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第 51 章 叫哥哥

作品:《七零美人攀高枝儿

    涵涵是个非常努力且有计划的小姑娘, 隔壁马克太太不止一次跟张惠夸奖过涵涵,张惠嘴上虽然谦虚, 心里面却高兴得不行。


    怕孩子骄傲, 张惠没有当着儿女的面说,夫妻俩关上门后,张惠一直夸涵涵, 夸的江明彦这个当爹耳朵都磨出茧子了。


    “爸妈还说孩子年纪小,带出国怕照顾不好,现在瞧瞧我们涵涵,多有姐姐的担当,带着森森和枫枫搞学习, 还交上了好朋友。”


    “是是是,你给我生的宝贝闺女, 能不好吗?”


    张惠哈哈大笑:“你知道就好。”


    张惠毕竟是当妈的人,女儿努力,她也不能拉胯, 开学之前带着儿女去逛街,给儿女又买了几身体面好看的衣服, 不能让那些以貌取人的看低了他们。


    过完春节开学,天气还冷, 张惠怕孩子吃冷的肚子不舒服,就让他们在学校吃饭, 但是会给他们带点心, 比如常见的绿豆糕、米发糕、芝麻糕、鲜花饼等等。


    都做成小小的一个, 三个孩子带三个饭盒,足够一个班级二十个左右的孩子一人尝一口。


    张惠的贿赂非常见效,开学不过半个月, 每个周末都有几个和他们家孩子关系好的同学来家里做客。


    张惠肯定要做好吃的招待了,这些孩子吃过美食之后,口碑传出去了,后来家里的孩子越来越多,最多的一个周末,全班将近二十个孩子都来了。


    加上隔壁汉娜和珍妮弗姐妹俩,妥妥的二十个人。


    这么多孩子,做饭还真不好做,张惠想了想,那就做饺子吧。


    各种口味的馅儿,用胡萝卜和绿叶菜汁儿调色的各种味道的皮,做出来的饺子能水煮、能蒸、还能煎,吃法也多样。


    一群孩子也别闲着,不管是哪家的千金公子,都洗洗手过来帮忙吧。


    一群孩子一边玩儿一边学,自给自足,这一天真是开心极了。


    这个时候已经开春了,开始穿短袖,也暖和起来,菜带回家也不怕冷,剩下没吃完的饺子张惠都做成煎饺,叫他们带回去给家里人尝尝。


    这些孩子都不是普通人家的孩子,下午回去的时候都有车来接,不出意外,他们带回去的煎饺,家里人还能吃到一口热的。


    不用说,都对所有人都对煎饺赞誉有加,第二天周一上学,涵涵和两个弟弟书包鼓鼓地回来,张惠打开他们书包一看,好家伙,全是各种吃的。


    涵涵得意地笑:“妈妈,班上的同学还想来玩儿,还想咱们一起做好吃的。”


    “还做饺子?”


    “换一个吧。”


    “换成什么?”


    “粽子。”涵涵想吃粽子了。


    “端午节还早呢,咱们提前做呗。”


    江森说:“我想吃腊肉咸鸭蛋粽子。”


    “家里没有咸鸭蛋,要吃这个,咱们得先把咸鸭蛋腌上。”


    六嫂算算时间门:“现在天气热起来,我估计,怎么也得二十来天吧。”


    “那我们下个月请同学再来?”


    “行。”


    涵涵跑去班上跟同学说下个月请他们去家里玩,大家都特别开心。


    江明彦知道后,笑着说:“咱们家女儿现在是班上最受欢迎的学生,你再不用担心她被同学欺负了吧。”


    “那是咱们家涵涵会做人。”


    上周涵涵的同学来家里,张惠发现有个中国小女孩儿,听涵涵说她叫胡玉,她爸妈在大使馆工作,她就在奥斯特小学读书,因为性格内向,胡玉在班上几乎没有朋友。


    和涵涵来往后,现在有朋友了,因为都是中国人,胡玉和涵涵交好,自然而然地就融入班集体里了。


    胡玉的处境想必她家里人也知道,等到家里的腌鸭蛋做好后,涵涵邀请班上的同学来家里玩,胡玉的妈妈齐楠也来了。


    “听我家胡玉说你们今天要做粽子,我是南方人,刚好会这个,就过来帮忙。”


