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红粉世界083

作品:《19世纪女继承人

    第二天莫雷先生在奥斯汀先生可丽肥皂厂的办公室拜访了他。

    莫雷先生确实是一个口才非常棒,讲话很有煽动性的人。当他将自己的计划,自己为之做的准备、对奥斯汀先生的承诺娓娓道来。奥斯汀先生也不由得相信,他是能做成任何他想做的事儿的!

    当然,稍微冷静一下,他就知道自己不可能完全忽视风险,随意破坏工厂的生产计划。现在的可丽肥皂厂已经不是当初用几间小仓库来生产的小作坊了,这里雇佣者大量工人,厂房占地面积广阔,就连使用的原料都是有计划的,要提前谈好的,不是说想增加就能增加的。

    不过可丽肥皂厂还是有一点优势,那就是它用机器很少,工序也简单,培训工人更集中在‘卫生生产条例’上,而不是技术培训。这就让可丽肥皂厂的扩产更加简单,至少比奥斯汀先生现在手下的牙膏厂、药厂、甘油厂(甘油厂只是有股份)要简单。

    所以奥斯汀先生虽然没有答应莫雷先生的全部要求,但还是因为莫雷先生的原因,对肥皂厂进行了又一次扩产。另外,莫雷先生要求的,可丽肥皂和可丽牙膏新大陆的独家代理权,奥斯汀先生没有答应。

    由莫雷先生独家代理,好处是非常明显的,莫雷先生肯定会像自家生意一样上心,卖力推广可丽牌的产品。不只是奥斯汀先生不用操心任何事了,还不用担心代理商动力不足。

    然而任何事都是有代价的,这样做的坏处当然就是渠道被莫雷先生垄断,一开始还好,后续天知道会出什么事——垄断了渠道,以后要卡脖子,要提出一些过分的要求,奥斯汀先生这边不就被动了吗?

    最终奥斯汀先生答应的只有洋基国的独家代理,而且只限于可丽牌牙膏,时间限定是7年。

    奥斯汀先生当然也有自己的算计,肥皂都已经在洋基走红了,大家都有动力去卖。给独家代理权,还是要给牙膏这种还在开拓期的商品,可以通过独家代理权调动起代理商的积极性,努力推广新商品。

    而且奥斯汀先生还画了大饼,如果可丽牙膏在洋基的销售量达到一定数字,他们还是可以谈可丽肥皂的代理权的。当然,代理的地区、年限,这还要另外谈......

    不管怎么说,这个结果双方都接受了,双方也因此得到了各自的好处。莫雷先生有了足够的‘俏货’做先锋,能将自己其他货物也顺势推到了渠道商那儿。虽说后续如何,还是要看他的手段,但这至少给了他一个机会,而他需要的也就是一个机会。

    奥斯汀先生更不必说,新大陆的市场就这样朝可丽系的商品打开了啊——奥斯汀先生还主动向莫雷先生推销了‘安心片’,莫雷先生大气地也采购了一些。毕竟确实是能救命的药,到洋基之后很快就打开了销路,也成为了他后来下到奥斯汀先生那儿的固定订单内容之一。

    当然,毕竟对症的不是非常常见的病,而且这年头穷人甚至大多数没有用药习惯...所以‘安心片’的销量和利润,肯定不能和肥皂、牙膏这些商品相比。只是它胜在稳定,细水长流也是不错的了。

    就是莫雷先生这样努力,一年之后,他成了奥斯汀先生最大的订货商...这一点,连达科奇先生都不能和他相比。毕竟达科奇先生虽说向旧大陆多国都供货,但也不是达科奇先生一个人做这个生意啊!

    莫雷先生就不一样了,虽说总有一些商人也会将可丽肥皂、可丽牙膏运到新大陆去,但基本是小打小闹,不成气候。莫雷先生以洋基为基础,又辐射了新大陆其他几个大小不一的地区和国家,量级就上来了。

    这对莫雷先生的生意有多少好处先不说,那是他的本事,该他挣的钱。只说奥斯汀先生这边,确实因为开辟出了新大陆市场,工厂更加兴盛了——一年之后的奥斯汀家,比一年前又更站稳了上流社会。

    首先,白玉兰广场18号,现在已经被奥斯汀一家买下了。另外最近还考虑着像卫斯理家一样,在美林堡外,不远不近的一些乡村买下庄园来,这既是一份产业,也是夏天度假、请亲友游玩的一个去处么。

