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5 红粉世界245 如果是过去的……

作品:《19世纪女继承人

    如果是过去的玛丽公主, 其实不会特意询问这个。虽然她和薇薇安是好闺蜜,但出于‘礼貌’, 有些问题是不好问的...比如说, 英年早逝的未婚夫什么的,这样的话题提出来,就有些揭伤疤的感觉了。


    即使知道薇薇安不是那种脆弱的姑娘, 也不应该问的。


    但想到霍夫曼,玛丽公主还是忍不住试探了一下...事实上,就连她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想要得到什么样的答案。


    “命名为‘雷克’确实是因为卢克, 算是一个纪念吧。您看, ‘雷克’, 或者说‘天才之作’,绝对是香水史上的重要作品!前调、中调、后调的体系,还有天然香料和人工合成香料的配合...说不定,以后会将香水工业划分为‘雷克’之前与‘雷克’之后呢!”


    “如果是这样,未来只要存在香水业, 就会有人持续提到‘雷克’,讲出‘卢克’的故事,知道他的才华横溢——如果不是英年早逝,他就是那种能加速一门学科发展的学者, 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现在只能这样在世界留下他的痕迹,他的故事,实在是很可惜了......”


    在玛丽公主眼里,说着这些话的薇薇安有一种少见的脆弱感。虽然她那浅淡的颜色,几乎自带稚弱天真,但和随时随地要消散的脆弱还是不一样的。就仿佛是早晨的雾气, 随着阳光洒落,转眼之间便由无处不在到不留痕迹。


    仿佛是要扼住呼吸的伤感,既沉重又轻盈。


    她看起来并不悲伤,就像是说起很久很久以前的故事,即使曾经那样波澜壮阔、千山万水,到现在说起来也是平静的。就像是干燥的眼窝,一滴眼泪都没有——但又是那样深重的伤口,即使早就结痂、脱落痂壳,只剩下闪闪发光的瘢痕,也能心中一痛,生活不经意地狰狞。


    看到这样的薇薇安,是不会有人怀疑,她曾经爱过、痛过的...这似乎和薇薇安不太‘相配’,但真的出现在她身上,又没有什么不对。她就是那种看起来一眼看得到底,但又让人觉得一定有很多过去的故事的人。


    似乎是为了让气氛不至于太低落,薇薇安又笑了笑说:“当然,这也是个很好的广告是不是?相比起枯燥地宣传,复杂的评论,难以落到实处的香味描述,还是这样的故事更容易让人印象深刻。”


    “大家喜欢爱情故事,最好这个爱情故事还要和名人、特别的人扯上关系。”


    她这样说着,仿佛一切都是商业行为,但光阴的故事却从眉梢眼角流露出来——人的情感就是这样,闭上嘴,就会从眼睛里流出。


    玛丽公主此时此刻甚至忍不住在心底里叹息,她实在不知道要不要将现在听到的告诉霍夫曼。知道薇薇安曾经真的深深爱过一个人,这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呢?既像是无望中希望,又像是难以描摹的不甘,不值得去说,又越不过去。


    “是在说‘雷克’香水吗?”一个年轻人打破了此时短暂的沉默,玛丽公主和薇薇安同时转头。


    “原来是威廉啊,呵呵,似乎有一段时间没有见到你了。”玛丽公主看了看对面正在和一位评论家说话的霍利斯小姐,和蔼地说道——霍利斯小姐也是健身操俱乐部的成员之一,和玛丽公主也是闺蜜,这是她和威廉·霍利斯比较熟的原因。


    相较于玛丽公主,薇薇安和威廉·霍利斯就只能说‘勉强认识’了。罗卡斯尔公爵这一脉和王室的关系一向紧密,又有霍利斯小姐的关系在前,威廉和玛丽公主多的是熟悉起来的场合。


    而薇薇安,虽说奥斯汀先生也获封男爵,但和真正的贵族圈子根本不相容,这是大家心知肚明的。


    “是的,因为我最近在写一部长篇诗歌,是仿造‘史诗’的格式来写的......”威廉说起这个,有些自豪,又有些腼腆。


    “听起来还不错,等到出版了,请一定要告诉我们,我们一定会订购的。”玛丽公主对威廉的印象还不错。虽然这个青年天真了一些,完全是浪漫主义诗人的做派,但说实在的,这在贵族中不算是坏性格。


    至少他是一个真诚的、有人情味的家伙。


    薇薇安也说:“您完成了多少了?能给我们发表一段么?”


