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第 228 章

作品:《囚春光

    第228章


    裴烬背着程筠上了石阶,看起来很轻松,脸不红,气不喘,倒是程筠脸红了,被不少人看的红了,有些不好意思。


    “走吧,咱们去上香。”裴烬也不要韫儿了,握着程筠的手就走,韫儿有两个奶娘照看,无需他费心,他还是好生珍惜与皎皎相处的时光才是。


    “松手。”这是佛门之地,拉拉扯扯像什么样子,没瞧见不少人往他们这边瞧。


    “不松,咱们是夫妻,为何不能牵手?”裴烬反倒将她的手握紧了点。


    “这是寺里,你这样成何体统,再不松我生气了。”程筠板起脸,站在原地不肯走,早知道他这样不听话就不来了。


    裴烬看着她,最终还是妥协了,依依不舍的松开她的手,却还嘟囔了一句,“早知道不来这了。”


    还不如待在东宫,还能腻歪一阵,在外边连牵手也不可以,可真是苦了他了。


    “那你回去。”程筠皱着眉头睇了他一眼,拍了拍衣裳,率先往前走去,这么大人了,还装无辜,装可怜,可真是厚脸皮。


    “不回。”裴烬连忙跟上,唉,失策失策,下次与皎皎得寻个僻静的地儿,最好是连韫儿也不带,就他们二人。


    两人在寺庙祈福上香,程筠捐了些香火钱,又瞧见有测命格的,手肘推了推裴烬,“我们似乎还不曾测过,去不去算一下?”


    “大婚之前便测过了,说是天作之合。”太子大婚哪会不测命格,不过是裴烬早就买通了,无论测出什么,都只能说天作之合,即便是“天作不合”他也要“合”。


    “哎,那就是走个过场,我们去算一算我们的姻缘。”程筠看正好那时候没人在,他们去正合适,若是人多她还不敢去呢。


    裴烬不想去,却拦不住程筠,她兴致很高。


    他到底是重活一辈子之人,有点怵这些高僧道人,生怕被人勘破天机,因而没靠太近。


    之间程筠用手指了指他,那僧人看了一眼点了点头,不知与程筠说了些什么,程筠笑了。


    过了一会,程筠回来了,方才还嫌弃裴烬在外边与她牵手,这下却之间挽住了他的胳膊,笑容满满。


    裴烬后背的汗毛都竖起来了,“他与你说了什么,这般高兴?”


    程筠微微扬唇,“高僧说我们是你前世求来的缘分,是两辈子修来的姻缘,我们这一世会携手白头。”


    “虽说这样的话听起来有些假,可是我心里总觉得好满足,原来你前世就盼着娶我了。”程筠靠在裴烬的肩上,大概没有人不喜欢听这样的“好话”。


    裴烬心中抽气,远远的望了一眼那僧人,不知他只是恭维程筠,还是当真晓得点什么,不过不管如何,只要这一世可以白头到老,那一切都值得了。


    “是啊,我求了几辈子,才娶到你,很欣喜?”裴烬握住她的手,裴烬想过是否将前世之事告知与她,可最终还是决定不告诉她,免得让她多心。


    前世对于皎皎来说是个悲剧,她受尽苦楚,裴烬如何舍得她晓得过去之事,徒惹烦忧。


    过去之事,他一个人承受足矣。


    “那是自然,我也盼着我们能一直好下去。”哪个女子不求一生一世一双人,可这样


    幸运之事,只发生在极少数的人身上,程筠不知她有没有这么好命。


    “会的,走,带你去看桃花。”


    “桃花?这都立夏了,哪来的桃花啊?”这都要结桃了,桃叶郁郁葱葱,桃花得等明年开了。


    “你没听过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吗?我方才瞧见后山有几株桃花。”