    齐楠是个很有气质的女人,她过来的时候左手牵着女儿,右手还抱着一束花。


    “那简直太欢迎了,我昨天还在头疼,这么多小孩儿照顾不过来。”张惠赶紧邀请齐楠母女进门。


    因为孩子多,厨房里肯定挤不下,做粽子的所有食材都摆放在客厅的大长桌上,二十来个孩子都挤不进去。


    六嫂把厨房的小桌子端出来,分流了五六个孩子来小桌子这边,才勉强挤得下。


    不过一会儿,就挤不下了,因为隔壁马克教授夫妻俩,还有阿斯曼教授都来了。


    阿斯曼背着手好奇地看着六嫂教导孩子包粽子,其他孩子慢慢地弄着,试了几个才能让粽子不漏出来,六嫂手巧得很,小粽子、长粽子顺手拈来。


    说起来,粽叶还是六嫂去华人社区跟人要来的,真是不容易。


    张惠准备了咸甜六个口味,粽子特别顶饿,小小的粽子一个口味尝一个,胃口小的人,没吃几个差不多就饱了。


    张惠给他们煮了一锅醪糟蛋花汤,吃完粽子来一碗酸酸甜甜的甜汤,最好不过了。


    今天这一场聚会和上次一样成功,孩子玩得开心又吃得开心。


    六嫂做的大粽子,分给来的孩子们,叫他们带回家给家里人尝尝。


    当然,给阿斯曼教授老两口和马克教授夫妻也准备了不少。


    齐楠和女儿胡玉最后走,张惠给他们多留了,除了大粽子还有一大袋小粽子:“带回去给大使馆的同胞们尝尝。”


    “那就谢谢了。”齐楠笑着接过。


    走之前,齐楠专门跟涵涵道谢:“听胡玉说你很照顾她,多谢你愿意和胡玉当朋友。”


    涵涵笑眯眯道:“齐阿姨不用道谢,胡玉很好的,而且我们都是中国人,互相照顾是应该的。”


    胡玉听涵涵夸奖她好,小脸一红,躲到妈妈身后。


    张惠温柔一笑,真是个容易害羞的小姑娘。


    齐楠来的时候是打车过来的,他们回去带着那么多粽子,怕他们不方便,张惠叫卓家玮开车送他们回大使馆。


    张惠回屋,客厅和厨房都被六嫂收拾好了,六嫂说家里的米没有了,晚上只能吃面。


    “行,你看着办。”


    张惠累了,坐在沙发上靠在江明彦肩头:“哎哟,我没想到,我们真是靠着女儿认识了好多厉害的人。”


    江明彦轻笑:“那也是你把女儿教的好,要不然她不会养成现在这样的性格。”


    张惠也笑了起来。


    这一顿粽子宴后,很快迎来了暑假,他们一家人早就决定好了,要开车去旅游,去欧洲各国看看。


    为了这一趟旅游,张惠专门去买了相机。


    一家人开着车,从德国到阿姆斯特丹、布鲁塞尔、巴黎、伦敦,到了伦敦之后,张惠还专门去林西两个儿子何泽睿和何泽运上学的学校去了一趟。


    没想到运气挺好,一打听就打听到了。


    可能也是这个时候出国的中国留学生不多,他们又是两兄弟,标志比较明显,很好打听。


    江明彦把车停在楼下。


    一身衬衣西裤的何泽睿从楼上下来,和他爸爸相似度极高英俊的脸,深沉的目光,高高的个子。


    张惠激动的一巴掌拍江明彦胳膊上。


    真帅!林西真会生儿子!


    “江叔叔好,张阿姨好!”何泽睿转头对站在一旁的涵涵也微笑着点点头。


    张惠好奇:“你是何泽睿还是何泽运?”


    “我是何泽睿,我弟弟泽运不在学校,上周跟朋友出去玩了。”


    何泽睿和何泽运两兄弟高中就过来英国读书,对本地非常熟悉,何泽睿十分乐意尽地主之谊,带着他们在伦敦玩了一周。


    张惠以为,何泽睿和他爸一样属于高冷风格的孩子,没想到,不过一两天后,渐渐熟悉后,十七岁下学期即将读大二的何泽睿,被他们家的十一岁的小姑娘指挥得团团转。


    “那个是什么,我好想吃。”


    何泽睿乖乖去买。


    “何泽睿,快给我拍照呀!”


    何泽睿举起相机。


    “拍得不好看,你重新拍一张。”


    何泽睿又举起相机。


    江森和江枫两兄弟默默站在一边,觉得这个大哥哥真可怜,被姐姐支的团团转。


    张惠拍照拍累了,坐在一边看孩子们折腾,她再次确认,她的宝贝女儿是个自来熟的社交小能手。


    何泽睿太辛苦了,走的时候张惠给他三罐甘露茶。


    “你之前是不是送过茶叶给你教授?”


    何泽睿点头:“确实有这事。”


    “你的那个教授和教导涵涵爸爸的阿斯曼教授是亲戚,我们在阿斯曼教授家见到蒙顶山茶了,想必是你的教授送的。”


    “这么巧?”何泽睿惊讶。


    张惠笑着道:“他们一家都挺喜欢蒙顶山茶,回头你可以给你教授再送一罐,叫他别往德国寄了,阿斯曼教授家不缺这个茶。”


    阿斯曼教授的学生就是江叔叔,那肯定是不缺的。


    假期快过完了,中午和何泽睿吃了顿饭,他们就告别了,约定好下次一起玩。


    何泽睿礼貌道:“我本来有计划去希腊那边转一转。”


    “那你过来德国这边,到时候我们一块儿去,那边我们也还没去过。”


    何泽睿大学毕业回香港,和他们一家回国的时间门差不多,他们约好了明年暑假再见。


    “何泽睿,拜拜啦!”


