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明珠公主真壮啊……

作品:《皇室奶团,暴君爹爹宠翻天

    这些使臣中,年纪最大的人已经六十出头,最小的也有二十,基本都结婚生子了,乍一看到像饱饱这么小的小团团,众人的脸上都写满了不赞同!


    明珠公主才几岁?


    哪能出使别国啊!


    这不是开玩笑吗!


    虽然明珠公主和其他公主不同,又是亩产三千斤的土豆,又是避免了天花的牛痘,亦或是春狩后山的金矿,全都是她找来的,可她再幸运、再有福,她也才三四岁啊!


    万一出了事,可如何是好!


    要知道明珠公主这个年纪的小孩子,最容易夭折了!


    一时间,众人全都劝起了萧允懿。


    萧允懿:“……”


    他无法,只得说这是宣庆帝的吩咐。


    众人更不赞同了!


    不是吧?


    陛下都三四十岁的人了,难道不知道小孩子舟车劳顿太过危险吗?真是急煞我也!不过陛下开了金口,他们再不赞同,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臣等见过明珠公主。”


    一行人犹犹豫豫地行起了礼。


    饱饱很开心,扬起了笑脸儿,回了一礼:“饱饱也见过诸位老爷爷!”


    众人:“……”


    老爷爷?


    我才三十出头,跟陛下同岁,我有那么老吗!


    而且你别叫我老爷爷啊!


    这不是矮了陛下的辈分吗!


    众臣都有点慌。


    不过饱饱却没在意,她跟大臣们见过了礼,便有些待不住了,一边哼着小调儿,一边蹦蹦跳跳地扑蝴蝶去了。


    看得人一阵忧心。


    等到了中午,他们才等到了明珠公主的仪仗。


    放眼望去,乌压压的一片人。


    目测得有两三千。


    卫大人第一个坐不住了,连忙起身,一把擦擦额头的冷汗,一边说道:“殿下,这是明珠公主的仪仗?”


    怎么带了这么多人!


    这架势,说她是太子都有人信!


    萧允懿也拧了下眉。


    他私心里,自然是希望饱饱这一路衣食无忧,过些好日子,可带了这么多人,赶了这些辆马车,未免太铺张了些,这一路还不知道要耽搁多少时间呢。


    万一耽误了国家大事,难保不会有人将矛头指向十七。


    到时候,十七又当如何?


    不止太子忧心,东宫的幕僚也都感到了后怕!


    陛下未免太宠爱明珠公主了!


    还好明珠公主只是公主,她若是皇子,依陛下那“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的脾气,太子殿下的位子还坐得稳吗!


    真是让人胆寒!


    “饱饱的马车?”


    小家伙也有点呆,小脚儿一点,便纵身跃到了大青石上,探着个小脑袋往前看,越看越迷糊:“好多人呀!”


    萧允懿轻叹一声,带着饱饱走上了前。


    “小殿下!”


    红枣迎面跑了过来,一见着饱饱,眼泪就簌簌地往下掉,哽咽道:“您怎么突然离宫了,奴婢都担心坏了!”


    天知道她有多害怕!


    她以为小殿下又被人拐走了呢!


    “红枣姐姐……”


    饱饱闷闷地应了一声,小脸儿全是愧疚,抱住了人,她就不松手了。


    红枣一边哽咽,一边拍了拍饱饱的小后背,颤着声音说起了话来。


    饱饱这才知道为什么自己的马车这么多。


    原来除了娘亲,就连母后和贵妃姨姨都给饱饱带了好多东西,一个马车塞不下,只能塞进其他马车里了。


    不过饱饱看了一眼,发现这些东西大多都用不上,不禁迈着短腿儿,找萧允懿做主去了:“太子哥哥!太子哥哥!饱饱要办大事,不要带玩具!送回延禧宫,等饱饱回来了,再玩,好不好?”


    当然好!


    萧允懿没想到饱饱居然有这样的觉悟,忍不住心下一松,揉了揉饱饱的小脑袋。


    “孤自会安排。”


    不过他也舍不得小团子受苦,挑挑捡捡后,凑足了一个马车,便命人将其护送回了京城。


    至于宣庆帝派来的两千余侍卫,萧允懿倒没打发走。


    毕竟,十七的安全最重要。


    一开始使臣们见了这几千号禁军,头疼得不行,三番五次地进言,想要将其遣送回京,要知道这可是足足五千禁军,一路上,光是粮食,就得消耗不少!


    他们能不心疼?


    但随着时间一天天地过去,使臣们再不敢拿禁军们说事了。


    因为他们遭遇了匪祸。


    准确地说,这些人倒也谈不上是匪,不过是些走投无路的流民,凑了足足上千号,见饱饱一行人穿金戴银、精神抖擞,自是一阵眼热,半抢半求地想要带走饱饱他们的粮食。


    开玩笑!


    这可是禁军!


    放眼整个大宣,就没有比禁军还强的军队了。


    不消片刻,流民就被冲散了。


    也正是因为这件事,使臣们看向禁军的眼神全都和善了起来。


    尤其是越往西走,民众们越穷,等到了旱灾频发的秦地,这五千号禁军都不太够用了,基本每走几里地都会遇到流民抢劫。


    卫大人直拧眉:“这秦地怎么乱成这样了。”


    再这样下去,流民将反!


    这内忧外患,只会让大宣受制于人!


    萧允懿的脸色也不太好看。


    算算时间,他们离京已经有一个月了,原本精神抖擞的一群人,全都变得灰头土脸,衣着食物全都精简太多,却还是会遭到流民们的觊觎。


    奈何屋漏偏逢连夜雨,这等紧要关头,使臣们还病了一小半儿。


    这些使臣年岁大了,一来到秦地,难免水土不服,再加上京都的富庶已经迷了他们的眼睛,乍地看到难民流窜、匪徒横生的秦地,众人怎能适应?


    短短两天,年纪最长的大臣已经下不了马车了。


    如此看来,这些使臣以前担心的事,全都太多余了。


    一是禁军。


    自打入了秦地,禁军一天一小打,三天一大打,充分地发挥了他们的作用。


    二是明珠公主。


    这小娃子身体也太壮了吧!


    这一路上,他们又是舟车劳顿、又是换水换食,明珠公主都适应得飞快,别说重病了,就连头疼脑热都没用,满队伍的青壮年加一块,都远不如她壮硕!


    尤其是他们马车吃紧后,明珠公主更是忍痛割爱,将马车赠与了他们,然后自己迈着个短腿儿,大步往前走。


    还走得比所有人都快!


    众人:嫉妒这两个字,他们都说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