通讯领域仍有保留。

    那就是摩尔斯电码,就是通过两种符号,短促的点「·」与较长信号「-」,分别标记26个英文字母。

    再通过字母与字母间门的停顿、单词间门的停顿、句与句的停顿时长不同,传递出完整的通讯信息。

    这种电码的发明,开启了用电报机远距离传输字符编码的通讯时代。

    说简单点,就是终于不再局限于书信,而是通过电报机发出滴滴答答声就能相对及时地通讯了。

    发明者摩尔斯(;---

    →o;.-.→r;…→s;.→e」

    当然,这是珀尔以上辈子的电码编码来翻译,画尾签名处的特殊字符,恰是构成单词。

    她不能保证这个世界的字符转码方式相同,说不定「--」不表或是其他随便哪个字母。

    那需要进一步探查。

    前世所知,电报发明者摩尔斯是美国人,曾经有过一段留洋法国巴黎的经历。

    他原本是一位画家,在巴黎深造绘画艺术。在坐船返回美国时,触景生情有了用电线作为通讯手段的想法。

    在港口,可以用机器操纵六英里之外高塔上的旗帜。

    一套旗语,传达了船只该怎么进港等等讯息。水取信息。

    那么有没有一种力量能制成更远距离的通讯?

    就是这一想法让电报通讯在几年之后应运而出。

    如今,还没有电报通讯。

    珀尔发现了摩尔斯电码在一幅素描画上,是否意味着这个世界也有摩尔斯萌生电报通讯想法?

    这个想法非常好,将开启通讯业的新纪元。等她去到美国,查一查有无相关专利,找到发明者谈合作。

    这样或那样的投资计划,都离不开充足本金。

    于是,巴克莱银行门前出现一位身着黑裙、以黑纱装半遮脸的普通老妇人。

    卖原石,也可以连带设计图一起卖,这就需要收购者有绝佳的眼光。

    珀尔把这个机会给了巴克莱银行的拉森经理。

    拉森经理接待过挪威中年卷毛,是进行了一笔少见的业务,开启保存百年的银行保险柜。他的服务态度与专业素养都不错,曾经提过银行有珠宝变现业务,这次就给他冲业绩了。

    “您好,老梅杰夫人。”

    拉森经理打量着半张脸藏于黑纱后的老夫人。

    这位鬓角的白发苍苍已然遮掩不住,但头发还是梳得一丝不苟,衣着整洁却不华贵。背脊微微佝偻,也没有仆从相随。

    指名让他接待,说是听朋友介绍称赞他业务能力强。

    这没有什么稀奇,不能说每天,但每周总有新老客户上门。

    拉森经理暗中揣测会是什么业务?是不是立遗嘱之类的?

    珀尔以沙哑苍老的女声开口,“听说贵行有代理收购或鉴定宝石的分支业务。我这里有几块原料,以及和它相配的设计图。就不一起带到棺材里去了,让它们在珠宝店大放光彩吧。”

    拉森经理有点意外。

    当看到对方从其貌不扬的手提包里,取出令人价值叫人心脏骤停的宝石原料,差点维持不住专业性微笑表情。

    类似珠宝相关业务,他一般就是做中转人为对口接待的同事牵个线,却多少也训练出一些鉴定能力。

    对比以往上千次的宝石收购所见,那些客户来时都是小心翼翼。

    今天涨见识了。第一次看到价值几万的宝石原料,被随意装在如此普普通通的布袋里,然后漫不经心地被摆在了桌上。

    上次,这样类似备受冲击的心情是什么时候?

    拉森经理的记忆不错,立刻想起一年前,也是在夏天,挪威卷毛中年人拿着保险柜钥匙来取一百三十年前的物品。

    当时,让他倒吸一口凉气的是银行的利滚利管理费,近两千英镑的费用。哪怕是银行从业者,也忍不住暗骂一句收费真黑。

    眨眼一年了。

    第二个挑战他心脏活力的客户出现,比上一回更加刺激!

    真不知道还能有什么更刺激的,可不能往深了想,那就要想到直面抢银行的劫匪了。

    “您请稍等。”

    拉森经理愣神只是一瞬。

    很快反应过来,一边去请专业对口同事,一边将全套贴心等候区服务安排上。

    想吃想喝点什么?

    法式甜点、香槟、极品茶,或想要请东方大厨现烤烤鸭,或从码头买新鲜海鲜烹饪都行。

    别说这不是银行业务范围,对待vvv客户,能与普通客户一样吗?

    只要钱到位,私人专享服务,帮你从出生到入葬、吃穿住行都能给安排妥当。

    拉森甚至不用启动多少敏锐的判断力,从眼前老寡妇拿出的宝石原料就能将其归类到贵宾待遇客户中。

    俗话诚不欺他,伦敦是一座大雾弥散的城,蕴藏着许许多多的秘密。

    大人物会出其不意地微服出行,与你错身而过。举个例子,一百多年前,沙皇彼得一世就乔装游历西欧。眼前的老寡妇,说不定就是哪位王室后裔?

    别问俗话是谁说的。

    问,就是最近出现在《地中海异闻录1》中。

    拉森经理作为兰茨先生的书迷,化用了书里那一段话。

    兰茨先生在书里写:「地中海是一片有秘密的海域,古往今来流传着数不胜数的神话怪诞传说。你一个不小心,或许与海神波塞冬、或许与海妖塞壬那样的危险神怪擦肩而过。

    那时,你根本无法得知所见人物的真面目,甚至一辈子都会被蒙在鼓里。偶尔午夜梦回,梦境中窥见一丝半缕的真相,但醒后又彻底遗忘。这,就是人生了。」

    拉森经理觉得,他以后也能出版一本《银行异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