    这也是薇薇安好心,今天的沙龙,来了不少评论界的人物,如果能得到其中一些人的青睐,对于作品之后的推出是非常有好处的。


    威廉对这个提议有些踟蹰,大概是因为出身高贵,所以他没有普通诗人对于困苦的感受。拼命想要出人头地的心理也不强烈——他写诗真的就是为了写诗,只为了写诗,非常纯粹,对于由此获益,其实是可有可无的。


    甚至有些时候,他会抗拒成名,被很多人称赞...一方面,不能受到认可,就始终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真的有才华。自己消磨这一生,到底是天才在挥洒才气,还是庸才在无病呻吟,都是不知道的。


    另一方面,如果真的很受认可,又觉得这不是真正的天才...真正的天才必定是领先大多数人,不为主流所接纳的。真的和主流和光同尘了,就意味着写出的作品其实没什么冲击性。


    不过,想到需要获得薇薇安的好感,威廉并没有拒绝薇薇安的提议——于是一番说明之后,威廉开始朗读自己最近作品中的比较满意的华彩段。不是那部历史长诗中的片段,因为那样的作品单拿一段其实不如这种小诗有感染力。


    “当你老了,头发白了,睡意渐沉


    倦坐在炉边,翻开这本书


    ......


    太多人爱过你青春的片影


    爱你的美,以虚情,以真情


    ......”(注一)


    所有人静静地听着,如果说,一开始还有一些漫不经心,之后就完全沉醉在诗歌的意向中去了。这实在是一首过于美丽,过于虔诚的诗歌。即使是薇薇安这样见惯了‘好东西’的后世来客,此时此刻也难免被感动。


    “真是一位天才般的诗人!”


    即使是挑剔的评论家们,也忍不住在这一刻完全被征服,成为了威廉·霍利斯的拥趸,纷纷鼓掌叫好——以此时评论家的做派,这实属难得!和后世说好话说坏话都不一定公正不同,这个时代的评论家还算是公正,他们平等地看不起每一位作家。


    正如作家们曾经笑谈过的,‘这个年头,一个会回护作家的评论家,真可谓是比黄金还要珍贵’!


    “很美,真的很美...”薇薇安也不断地说:“这让我想起了曾读过的一篇无名诗歌,虽然是无名诗歌,但本身的出色是不该被掩盖的。”


    说是无名诗歌,其实就是薇薇安上辈子读过的知名作品,只不过这个时候提出来,需要一个借口而已。


    于是所有人就听薇薇安朗诵那首所谓的‘无名诗歌’,大家想看看,从这样惊人出色的诗歌里,她联想到了什么,会觉得能够与这首诗相媲美——主要还是相信薇薇安,因为薇薇安一贯给人以品位出众的印象。


    “那些时刻如在剧中一样流过


    我拥有爱情带来的智慧


    ......


    相信我所说的每一个字


    我赞美她的□□和灵魂


    直到骄傲使她的两眼放光明


    愉悦使她的双颊起红绯


    虚荣使她的脚步变轻盈


    ......”(注一)


    这当然是一首绝美好诗,大家听的非常认真。不过薇薇安朗诵完毕之后,大多数人内心之中都有一个小小疑惑——为什么会从威廉那首《当你老了》的诗歌中,联想到这首诗呢?


    至少从表面看,这两首诗的关联并不是那么大,它们甚至连题材都不一样,一个在写爱情,一个在写青春。虽然都是很优秀的诗歌,可放在一起,互相联想?不不不,这不太对。


    但因为对薇薇安的尊重和追捧,倒是没有人特别提出来。再说了,这首无名之作也确实出色,出色的作品即使有些‘跑题’,也不该被责备,这也算是评论界的一个潜规则了。


    然而,威廉本人并不是大多数人中的一个,他反复品味着薇薇安朗诵的那首《青春的记忆》,眼睛越来越亮!