    一个家族开始兴旺的标志之一,就是开始置产兴业了,衰败的标志则是子孙开始变卖不动产——外人看奥斯汀家这样的动作,不用做什么调查,也不用听什么上流社会的小道消息,也知道这家的实际情况了。

    其次,奥斯汀家也度过了比较‘危险’的发家初期...在一开始的时候,大家不见得相信奥斯汀家真的像他们表现出来的那样,是口袋满满的‘暴发户’。

    这年头,信息流通不畅,装有钱人的家伙是很多的。至于说目的,那可太多了,最常见的,立住有钱人的人设就能骗有钱人的钱,这一点古今中外都是一样的。

    奥斯汀家到现在,大家都相信他们是真有钱了。但暴发户的钱来的快,就可能去的更快!在这个狂野的年代,很多事变化都太快太大了。有人可以一夜之间从平平无奇到大发横财,为什么不能有人一次小小风波,就从大富翁而一文不名呢?

    不过,在奥斯汀家也富了两年后,大家开始认为他们是比较稳定的那种‘富’——本来也是,奥斯汀家是做实业的,又和那些投机商,甚至金融家,不是一个方向。

    再加上,奥斯汀夫妇以一种缓慢,但比较扎实的方式加入到了上流社会,认识越来越多的人。自然而然的,这个圈子也就开始真正接纳他们作为一员了——这让奥斯汀夫妇很振奋,薇薇安也觉得不错。

    要让薇薇安来说,虽然她也知道这个时代所谓的上流社会没什么意思,这个时代光鲜的一面都是以黯淡的大多数为基础的...但人活在世上,总是难免受到社会环境,受到他人眼光的影响。

    说着不在乎他人眼光而活的人,又有几个能真正做到呢?能做到的,都是‘一时豪杰’了。至少薇薇安上辈子就只是个普通人,这辈子生活在这么个世界,也没有脱离大多数,一下有了‘举世皆浊我独清’的觉悟。

    如果真有那个觉悟,她就不应该平静无波地做着工厂主家庭的女继承人,享受着这个时代最上层的各种。而是应该先发奋‘著书’——马克思的原作记不得多少,不可能照抄,但核心精神是知道的,各国做做调查,写些调查报告什么的总可以。

    发奋著书之后就有了理论指导,接下来就该是让世界体会到镰刀锄头的力量了。

    但她没有,她能做的也就是让自家工厂雇佣的工人都有不错的报酬,尽量保护工人的生产健康,工厂出钱给他们投意外伤害保险什么的。这些的基础,一半是她受过的教育和良知让她这样,另一半也是奥斯汀家旗下的工厂利润都很高,供得起。

    ......

    “这就是你想看的煤气灯安装...说实话,我不明白你为什么会对这些感兴趣。”苏珊挽着薇薇安的手臂,不以为然地说。

    时间过得很快,又是一年过去,薇薇安已经是北美林堡学院二年级的学生了,而且下半年还要上三年级呢!最近薇薇安因为想看煤气管道施工,以及煤气灯安装的现场,就来缠着苏珊。

    苏珊家附近,最近正在展开这些工程呢。

    白玉兰广场安装煤气灯的计划还是失败了,因为超过一半的房主都不认为这是一个好主意——煤气管路线要将房子都弄坏了,这只是最基础的!煤气灯会将天花板熏黑,又或者在房子里飘散出油腻的煤灰,这也勉强能接受,毕竟过去使用蜡烛也有差不多的困扰(当然,如果是蜡烛,这类问题程度会轻一些)。

    而且反正房子里仆人多,他们每天擦擦洗洗,不就是为了维持房子里的器具永远锃光瓦亮么。

    然而煤气灯的问题还不止是这些,长期使用煤气灯的房子,植物是很难生存良好的。这是个大问题,毕竟和礼兰人很迷园艺,除了温室,房间里放盆栽也很常见。

    另外,暴露在空气里的丝绸,如窗帘、沙发枕、桌旗等更是会迅速出现各种问题!还有油画,遭遇煤气灯也是令人担心......

    煤气灯当然有它的优点,但它的缺点也很多。它的很多缺点在它应用于公共领域时,都是可以忽视的,所以将煤气灯作为路灯使用,推行的很是顺利。在公园、戏院这样的场合,用的也很好。

    但一旦进入私人领域,麻烦就大了。之前不是问题的,全都成了问题。而之前是问题的,现在就更是问题了——比如,之前应用在公共领域时,前期要铺设煤气管道,就是一笔很大的开支了。这样的开支放到私人身上,只会觉得更夸张。

    有钱人当然是出得起这个钱的,但煤气灯的缺点让有钱人就有些看不上它啊!

