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父子归降(求收藏,求追读)

作品:《隋唐:我的猛将模拟器

    呼呼呼!


    呼呼呼!


    呼呼呼!


    四棱铁方槊卷起阵阵劲风。


    正和来护儿斗得难分难解。


    此时此刻。


    王恪骤马挺枪杀来。


    离新文礼还有三尺之地时。


    他双手紧握枪杆,手腕微微一沉,立时甩出了三团枪花。


    这三团枪花,呈品字形,分别刺向新文礼的喉咙、左、右两肩,端的是电光火石之际,迅猛无比。


    这一招枪法有个名堂,正是百鸟朝凤当中的名招“青鸾三点头”。


    这一招使出。


    阵外的赵蟾嘉眼前一亮,不由得微微点头。


    旁边的杨素见此情形,眼中也露出了赞赏之色,对赵蟾嘉道:“恭喜老将军,得到如此佳徒啊!”


    再说回两军阵前。


    那新文礼本来正在和来护儿交手,两人武功差距不大,都是用尽全力,酣战不休。


    但是此刻。


    王恪一条枪突然撞了进来。


    刷刷刷三团枪花闪现。


    顿时将新文礼迫得手忙脚乱,急挥动铁方槊招架。


    不过。


    王恪一招建功。


    却并没有接着深入。


    他双手紧握铁枪,枪头猛然回缩,旋即锋芒一阵吞吐,又使出几招百鸟朝凤枪法来。


    大鹏展翅!


    鹞子翻身!


    金雁横空!


    孔雀梳翎!


    丹凤朝阳!


    一道道枪势纵横。


    再加上来护儿从旁协助。


    新文礼渐渐左支右绌,难以招架二人的联手攻击。


    斗到六十七八个回合。


    来护儿突出一枪,正砸在新文礼手中铁方槊槊头上,巨大的力量,将新文礼撞得一个趔趄。


    趁此机会。


    王恪手腕轻轻颤抖,一条枪径撞进来,枪尖仿佛灵光乍现,正刺中新文礼左肩。


    紧接着。


    他的双手向前一送,顿时把新文礼给耸下马去,摔落地面。


    “绑了!”


    王恪与来护儿挡在新文礼身侧,挥动兵刃冲散周围想要过来抢夺主将的兵卒。


    而他们身边的隋军,早就七手八脚,将新文礼给绑了個结结实实。


    这边厢胜负已定。


    那边新承师与杨玄感也已经斗到深处。


    两员猛将虽然如龙虎相争,厮杀不绝。


    但是,新承师麾下兵马气势已泄,被隋军几轮冲锋之后,连连后退,几乎败回城门。


    在此情形之下。


    新承师只得虚晃一招,率军撤回,依托城池坚守。


    他退回城门后,便把大门紧闭,再不出战。


    回到城内。


    新承师即可问起新文礼的情况。


    得知自己的儿子被擒之后。


    他更加烦闷。


    一面派人通知沈玄讳增加兵马助战,一面则加强防御,抵御隋军攻击。


    ……


    是夜。


    一轮圆月孤悬。


    拼杀了一日的南安国士卒们陷入了深深地沉睡之中。


    而皇宫之内。


    高智慧已经准备停当,带着后宫妃嫔,等待沈玄讳到来。


    果然,时间到了三更。


    沈玄讳身披甲胄,提着精钢方天戟,率领铁甲骑兵五百,来到皇宫侧门,等候高智慧。


    很快。


    两路人马汇合。


    他们不敢打扰惊动新承师等人,故而不点火把,悄悄的来到西门附近,趁着夜色,推开城门,一溜烟,绝尘而去。


    这一路可称得上极其顺利,竟然没有惊动任何一个守城将领。


    ……


    到了次日。


    隋军一如既往围攻城门。


    好似潮水一样的攻势,汹涌不断,杀向城墙。


    城楼上。


    一道道箭矢横飞。


    雨点般射了下来。


    顿时之间。


    隋军死伤无数。


    但是。


    在这样残酷的战场当中。


    隋军前赴后继,用生命堆出了一条战线。


    杨玄感、来护儿两员猛将,各持重盾,手舞兵刃,踏着同袍尸体飞扑而上,巨大的力量涌动之下,瞬间就把本来就残破不堪的一面城墙轰开了缺口。


    城墙上有了缺口。


    就好像洪水寻找到了泄洪的突破口。


    沿着这个缺口。


    在两位猛将的掩护下。


    大队隋军杀奔进来,玉泉城一一角已然失守!


    新承师手持铁槊,一面指挥兵马与隋军恶战,一面派人前往皇宫,请求沈玄讳的支援。


    不料。


    他派出使者带来的情报,却让他大吃一惊。


    “什么?南安王与沈玄讳逃走了?”


    新承师有些不敢置信,望着使者,大声喝问。


    使者低着头,说道:“将军,小人持您的书信飞奔进了皇宫,皇宫中已经大乱,宫女、宦官都说那南安王昨夜便逃走了!”


    “他娘的!”


    新承师闻言。


    浑身的力气仿佛被瞬间抽走。


    他身子微微晃动,手里的八宝翻天槊颓然落在地上。


    “将军……”


    使者试探着向前,低声说道。


    “你想说什么?”


    新承师叹了口气,缓缓问道。


    那使者说:“将军,小人从在陈国时,便跟在您的左右,眼看着您心怀复国之志,但是现在大势已去,不如……”


    “不如什么?”


    新承师脸色一沉,下意识的按住了腰间长刀。


    “不如降了吧!”


    使者咬咬牙,说道。


    “你让我投降隋军?”


    新承师冷哼一声,大声呵斥。


    他这句话一出。


    周围的亲兵纷纷看了过来。


    新承师深吸一口气,目光扫视众人,这些士卒都是从陈国便跟随于他,随他南征北战。


    可是现在。


    他熟悉的面孔越来越少。


    而对他的怨恨则越来越多。


    “罢罢罢!我新承师本就是一勇之夫,现下大势已去,我再给陈国太子做最后一件事吧!”


    新承师心里想道。


    一念至此。


    他也就松了手,对那使者说:“再辛苦你一趟,去城外隋军大营,就说我要和杨素讲和!”


    “是!”


    使者连忙拱手,快步离去。


    ……


    城外。


    见城墙被凿开一条缺口。


    杨素的身心陡然轻松。


    他凝目看向城门,耳中听到的,尽是嘶声厉叫和兵器碰撞的声音。


    “报……!”


    正在此时。


    一匹快马飞驰而至。


    “城内新承师派人前来讲和!”


    马上的士兵向杨素躬身行礼,口中禀报道。


    “让他过来!”


    杨素摆摆手,说道。


    不多一会儿。


    新承师的使者到来。


    杨素问道:“你家将军是怎生想法,快与我说来。”


    那使者说:“我家将军不忍刀兵涂炭,愿和将军讲和,归顺大隋,朝拜天子。”


    “若早如此,何必伤及无辜呢?”


    杨素叹了口气,说道。


    一边说着,他一边目视李密。


    李密乃是七窍玲珑之人,自然明白杨素的意思。


    他将手里的军旗轻轻一挥,阵后响起鸣锣之声。


    听到这样的声响。


    隋军的攻势渐渐缓和下来。


    随后,兵马徐徐退出战场,重新列阵,等待下一步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