    “这倒也是。”寺庙比山脚下冷些,桃花开的迟也是常理。


    裴烬牵着程筠的手去了后山,当真有几株桃花,不过即将开败,枝条上长出小嫩叶,再过两日便瞧不见了。


    裴韫瞧见花花就啊啊的叫唤,裴烬抱过他凑近了去看,不远处的竹林飞来几只鸟雀,裴瑜追鸟去了,韫儿瞧见也想看鸟,裴烬便将他还给了奶娘,让奶娘抱着去看。


    裴烬拉着程筠在不远处的石桌上坐下来,“京郊外的空气比城内好不少,空气中带着檀香气息。”


    “偶尔出来走走心旷神怡。”程筠仰头望着翠绿色的竹海,风一吹,便有竹叶打着旋往下落。


    “等韫儿再大些,我便带你去上京附近的州府走走。”


    “咱们不能随意离京吧?”


    “找些借口,微服私访不就行了,顺带也去了解了解民生,晓得百姓最需要什么,最缺什么,才能担负起责任。”


    “也是,那等着你。”程筠单手托腮,能出去玩自然是欣喜的,她虽说是当娘的年纪,可骨子里还是想往外跑,静不下来。


    两人在元康寺用了斋饭才离开,回到东宫时韫儿在奶娘的怀里睡着了,程筠也有些累,想去午歇。


    出去玩了一趟,好几日的心情都很美妙。


    这日,裴烬回来用午膳时递给程筠一本奏折。


    程筠微微皱眉,“我不想掺和进政务。”


    裴烬给她,她也懒得看,管后宫之事就够累了,做什么还要管前朝之事,前朝牵一发而动全身,每一个指令都牵扯着百姓的命脉,她可不想让百姓因她而丧命。


    裴烬往前推了推,“这是薛承煦的辞官奏折。”


    程筠乍一听见薛承煦愣了神,她好似很久很久没有看见薛承煦了,他好像已经消失在了她的视野里。


    “他如此年轻,为何要辞官?”程筠还是没看,对于薛承煦,她早就不关注了,她也不知为何裴烬要拿来给她看。


    “他说想去游历大豫。”薛承煦的决定一如前世,父皇很看重薛承煦,此生皎皎也过的很好,不曾想到他还想辞官归隐。


    “哦。”程筠点了点头,“这是他的决定,我们无权干涉,你不会是想我干涉吧?”


    程筠不知前世之事,这一世她对薛家也仁至义尽,爹爹娘亲甚至不曾去责怪薛家将她卖入云楼,裴烬也不曾打压薛承煦,她与薛承煦互不亏欠。


    “你不关心?”裴烬还当她会在意,两世里,薛承煦在程筠的心里,应当都是更为特殊的存在。


    程筠摇了摇头,“有这个功夫,我还不如关心韫儿,他又不是小孩子,爱怎样就怎样吧,我不参与,也不关心。”


    无论薛承煦为何辞官,其中缘由是否有她,她都不在意,今生她管不了太多人,只想过好自个的小日子。


    裴烬收回奏折,“行吧,是我多此一举。


    ”


    他也就是有点酸,毕竟幼时两人有过那样的关系,如今看着,他也可以释然了。


    泰和帝准了薛承煦的辞官奏折,是很看重他,可心思不在朝堂之上又有何用。


    这几日朝堂很热闹,是在争论元成郡主与回丹太子一事,阿木勒近日多次求见泰和帝,将筹码加了又加,已到了一种极其诱人的程度,就好似只有两人成亲,大豫与回丹便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携手共进,再无嫌隙。


