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洪水(十三)

作品:《天灾来袭

    陆青翰收了红包,说了些场面话后,就被徐爷爷叫去二楼下象棋。走前,他把红包交给徐可颐。


    吴芬宜悄声问道:“他的钱,都是你在管?”


    “问这个做什么?”徐可颐警惕道。


    徐奶奶接话道:“有人看到你给他买车?有这事?”


    “是有这事!他送了我一套桃源里的别墅,我回了他一辆车。有来有往,才是长久之道。万一以后分手,也不亏心!”徐可颐仔细考虑之后,还是按原来的商量好的回答。


    “死丫头,人条件这么好,你不想着怎么把人抓牢,还想到了分手的事,蠢死了!有想这些的时间,好生想想怎么对人好,才是正经。”吴芬宜指点道。


    “大嫂,你别瞎教!前头人吃过的亏,还让你女儿再吃吗?跟有钱人恋爱,是要长个心眼子。我以前看新闻,说一富二代,给女朋友送豪车。谈崩了,要人家把车还回去。女方不还,就告人家,不但要求还买车的钱,还要利息呢!”徐珍珍泼冷水道。


    “还有这样的事儿!”吴芬宜觉得稀奇。


    常芮也道:“这算什么!还有些有家室的,买房买车买包钓小姑娘,得手后就让老婆追回家庭共同财产的。这个陆青翰,无父无母,又没亲戚,好像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可颐,你要当心点,莫叫他占了便宜。”


    “电视剧里都演过,有男的结婚了,又另外找人,骗人家说没结婚。结果,举办婚礼的时候,花钱请来的亲戚,桌上抢席面菜,闹得不像样子,被人看了出来,叫女方一家子成了笑话。”于英红附和道。


    徐奶奶本来听了大孙女的解释,已经对人满意,闻言又提起来心,说:“恋爱结婚,还是要谨慎一些好。小陆的亲戚,虽不来往了,但还是要找机会去人家里拜访一下。你们年轻人,觉得我们老一辈礼数多,嫌烦,偏要按自己的路数来,吃了亏才晓得后悔。要我说,婚姻大事,三媒六聘才是正经,察看人家、小定、大定等,这些一样都不能少。要是按照老礼,一套流程走下来,虽不知根知底,也能了解个大概。这样,双方都不会吃亏上当。”


    “奶奶,我们才谈不久,还不到谈婚论嫁的地步呢!要真到那地步,就按您说的老礼来。不过,他的亲戚,的确是不方便往来。他爸妈留下的遗产多,亲戚里谋算的人多了。他为了护住遗产,几乎将所有人得罪光了。只有一个没欺负他的,人还念着,给送了一套房子。那房子,还是我去挑的呢!梅溪花苑三室两厅的精装房,家具电器都配齐了,花了一百多万呢!”


    徐可颐不知家里人怎么就一个个变身福尔摩斯了!


    她感激她们这一番心意,耐心“解释”道:“我拿他的身份证去找派出所的熟人查过,未婚!至于房子,我让他签署了无条件赠予协议书。你们放心,我不是恋爱脑,很谨慎的。”


    “那就好!”徐奶奶彻底放心了!


    “他给一个没欺负他的亲戚就买了一套百多万的房子,那买给你的别墅,肯定更值钱吧?”徐珍珍打探道。


    “桃源里的都是中式别墅,最便宜的也要两百多万一套。”常芮了解过那里的房子,“我大姨家就买了一套,两进带后花园和东西跨院的房子,占地三亩多,毛坯就要三百多万。不过,这两年房地产市场不行,同样的房子,有人花两百万出头就拿下了。”


    “我也去看过!这些开发商会赚钱呢!桃源里那片山头,拆的时候,只花了八万块钱一亩。一朝建成别墅区,房子大不大另说,送的花园面积倒挺大。除了后花园有个花园的样子,所谓的东西跨院,不过是东边铺上草,西边种上几棵树,可那价就蹭蹭蹭地上涨。说是买房子送花园,羊毛都出在羊身上!我看那里头一亩花园,都卖到了六七十万的价。”陈爱青吐槽道。


    “现在一亩地皮先要百来万呢!人家能批得到,是人开放商的本事。否则,一块山放那里,还是一块山,不值什么钱。我们这些平头小老百姓,羡慕不来的。”常芮说道。


    “可颐,你那别墅多大,占地几亩?”徐珍珍只在意这个。


    “三进,占地六亩不到,东西跨院就有三亩多,就是爱青说的草地和种了几棵树的花园。”徐可颐回道。


    “那可比常芮大姨的房子气派,花了不少钱吧?”徐珍珍啧啧不已。


    徐可颐摇头道:“他找熟人买的,当初那房子就是开发商按市价六成抵给包工头的,包工头发不出工资,一分不赚让给了她,四百五十万不到就拿下了。”


    “那房子他给你装修好了吗?他给亲戚的房子都是装修了的!”吴芬宜觉得小陆给个没装修的别墅,诚意就不够了。


    徐可颐点头道:“都装修好了。”只是实木家具通通放到空间里了,家用电器都放在了花园小区的房子,还没安装调试。


    吴芬宜撇撇嘴,说:“这么多房子,你住得过来吗?有别墅住,还住在这破小区做什么?不如把房子租出去,好过你赚那点死工资。”


    “住这有住这的好处!到处都是熟悉的人,没人敢欺负。我看视频,别的地方都有入户抢劫的了!”徐可颐点开收藏的视频,给大家看,“这雨不停,以后只会更乱。”


    “那倒是!我们附近几个村都安置在这一片,周围都是熟悉的人,知根知底的,谁也不敢乱来。”徐珍珍赞同道。


    于英红也道:“人呀,还是不能丢了自己的根!”