    一句话总结,穷人用不起,富人看不上...真就是这样的。

    薇薇安没有解释自己为什么想看煤气灯安装,只是转头问苏珊:“你们家现在安装了煤气灯,怎么样呢?”

    白玉兰广场的房主没同意安装煤气灯,但周边一片,有些中产阶级社区,倒是相对积极。苏珊家所在的那个街区就是这样,几乎是半条街的人都愿意‘煤气入户’。

    当然,这里面可能也有他们临街居住,而且那一片正在装煤气路灯了的原因。安装煤气路灯,管道就会通到这儿,对于路旁的居民来说,入户成本当然就比较低了。

    白玉兰广场这方面的条件相对来说还差一些,毕竟这里是闹中取静的一片。住起来是很舒适,但也因此没有了市政规划的路灯工程——不过,薇薇安猜测,煤气路灯这两年一定会出现在白玉兰广场。

    大家只是觉得煤气灯入户不大好,对煤气路灯还是很喜欢的。至于说社区因此要花的钱,羊毛出在羊身上...其实对白玉兰广场的住户来说,这都不算什么。

    “煤气灯的确比较亮,当然,如果多点几根蜡烛,是能和煤气灯一样亮,甚至更亮堂的。不过,用煤气灯可比用蜡烛便宜多了,蜡烛从来都不便宜,特别是蜡烛税又加了之后——这是我妈妈抱怨过的,她的账本上,我家每年的蜡烛开支,很稳定的占据有着收入的1到2呢!”

    薇薇安相信,像伍德福德先生那样过得还不错的中产阶级律师,也是会对价格敏感的。这有点儿像薇薇安上辈子,有人觉得发达国家的老百姓对物价就不敏感了——然而,那怎么可能呢?

    所以除了赶时髦,苏珊家那样的中等中产阶级家庭让煤气灯入户,其实也有‘省钱’的想法。

    “不过煤气灯也很麻烦,我妈妈最近很担心房子里的油画。哦,我爸爸收藏了几幅杰作,还挺贵的......”苏珊也是经历过了煤气灯了,所以将现阶段因为煤气灯入户带来的问题说的很清楚。

    “哦...”薇薇安没想到,大家对煤气灯的称赞都停留在它们呆在家以外的地方时,再想想过去自己大力赞同煤气灯入户,难免觉得当时的自己想当然了。

    现在回忆回忆,自己上辈子所知道的煤气灯相关,最有名的大概就是用作路灯了。再就是一些戏院,或者需要营业到晚上的商店什么的。维多利亚时代为背景的影视剧里,也都是这些地方可以看到煤气灯。而镜头转到家庭中,那就是穷人用油灯,有钱人用蜡烛了。

    历史上肯定有用煤气灯的房子,但应该不是主流,影响也不大...而且想想看,19世纪末期,电灯就登上历史舞台了,留给煤气灯进入家庭的时间真的不多啊!

    想着煤气灯的事儿,薇薇安又看了一会儿安装,就和苏珊往她家去。一路上正好看到了有人在铺设沥青路,随口说道:“最近城里许多地方都在铺设沥青,事先竟然没有听说过相关的工程计划......”

    苏珊却正好知道这件事,就说:“因为沥青价格降低了...呃,这也是很突然的事。”

    “沥青怎么会突然降价?”薇薇安奇怪。

    沥青在这个时代算是一种比较廉价的建筑材料,一些比较穷,但又不算赤贫的人,可能想平整一下屋里屋外的地面,又不能用上比较好的材料,就会铺沥青。所以‘沥青’一直让此时的人联想到经济拮据之类的。

    不过,如果是用来铺路,沥青又算是‘高端材料’了。毕竟私人铺一下家里的地面能用多少沥青?铺路又要用多少沥青?沥青再便宜,也挡不住铺路用量大,这样算起来还是贵——主要是这个时代的建筑材料就没有真正便宜的!