    就是程筠听了那些话也觉得不可思议,阿木勒就那样心仪阿姐吗?几乎是以江山为聘,只求她下嫁。


    是的,下嫁,阿木勒当堂说的是求阿姐下嫁,原本算起来,程钰嫁给阿木勒是高嫁,可阿木勒却说她是下嫁,无形中便拔高了阿姐的地位,给足了阿姐面子。


    看着这些,程筠觉得是阿姐该得的,阿姐那样的奇女子,本就该被这样呵护爱重。


    只是不知阿姐是如何想的。


    程钰这几日很烦,去了京郊马场跑马,要不然一直憋在家中得憋坏,她打算与爹爹娘亲说先回北漠了,皎皎已大婚,过的很好,她不适合上京,待着太过无趣。


    既然阿木勒想留在上京,那她走好了,这些日子总是上门扰她,还去烦爹爹娘亲,现在朝堂上不少官员支持这场亲事,他们已经不是说你情我愿的求娶,而是以和亲之名。


    程钰如何也想不到,有一日她竟会沦落到和亲……


    更让程钰想不到的是,她来跑马竟也能看见阿木勒,可真是见了鬼了。


    程钰勒紧马缰转身就要走。


    “你跑什么?就这样不肯看见我?”阿木勒挡在她身前,两人坐在马上遥遥相望,仿佛战事一触即发。


    程钰翻了个白眼,“你能不能离我远些?”


    “不能,”阿木勒笑说,“都说女人心软,怎么你瞧着心如铁石,我这般努力,也不见你松动一二。”


    “那是别的女人,不是我,你大可以去找心软的女人。”程钰攥紧了缰绳,满脸不耐烦。


    “你为何不愿意答应我?据我所知,大豫皇帝已经愿意,大豫官员更是支持,不会对程家造成困扰,只剩下你点头,还是我哪做的不让你满意了?”


    “你太老了。”程钰胡乱敷衍着。


    “咳咳,我也不过才大你几岁,又并非七老八十,郡主连找的理由都如此的敷衍我。”旁的还能改,年岁如何该,总不能塞回去再出生吧?


    “敷衍你又如何?你堂堂太子,要什么女子要不到,何必热脸贴冷脸。”程钰就不曾见过比他脸皮还要厚的人,先前那些上门求亲之人再多,被她一凶也就退却了。


    “我就心仪你,不可以吗?郡主还有何顾虑,大可与我直言,我一定满足郡主。”


    程钰被他弄的烦了,随口道:“我妹妹嫁给了当朝太子,太子殿下曾许她一生一世一双人,我也想寻一生只有我一人的男子,你能做到吗?”


    她就不信了,阿木勒不可能不顾回丹百官万民,他若是立了她为后,那势必要多纳妃嫔,才能维持回丹朝堂局势,他绝做不到此生只有她一人。


    可是阿木勒却笑了笑,信心满满道:“我还当是什么了不得的要求,如此简单,也值得当做条


    件吗?回丹向来崇尚一夫一妻,不似大豫多纳妾,回丹甚少纳妾,即便纳妾也是有不得不纳妾的缘由,例如子嗣等,你若嫁给我,我自然不可能再娶旁的女人。”


    程钰脸色一僵,“可我听说你父皇后宫妃嫔颇多。”


    阿木勒是皇后所出,是嫡子也是长子,他的下面还有十几个皇子公主,比泰和帝还不如。


    “那是我父皇,不是我,我可以答应你,若是你愿意嫁我,我不会再纳妃设嫔,一生一世一双人有何难。”


    正是因为父皇妃嫔姬妾众多,他自小看着母后受尽相思之苦,他才不会重蹈覆辙。


    程钰咬了咬唇,早知方才就不说了,现下倒是骑虎难下。


    阿木勒看出了她的为难,“我听说郡主的马术很好,不如这样,我们赛一场,你若是输了,便嫁给我如何?”


    “凭什么?”这也太草率了。


    阿木勒戏谑道,“郡主是不敢吗?”


    程钰明知这是激将法,可却仍旧上当了,她程钰从未有过不敢之事,“比就比,你若是输了,立马离开大豫,今生都不许踏入大豫地界。”


    “一言为定。”


    程钰咬紧牙关,她绝不会输给他。


    几日之后,程钰入东宫,找到了程筠,“我答应阿木勒嫁去回丹了。”


    “什么?”程筠端着一盏茶,险些松手掉了在地上,不敢置信,“阿姐,你怎的突然改变主意了?”