    “水都淹到市医院三楼了,希望我们这里不要乱起来。”陈爱青祈祷道。


    “乱也乱不了多久,国家会管的。我听说,会有新政策下来,春城会作为试点城市,施行辅币政策。”


    “辅币政策,这个是什么?”陈爱青好奇道。


    “我们这年代的人可能不太了解,奶奶和妈妈他们那一代是经历过的。笼统一点来说,所谓的辅币,就是票证。所谓的票证,它不是钱,却比钱还顶用,因为这是购买的生活必需品的凭证。没有它,有钱也买不到东西。这个会按人头分发,不多不少,公平公正。这也是为了防止资本囤积居奇,让每个人都能买到生存物资。更重要的是,为了防止浪费。好些人说,这场洪灾就是大自然给人类的警示,提醒人类索取有度,与自然和谐相处。”


    “我知道一点,票证时代,统购统销嘛!”徐可颐看过一些年代局,晓得一些。


    常芮点点头道:“也不会像过去那么紧,我听在市政工作的同学说,还是允许个体经营的,就是进出货都要凭票。比如说,妈的菜店要进一千斤米的话,除了钱,还要给足一千斤的米票,而这些米票就要从顾客手里收集。像蔬菜水果这些有损耗的,就不需要给足,会有一定的损耗度。”


    “那大嫂就要发了,可以借着损耗,买一些不要票证的高价东西。”徐珍珍想着,他们餐馆应该也能赚些票证的,谁能规定一碗菜里放多少油盐。


    常芮却道:“妈,你可不要做这种蠢事。我听说,损耗报多了,会影响进货的额度的。往后,国家肯定会管控得更严,这种可以买粮油米面的个体店,会更难批,说不定还会取缔一些。妈,你可不要为了一点蝇头小利,杀鸡取卵。”


    “不会,不会,我卖出去多少是多少!咱家又不是没钱,不会做这种顾头不顾尾的事的!”吴芬宜答应道。


    “可惜了,我家两间店面都租出去了。早知道,我也该做点子小买卖。”于英红笑嘻嘻道。


    “常芮,你说我现在去申请,营业执照办得下来不?你同学能不能帮帮忙?”陈爱青立马问道。


    “政策下来之前,应该是可以的。不过,现在路都堵了,材料也送不过去呀!”常芮说道。


    “那好办!我原想去芍药湖玩,就买了冲锋舟和皮艇,就放在奶奶这边的储物间里。”说着,徐可颐就去储物间里找东西。


    常芮见她们这说干就的架势,立马给同学打电话。


    “她那边可以办到,就是要打点一下。一个执照,这个数。”常芮伸出左手道。


    “五千?”徐珍珍觉得常芮这同学太厉害,她的小餐馆办营业执照,也不过花了五百块钱。


    常芮摇头道:“是五万!要不是想趁政策下来之前,多囤一点东西,别说五万了,人就是五十万也不肯办这个事儿!”


    “她这意思,五万还勉强喽!狮子大开口呀!”于英红感叹道。


    “要的是有点多!不过,这个要能办下来,就是生蛋的鸡,不亏的,好的话辛苦一年就赚回来了。”吴芬宜劝道。


    徐奶奶也道:“好过你丢在麻将桌上。”


    “下半年若熙也要上幼儿园了,我也想找点儿事做。爸那厂里,洪灾后不晓得什么情况。自家的店,做点小买卖,亏不了什么钱的。”陈爱青是想自己赚钱的。


    “还是收房租便宜!绝对亏不着!”于英红说可惜不过是玩笑话。开店多累,打麻将的时间都没了。


    陈爱青闻言急了,说:“这笔钱我来出。我原先在蛋糕店打过工,后来还去上了西点培训班。我就开个小蛋糕店,不指望赚多少钱,就指望赚点票证,叫孩子们吃得饱。”


    徐奶奶是受过饥的人,晓得票证的重要性,拍板道:“□□的钱,不用你们出。老婆子我还有些钱,也只有两儿一女,你们三家,我一家给五万。”


    “唉!我们家店面是有,就是人手不够!”吴芬宜苦恼道。


    徐珍珍两间店面并作了一间,开了小餐馆,闻言不悦道:“大哥还在我店里帮忙呢!他呢,反正明年就退休,不如办个病退。你们楼下的四间店面,两间做仓库,两间并作一间,开个小卖部,不就很好。反正小陆是开过超市的,进货的渠道都有,不用你们费什么心,只要坐着收钱就是了。”


    “小卖部好,这放过去,就是供销社了。”徐奶奶很是感慨,“过去想去供销社上班,多难!”


    于英红见婆婆肯出钱,也来了劲儿,问:“我开个麻将馆,行不?”


    徐奶奶白了她一眼,说:“咱家不许搞这些歪门邪道。两间店面都给爱青开蛋糕店,一间做门面,一间做厨房。”


    “唉!”徐珍珍叹气,“妈这个钱,我是拿不到了。我家没有店面了。对了,可颐,你一楼不是还有两间店面吗?租给姑姑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