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章 蓟州恶战

作品:《隋唐:我的猛将模拟器

    咚咚咚!


    咚咚咚!


    咚咚咚!


    就在武安福抵达土坡之时。


    那土坡上金鼓声大作。


    紧接着。


    一阵阵马蹄声雷动。


    贼军大营旗门开处,已经有一彪军马飞驰而来。


    这支军马,为首的大将,身材精瘦,手持铁棍,正是“八臂大圣”孙安祖。


    看到对面贼将这般打扮。


    又联想起之前听闻甘猛所说的事情。


    武安福心下微定,掌中钢叉一摆,口中喝道:“贼将!你可是孙安祖否!”


    孙安祖哈哈一笑,说道:“既然知道我的名字,还敢来和我对阵?当真是不知死活!”


    武安福口中说道:“无知草寇,还敢口出狂言?今日到此,正要扫荡尔等!不要走,且吃我一招!”


    说罢。


    武安福纵马挺叉,径取孙安祖而来。


    列位看官。


    要说着孙安祖,也并非等闲之辈。


    若按照历史轨迹。


    这孙安祖乃是窦建德的老大哥,曾经聚集豪杰,在高鸡泊起义,横扫河北,势力甚大。


    此人乃是贝州漳南县人,自幼家境贫寒,由于偷羊,受到县令处罚,遂持刀杀了县令,流落绿林,投奔在自家亲族孙宣雅的麾下。


    这孙宣雅见孙安祖骁勇善战,心里欢喜,便将其就在身边,以为臂助,渐渐的,孙安祖靠着军功,慢慢成为了孙宣雅帐下的头号大将。


    此时此刻。


    孙安祖见武安福纵马杀来。


    他不慌不忙,手提铁棍,飞驰迎战。


    就着滚滚征尘。


    两人一场好杀。


    直斗到三十几个回合,二将竟然不分上下。


    正在此时。


    武魁、武亮二人率领主力大军到来。


    他们见武安福和敌人激战正酣,于是令旗一展,命身后兵马齐出,卷杀贼军而来。


    孙安祖正和武安福相斗,看到大队隋军至,旋即不再恋战,虚晃一招,拨马而回。


    武安福见敌人逃走,当即追赶了一阵,直杀到土坡之下,被贼军弓箭射住,这才引军回到父亲身边。


    “我儿,这贼将武艺如何?”


    武魁看着武安福,笑着问道。


    武安福大大咧咧,口中道:“那贼将武艺一般,若再给我十合机会,必定擒之!”


    “哈哈哈哈!我儿武艺,为父自然知晓,若你这般说,明日一战,为父亲自上阵,为你掠敌!”


    对于武安福。


    武魁甚是看中。


    这孩子自幼便有膂力。


    修行三股翻天叉之后,武艺更是突飞猛进。


    也正因如此。


    武魁变得有些目光短浅,慢慢的开始小觑天下英雄。


    ……


    另一边。


    土坡之上。


    王薄大军营中。


    一身黄金铁甲披挂,头戴金盔,赤面虎须,精睛豹眼的王薄稳坐主位。


    他的目光运转,看向了下方的孙宣雅、孙安祖二将。


    “今日到此的官军,可是那位镇北将军的兵马?”


    王薄手抚胡须,缓缓问道。


    “看旗号,应该是北平府总兵武魁的兵马。”


    孙宣雅摇了摇头,对王薄说。


    “武魁?此人如何?”


    王薄眉头一挑,问道。


    “武魁此人,曾经是莱州总兵,为靠山王杨林麾下,最近才来到北平府,任北平府总兵。”


    孙宣雅对于朝廷,尤其是北疆的朝廷官员任免颇为熟悉,当下不假思索,回答说道。


    “靠山王杨林……”


    王薄眉头微皱,喃喃自语。


    “这位莱州总兵武魁世代将门,乃是当地豪族,其人的能力也许并不太强,不过对于杨林忠心罢了。”


    孙宣雅微微一笑,脸色不甚凝重,语气也颇为轻松道。


    王薄疑惑问道:“伱如何知道?”


