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洪水(十五)

作品:《天灾来袭

    徐奶奶环顾一周,说:“你们都是好的,我们老人家看了很高兴。常芮、如雪、爱青,几个小的你们要教好,要让他们像你们一样踏实、知足、上进,要一代比一代好。”


    她看了吴芬宜和于英红一眼,说:“常芮和爱青两个孙媳妇,算是娶对了,我很满意。老大家的,可颐和静颐的婚事,你要把好关。老二家的,你不要天天迷在麻将桌上,家里的事儿一点都不上心。咱们家的孩子,都高高挑挑的,就一个君瑞,被你饱一顿饥一顿的,饿成个矮子。幸好恩瑞有爱青这个嫂子照料着,不然,唉!”


    “我晓得了!”于英红认错从来就快,也从没把老太太的话当一回事。她心想,人生不打麻将,那还有什么乐趣?老太太这种苦一辈子的人,是不会懂这种快乐的。


    她也不辩解,只嘀咕道:“别看我日日在麻将桌上,其实也为这个家坐了贡献的。我今年都赚了两万块钱了,比得人做工呢!”


    “哈!靠打赌赚钱!今天我赚你,明天你赚我;今年输,明年赢。赢来输去,都便宜了开麻将馆的人。”徐奶奶没好气,“还给这个家里坐了贡献,你不挖这个家的墙角,我就谢谢你!”


    于英红嘿嘿一笑,不跟老太太理论,拆了一块西瓜递过去,讨好道:“妈,吃个瓜,甜甜嘴,少骂我。”


    “你就这点子好处,说你啥都不记心里。”徐奶奶又是无奈又是好笑,“你也就这个得我的心了。”


    吴芬宜闻言暗地里撇嘴,拿出手机给静颐发信息,叫她快点回来,不然老太太又要念叨。人老了就是嘴碎,什么都要管。


    徐奶奶瞟到了大儿媳的小动作,心中不喜,说:“老大家的,常芮要上班,又要进修,家里的事儿,你多帮着做一点。你若忙不过来,就要懂得安排。不要让这个家的人,忙的忙死,闲的闲死。我活到这把年纪,算是明白了一个道理——为家里付出得越少的人,越不会把家里的事儿当一回事。对了,静颐呢?回家这么久,就没见她几面,都在忙些什么?”


    “静颐说,等毕业了,就回来工作。这不,趁着还没毕业,先把房子装修好。等工作了,一忙起来,就没工夫盯着这事了。这些日子,她要买材料、找工


    人,还要写啥论文,忙得连喝杯水的工夫都没有。不过,她说了,今天无论如何都会回来,毕竟是姐姐第一次带对象回家嘛。”吴芬宜辩解道。


    徐奶奶皮笑肉不笑道:“那真是难为她了!”


    徐可颐不愿好好的日子,生些闲气,转移话题道:“现在装修了好。现在的房子多,又没市场。说不定国家为了遏制过度开发,钢筋水泥这些都会限制生产。将来买这些呀,搞不好也要工业票啥的。”


    “你既算得到这个,怎么不把二楼三楼装修了?装修好了,租出去,也有一笔进账,不比白放着强?”吴芬宜冷着脸道。


    徐可颐笑一笑,说:“那就算了!二楼三楼我留给孩子成家立业用的,不租给别人。”


    “才有对象,你连孩子成家立业的事都想到了,想得蛮远的!”陈爱青打趣道。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1”徐可颐顿了一顿,说:“眼见米面粮油都要统购统销了,家里很该囤一些的。”


    “这年代还用担心没吃的吗?有国家出手管控,更不会有问题了!”于英红觉着想太多的人,脑子都有点子病,“总不会放任百姓饿死吧?就像那些被水淹了的人家,天天都有免费盒饭吃。”


    陈爱青不知道婆婆在羡慕些什么!家里的午饭和晚饭都是她在做,她就做一个早饭,还羡慕人家有免费的盒饭吃!


    她叹了一口气,说:“网上有好些人说,世界末日要到了,还列了一堆末世求生的必备物资。”


    “是耶!天灾末世,各式天灾轮回上演!人类艰难求生!好些贴吧都在讨论这个。那些‘生存狂’已经在疯狂囤货了!其实,我也准备囤一点。”何如雪以前还挺喜欢看末世求生的小说,还宅,所以有点囤货瘾。


    徐珍珍管不了继女,还管不了自个儿女儿?想都不要想!


    “你想囤什么?”她一双利眼盯着女儿,问道。


    何如雪虽和爸妈住一栋楼,但已经结了婚,自然另起灶台,不在一个锅里吃饭。她这么做,自然是想当家做主。不过,她的话说得很漂亮。


    她说:“爸、妈,你们又开餐馆,又要照顾弟弟妹妹,已经很累了。我们成了家,就该担负起一份责任,不该再把担子放你们身上了。”


    何如雪一见她妈要找茬的样子,就道:“囤几瓶油,买几袋米。”


    “上回花园超市……”徐珍珍说着,想起大嫂家的菜店也卖米面粮油就闭了嘴,转而说道:“油多买几瓶也就算了,米买多了会生虫。矿泉水倒是可以多买几瓶,老城区那边就停水停电了。”


    “哪里买得到!送水的电话天天打,天天说没有。超市里的又抢不到,幸好这边没停水,新家这边可颐装了净水器。”到处涨水,没净水器,吴芬宜都敢用自来水。


    “我就不信,这水会一直涨下去。都下了一个半月的雨了,天老爷哪里那么多的雨下!”于英红不信邪!