    “因为有个洋基人,发现可以从石油中得到沥青...你知道的,过去石油只能用来炼煤油,自从洋基接连打出了多口油井,他们那儿的石油就从每桶10洋元跌到了每桶10洋分,啊,就是2镑到4.8便士,100倍呢!价钱便宜地让很多石油商人都破产了。”

    “有人为了拯救现在的石油价格,就想开发石油的新用途,然后就发现炼完煤油后,还可以从剩余‘渣料’中提取沥青...虽然不可能用船将洋基的沥青运到旧大陆来,但旧大陆本身也有不少油井。”

    “现在虽然市面上沥青还没有增多,但价格已经降下来了。”

    “我不知道啊......”薇薇安不知道为什么苏珊就觉得她应该知道这些事,事实上,她连此时采石油后,主要用途是提炼煤油都不太清楚。

    她从报纸上看过‘某某地有油井’、‘采出石油’这类新闻,但这类新闻本来就少,而且就她所看,总觉得现在的人是直接烧原油获取热量的样子——原油是能直接烧的,就是烧原油的环境,就不要指望能干净了,肯定全是黑乎乎的。

    大家没提过现在烧的煤油已经是从石油中得到的了,而不是从煤中蒸馏得到......

    至于说平常可见的沥青,薇薇安刚开始还真以为那是大家从石油中得到的。当时她心里还想,石油利用程度不错啊...然而一问才知道,铺路面的沥青竟然都是天然沥青,以及少量的煤焦沥青。

    那个时候薇薇安才恍惚间想起,是在一些地方看过‘天然沥青湖’之类的说法,沥青本来就有天然存在的。

    至于煤焦沥青,这就非常陌生了。不过处在这个时代,猜也能猜到了——蒸汽时代,划时代的能源还是煤,这个时候研究煤属于是‘显学’,肯定有很多相关的新东西被弄出来。能在炼焦的时候搞出沥青副产品,倒不奇怪了。

    薇薇安回忆自己怕忘记,所以记在本子上的一些东西,她是记过一些和石油有关的东西的。因为按照她的预计,如果她没有英年早逝,是能赶上内燃机时代的。要是那个时候她还有搞事情的心,多记得一些关于石油的事儿,是能帮大忙的。

    石油...沥青...她记得从石油中得到沥青,上辈子似乎是19世纪后期的事了,呃,美国人的发明。对照现在的时代,倒是提前了二三十年——想到这儿,薇薇安又觉得没什么了。

    二三十年而已,从石油中获得沥青的技术又不难,不存在这个时候做不到。这样的话,因为世界的差异,有这种不同很正常啦!

    不过这倒是给薇薇安提了个醒,那就是现在对石油的研究和利用比她想象的要多啊!

    她可是很清楚石油的价值的,不只是作为能源,石油的副产物可太多了。她瞄准的日化品领域也受石油影响很大呢!

    她觉得自己应该多关注关注石油产业的发展,说不定什么时候突然搞出什么新的副产品了,就是她心心念念的好东西呢——不说那些特别复杂的东西,现在能有个矿油、矿脂,她能做多少事啊(矿油就是液体石蜡、白油,矿脂就是俗称的凡士林)。

    不,不只是关注石油产业,薇薇安这一天都在想着一个问题,其实她之前就发现这个问题了:她对这个时代的科学技术一直了解的不够!尤其是日化行业相关的化学领域,她应该成体系地、深入地学习一番才对。

    北美林堡学院虽然有化学课,但说实在的,课时真的很少!也不只是化学课是这样,自然科学课程的课时都很少。这也是北美林堡学院课程那么丰富,学生们还是觉得很轻松的原因之一吧...课时少,学的浅,考试容易啊!

    在薇薇安的感觉里,那些自然科学课程更像是细分了领域的‘通识课’。其实都不用上课的,只要看看类似《十万个为什么》的科普书就行了...当然,这个时候没有这样能深能浅的科学向科普书,所以这课也算有意义吧。

    薇薇安上辈子并不是学化学的,但多少有点儿‘高屋建瓴’的认识。这样的‘认识’既没用,又有用。

    如果她对这个时代的实际情况不了解,那那些‘认识’就是空谈,怎么也对接不到实际应用领域。就算她能花钱找一堆专家,利用自己所知的东西给‘提示’,也很容易变成鸡同鸭讲。

    而如果她对这个时代的相关知识有一个系统的认知,都不需要她有什么科研天赋,她就能利用上辈子那些高屋建瓴的‘认识’,那超出时代200年的眼界,做很多事了!要知道,很多时候科研很难的一点就是选择方向、选择正确的方向。

    薇薇安是看过答案的人,只要能看懂现在的‘题目’,给出答题方向那可太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