    张惠拍拍女儿的小脑袋:“没礼貌,叫哥哥。”


    涵涵轻哼一声:“我才不叫呢。”


    何泽睿笑了笑:“明年再见。”


    江明彦一家离开的第二天,何泽运回来了,一身皮肤晒成了古铜色。


    “啥,妈妈那个朋友张阿姨一家过来了?”何泽运懊恼:“我怎么没赶上呢。”


    何泽睿嘴角微翘:“张阿姨送给我三罐甘露茶,分你一罐吧。”


    “只给我一罐?”


    “另外一罐我要送给教授。”


    “那送吧。”反正他们兄弟俩跟的是同一个教授。


    何泽运手里的茶叶也没有自己喝,开学前一天,他吊儿郎当地开着车去唐人街找一个盘踞在此地叔叔。


    车子开到一栋楼下,他一脚踹开门,屋里昏暗,浓郁的香烟味道把屋里熏的烟雾缭绕。


    “哟,叔叔们都在呢!”何泽运扔了一下手里的茶叶桶:“小侄子我,给你们带来一罐好东西。”


    “你个小泼猴儿,进来关上门!”


    “好嘞!”


    张惠倒是不知道她给何家兄弟的茶叶送给了谁,他们回到家,阿斯曼教授过来,就问一句,还有没有茶叶。


    张惠简直头疼,虽然她带的多,也不能真把她当作批发茶叶吧。


    阿斯曼教授从张惠这儿拿走一桶茶叶,张惠跟江明彦送:“只剩下两罐了,我得跟家里人说,给咱们再送点过来。”


    这个时候从国内寄东西过来挺麻烦的,但是张惠认识齐楠,通过大使馆帮忙,两个月后,今年春天的新出的小罐蒙顶山甘露茶就到了张惠手里。


    齐楠笑着说:“你家茶叶做的挺好,我们大使说很有我们国家的特色,所以通过你的家人帮忙,我们大使馆也要了一些,等到年底宴请外宾的时候当作伴手礼送出去。”


    “那挺好的。”张惠当然求之不得,朱家茶厂产量低,本来就是计划走高端市场。


    齐楠坐下聊了会儿,见时间门不早了,才起身出门。


    张惠送她出去,叫卓家玮送她回去。


    等人走后,张惠才去拆信,家里爸妈和公婆、大哥大嫂都给他们写了信,张惠只看了爸妈写的,公婆写的留给江明彦拆开。


    三个孩子放学回来,听说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给他们写信了,高兴的嗷嗷叫。


    家书抵万金呐,看过信后,涵涵眼泪汪汪,想回家。


    “我想爷爷奶奶了。”


    “我想外公外婆了。”


    “想大伯舅舅舅妈,还想钥玥了……”


    三个孩子念叨了一圈家里人,江明彦和张惠抱着三个孩子:“没多久了,后年夏天咱们就回去了。”


    “后年还有好久哦。”


    “很快了!”


    日子一天一天地过下来,真的很快,这学期张惠又邀请了涵涵班上的同学来家里做客了一回,寒假很快就来了。


    寒假过完开春后,一学期过完,又是夏天,何泽睿和何泽运兄弟俩过来。


    江明彦找阿斯曼教授借了一辆车,带上了六嫂和卓家玮,他们开着两辆车去旅游。


    再等到明年夏天,江明彦完成了学业,他们一家人打包好行李准备回国了。


    回国也托的齐楠的关系,让他们少费了不少周折。


    涵涵一直想回家,等到真要回家的时候,她真舍不得她的同学们。


    走的前一天,涵涵最后一次邀请同学们来家里玩,这次带着他们做包子,把家里的面粉全部都用光了,大家一起帮忙,蒸了一上午的包子。


    一上午的劳动成果,足够一群孩子中午吃饱喝足,再提着大包小包回家。


    涵涵和江森、江枫,也收到了同学们送的小礼物。


    涵涵呢,给所有的同学一张小纸条,上面用中英德三国语言写下了他们家在北京的地址,一个个地跟他们说:“去中国后一定要来我家玩哦,我带你们去吃好吃的。”


    马克太太特别舍不得:“你们搬走后,我家两个女儿要难过很久。”


    张惠温柔地抱抱两个小姑娘:“以后肯定有再见的时候。”


    “我相信一定会有那一天。”


    晚上,他们一家去了趟阿斯曼教授家,家里还剩下三罐茶叶,一罐送给了马克教授一家,剩下两罐,都给阿斯曼教授送来,谢谢他们这三年对他们一家人的照顾。


    涵涵同样掏出一张小纸条:“阿斯曼爷爷,玛蒂娜奶奶,有空来我家玩呀!”


    阿斯曼哈哈大笑:“真希望我能活到那个时候。”


    “一定可以的,你们要长命百岁哦。”


    “真是个心地美好的小天使!”玛蒂娜忍不住把涵涵搂在怀里。


    天下无不散的宴席,第二天一早他们就要走了。车子已经卖了,齐楠和他丈夫开着两辆车送他们。


    “齐楠姐,咱们回国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