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遭遇土匪

作品:《娇娇入农门,遍地瓜果香

    常海平背着手踱步,常忠敲敲门,“主子,今儿城门口抓了个小子,说是北狄的奸细。”


    “哦?”


    常海平不信。


    北狄人凶猛异常,大梨的城门守卫能抓住他们?


    “小人当时在场,那小子一看就是咱们大梨人,愣头青一个。”


    “听说是来找人的,被守卫的人抓住。这下子,不死也要被他们打成重伤。”


    “为何?”


    常忠就把当时的场景描述了一番,最后说:“那小子打了卫兵,卫兵哪里是吃素的?还不得往死里打他出气。那小子说是来找一家姓常的。”


    姓常的?


    常海平让常宴过来,“宴儿,你去看看怎么回事。”


    “是。”


    常宴快步而去。


    他穿着一身锦袍,头戴束发金环,脚踩黑色皂靴,俊朗无比。


    到了城门那边,就问卫兵,“抓了个奸细?”


    卫兵见是刺史家的公子,赶紧回答:“是,队长正在审问。”


    常宴进了一间小屋子,里面点着火把,蜷缩着一个少年,正低垂着头,两只胳膊护住脑袋。


    卫兵队长坐在椅子上,拿着小鞭子一鞭打在那个少年身上,少年抬起头来,怒目而视,“我说了我不是奸细。”


    常宴一看,大声叫道,“住手。”


    队长回头,点头哈腰地笑,“小公子,您来了。”


    “怎么回事?”


    队长就说:“这小子纵马入城,拦住他的时候还反抗,小人怀疑他是北狄的奸细,这才抓住他审问。”


    常宴就说:“辛苦了,这人我认识,是我一个老叔的儿子,如何是奸细?”


    然后,从腰带上拽下来荷包扔给队长,“该换防了吧?赶紧去吃点儿热乎的,天冷,不要生病了才是。”


    队长早就知道赵善不是什么北狄的奸细,只不过他被赵善打了几棍子,要出口恶气罢了。


    他还准备着从赵善手里弄点儿东西呢。


    好么,刺史公子给了,齐活。


    当即眉开眼笑地收好荷包,“您受累。小人告退。”


    常宴看着他出了屋子,这才拉起来找赵善,“打疼了吗?”


    幸好赵善穿得厚实,都是棉袍棉裤,还会点儿功夫,“不疼。”


    常宴一看,赵善的脸上被鞭子扫了一下,留了点儿红痕,“走吧,回府。”


    赵善就说:“我的包袱还有马呢?”


    “放心。”


    说完看了一眼随从。


    两个人到了刺史府,常海平还在书房里看书。


    常宴进来,“爹,你猜是谁?”


    “谁?”


    “赵善。”


    常海平大喜,“进来。”


    赵善喜滋滋地站在门口,书房那么干净,他一身脏兮兮的不敢进,只在门口站着,“伯伯好。”


    常宴推着他进去,叫常忠传饭。


    常海平就问,“你咋来了?你奶奶可好?你爹娘和娇娇可好?”


    “都好着呢。我奶奶说天冷了,给常公子做了新棉袍子和新鞋子、新袜子送来。娇娇还写了信呢。”


    常海平更高兴,“信呢?”


    “哦,打架的时候,包袱被扔在地上……”赵善挠了挠脑袋。


    “好了,好,先吃饭。”


    赵善也不客气,他赶了一天路,又跟卫兵们打了一架,还被关在小黑屋里被打了几鞭子,早就饿得不行,当即大吃。


    常宴出去,拿了一个包袱进来。


    解开,里面果然放着新袍子等物,还有一封信。


    常海平拆开信,凑到油灯那儿去读。


    常宴也跟过去看。


    只见信中写道,


    伯伯,


    见字如面。


    一看开头,常海平就笑,好家伙,不知道的人还以为她是大姑娘了呢。


    一回头,儿子也在笑。


    第二句是感谢:谢谢伯伯的礼物,娇娇喜欢得很呢。


    娇娇在信里把刘家洼的事情说了一遍。


    最后写道:伯伯,我去了刘家洼长风哥哥家里,他家好穷好穷呢。娘娘穿着树叶子,都不能出门。


    还有的小朋友穿着麻袋,也有穿树皮的小朋友,还有小朋友光着脚。


    不过,爹说,他们的日子会慢慢好起来的。


    只要他们勤劳就行啦。


    伯伯,娇娇想帮帮他们,可是爹爹说,不能露财,要是歹人知道了,会来抢我们的。


    娇娇想了想,爹爹说得对。


    所以,娇娇要帮着他们勤劳,帮着他们找到勤劳的方法就行啦。


    书上说‘日日新’,一天改变一点点,那就行啦。


    伯伯,娇娇这样做对不对呢?


    常海平抬起头,好像看到那个小奶团子歪着小脑袋的模样。


    “对。”


    他心里说。


    太对了,现在庆云道是一盘散沙,他也要‘日日新’,不愁庆云道不振兴。这第一招,就要整顿庆云道的官吏和军队。


    常海平想通了,哈哈大笑,收好了信纸,“宴儿,好好款待赵善。”他则去找师爷和幕僚去了。


    第二天一大早,赵善就要回赵家洼。常海平给娇娇回了一封信,南屏包了个大包袱让赵善带着,常宴就看常海平。


    常海平知道儿子的意思,这是想去看娇娇。


    他只是不理,让常宴送赵善出城。


    回来的时候,常宴噘着嘴,“爹。”


    “嗯,爹知道你想去玩,可是现在庆云道事情多得很,你还得守着你娘。等以后有机会了,爹就放你假,让你去赵家洼玩几天。”


    常宴这才高兴了。


    赵善骑着马出了城门,他完成了任务,高兴得很。一路纵马狂奔,要把自己的经历讲给家里人听。


    尤其要让爹爹听一听,卫兵打他的时候,他都没哭,没怕。


    村里的小伙伴,有谁像他一样,千里(好吧,百里)独行送信的?


    有谁像他一样,面对恶势力不眨眼的?


    有谁像他一样,跟好几个卫兵打了一架,棍棍都打在他们身上的?


    他就想问问爹,他赵善,是不是个小英雄?


    走到半路,他停下来吃干粮喝水。


    远处群山绵延,近处是低矮的小山丘起伏不断,旁边都是小树林。只不过现在是深秋,尽是些枯枝落叶。


    树林里有人动了动,赵善吓了一跳,赶紧翻身上马,快走。


    拐过一个低矮的小丘,有几个人拿着大树叉子拦住小路,当头一人喊道:“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


    要想从此过,留下买路财。”


    另外一个人举着卷边的大刀,指着赵善,“呔,来者何人,报上名来。”


    赵善抽出白蜡棍,“呔,来者是你爷爷。”


    对方几个人大怒,还没见过这么不怕死的小子。


    “上。”


    几个人挥舞着大树叉子和卷边的大刀,两个人去扫马腿,两个人去扫赵善。


    赵善不怕,可是马怕。


    它嘶鸣一声,高高地抬起来前蹄子,把赵善摔下去。


    赵善在地上打了个滚,还没等起身,卷边的大刀已经横在他脖子那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