    《当你老了》是为麦尔顿侯爵夫人写的,这一点毋庸置疑,即使只有威廉自己知道。而要说《青春的记忆》和《当你老了》有什么关联,真的是表面上看不出来——然而威廉,他是个才华横溢的诗人,《当你老了》又是他的作品,所以他要更加敏锐一些。


    他意识到,这两首诗歌气质上的相似,浪漫、唯美,大量使用象征主义,既朴素,又华丽。像是一个梦境,看起来无限接近于生活,但终究是一个不受现实束缚的‘梦’。


    梦幻的、纠结不清的、不知疲倦的意味,在这两手截然不同的诗歌□□同流露,要说能从其中一首联想到另一首,真是不奇怪——至少威廉是这样认为的。


    事实上,如果不是他知道自己没有写过这首《青春的记忆》,他都要以为这是自己的作品了!


    他感觉到了薇薇安在诗歌上的‘灵性’,她敏锐地穿透了他文字上的把戏,直达了他的内心...说实话,这让威廉想到了自己更加年少,还是个真正的少年时的梦想。他当时只想要一个可以谈论诗歌的朋友。


    诗人都是孤独的,威廉以一个纯粹的诗人的觉悟,意识到了这一点!而且他甚至不会像其他困苦的诗人一样,还要挣扎一下,至少一开始的时候还会考虑挣一点儿钱、稍稍迎合一下大众...他从一开始就觉得,没有名利就没有名利吧,这才是真正的诗人!


    不过,孤独的诗人也会渴盼有一个朋友、知己。如果说,出众的诗人注定要离群索居,超出大众的感知,先一步抵达了某种境界。那他们也不该是完全孤单的,就像是旷野上的高塔,即使相隔很远,不会并立,至少也能遥遥相望。


    他想要这样的知己朋友,能够理解自己的。


    这一点,即使是他深爱的人都没有做到...麦尔顿侯爵夫人会赞美他的作品,鼓励他潜心创作,但她到底有没有真正理解他,他其实是能够分辨的。


    “...说到诗歌,薇薇安其实也写过非常棒的诗歌,不是吗?说实话,我第一次读到薇薇安的诗的时候,真的非常惊讶,很大程度上,她优渥的出身阻碍了她在这方面深入发展呢。”看到威廉和薇薇安相谈甚欢,玛丽公主虽然插不进诗歌的话题,却也想到了什么,突然说道。


    “我们彼此客套寒暄


    并说这是多年后难得的重逢


    我们的老虎啜饮牛奶


    我们的鹰隼行走于地面


    我们的鲨鱼溺毙于水中


    ......


    在交谈中途我们哑然以对


    无可奈何地微笑


    我们的人


    无话可说”(注三)


    看得出来,玛丽公主是真的很喜欢薇薇安当时写的这首诗了,她甚至能够背出来!这让薇薇安很不好意思——这首诗的内核在她看来其实挺平庸的,无非是曾经有过刻骨铭心岁月的人,再次相遇,时光的力量远比想象的要强大的多,于是最终只剩下相顾无言,沉默近乎尴尬。


    这样的主题,在薇薇安上辈子时其实挺常见的,往通俗流行一些靠,大概就是一个‘十年之后,我们是朋友,还可以问候’的故事。


    要说为什么让玛丽公主印象深刻,还是占了此时没什么人挖掘这个主题的便宜。这个时代,大家要么写一些至纯至美,完全浪漫主义的东西,要么就是写一些宏大的、痛苦的主题。至于像这样,隐秘在生活细节里,细小平庸但又如影随形的怅然,却是很少有人描述的。


    另外,这首诗还有一个特色,就是瑰丽的想象,这也算是‘现代人’的强项吧。毕竟见过了那么多风格,那么多想象的作品,思维上是要跳脱一些的。比如说这首诗,薇薇安写的时候其实想到了曾经网上流传很广的三行情诗。


    就是那首‘螃蟹在剥我的壳,笔记本在写我/漫天的我落在枫叶雪花上/而你在想我’,众所周知,螃蟹不可能剥我的壳,只能我剥螃蟹壳。笔记本不能写我,只能我写笔记本。而我也不能落在枫叶雪花上,只能枫叶雪花落在我身上。


    所以最后的最后,也不会是你在想我,而是我在想你。


    玩弄文字的把戏,有一种奇幻的浪漫。


    薇薇安这也是一样的,老虎如何能啜饮牛奶?鹰隼怎么会行走于地面?鲨鱼溺毙于水中又是怎样的荒唐?...由此可知如今的可笑,真的是曾经燃烧热的热热烈烈的过往,一点儿灰烬都没有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