    “输给他了,不就是嫁人,反正嫁谁不是嫁,他条件开的那样好,我也不亏,还能给两国作贡献。”程钰说起来一脸平静,没有即将要嫁人的欣喜,也没有输给阿木勒的愤怒。


    程筠得知阿姐因为一个赌注就将自个嫁了,真不知该说什么好,“阿姐你这也太草率了,你心仪他吗?”


    程钰看了一眼程筠,“我搞不来你们那些黏腻的情爱,他赢了我两次,又答应不纳妾,还有三座城池,既然他这般想娶我,我就嫁呗,反正我也没有心仪的男人。”


    若是嫁给阿木勒,对于北漠百姓来说是好事,对于大豫来说也是好事,对于她自己,好像也不是太差,既然这样,那还犹豫什么,程钰从来就是潇洒利落之人,不搞那些婆婆妈妈。


    程钰下定决心,今日只是来通知程筠的,连爹爹娘亲也不能让她改变心意,既然如此,程筠也不好说什么了。


    裴烬说的也对,阿姐不是小孩子,她清楚自个在做什么,最起码,从目前看来阿木勒允诺的那些,对于阿姐来说是足够诱人的。


    程钰答应,朝堂上下皆是喜气洋洋,为迎接那三座城池的到来。


    而泰和帝却封程钰为元成公主,将那三座城池赐予她做封地,大豫并不直接接管,也算是给两国友好一个面子。


    三个城池都在大豫与回丹接壤边境,程钰与泰和帝商议打开商贸往来通道,互利互惠,在未来的日子,那三座城池倒不像是从回丹脱离,而是承载起了回丹与大豫商贸往来的枢纽,成为了北漠边境商业要塞,惠及诸多百姓。


    程钰大婚决定回北漠举办,程辙武与原氏也离开北漠许久,得回去一趟了,程筠舍不得,却也不能强求,毕竟程家的根在北漠。


    裴烬说可以带她去趟北漠,可如


    今韫儿还小,舟车劳顿,程筠又舍不得孩子受苦,不带孩子,来往少说要数月,她更是舍不得,思量之下,还是算了。


    阿木勒答应了阿姐,随时想回丹州都可以,待韫儿再大些,她便带着韫儿去丹州,届时还是能见到阿姐的。


    依依不舍的送走他们,程筠情绪低落了几日,看着韫儿在小瑜的教导下步履蹒跚的学会了走路,她又释然了,没谁能一辈子不分开,即便是韫儿,以后长大了也要与她分开的,她过好当前的日子才是。


    转眼便是端午佳节,今年端午不曾办宫宴,只是午膳时阖宫一起用了个家宴,晚膳在东宫用,程筠张罗着,她也与裴烬、裴瑜、裴韫一道过个节。


    晚膳准备的差不多时,裴烬回来了,陪着小瑜韫儿玩了一会,韫儿吵着要吃粽子,还要吃蜜枣的,不是甜的咬了一口便吐掉,气的程筠想揍人,小家伙偏爱吃甜的,挑嘴的很。


    一家和乐时,方定从外边进来,递给裴烬一封薄薄的信封。


    裴烬起身接过,打开瞧了一眼,是薛承煦的字迹,只有短短一行字:“她前世很苦,今生务必好好待她。”


    裴烬勾了勾唇,眼眸晦暗不明。


    “怎么了?有急事,一会便开饭了。”程筠抬起头看了他一眼。


    裴烬将信封还给方定,“没有,用膳吧,有天大的事也等过节之后再说。”


    “好,那先用膳。”程筠笑着招呼婢女摆膳。


    裴烬弯腰抱起韫儿,牵着程筠的手。


    “小瑜,走了,用晚膳去。”程筠向裴瑜招了招手。


    裴瑜忙跑了过来,牵着程筠的手。


    大手牵小手,一家子过节去咯。


    作者有话要说:本章掉落红包。


    好了,皎皎和裴烬的番外暂时告一段落,接下来你们是想看明乐和江浸月,还是岳莲和梁云川,投票决定,明天见


    注释: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出自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