    “市医院二楼都淹了!我家要不是起了个隔热层,租户又正好搬走了,这会子也要住帐篷。”常芮家在老城区,家里买的顶楼,当时允许加盖一层隔热层,所以七楼八楼都有半个单元房子,“我就怕水再涨下去。”


    “再涨也不会涨到咱们这边来的!”徐奶奶拍拍常芮的手,安慰道:“别担心!水要真涨下去,就把你爸妈接过来。”


    “行!”常芮想着雨还不停,就请救灾人员把她爸妈送这边来。


    “到处下去,还下个不停,这天跟漏了似的。我看,要请女娃娘娘补个天了!”陆长亭开玩笑道。


    “唉!进不到货,店都开不了,一点子进账都没有,心里好慌。”吴芬宜叹气道。


    徐珍珍就道:“慌什么?再不济还有房租垫底呢!我们就不得行了,就靠一个小餐馆。要是停业了,那才要命!”


    “菜场都淹了,你们餐馆从哪里进的菜?原先还有人来小区摆摊卖菜,最近摆摊的都没有了。”吴芬宜打听道。


    徐珍珍抿了抿嘴,说:“我告诉你,别跟外人说呀!肉菜粮油都是从黄塘和丰俞那边进过来的,调料这些还可以从粮油批发超市去进货。”


    “那我明儿也去进一些!”吴芬宜道。


    徐珍珍摇头道:“你现在去,也进不到货了。村里大多数人家,种的菜只够自己吃的。少数几家种菜的人家,地里的菜都被人包圆了。我也是凑巧,捡漏两户小菜农地里的菜。这会子菜好卖,都不论斤了,就包圆一亩菜地多少钱,这样子算的!刮风下雨,菜烂地里,他们都不管的。这会子人家哪里用得着摆摊,只要坐等人家送钱上门就是。我还想问你,厨房里的鸡鸭鱼肉,都从哪里弄来的?老陆刚还说难得!样儿齐全不说,还都不像是冰库货,倒都像是本地的。”


    “你问可颐,都是她早上送过来的!”吴芬宜道。


    “我也是从黄塘村买的呀!”可颐回道。


    徐珍珍奇了,笑道:“你还能从黄塘买到鸡鸭?花大价钱买的吧?你们不晓得,前些日子,有人把黄塘和丰俞的鸡鸭鱼肉几乎买尽了。我以前嫌土货贵,就没进货,就更进不起了。不然,进了来,卖给谁去?顶多呢,就能平价进到一些鱼。这还是人家怕涨水,把鱼塘淹了,鱼会跑掉。就这样,鱼还涨价了,以前本地鱼十五一斤,现在都卖二十一斤了。可颐,你买的鸡,多少钱一斤?”


    “七十一斤。”


    “翻了个倍!我就知道,不花大价钱买不到。”徐珍珍心里不住咂舌,“也就你舍得!”


    今儿她家老陆掌厨,徐珍珍刚给打了一会儿下手,见鸡、鸭、鱼、羊、驴、牛、猪、虾样样齐全,还有海参和鲍鱼这样的高等货,还以为大嫂舍得下本给大侄女做面子,不想是她想多了。


    “这些日子,天天不是吃豆笋,就是吃香菇、木耳这些干货,人都快吃干了!今天有口福,有菜有肉,可以大吃两顿。”于英红很是高兴。有好吃的,上午没能打上麻将,也还能过得去。


    常芮最近也是吃什么都没味儿,这会子闻着炖牛肉的香味,竟吞起了口水。


    “黄塘那边,还有牛肉、驴肉这些卖呀?”常芮问道。


    “他们村上的菜店有偷偷卖,就是贵,都涨了一倍了。本地土猪肉,都买三十六一斤了。”徐珍珍进过一些,很是清楚价格,“牛肉和驴肉就不得了,上百块钱一斤,不是每日有买,要碰运气。”


    “上百块钱斤的肉,吃了能长生不老吗?”吴芬宜赶紧接话,就怕儿媳妇要她去买牛肉和驴肉,“没涨水钱,猪肉才十三一斤,驴肉三十,牛肉五十。才多久,就涨得这么厉害!要想吃,也不要凑到这个时候去吃。钱都烧得慌!可颐,今天陆青翰上门,吃好点是应该的,我就不说你。往后,可不能这么大手大脚花钱。”


    “人呢,吃吃喝喝一辈子,能花多少钱?人小陆开大超市的人,多少钱没有。咱可颐跟了她,还缺这点钱花!你这当妈的,就把心放肚子里去。”自菜价上涨后,徐珍珍见多了肉菜都舍不得点的人。厨房里那成堆的菜和肉,总算让她明白这个大侄女是真的富了!往后,她得捧着人家一点。


    “有钱也不能乱花!”吴芬宜坚持道。


    “大超市里倒有平价的肉买,就是抢不到。我妈早上五点起床去排队,都没有抢到。”陈爱青道。


    “以前一年也吃不上几斤肉,日子也过来了。”徐奶奶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