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诸子百家之农家传人

作品:《红楼九皇子:开局纳妃贾元春

    时维三月。


    皇城外春景融融。


    真如白乐天诗中所云: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水澈携王妃等一行人驱马车前往城郊王家小村。


    当然,是提前跟宗人府打过招呼的。


    ——成年皇子有自由,但仅限于神京城内。


    同时因为燕王府新建,侍卫亲兵尚未选配的缘故,五城兵马司还专门派了几十人随从护卫。


    其意义大概相当于今天的警车开道吧。


    ……


    一路上,


    新麦郁郁葱葱,


    农人忙碌着生计。


    水澈忽然有感,


    幸亏自己这辈子穿越到皇家。


    不用从事繁重的劳作也一辈子吃喝无忧。


    倘若穿越到平凡人家,每日为生计劳烦也够让人疲惫的了,哪里还会有心思胸怀天下?


    再往前行,


    水澈指着一片绿油油的麦田向贾元春问道:


    “娘子,你且看。”


    “这一片麦田与旁的麦田有何不同之处?”


    贾元春愣了一下。


    作为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国公府长孙女,


    说一句不辨菽麦都是高看她了,


    贾元春又哪里能看出麦田区别呢?


    不过夫君既然发问,


    贾元春还是从车窗探出头去,


    仔细观瞧了一阵子:


    “夫君,妾身并未观察到有何不同之处。”


    “只是你手指的那一片麦田看起来更加郁郁葱葱罢了!”


    水澈拍着手笑道:


    “对极、对极!”


    “娘子说的正是。”


    “这片麦田正是文奶母之子杨搏大哥家的麦田。”


    “咱们这两个不懂农事的人都能看的出来,”


    “杨大哥家的麦田更加青郁,长势喜人。”


    “啊?”


    贾元春惊讶道:


    “夫君你怎会知道那里是杨大哥家的麦田?”


    水澈得意极了,笑道:


    “猜的!”


    “噗~~”


    贾元春乐了出来:


    “我还当夫君有什么神奇先知呢!”


    不过水澈的猜测很快就从文嬷嬷那里得到了证实。


    他手指的那一方长势旺盛的麦田正是杨搏家的地。


    贾元春更加好奇了:


    “怎的夫君还有卜算的手段?”


    水澈摇了摇头,揭露谜底:


    “这算什么卜算的手段。”


    “要说也只能说是杨大哥手段好罢了!”


    “咱们今天要去拜访的杨大哥,他不仅仅是文奶母的儿子,更是一位隐藏的农家高人。”


    贾元春惊奇道:


    “农家……高人?”


    水澈认真地点点头说道:


    “对,真正的农家高人!”


    “此农家非寻常农家之农家。”


    “而是诸子百家之农家!”


    “早在先秦时亦是与儒、墨、法、道等并列的百家显学。”


    “在汉之后,儒家上位轻商农,农家亦同大多数流派一样快速衰落了。”


    贾元春若有所思地喃喃道:


    “自汉之后,一家显而百家衰。”


    “幸而法统未绝,于民间继往开来。”


    “莫非杨大哥便是隐于民间的农家传人?”


    水澈点点头,笑道:


    “正是。”


    “所以,娘子现在明白本王为什么要去拜会杨大哥了吧?”


    ……


    王爷王妃的到来,


    让这个普通平凡的京畿小村热闹起来。


    几十户村民争相前来看热闹。


    士兵们上前阻拦,而水澈却表示无妨。


    并指着其中一个年逾古稀却身子骨硬朗的老太太,对贾元春说道:


    “娘子,看到那位老人家了么?”


    “她唤作刘姥姥,与你们荣国府还有些拐弯子亲戚呢!”


    贾元春愣了:


    “我怎的从未见过有这门子亲戚?”


    水澈哈哈大笑:


    “你们家门槛子高,人家乡下穷亲自有风骨,不到万不得已自然不肯去你们家行走。”


    “过几天问问你母亲便知道了。”


    贾元春虽一头雾水,却也是点了点头:


    “既如此,那咱们返程时不妨到那刘姥姥家坐坐。”


    水澈亦道:“本王亦正有此意。”


    ……


    杨搏夫妇拜见王爷王妃之后,


    便将众人让进了家门。


    普普通通的农家篱笆小院,


    却打扫的十分洁净整齐。


    几只家禽悠闲的踱着方步寻虫子啄。


    杨搏家的两个顽童好奇地盯着王爷王妃打量。


    杨搏大哥本人更是皮肤黝黑、体格健壮,但却十分的知书达礼,隐藏的大佬气质绝非一般农夫可比。


    进了堂屋,


    水澈、元春抬眼望去,


    只见杨家中堂上挂着一副神农像。


    并有一首来自唐人颜仁郁的农家诗:


    半夜呼儿趁晓耕,


    羸牛无力渐艰行。


    时人不识农家苦,


    将谓田中谷自生。


    众人寒暄一番,言笑一堂。


    尽管数年未见,且九皇子虽身份高贵,


    但水澈坚持执弟礼拜会兄嫂。


    真诚的邀请终于打动了杨搏这位隐居的端方正直农家传人。


    水澈的万亩庄田也迎来了最合适的管理人才。


    更重要的是,杨搏乃属于可完全信任的心腹!


    ……


    ……


    ps:求鲜花、评价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