    孙宣雅拱手说:“杨林此人,颇能识别人才……他麾下十二太保,以及曹州总兵曹延寿、海州总兵黄从义,皆是不错的豪杰,而且一个个都手握重兵,只有这武魁被派往北平府,足见此人才具不足。”


    “如此,也可说是杨林派他来分化罗艺的兵权啊?”


    王薄皱眉问道。


    “一来分化罗艺兵权,二来即使罗艺将之斩杀,杨林也不至于肉疼……”


    孙宣雅接着说道。


    “哈哈哈哈!你这观点倒是少见……你且说说,今日该如何应敌?”


    听了孙宣雅之言。


    王薄哈哈大笑,随后问道。


    孙宣雅说:“正所谓骄兵必败,武魁此人志大才疏,我等正好利用这点,趁夜袭营,必可大胜!”


    “如何打法?”


    王薄看着孙宣雅,问道。


    “只需如此如此……”


    孙宣雅微微一笑,伸出左手两指,向王薄说出了一条计策。


    ……


    是夜。


    万里无风。


    弦月微微低垂。


    土坡上下,皆是一片安静。


    不过。


    到了三更时分。


    那土坡之上的贼军,突然传来了一阵骚动。


    紧接着。


    孙宣雅、孙安祖两人,顶盔掼甲,率领一队贼寇骑兵,飞驰而下,直奔武魁大营杀来。


    这一支军马。


    踏着隆隆铁蹄声。


    须臾之间。


    来到了隋军营外。


    不料。


    当众多兵马冲进大营之时。


    那大营当中,竟然还是没有任何动静。


    “不好,中计了!”


    孙宣雅见此情形,脸色大变,当即一回头,招呼孙安祖,准备引军折返。


    然而正在此时。


    但听得连珠炮响。


    大营周围火把齐明。


    无数的隋军蜂拥而出,各持兵刃,把孙宣雅等人团团围住。


    “哈哈哈哈!无端草贼,尔等中我计也,还不归降,更待何时?”


    火把当中。


    武魁手掌大刀,策马而出,指着孙宣雅等人,破口大骂。


    孙宣雅见状,脸色铁青,也不搭话,只把战马一拍,带着孙安祖,向后突围。


    “杀!”


    看到孙宣雅要走。


    这武魁怎能放过?


    当下,他一声大喝,率领麾下兵马径直追赶过去。


    两路兵马,就在土坡下的方寸之地上且战且走。


    不多时。


    孙宣雅引军来到了一条狭长小路当中,再七拐八拐,他与孙安祖便失了踪迹。


    杀散了一众贼兵。


    武魁寻不到贼将的下落。


    他撇了撇嘴,对身边的武亮、武安福说道:“这等贼人,见兵马大败,便弃了大军逃走,端的是贪生怕死的小人也!”


    “正是!”


    武亮点了点头,随声附和。


    嗵嗵嗵!


    嗵嗵嗵!


    嗵嗵嗵!


    然而。


    正在这时。


    突听得那小路两侧的树林当中,骤然传来三声炮响。


    紧接着。


    两路贼军如龙,一左一右,向武魁等人杀了过来。


    而这支兵马为首的大将——金盔金甲,赤面虎须,手持金刀,正是魁首王薄!


    “狗官休走,可认得某家王薄乎!”


    王薄策马而出,朗声大喝道。


    “原来你就是王薄,今日正待擒你!”


    武魁身后。


    武安福听闻王薄之名,眼前一亮,旋即拍马舞叉,直奔上去。


    呼!


    杀至王薄近前。


    武安福一声呐喊,钢叉翻动,直取王薄而来。


    铛!


    铛!


    铛!


    见到武安福一招杀来。


    王薄撇了撇嘴,手里金刀运转,但见得刀光如瀑,三层刀势滚滚而出,重重砸在武安福兵刃之上。


    这三招快如雷霆。


    顿时把武安福杀得手忙脚乱,心惊胆战。


    原来。


    他们不知道的是——在王薄的绰号“金刀”的前头,却还有一个前缀词语,乃是“立地”二字。


    所以。


    王薄真正的绰号,唤作“立地金刀”是也!