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 龙颜震怒

作品:《隋唐:我的猛将模拟器

    听罢殷岳之言。


    结合前世听闻的正史、评书、演义等世界观。


    再梳理目前的时间线。


    王恪的确不太清楚,这突袭赐婚使团的,究竟是什么人。


    于是。


    王恪也不多言。


    他吩咐殷岳好好休息。


    自己则长身而起,往房间门外走去。


    出了门。


    凌威赶了上来,低声问道:“主公,怎么样?殷岳将军情势如何?”


    王恪摇摇头,回答说:“身体并无大碍,只是使团遇袭之事,颇为蹊跷。”


    凌威皱起眉头,说道:“如今边关才安宁几天,莫非又要再起战火?”


    王恪思索了片刻,实在是没有想到究竟是什么势力所为,于是对凌威说道:“先不管此事是什么人做的,你且吩咐密云关、古北峡、瓦关口三处兵马,严加防范,莫要生变!”


    “是!”


    凌威闻言,拱手领命,快步离开了刺史府邸。


    “君可。”


    凌威走后。


    王恪转身看向王君可。


    “末将在!”


    王君可拱手道。


    “你传令宋金刚和苏定方,让他们多辛苦辛苦,这些日子加紧操练兵马,我估计又有战事要来了。”


    王恪叹了口气,说道。


    “主公放心,我自省得!”


    王君可是个闻战则喜的人,当即拱手抱拳,沉声说道。


    “好,你去吧!”


    见王君可满口答应。


    王恪满意的点了点头。


    随后。


    他来到议事厅中,按照方才殷岳所言,挥挥洒洒写了一封奏疏,派王天佑日夜兼程,送往大隋国都——大兴城中。


    ……


    砰!


    十数日后。


    大兴城中。


    禁宫内苑的御书房内。


    杨坚脸色铁青,将王恪送来的奏疏重重摔在桌案之上。


    “贼子尔敢?贼子尔敢!”


    杨坚低声喃喃自语,颔下白须随着他剧烈的呼吸而轻轻颤动。


    “陛下,渤海公求见。”


    正在此时。


    天子的贴身太监小心翼翼的走了进来,低声禀报。


    “让他进来!”


    杨坚声音冰冷,口中说道。


    渤海公,即渤海郡公,乃是“开隋九老”之中的外姓文臣第一——高颎高昭玄。


    高颎少年时聪明敏捷,颇有才气胸襟,十七岁出仕北周,后被杨坚延揽入丞相府,从而开始了自己从龙之路。


    周大定元年二月,按捺不住心头野望的杨坚终于称帝,他拜高颎为尚书左仆射,兼纳言,进封渤海郡公,朝中外姓大臣无人能比。


    直至现在,高颎依旧是杨坚十分倚重的重要谋臣。


    此时。


    一身锦绣朝服的高颎缓步而来,手捧笏板,向杨坚躬身行礼。


    杨坚摆了摆手,对高颎道:“昭玄,伱且来看看这封奏疏。”


    一进御书房。


    极善察言观色的高颎便发现杨坚眉宇之间的丝丝杀气。


    但是作为臣子,他没有贸然询问,只是听从杨坚之言,接过奏疏,仔细查看起来。


    片刻之后。


    高颎的脸色也有些阴沉。


    他合上奏疏,对杨坚道:“陛下,此事有些严重啊!”


    “朕被天下诸国奉为圣人可汗还没过多久,这北疆塞外之地便出现了如此严重的事件,呵呵呵……好得很!好得很!”


    杨坚手抚长须,一边在书房中来回踱步,一边缓缓说道。


    “陛下准备如此处置此事?”


    高颎低声问道。


    “派一位朝廷大员入驻北疆,全权督促查明此事,然后将相关贼子,无论主逆从犯,一律斩首示众!”


    杨坚目光中杀机毕露,语气也变得颇为阴沉。


    “若是如此,臣愿往北疆之地走一趟。”


    高颎拱手请命。


    “爱卿乃朝中肱骨,轻易不可离朝,关于去北疆查察此事的人选,朕还要多多考虑一番。”


    杨坚微微沉吟,口中说道。


    “陛下以为左武卫将军李浑如何?”


    高颎略加思索,脑海之中浮现出了一个人选。


    “李金才(李浑字金才)却是一个不错的人选,朕……”


    听了高颎之言。


    杨坚正要决断的时候。


    突然。


    守在门口的贴身太监又一次走了进来,旋即跪倒在地,禀报道:“陛下,晋王殿下求见。”


    “请他进来。”


    一听是杨广到来。


    杨坚的脸上露出了一丝微笑。


    这段时日当中。


    杨广给予杨坚的感官,那是相当的好。


    先不说之前平定南陈、主持比武之类的国家大事。


    只说最近一段时期,独孤皇后病重,杨广衣不解带服侍在侧,一直累到晕厥在地,最终被杨坚勒令回家休息。


    而他在家中休息期间,还每日诵经念佛,向菩萨膜拜,祈祷母亲早日康复。


    见此情形。


    一向生活在尔虞我诈,波诡云谲的朝廷斗争当中的杨坚,心里顿觉十分感动。


    于是。


    他多次在朝中表扬杨广,以宣示自己对于这个儿子的喜爱。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儿臣拜见父皇!”


    “晚辈拜见渤海公!”


    正说话间。


    一身素衣,容色憔悴的杨广快步走了进来。


    他先向杨坚行礼,随后又向高颎微微躬身。


    高颎见状,赶紧回礼不迭。


    “父皇,听说安义公主他们……”


    作为皇室成员。


    杨广自然是有一定的情报能力。


    他脸色有些焦急,显然是担心自己妹妹的安危。


    杨坚叹了口气,说道:“贼子好胆,想要让朕与北国再动干戈,如今朕已经决定,派遣一位朝廷重臣前往北疆,查明此事,然后再做决断!”


    经过了方才的一番发泄。


    杨坚慢慢地冷静了下来。


    听了天子之言。


    杨广当即拱手说:“儿臣不才,愿意前往北疆走一趟。”


    “哈哈哈哈!你这小子,说的话与昭玄一模一样。”


    见杨广这么说。


    杨坚不禁哈哈大笑。


    他心中阴霾,顿时扫去大半。


    “渤海公公忠体国,儿臣自然不能比,儿臣只愿为大隋分忧,为父皇分忧。”


    杨广态度极其诚恳,说道。


    “这件事不过是边庭小事,你若是要为朕分忧,还是留在朝中帮助朕处理政事,至于去往北疆的人选,不知孩儿可有提议?”


    杨坚笑着问道。


    杨广听闻此言,双眸微微一亮。


    他等的就是这句话。


    于是。


    杨广躬身行礼,说道:“若是推举人选,儿臣的确有一个合适之人想要报于父皇知道。”


    “何人?”


    杨坚问道。


    “尚书右仆射苏威。”


    杨广拱了拱手,躬身回答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